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_Enter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補助、評審全出包 文化部驚爆投資1億放水流? 新聞內容: 文化部每年拿上億資金挹注綜藝、戲劇產業發展,但錢投進入、效果出不來,有些作品收 視甚至趨近於零,今年8月又將公布補助名單,業界都在擔心,最後結果仍毫無助力,而 這些,全是納稅人的血汗錢。 韓國娛樂產業發達,背後有政府大力支持。這些年,台灣的文化部也編列預算投入電視產 業,大致分兩個區塊,「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司」拿10幾億給公廣集團,「文化部影視及 流行音樂產業局」則編列1億餘給各製作公司做節目使用,前者,是百分之百給付,後者 ,文化部補助不超過全預算49%,合作那方自己要出超過51%。 但幾年下來,很多戲或綜藝,拿到補助後成效不彰,5年前葉天倫的「雙城故事」拿了3千 萬補助,單集收視平均0.63,換算成廣告收益,各別電視台的單集收入不到20萬。薛聖棻 製作Lulu、陳漢典和阿KEN搭檔的綜藝「公主我來了」拿了490萬,甚至做一季就收;而張 菲的「綜藝菲常讚」拿到8百萬補助,收視雖然超過1,仍打烊不做。華視最新8點檔戲劇 「鬥陣來熱鬧」拿的是每集20萬全額補助,而非電視台、文化部各出一半,播出平均只有 0.1幾。 檢視歷年案例,結果令人震驚,文化部只問補助,不問成效,成了制度設計上的錯口, 錢每年丟進大塘,最後無聲無息。另一廂,製作公司今年做的不好,怕留下「案底」明年 申請不到錢,只要換個公司、人頭重新遞案就好。而參與審案的評審,看到送進來的案子 是曾經合作的老友、恩師、夥伴,錯縱關係下也多半放行,因為未來還有各種合作機會, 關係不能打壞。 文化部補助多年,戲劇只有植劇場、通靈少女做出成績,綜藝仍奄奄一息。 今年補助案子5、6月送件,6月底截止,8月即將公布誰得標,參與投標的電視台高層憂心 未來給出建議,無論綜藝、戲劇,送件時需一半「盲測」,只看案子,不看人頭,讓內容 出線。而公廣集團的不該全額補助,電視台也該出部分資金,唯有自己出錢,怕賠,做出 來的東西才有競爭力。 新聞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951118 評論(必須有,而且不能空洞): 亂補一通.越補越大洞.說好聽叫補助說難聽叫酬庸吧? 公廣集團拿那麼多錢.做出來的東西....傻眼 還不如拿去補助做起來的節目.綜藝玩很大.飢餓遊戲.綜藝大熱門或木曜四超玩...等 讓一些用心的節目.可以有經費做的更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80.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_Entertain/M.1564106979.A.7E5.html
wesron: 有時候真的不懂補助到底補助到哪去,不管戲劇和綜藝都一 07/26 10:27
wesron: 樣 07/26 10:27
wesron: 連冠名也不知道在冠名什麼的,一堆買來的陸劇陸綜在冠名, 07/26 10:29
wesron: 然後無限重播一樣繼續冠名 07/26 10:29
n0918553481: 不如直接補助收視前幾的節目就好 07/26 11:13
j31404: 拿去補助3國智啦 07/26 11:38
a27281591: 早就覺得標準有問題了現在才報 07/26 11:40
j31404: 以後規定節目播超過一年才能拿補足 07/26 11:42
j31404: 補助 07/26 11:43
j31404: 防止一堆免洗的節目去拿補助 07/26 11:44
book8685: 雖然我也想不以人廢言 但一堆行銷這些補助節目的文章 07/26 11:55
book8685: 聯合跟葉都不少 我還記得女王的密室1 還是沒入圍金鍾 07/26 11:56
book8685: 各大媒體的吹捧文才開始減少 商品的跌落 通路也佔了 07/26 11:57
book8685: 極大的一部分 鐘 07/26 11:58
asoo571314: 補助飢餓啦,他們8000也要努力省 07/26 12:23
