看板 TOEFL_iB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求學背景]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畢業 [應考日期&成績] 11/07 108 分 R29 L30 S23 W26 22/08 115 分 R30 L30 S28 W27 [考試身分] 上班族 [考場地點] 台北市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準備時間] 2020年7月至8月 [準備教材] 考滿分、SK2 衝刺班講義、SK2 口說機經 [前言] 我第一次考托福時是 6年前,成績是 101分,大致各科都落在25左右,口說是24分。今年7 月,為了年底申請HCI 研究所,需要把托福成績衝到 110分以上,口說達到 26分以上,因 此再次報名托福。 不過7月認真準備後,考出來的口說只有23分,距離我所需要的26分門檻還有段差距。我意 識到自己需要有人指點。因為如果沒人指點,用同樣方法再考一次,也許還是落在 23–24 分,只是白白浪費六千元報名費罷了。 於是我報了 SK2的兩週口說衝刺班。會找到 SK2 是因為準備時搜尋到他們不少攻略文章, 寫得滿仔細詳盡,覺得有參考價值,另外有看到社團裡常常發口說讀書會或顧問時間,有很 多練習機會,就想說來上課看看。 上課老師是 Li-Yi,很感謝老師幫我聽口說音檔,指出我的弱項,還有提出了” Chaining behavior” 的練習概念。雖然重考只間隔一個月,但是這一個月花了非常多時間,用Chain ing behavior的思路磨練口說細項及基本功,搭配上課時教的模板,最後順利考到了26分以 上。 以下主要分享口說練習過程,其他科我準備較少,簡單分享臨場考試的小訣竅。 [閱讀] 托福閱讀通常是考一大段的意思,所以我也是一段、一段的去理解。如果因為一些學科用詞 而一時沒看懂某句話,就去看前後兩三句話來猜。另外,閱讀計時是看總時間,可以回頭修 改答案。如果在某一題卡住、猶豫很久,先選一個答案然後往下做,最後再回頭看。至少確 保後面題目都有時間讀完。 以我為例,我總會在最後一題(文意總結的多選題)猶豫很久,所以我通常會先快速選一版 答案,然後等後面題目都做完了,最後剩幾分鐘,再來好好猶豫、回頭重讀文章。這樣即使 要掉分,也是掉這一題,不去影響其他題。 [聽力] 我平時上下班通勤會用 Spotify 聽英文的Podcast,有訂閱BBC Business Daily, WSJ Tech News Briefing, TED Talks Daily, 還有其他一些工作領域相關的。日積月累下來,我聽 力還不錯,不熟悉的主題也能聽懂七八成。考前有特別切換成聽美式節目,習慣美式口音。 關於要不要記筆記,我個人傾向於『聽懂更重要』,只要有聽懂意思,可以不用記太多,有 個印象就好,畢竟托福聽力不太考細節。我通常記筆記是為了讓自己聽的時候不要恍神,很 少回頭仔細看自己寫了什麼(加上我手速快,會抄到很多無關緊要的沒用細節XD) 考試當天,要注意聽力回答時間是有計時的!聽力選項通常對錯很分明,不太有『陷阱』, 只要讀到那個認知是『對的』選項就選吧,不要糾結想太多。 我考試那天忘記聽力回答時間有限制,前面選的時候糾結太久,後面發現計時時鐘轉為紅色 ,趕快急忙地選完剩下的題。考完後從結果來看,大多數的直覺都是對的,但是當下這種緊 張狀態會影響心態,導致進到中場休息時,都還心神不寧。 要告訴自己強制放下,清空腦袋。過了就過了,把接下來的科目考好再說。 [寫作] 我的寫作主要問題是寫不完。原因是,會想要寫一些博大精深的深度觀點,會耗掉很多時間 思考,而且不一定想得出好例子,這導致剛開始寫時,我獨立題的字數大概只能寫到300 字 左右,常常只能寫兩個論點。 後來看了一些高分文章,發現重點不是想得多深多難,而是論點要講完整,有說明,有例子 ,例子也要發展完全,有起承轉合,越具體越好。 於是後面改了方法,讓自己練習從簡單直接的論點出發,舉切身的例子,發現速度有明顯的 提升。 在考前,給自己建立了寫作習慣,大致照著同一套架構和用字下去寫。另外,把獨立題 TPO 所有題目都看了一輪,針對自己比較沒把握能想好論點的題目,先花時間擬答,想三個論 點和例子。 個人感覺,托福寫作的題目相似性滿高的,很多論點和例子其實可以跨題目重複使用。