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Y_Resear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對 CWB 這次的預報表現也是有些疑慮,事後看來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不過我自己的想法是預報總是有時準、有時不準, 要去追打單一次預報「不準」的意義不是特別大, 長期統計平均誤差才是顯示真本事。 不過,回這篇文章主要是想提出對於「追風計畫」的幾個我認為板友明顯錯誤的認知。 Q: 「花了那麼多錢去做了追風計畫,為什麼自己的數據還不用?」 http://typhoon.as.ntu.edu.tw/DOTSTAR/tw/intro/intro.php (呃,網頁有亂碼) 追風計畫的計畫目標可以從這個網頁看到, 簡單的說,主要的目標是改進颱風的「路徑」預報。 (不是強度,因為沒有直接飛進颱風中心) 實際的方法是,飛機一邊飛就一邊把資料「即時」傳下來, 這些資料就是該網頁中每個個案頁面最下面都有附的「WMO 電碼」, 如: http://tinyurl.com/h82758s 是如天書般的氣象編碼,記載著每顆投落送量到的垂直剖面資料, 包括風、溫度、氣壓和水氣量等。 這些資料會先傳到氣象局,然後立即轉送到世界氣象組織的 全球電信系統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GTS) 分享給全世界。 這個分享過程和其他各種觀測資料是一樣的, 例如地面測站資料、氣球探空資料等,都進入一樣的系統。 因此,全世界的各大模式的單位都會即時拿到這些追風計畫的資料, 包括美國 GFS 、歐洲 ECWMF 等, 他們要怎麼使用這些資料他們會自己決定, 但是基本上他們會想辦法把這些有用的資料吃進模式中, 然後接下來的模式預報的颱風路徑可能就會有所改進。 這也是為什麼要在飛機上就趕時間把資料即時傳下來的原因, 因為各模式都有「關門」的時間,等飛機落地會來不及, 以 00Z 的那一報來講,通常是 03Z 前就會截止資料的輸入, 然後讓超級電腦開始分析和計算。 一旦超過那個截止時間,這些資料就無法改進當下的模式預報, 而只能用來做事後研究分析了,會相當可惜。 而追風計畫網頁上的圖和數據是飛機落地後, 再手動更新的,所以延遲時間較久。 追風計畫已經執行多年,累積好幾十個觀測案例, 事後的驗證分析指出,「平均」而言可以改進 模式的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約 10~20 % , 雖然聽起來好像沒有很大,但已經算是相對很有投資報酬率的方式了。 而可以從投落送的資料「推估」(警報單中的)暴風半徑, 算是附加的效益,不是計畫最主要的目標。 我自己是覺得有時候還滿有用的啦, 但是我猜測可能還沒有建立很客觀的分析方式來連結這兩者, 畢竟有時候飛機飛的路線很不對稱, 然後怎麼從投落送測得的風去換算出警報單中定義的 「七級風暴風半徑」也不是個單純的問題。 也就是說,追風計畫的資料有沒有用到? (用到模式裡) 有,當然有,每次都有,而且是用到包含全球最先進的幾個模式裡, 然後我們就有更準確的模式產品可以做預報。 順帶一提,因為主要目標是要改進模式的路徑預報, 所以事前在評估要不要對這個颱風進行觀測的考量點, 是看當下路徑預報的不確定性, 模式路徑預報越分歧的颱風效益越大。 : → nucleargod : 比較想知道CWB是只在警報單寫250還是跑數值也用250 09/28 22:59 : → nucleargod : 要是數值其實用實測資料下去跑,得出這種風雨預測 09/28 23:00 : → nucleargod : 那還有得說。要是數值真用250正圓去跑,那沒得護 09/28 23:03 : 推 logdog : 現在的問題不是路徑的問題 是在於CWB設成250的問題 09/28 23:10 : → logdog : 你用300下去跑 跑出南部未達標準 可以護 09/28 23:11 : → logdog : 你拿250下去跑 對不起你被砲到死正好而已 09/28 23:11 : → logdog : 畢竟出是一定會回頭檢視過程有沒有合理 結果自己搞 09/28 23:13 我不知道氣象局自己的區域模式裡有沒有使用到追風計畫的資料, 但如果有使用的話一定是用原始的投落送資料,就是上述的垂直剖面氣象資料, 不太可能「餵」給模式「暴風半徑」這種資料。 原因是,要把觀測資料放進數值天氣模式中,並且能夠成功改進模式預報, 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要經過很多小心的處理和複雜的運算。 (這項技術稱為「資料同化」) 因此,實務上來說應該不會有所謂「數值用 250 km 去跑」這件事。 簡單的說,追風計畫的投落送資料會直接進到數值天氣模式中, 而警報單中暴風半徑的估計是另外一回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3.198.213.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475083695.A.264.html
aa1477888 : 追風出來的風圈過去CWB用在半徑估算是算是效果很好 09/29 01:34
aa1477888 : 想必CWB自己應該有一套以投落送資料換算半徑的方法 09/29 01:34
aa1477888 : 但即使這套辦法不是完全管用 09/29 01:35
aa1477888 : 其他的客觀資料(石垣島、花蓮、ASCAT[雖有盲點]) 09/29 01:36
aa1477888 : 也顯示梅姬的風圈應該可以再擴大 09/29 01:36
aa1477888 : 多重證據的狀況下卻堅持不調整確實很難理解原由 09/29 01:37
biostar : 我還是想知道評估只有 250km 的資料和理由是什麼? 09/29 01:37
biostar : 梅姬到底是哪一點讓 CWB 看衰暴風半徑? 09/29 01:39
aa1477888 : 那CWB網站上找不到9/26和27/12Z之前的WRF了 09/29 01:39
aa1477888 : 如果有人紀錄的話或許能看一下當時10m風場怎麼報 09/29 01:40
aa1477888 : 說不定能夠找到CWB的判斷依據 09/29 01:41
d147258 : 不過CWB在梅姬追風計劃的新聞稿有這句話"此珍貴之觀 09/29 01:45
d147258 : 測資料可有效協助各國氣象人員進行颱風之暴風半徑與 09/29 01:45
d147258 : 強度估計" 09/29 01:46
miserlylier : 除了追風 其他不少測站的實測數據都能支持半徑不只2 09/29 01:48
miserlylier : 50吧 09/29 01:48
※ 編輯: dpFish (153.198.213.45), 09/29/2016 02:10:08
misano : 就是想要在大氣版看這種文章阿 推久違的dp大~ 09/29 02:19
sbtiagr : 吳德榮在公視上有說 飛機觀測對暴風半徑預估相當有 09/29 03:57
sbtiagr : 幫助 09/29 03:57
sbtiagr : 也是把半徑估的更精準的辦法 09/29 03:58
Allen1096 : 推推 09/29 07:06
s93015a : 推關於使用追風觀測資料的正確觀念 09/29 09:53
dynamo : 梅姬的路徑根本沒懸念 追幹嘛 那上次的莫蘭蒂 09/29 10:28
dynamo : 路徑的預報非常經典 為何不追? 09/29 10:29
Emery1205 : 專業推 09/29 10:37
redbeanbread: 公務人員不意外 09/29 12:12
azcooper : 蘇迪樂都demo給你看了,還估錯?0分 09/29 12:32
rahim03 : 結果下面那篇蘇迪勒不就是用投落送的資料支持暴風半 09/29 13:26
rahim03 : 徑? 09/29 13:26
azcooper : 可是都投落送了 怎麼登陸點從成功變到花蓮市 09/29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