justmine99: 因為補助不是個治本的方法啊......只是一堆政客撒錢感 07/26 12:24
justmine99: 覺自己有在做事 07/26 12:25
justmine99: 跟獨立音樂補助一樣,只會讓資方覺得這些錢就夠了 07/26 12:25
j31404: 把補助換成獎勵金,節目有達到一定的標準 07/26 12:30
j31404: 才給領獎勵金 07/26 12:31
wantoknow: 綜藝補助都懷疑補去哪裡了 07/26 12:47
Beandou: 不是學韓國就會成功...本來就要對症下藥。綜藝有問題都沒 07/26 13:10
Beandou: 人點出關鍵,台灣綜藝還在做舊型態,平台也還是舊型態, 07/26 13:10
Beandou: 分眾型態的綜藝節目在全球上很流行,台綜卻沒分眾,影響 07/26 13:10
Beandou: 到觀眾。戲劇是有點成果與惡、通靈、翻牆、最佳利益、植 07/26 13:10
Beandou: 劇場花甲、一把青都有補助,雙城故事雖說在台灣「電視」 07/26 13:10
Beandou: 收視率比較低,但他們拉到網飛,開啟網飛投資台灣戲劇可 07/26 13:10
Beandou: 能,而且這新聞有疑點是來在純用收視看成果,不考慮網路 07/26 13:10
Beandou: 傳播跟影響力?那不是跟台綜上面古板的長官一樣只用舊時 07/26 13:10
Beandou: 代方式處理綜藝。 07/26 13:10
Beandou: 戲劇雖有點成果,但我覺得還不夠,還是要以符合的錢發揮 07/26 13:12
Beandou: 最大的效益,還是要改進 07/26 13:12
book8685: 因為葉君遠跑綜藝線 他不懂戲劇很正常阿 07/26 13:13
book8685: 分眾是因為 長官認為 大眾都沒收益 幹嘛搞分眾 07/26 13:14
book8685: 如果要搞分眾 先前就要做密集的田野調查 07/26 13:15
OPPAISuki: 娛百現在專做狼人殺就算分眾了吧.很多人看娛百只看狼人 07/26 13:16
book8685: 雙城的問題是網飛對葉天倫的天分認知多少(已講得很保守) 07/26 13:16
OPPAISuki: 殺.其他都不看 07/26 13:16
book8685: 那也是單一主題做到底 不算分眾 只差沒把娛百更名掉 07/26 13:17
OPPAISuki: 國光也算分眾.每集都是奶妹.喜歡看妹就會看國光 07/26 13:17
lovelva00: 有在分啊..只是沒這麼明顯吧 07/26 14:05
OPPAISuki: 台灣傳統綜藝也沒幾個了.剩大熱門吧 07/26 14:15
grayoasis: 我們政府很有錢的 台灣價值 07/26 14:48
tinmar: 補助效果的標準是什麼? 收視? 評價? 07/26 15:30
tinmar: 這篇新聞顯然以收視為標準 07/26 15:32
tinmar: 那麼 就該把被補助節目的收視陳列出來 07/26 15:33
tinmar: 這樣才能知道所補助節目的收視的大概狀況 07/26 15:33
tinmar: 像三明治女孩也有補助 收視不錯 海外還得獎 07/26 15:34
tinmar: 但這篇新聞視而不見 07/26 15:34
tinmar: 另外 就算收視不好 那麼評價呢? 07/26 15:35
tinmar: 畢竟讓非主流的東西被看見 應該也是補助的原因 07/26 15:36
tinmar: 一千個晚安收視普通 但評價不錯 這能叫補助出包嗎? 07/26 15:36
OPPAISuki: 台劇不在本版討論範圍.說台綜部分就好 07/26 15:36
a27281591: 這個記者綜藝線所以戲劇線無視 07/26 15:36
a27281591: 然後這個記者文章都寫得很淺很沒重點 07/26 15:37
a27281591: 但終於有記者願意報導這個問題 07/26 15:37
tinmar: 至於台綜 真的不用補助了 07/26 15:38
tinmar: 補助已有收視的節目 怪怪的 07/26 15:39
tinmar: 然後新節目怎補助 都不可能成功 07/26 15:40
tinmar: 所以台綜不用補助 07/26 15:40
tinmar: 還有被補助的最佳利益之收視與三衝並列 快變華視鎮台之寶 07/26 15:44