考前 兩週和 partner 互相改了對方三四篇作文,經過論點擬答和寫過三四回的完整練習,穩定 性已經差不多了。 另外,關於留時間檢查錯誤這件事,其實我的時間控制不好,能寫完就很不錯了,有時候寫 到結論只剩一兩分鐘,根本沒時間檢查。 但是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我會一邊打字一邊喃喃自語唸出來(真抱歉了,坐在隔壁的同學XD )。念出來後,我的語感會去糾正感覺不太對勁的地方,然後我就會直接換句更簡單的話來 寫,避開那個不通順的感覺。 另外,念出來也會幫助我糾正文法,然後我當下就會改。因此,雖然沒時間檢查,但我的文 法一般都沒有什麼問題。少數有時間回頭檢查時,挑出來的大部分是打字太快拼錯(不過托 福考試用的鍵盤敲擊感很扎實,比我自己用筆電練習時,拼錯字的情況少了很多XD)。 [口說] 1. 第一步:知道評分重點,改變重心 對我而言,上口說衝刺班最有價值的地方是:讓我明確理解到評分標準,並且知道『26 分 以上的口說是什麼樣子』以及『我還要進步哪些地方』。 上了課我才知道,托福口說要考高分,在內容、聲音表現、流暢度這幾個面向缺一不可,甚 至要在一至兩個面向達到很不錯的水準才行。 關於托福口說評分重點,可以參考 SK2 部落格:http://sk2toefl.blogspot.com/p/blog-p age_46.html 另外也推薦這個 Youtube 影片,講解機器與真人評分重點,對我個人很有幫助: https:// www.youtube.com/watch?v=pXo6b2HvIsc 我發現,有一點是我之前沒有考慮到的,算是顛覆了我過往的認知,即——『聲音表現』本 身在口說的重要性。 內容很重要,但是歸根究底,托福口說是長達45秒至60秒的錄音檔。除去機器評價發音、文 法等之外,你的『聲音』願不願意讓真人評審好好聽完你的45–60秒音檔,我覺得也是一個 很重要的主觀評價標準。 好的聲音,甚至都不用講太多太細的內容。讓人想聽是最重要的。更何況,托福口說準備時 間這麼短,僅有15–30秒,本來就不要求『無懈可擊』的內容。 我一開始過度在意內容,因此一定程度上犧牲了流暢度及聲音表現,例如:為了正確表達意 思而結巴、習慣回頭修正自己說錯的文法、為了想到很好的例子或論點而停頓過久、聲音聽 起來平淡或緊張等。 我之前太忽略聲音的表現了,評審也是人,聽著很緊張或很冷淡的聲音幾十秒,我猜也是會 昏昏欲睡或想直接按下一首吧XD 理解評分重點後,開始重新準備托福口說方向。 2. 第二步:知道自己的得分水平 在SK2 班上,老師會幫忙改口說錄音,給comment 及預估分數。我總共被評了三回音檔,也 聽其他人的高分音檔,開始慢慢琢磨『什麼樣的表現可以26+』。 有意思的是,老師對於音檔的要求是:練到最好的表現,包含文法、內容、語調都做到自認 為最好再提交音檔。所以,也許有人錄了一百遍,也許有人一次就OK 提交了。 我認為這個『錄到最好』的用意是,讓老師幫忙發現『自己無法發現的問題』,會更有效益 。且『錄到最好』的過程,本身也是琢磨口說細節的練習。 第一回提交錄音時,我刻意把速度放慢下來,想要練習『有情感』的誇張語調。不過那一回 ,老師給的評價是速度太慢,停頓太久,然後語調表現也沒有很明顯XD 再加上內容不是特 別切題,最後預估是23分。 第二次時,我不再想著表現語調,用我平時的語速說話,說了比較多的內容,流暢度有提起 來。這一次內容發展也是 Fair, 沒有特別到 Good, 不過因為流暢度好了,預估有25-26分 。 第三回的練習是整合題,由於我的聽力不錯,加上有模板架構,照著模板練習了兩三回後, 就一直比較順暢。這次的音檔只錄兩次就提交,拿了26-27分。 大概琢磨到26分的錄音應該長什麼樣子後,下一步是了解自己的弱點,通過針對性地練習, 讓自己『錄一次就能達到26分的狀態』。 3. 第三步:找到自己的弱點,針對性地練習 每個人的口說表達習慣不同,也因此會有不同的弱點,表達當下通常很難意識到,只能通過 錄音回聽發現。 一開始應該找有經驗的朋友、顧問聽,後期等到自己對評分標準熟悉,漸漸也能自己聽出端 倪。 以我自己為例,從一次次的錄音及老師的feedback中,我發現我有三個弱點: ● 流暢度不足,有時會卡住 ● 獨立題講不完或不切題 ● 語調乾巴巴 / 冷淡無情感 流暢度的問題,在考前算是解決了,後兩者則直到考試時都還沒法完全克服,但是硬靠著流 暢度撐了過去。以下說一下我對這三點的練習方法。 