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langu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uling510665 (摩卡金幣)》之銘言: : 想請問各位有關於這個字的問題 : 例詞如下:pak8 tshan5 贌田 : 在翁佳音,〈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一)〉的文章 : 裡面有提到這個字可能是荷蘭語或是德語 Pacht 的音譯,請問有沒有更明確的資料 : 指出這個字借入的時間呢? : 謝謝大家!!! 很多研究台灣史的學者都採這個說法,我以前上王泰升教授的課也聽過這個說法, 不過這是誰最先提出的我就不確定了,但連維基都直接把「贌」詞目後面加上荷語"pacht" 似乎把兩者當成一樣的事 當時王泰升教授上課講到這邊,所舉出的佐證是客語也有「贌(piog5)田」的說法 可以推測荷蘭人當時實施的贌社制度把pacht這個字帶入了閩南語和客語 不過我查了一下,從台灣和福建的語言現狀來看,這說法其實是有疑問的 (我不是這方面專業,希望有更多高手出面指正) -- 先看一下與「贌」相關幾個詞的意思: 1.「贌」 教育部閩南語詞典: 包、租。承租田地、交通工具等,以做為獲利的工具。 維基百科: 贌(荷蘭語:Pacht)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實行的特殊承包制度,意指將某項經營活 動的獨佔權以拍賣出售,其他人不能侵犯承包商的權利 2.「贌社」 翁佳音研究員的文章: 贌社制度係將全台番社畫分為數十區,向漢人公開招標,承包區域內的買賣交易;番人只 能與得標的贌商交易,而公司則向贌商徵收「贌社稅」。 3.「包贌」 教育部閩南語詞典: 指將所有的事務承接下來,如田園的承租、工事的長期包攬、交通工具的長期租用等 4.「贌耕權」 在日本時期,「贌耕權」被耕地、土地租賃(債權)和永佃權、地上權(物權)理解 -- 一、Pacht 是荷蘭語還是德語? 我個人覺得是荷蘭語 雖然Pacht這個字在德語和荷蘭語都有, 大概都是指領主和農民間租賃土地契約(這用語可能不是很精確)。 但17世紀來台灣而且實施這種制度的的恐怕只有荷蘭人而非德國人 (如果要討論荷蘭語是否低地德語一支又是另一回事了..orz) Pacht其實來自拉丁文pactum,意指「約定」,某些情況下也可當作「條約、契約」 例如著名法律諺語 "Pacta sunt servanda" 就翻作「契約必須嚴守」 而pactum的「後代」也在很多語言存在 西班牙語 pacto 葡萄牙語 pacto 法語 pacte 義大利語 patto 英語 pact 要說從哪一個語言借來都有可能,不過按照歷史來看應該還是荷蘭語可能性最大 -- 2.「贌」的說法其實福建也有 按照王教授的說法:因為荷蘭人在台灣贌社制度,也把Pacht帶入閩南語中 那反過來說,未受荷蘭統治的地方就不應該出現這個詞彙了 而我剛剛翻了一下《現代漢語方言大辭典》中的幾個閩語詞典 其實也是有類似的字的: 廈門 /pak/ 解作 1.承包 2.租用 ( http://imgur.com/6sbRlrl ) 雷州 /pak/ 解作 1.包攬 ( http://imgur.com/JaKi5fQ ) 建甌 (打不出來) /pɔ/ 解作 1.包購 ( http://imgur.com/24qKWK1 ) 而同屬閩語的海口和福州則沒有類似的意思,只有「綑綁」之意 就算說廈門和台灣有大量往來,因此有可能從台灣吸收Pacht的說法 也無法解釋雷州和建甌的情況 所以我比較頃向這個詞本來就存在閩語中 只是來到台灣的人把pak8這個字來描述時行於台灣的贌社制度 我認為這甚至可以推論出pak8的最初意思就只有「綑綁」,後來才引申為「約定」 來形容「租用」、「承包」的契約關係,而非借詞,這同時也可以解釋福州、海口的情況 其實,拉丁語的pactum也是來自動詞pangere(固定),和閩語的引申有異曲同工之妙 -- 3.客語的「贌piog5」? 我不懂客語,所以只能查教育部的客語詞典 字面上看起來和閩語的意思很像, 同時客語也有「縛piog5」,指「綑綁東西的繩子」 或許和上面閩語的情況很像,也有從「綑綁」引申到「租用」的過程 從音韻上來看,閩南語pak8 不送氣p + 陽入 對應客語 送氣p + 陽入 也很合理 反過來說客家人在17世紀聽到荷蘭文pacht然後發成"piog"的音其實也很奇怪吧... 至於梅縣方言詞典沒有收相關的字,這可能就要懂客語的大大們指教了 -- 至於「贌」後來在台灣發展出「贌耕權」的概念(以及「贌佃」、「贌地基」等), 而於20世紀被日本人以現代民法的耕地債權、永佃權、地上權等轉化、吸收, 這又是之後的事了... 以上大概是我從語言現狀推想的,沒有參照什麼歷史文獻 我也沒研究台灣法律史和荷治時期史 希望板上各位高手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201.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445366659.A.0C3.html ※ 編輯: paulmcy1216 (111.240.201.45), 10/21/2015 02:44:55 ※ 編輯: paulmcy1216 (111.240.201.45), 10/21/2015 02:45:24
s93015a: 推,所以原PO認為是本字是縛? 10/21 12:51
是從「縛」來的沒錯 但「贌」其實也廣為官方民間使用了
luuva: 贌田的「贌」和pacht的「贌」意思似乎有一點差別 10/21 14:29
luuva: 但也有相似性, 也許是某種意譯而不是純粹音譯 10/21 14:31
的確有可能兼具音譯和意譯
wuling510665: 謝謝原po的回應!! 10/21 20:43
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順帶一提,今天翻了一下幾本韻書 《彙音妙悟》沒有、《渡江書十五音》有收「贌業耕作」、《彙音寶鑑》收「贌耕」 (渡江書十五音 http://imgur.com/npfuosK ) ※ 編輯: paulmcy1216 (111.240.201.113), 10/21/2015 23:21:22
bmtuspd276b: 推,看來「贌」這個字算是本來就有了,只是意思後來 10/23 09:29
bmtuspd276b: 有被荷蘭語影響到一點點就是了。 10/23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