tinmar: 葉記者顯然沒做功課 07/26 15:44
tinmar: 只會找收視低節目 來證明他的新聞主題 07/26 15:45
a27281591: 這個記者素質就這樣啊 偏偏大家又愛轉 07/26 15:46
tinmar: 鄉民說應補助收視前幾名節目 是說要補助玩很大嗎 07/26 15:49
tinmar: 那會很好笑 吳拿50萬消極主持 還要政府補助? 07/26 15:49
Beandou: 如果有去看韓國、中國大陸、美國、日本綜藝,台灣的節目 07/26 16:14
Beandou: 根本不算是分眾,依舊是什麼比較夯就集體拍那一類綜藝持 07/26 16:14
Beandou: 續幾年再換,分眾不是指主題還是型態,分眾起來加大資金 07/26 16:14
Beandou: 投入,讓型態越明顯清晰影響力更大。未來全球綜藝都要面 07/26 16:14
Beandou: 臨網路型態,觀眾越多,分眾越重要,平台才能整合,未來 07/26 16:14
Beandou: 網路型態加入台綜再不改變就等著被淘汰。比如有網友提到 07/26 16:14
Beandou: 過光看妹,是一種主題但節目整體型態還是以訪談活動的談 07/26 16:14
Beandou: 話型態綜藝,一樣是看妹主題觀眾也有可能去選擇看名模生 07/26 16:14
Beandou: 死鬥真人實境選秀型態,做出名模生死鬥的同時可以收纜喜 07/26 16:14
Beandou: 歡看真人時間群眾觀眾還能收纜愛看妹觀眾,看妹還可以用 07/26 16:14
Beandou: 在音樂競賽節目,都選漂亮女生,這樣愛看音樂型態節目也 07/26 16:14
Beandou: 能吸引看妹主題觀眾,就是這樣他們才能增加客群,台綜近 07/26 16:14
Beandou: 年一年能出現熱門的四種型態節目很少,每個型態能抓出觀 07/26 16:14
Beandou: 眾認知的六個很少,哪個型態比較夯就犧牲其他型態來做別 07/26 16:14
Beandou: 的型態,這樣分眾節目哪會成熟。更不用宣傳度。 07/26 16:14
vini770803: 真正好看有新意的節目不會拿到錢的啦,想到以前一堆台 07/26 16:20
vini770803: 影還不是亂拿補助,現在選擇多誰會要死守看台灣節目, 07/26 16:20
vini770803: 年輕人不會看地方媽媽歐巴桑早都拿手機 平板追戲和節 07/26 16:20
vini770803: 目 07/26 16:20
vini770803: 再次吐槽一下這可是執政黨們能拿出來政績就別說了 07/26 16:27
a27281591: 文化部換了人作有比較好啦 補助是好事但標準??? 07/26 16:29
tinmar: 台灣滿成功的分眾節目是2分之一強 07/26 16:30
tinmar: 本來已有WTO姊妹會 07/26 16:30
tinmar: 但2分之一強用型男去區分 獲得女性市場 07/26 16:31
tinmar: 結果比WTO姊妹會還紅 07/26 16:32
lovelva00: B講那麼多 請先給錢吧..沒錢就是給你滿滿談話節目XD 07/26 16:37
OPPAISuki: 實境節目成本超高.要架一堆鏡頭24小時一直拍.剪出來只 07/26 17:24
OPPAISuki: 有一點內容.所以不能一直播.只能季播.收視好.才有下一 07/26 17:25
OPPAISuki: 季 07/26 17:25
Beandou: 以前我覺得是錢的問題,後來看一些台綜跟一些投資資料發 07/26 17:29
Beandou: 現台綜不只是錢的問題 07/26 17:29
OPPAISuki: 而且誰看妹會看名模生死鬥= =這季明日之子妹還比較多 07/26 17:30
Kobelikeshit: 現在有錢也不會再回頭多充實企劃和腳本家陣容了 07/26 18:02
jordanlove: 超 驚訝 07/26 18:05
color3258: 有的錢也沒用完就停節目吧...電視台變相分錢吧 07/26 18:10
color3258: 如果資金用途透明化的話~應該會有很多電視台抗議吧XD 07/26 18:13
Rainbow5566: 錢本來就不是問題 置入冠名後 品質有改變嗎~~~ 07/26 18:31
Rainbow5566: 談話節目也是能做的很好看~~~ 07/26 18:31