練習一:提升流暢度,邊想邊講、反覆強調 流暢度有一些技巧,SK2 老師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方針,例如:習慣用 Transition word 爭 取時間、練習換句話說、講例子時補充人事時地物數字等細節等(相關細節參考SK2 部落格 )。 我個人在練流暢度時做了兩件事:一是土法煉鋼地逼自己『邊想邊講英文』。二是練習『反 覆強調』。 在台灣,日常中沒有什麼講英文的環境,所以我們不習慣『邊講邊想』英文。以我為例,我 平常通勤時都會聽一兩小時 Podcast,但是都是聽,不會講。 在我意識到要開始練流暢度後,我在通勤時間關掉了 Podcast,開始對自己用英文自言自語 (因為戴著口罩,看起來不會很明顯 XD) 我會描述每一天發生什麼事。現在在做什麼專案。最近看到什麼新聞,和一些雜七雜八。說 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讓自己習慣『邊講邊想』,習慣『用簡單的字句說出意思』。我不 會用難字,自言自語時,想不到的字也不查字典,換句話總能表達出來。 題外話,這個習慣滿重要的——考試時,不要用自己沒有信心的字或Phrases. 一來可能會 用錯、詞不達意,二來聲音的信心也會無形中被影響。 擴充 Vocabulary 很重要,但是那是日常中的努力積累,和口說考試可不是同一回事。當然 ,有些時候我真的很想知道怎麼用對一些 Phrases, 那練完我會去查,然後反覆去說,讓自 己記得。這通常是發生在介系詞。(例如:我一開始真的搞不清 on campus or in campus, in class or in the class 等等,而這些都是托福口說高頻用語,索性一次查個明白。) 習慣講英文後,按照1對1 顧問時間的建議,我在練習獨立題題目時,刻意縮短準備時間( 從15秒縮到 5秒),逼自己習慣『邊講邊想』的狀態。 然後,我捏造了一個 imaginary friend / cousin / colleague, named Daniel. XD 每次 要講什麼例子,我就搬出 Daniel 來講故事。 另外,開始習慣讓自己說話時『反覆、重複』。口說不用擔心重複。甚至,適量的重複是邊 想邊講時, 爭取時間的好幫手。例如:講主題句時,我會說 That is because (a reason) , and therefore /in that way, (重複講一次)。講例子時,我會重複形容詞讓自己邊想 邊講,例如 He was nervous, he was not confident, and he didn’t know what to do …… 其實都是一個意思,但是就是幫自己多爭取時間。 練習二:獨立題講不完或不切題 我一開始會想要構思一個『顯得自己很聰明或有趣』的論點,會想得太不著邊際、太難,然 後也講不完。但是上課後發現,托福獨立題的重點是『說故事』,最好是能讓評審共情的 P ersonal story。所以,我後來放棄『讓自己顯得聰明或有趣』,轉而使用非常直觀的主題 句跟例子。專注在表達例子、表現出有情感有自信的聲音。 在修正審題習慣後,我下一個問題是『例子講不完』。因為我很喜歡 Paraphrase 爭取時間 ,有時候爭取太多了(?),例子來不及發展完全,不能很好的圓回主題句。 老實說,『例子講不完』這個問題,直到我考試時都還沒有很好的解決。不過因為沒時間練 了,我乾脆放棄在意這件事——我只能告訴自己,保持流暢度、保持聲音的自信,講不完就 講不完吧,不要讓自己更緊張。 如果有時間,比較好的練法是更精密的計時、算句數,掌握例子起承轉合的節奏。Anyway, 我靠著流暢度撐過去了這個弱點,在成績上沒有明顯被影響。 練習三:語調乾巴巴 / 冷淡無情感 語調通常體現在兩個面向:一個是聲音本身的自然起伏(Intonation) ,另一個是聽起來有 沒有『情感』。 SK2 的老師很注重語調,也提供很多 Intonation 的範例及練習方法,這一塊我過去自己比 較不注重,所以上課時練習如何用三種不同的重音方式說 “However” 還滿好玩的XD。 一開始對於強調語調很不習慣。我平常習慣聽英文 Podcast、新聞,所以我的基礎語調起伏 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也許受到聽新聞的影響,老師評價我的聲線比較『冷淡』,像記者, 和內容本身也沒有什麼關聯(不會說到 happy時聽起來特別 happy )。 