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langu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在複習小時候聽過的童謠,唱久了開始會想幫這些童謠舊曲填新詞 XD 當作是測試自己聯想押韻字的能力 但是自己在幫「西北雨直直落」編新詞的時候,一直覺得有點卡卡的 才發現這首歌乍聽好像有押,但其實用了 o 跟 oo 兩組字。從頭開始是: 落(o)、某(oo)、鼓(oo)、嫂(o)、路(oo)、姑(oo)、路(oo)、落(o) 落(o)、路(oo)、河(o)、倒(o)、好(o)、婆(o)、路(oo)、落(o) 因為我對台語歌謠沒有聽很多,不知道是不是這兩組字習慣上是可以通押? 還是跟板上之前討論的,北部 o/oo 可能的 merger 有關? -- 題外話,最近在學泰雅語,也同時回來看自己台語的根,著重在小時候就很喜歡的童謠 覺得童謠真是好東西,裡面可能用到很多我們台語斷層這代不熟悉的詞 像是鮕魚代、鵁鴒、飯篱。對於從外族要進入這個文化也是一個有趣輕鬆的方式 有時候泰雅語一直用錯焦點很挫折的時候,聽或唱一下泰雅小調 感覺又可以有動力繼續學下去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09.1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631543572.A.067.html ※ 編輯: annisat (36.231.109.140 臺灣), 09/13/2021 22:33:33
Tahuiyuan: 第二優勢腔而言OK吧,北部好像沒嚴格區分芋跟蚵? 09/13 23:58
tbrs: 看方言吧 09/14 07:00
CCY0927: 焦點系統對漢語使用者來說,真是超謎的,完全無法理解到 09/14 09:56
CCY0927: 底是什麼東西XDDD 09/14 09:56
Asvaghosa: loh 本來表層形式在漳泉很多地方就是 looh; 不單是 09/14 22:36
Asvaghosa: o台南化的地方; o沒有台南化的地方更是 09/14 22:37
Asvaghosa: 然後除了同安之外的 真.泉腔 嫂 跟 婆 都是 oo... 09/14 22:46
Asvaghosa: 簡單來說這是一首泉腔來源的童謠 09/14 22:47
Asvaghosa: 然後不存在跨押韻 09/14 22:49
Asvaghosa: @Tahui 看情況,老泉 oo~io vs oo, 老漳是oo vs o 09/14 22:55
Asvaghosa: 所以你知道為何在北台灣尤其會有混淆; 老漳是不會 09/14 22:55
Asvaghosa: 混淆的。 但是老泉因為同安或者借詞會把 io~eru 芋 09/14 22:56
Asvaghosa: 替換掉導致 類似merger 09/14 22:57
Tahuiyuan: 就是說北部泉腔音位對立還是存在,但音值出現同化囉? 09/15 01:07
annisat: 哎呀才發現自己忘記加入聲 XD 感謝大家專業的資訊 09/15 09:54
annisat: 對泉腔好不熟,上面的例子都好難想像,像oo韻的io音... 09/15 09:57
annisat: @CC 文法上可以理解,但是跟語用還有attrition參在一起就 09/15 09:58
annisat: 變得難以學習…… 09/15 09:58
u96873: oo的例子就是澎湖的天烏烏 欲落雨thinn1io1io1 be3loh hio 09/15 17:42
u96873: 7 09/15 17:42
u96873: 但台北同安人超級多的…一片墓園全部都是銀同XD 09/15 17:44
KangSuat: 同安人前三多:大台北>台南>澎湖 09/15 20:52
KangSuat: 墓碑只寫郡望、堂號、某某縣比較可惜 沒有鑑別度 09/15 20:54
KangSuat: 最好的就是寫某某村 09/15 20:54
KangSuat: 永春、安溪、惠安的婆有o的紀錄 09/15 21:09
KangSuat: 安溪改成德化 09/15 21:14
KangSuat: 晉江也有 09/15 21:43
u96873: 台北的口音還是區分o和oo的~但就我的觀察,我這輩會講台 09/17 01:09
u96873: 語的台北人不是改說通行腔的o,就是o/oo混同了。 09/17 01:09
Asvaghosa: 樓上最重要要強調的就是泉腔oo包括的字比漳腔多得多 09/18 14:15
u96873: 我們也可以用普通話簡單的對應,ㄨ和ㄩ都是oo,其他是o。 09/19 01:56
u96873: 在我的台北口音是很清楚的分別~ 09/19 01:56
shyuwu: 樓頂敢是咧講笑詼?魚、語、欲、宇、居、區、徐...全部兮 09/19 20:48
shyuwu: 華語ㄩ音攏毋是oo呢! 09/19 20:48
tbrs: 本來就不是那麼一致,但是至少能找到一些規則性。予hoo 雨 09/20 05:28
tbrs: hoo芋oo,oo當然是一大宗,但ㄩ能找到i規則的字也不少。 09/20 05:28
shyuwu: 你舉兮例敢會傷少 09/20 06:15
tbrs: 無三不成例 09/20 18:38
Asvaghosa: u96873 你錯了台北很多泉腔區域除了大稻埕 寶好島都 09/20 20:53
Asvaghosa: 是 oo... 09/20 20:53
u96873: 我是說「我的」 09/20 22:26
u96873: 你真的要對拿中古音來對啊,官話的簡單分辨就是這樣,你 09/20 22:28
u96873: 喜歡用這些遇攝字來反駁,而這些字層次不同怎麼比? 09/20 22:28
u96873: 雨可以念u,也可以念hoo,兩個層次就不一樣 09/20 22:30
saram: 古代詩韻也可區分為窄韻寬韻. 09/22 01:07
saram: 科考時若考官認為一韻太寬了,就會限定某韻尾相同者再分開 09/22 01:09
saram: 所以o oo同用就是寬,分用是窄. 09/22 01:10
saram: 但是詩詞類一率用文讀.否則就出律.考官才不理你家方言. 09/22 01:11
saram: 若一般文章根本無所謂押韻. 09/22 01:12
saram: 你也不必在考官面前念詩文. 09/22 01:13
saram: 那就不存在標準. 09/22 01:14
saram: 一般歌謠是現代產物,說的是白話.是白話韻. 09/22 01:17
saram: 本來就不必太嚴謹分韻部. 09/22 01:18
Asvaghosa: 除了你講錯這些不是遇攝 這是跟效押韻的那些;而我 09/22 22:12
Asvaghosa: 只是想說一半最常被忽略的漳泉差異就是最常用讀音 09/22 22:13
Asvaghosa: 來自 中古的 /ɑ u/ /ɑ /的讀音方式 09/22 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