fup6456: 補助節目不夠多吧 每個錢給一堆 還拿出這種成績 07/26 18:32
fup6456: 還不如給幾十個節目 金額低一點 看看會不會中幾個 07/26 18:32
lovelva00: 你的問題是沒錢限制了想法..那些企劃資料當然有問題 07/26 18:34
lovelva00: 當初台劇轉變也不是一次到位 07/26 18:34
fup6456: 而且補助感覺都是熟面孔在拿的 台灣根本不給新人機會 07/26 18:35
lovelva00: 我說b大 07/26 18:36
jahnny: 就有說啊 都互相認識啊 所以都是那幾家拿到輔助 07/26 18:37
jahnny: 公廣拿真多啊 不過公廣重心在戲劇上 戲劇品質都很好 至少 07/26 18:38
jahnny: 都是叫好的 至於節目 大都是教育類和益智類之類型的寓教於 07/26 18:39
jahnny: 樂節目 搞笑玩樂的綜藝節目沒有 07/26 18:40
CHOCOQAQ: 家裡沒電視根本看不到雙城故事,公主我來了我也覺得不 07/26 20:23
CHOCOQAQ: 行…錢都亂花 07/26 20:23
sleepyrat: Netflix有雙城故事 07/26 20:25
willy61615: 大撒幣 07/26 22:26
citpo: 綜藝菲常讚」拿到8百萬補助 這沒新意的補助這麼多?? 07/27 01:13
megalink: 跟錢沾計劃差不多大灑幣討好特定少數對象而已 07/27 01:37
ntuabcd01: 看起來像誰拍的快錢先給誰 07/27 07:47
ntuabcd01: 中央也是要執行率的~ 07/27 07:48
tinmar: 與惡就是靠前瞻大撒幣才獲補助 07/27 13:23
tinmar: 否則這部今年最紅台劇可能沒下聞 07/27 13:25
tinmar: 不過前瞻以交通建設為主 大眾都會用到 不是少數對象 07/27 13:27
Kreen: 錢根本丟到水裡XDDD 07/27 13:33
LEOPARDO: 這篇的邏輯根本奇怪,原po結論的公廣集團講的是戲劇還是 07/27 16:21
LEOPARDO: 綜藝?戲劇質感明顯上升根本不能說放水流,至於提到的 07/27 16:21
LEOPARDO: 綜藝節目,補助玩很小做什麼?補助三國還是其他比較有 07/27 16:21
LEOPARDO: 創意的節目比較實在 07/27 16:21
tavern: 公廣集團拍一堆好戲你嫌放水流 07/27 18:13
tavern: 然後說要補助更廢的台綜XDDDD 07/27 18:13
fup6456: 噓結論 台綜拿錢放水流 還敢嘴公廣 07/27 18:27
QQfishing: 我只能說葉君遠很多篇看起來煞有其事的評論都只是在抱 07/27 18:37
QQfishing: 怨台灣沒明星、點閱率很低 要講這個現象也不是不行 但 07/27 18:37
QQfishing: 是文章讀起來只覺得他看不起非大咖、沒點閱沒收視的節 07/27 18:37
QQfishing: 目 眼界很小又愛以一副看透台灣演藝圈的姿態寫評論 07/27 18:37
a27281591: 但很多不會思考只會跟風向的很吃這套 07/27 18:48
jahnny: 台綜不管公廣和非公廣都拿錢放水流啊 而公廣拿最多錢 07/27 18:54
jahnny: 不管電視台還是政府 都偏愛戲劇 戲劇給很多 綜藝給一般QQ 07/27 18:56
doghan: 戲劇類的品質有變好也更多元 我一個好幾年沒看臺灣節目的 07/27 19:41
doghan: 都開始追劇了 07/27 19:41
jahnny: 我去拿一下 107年度 非公廣部分 戲劇輔助一億五千兩百萬 07/27 19:56
jahnny: 綜藝輔助一千九百二十萬 今年度只出現高畫質戲劇輔助一億 07/27 19:57
jahnny: 一千一百三十萬了 一般的戲劇和綜藝還沒出來 07/27 19:58
jahnny: 這要比較 綜藝好心酸 而且戲劇還有輔助劇本海外行銷配音和 07/27 20:00
jahnny: 翻譯字幕 難怪電視台重心都在戲劇 07/27 20:01
tinmar: 補助對象是將要製播的新節目 不管戲劇或綜藝 07/28 00:29
tinmar: 所以舊節目 不論收視高低都不會補助 07/28 00:29
tinmar: 綜藝新節目很難因補助就收視好 07/28 00:31