另外,我第一次錄音和第二次錄音的語調表現差異很大。第一次講時,邊想邊講,比較沒有 底氣,語調乾巴巴的;第二次講時,因為會記得內容,會開始修正語調,聽起來更肯定、有 自信。 後來,我反覆地聽 SK2 Dropbox 裡顧問的 Transition word 音檔,去模仿語調變化,也自 己找了一些 Youtube channel, 找一些自己喜歡的英文語調來模仿。 因為考前時間不夠,考前一周時,我不再想著讓自己的語調變得多麼情感豐富,而是讓自己 在原來的聲線上,聽起來要篤定、明快、自信、流暢,做一個冷淡但是有力的記者XD 花了很多很多時間,洗澡時、通勤時自言自語,讓自己的口腔反射性記得『自信』的語調表 現,希望一次錄音就能達到那樣的語調。 考試當天:保持輕鬆、專注、穩定 因為我知道,自己的錄音是可以達到26 分的,只要我發揮出練好的水平。因此考試當天, 我告訴自己放輕鬆。不再去想自己的聲音還有哪些問題,不再去想如果沒考到26 分還要重 考——那些都是後話了,當下的心理建設就是『嘿,快來聽聽我的聲音,我知道我在說什麼 ,並且我聽起來又自信又明快』XD 因為托福是先考閱讀聽力,才考口說,很多人會被閱讀聽力時的自我作答狀況影響,胡思亂 想,影響後續口說表現。我也不例外。當下必須堅定的告訴自己,每一科都是分開的,過去 的就算了——把下一科考好再說。 題外話,我考試那天因為遇到加試,聽力聽到一半,附近的同學突然很大聲很大聲的開始說 獨立題口說,把我嚇得整個走神,因為非常讓人分心,我盯著螢幕上的聽力選項,看了好幾 秒都沒進到腦袋裡,好像腦袋停止運作一樣。又過好幾秒緩過神,我做了一件事:捂緊耳機 ,大聲唸出聽力選項,聽到自己的聲音,腦子開始運作,成功制衡了背景噪音,又能繼續作 答了XD 雖然對隔壁同學有點不好意思,哈哈哈。 然後因為這起意外,聽力結束時我有點心神不寧,我知道那兩三題在作答時我不太專注。不 過當下,也只能聳聳肩,算了吧!待會還要 sound confident and natural, 先關注自己的 聲音要緊。 在考口說時,獨立題我一樣沒來得及講完例子,最後五秒鐘草草想辦法收尾,但至少整個過 程是流暢的、也講了滿多內容。 整合題有一題講座的聽力內容很難,講的是 Ribbo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Lo ndon, 我非常不熟悉建築和城市建設的相關知識,一開始連 Ribbon 都沒聽懂,還聽成 Riv er XD 但是,至少我聽到了關鍵的邏輯;我冷靜地把這兩個問題和政府的對策講完,盡量讓 自己 sound confident and persuasive. That’s all. 有時聽力情況不盡完美,聽懂內容不多,但是至少聲音的表現不能掉。 考完後,我自己預估了一下,覺得大致在26的邊緣,運氣好就是26,運氣差一點就是24。沒 想到結果出來比預期的好,達到了28,也是之前練習時沒有拿過的分數(練習時只拿過26) 。 結尾:口說是練習表達的過程 因為考到了想要的分數,很高興托福可以告一段落,可以接著準備其他費工的申請文件。 回頭去看這一個月自己的練習方法,發現自己實際上走了一條很費時的路 XD 但也因為這樣 的過程,自信也油然而生。我不再害怕語言影響表達能力。我知道某種程度上,我已經是 F luent 了。 也許我用字可以更簡練優美,文法句型可以更自然直接,更少犯時態或文法錯誤,但是這些 都是待修剪的細節枝葉。對於『不費力地表達自己意思』,我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這是托 福練習過程中,讓我自己很快樂的額外收穫。 希望這篇文章對要衝托福口說 26+以上的人有幫助~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51.152.1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EFL_iBT/M.1599044026.A.9C7.html
Andrestel: 推推,詳細分享! 09/03 00:31
earnest: 恭喜口說23進步到28! 09/03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