tinmar: 把錢拿去補助新綜藝 很難獲得收視回饋 07/28 00:32
tinmar: 當然 若是優質新綜藝 很難說一定要以收視為標準 07/28 00:33
jahnny: 戲劇也一樣啊 戲劇拿到輔助沒有優質的更多 難而政府只願意 07/28 01:07
jahnny: 大錢給戲劇 綜藝給很少 可以去文化部查看輔助名單 綜藝節 07/28 01:10
jahnny: 目輔助金額還比兒童節目少耶 07/28 01:10
gmkuo: 補助基本上就是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補助款只能核銷節目成 07/28 01:53
gmkuo: 本的業務費,不補助人事費、設備費、行政管理費。行銷費用 07/28 01:55
gmkuo: 還不能算在總成本裡。要申請補助要符合補助要點設定的條件 07/28 01:56
gmkuo: 能否找到"高收視"或金雞母的節目主題這本來就是製作公司 07/28 02:00
gmkuo: 的功課。文化部透過專家審議申請者的節目特性,針對符合者 07/28 02:02
gmkuo: 給筆錢幫忙,要求確實達到計畫內容。怎麼會當成投資得樣樣 07/28 02:06
gmkuo: 開花,更何況哪有投資者都不會賠錢的道理? 07/28 02:07
jahnny: 問題是要提升整體電視娛樂產業 戲劇隨便一部都千萬 綜藝最 07/28 08:06
jahnny: 高就目前看到的菲哥8百萬 我就不信綜藝節目沒有提出千萬的 07/28 08:07
jahnny: 案子 除了製作輔助 劇本配音翻譯字幕也都有輔助 07/28 08:08
jahnny: 資源不用完全平分 但也不要側重到如此的高 而且你說專家審 07/28 08:10
jahnny: 議 沒有綜藝相關專家去審議啊 去年七位評審 一位文化部的 07/28 08:10
jahnny: 一位導播(有綜藝相關) 一位紀錄片人文製作人 兩位編劇 07/28 08:12
jahnny: 兩位人文記者編輯 這些是專家 但只有一位有從事綜藝 其他 07/28 08:13
jahnny: 6位都不是 難怪拿的輔助金的節目案子 播出時感到莫名其妙 07/28 08:15
book8685: 我覺得很詭異 你說補助主要是新案的培植 07/28 10:55
book8685: 成效本來就有不可預期性 但綜藝很多根本是金主也不想投 07/28 10:55
book8685: 只有政府想投 (除了聲林之王) 輔助要點又特別的狹隘 07/28 10:56
book8685: 像女王的密室1 就是被圈內斥為笑話 改版成奇幻島 07/28 10:57
book8685: 也沒人鳥了 台視17Q雖然流程實在單調 但護肝主持力撐起 07/28 10:58
book8685: 戲劇因為有生產都是新製的因素 加中ㄧ部就可以回本因素 07/28 11:00
book8685: 綜藝雖然可以長期製播 但沒有聲光效果很難吸引長期收看 07/28 11:01
book8685: 戲劇因為集數多 單價也高 不然我覺得只拿800萬的春梅 07/28 11:02
book8685: 比很多部同期偶像劇好看 綜藝專家也要有財務出身 07/28 11:03
book8685: 近期的FORMAT覺得比較好只有一字千金系列(且長期製播) 07/28 11:05
gmkuo: 審議的人要從專家學者資料庫去挑,不能亂找。有幾位綜藝相 07/28 12:29
gmkuo: 關的人,我不知道。記者也好你也好,若對專家名單有意見, 07/28 12:32
gmkuo: 就去請教文化部執行單位。 07/28 12:33
grayoasis: 執行單位:謝謝指教! 07/28 16:41
eemail: 業界擔心納稅人的錢XD 這話講的有夠瞎 07/28 19:15
ChenXY: 這幾個補助節目我剛好都有看 比內地憲節目有水準多了 07/28 20:36
a27281591: 這篇審判的標準本就有問題 然後還在那邊獎的頭頭是道 07/29 15:53
a27281591: 然後不會思考只會被帶風向才會講出這種結論 07/29 15:53
a27281591: 看看其他文章就不意外囉 被洗腦成這樣真可憐 07/29 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