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Y_Resear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新聞標題 二十四節氣 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新聞內容 (中央社台北30日電) 中國大陸媒體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今天正式決議,將中國傳統代表一整年時令運 行的「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人民日報報導,正在衣索匹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召開的聯合國教科 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台北時間今天下午正式 通過這項決議。 報導指出,由中國大陸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 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案提到,「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 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古代中國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1個「節氣」,統稱「二十 四節氣」,內含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 、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中國大陸在申報中提到,「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 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 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黃河流域,以當地天象、氣溫、降水和物產的時序變化為準, 逐步被中國各地採用,被認為是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 行為準則,且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在中國大陸,「二十四節氣」於2006年被列入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 項目名錄」。1051130 (三)新聞連結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1300432-1.aspx (四)其他心得或備註 話說二十四節氣還真的不好背 可是這是大氣科學當中很重要的一環 這是觀察一年四季變化的依據 雖然對於台灣氣侯來說不太準啦 因為這是根據中國大陸黃河流域氣候觀察的結論 只是這終究是古人於大氣科學的智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15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480527550.A.0C8.html
ahaw99 : 未來應該會越來越不準 12/01 02:12
kshssoar : 要準也只限中國某部份區域,其他地區就是參考而已 12/01 04:14
Amewakahiko : 韓國人表示: 12/01 07:29
s93015a : 其實他的根是在天文學,大氣科學只是搭配 12/01 09:01
fcn222115 : 國文比較會考 12/01 11:24
Venonat : 最有意義的應該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吧XD 12/01 12:52
mecca : 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只有冬至有意義(吃湯圓多一歲 12/01 18:48
canandmap : 夏至晚上要關燈,節能減碳~ 12/01 19:19
shiv : 台灣的柚子在白露前後採收, 清明應該很有意義吧 12/01 22:08
shiv : 節氣歌不難背吧 12/01 22:09
airua : 台灣:說個笑話,二十四節氣 12/01 23:04
Tprmpm0 : 小雪對我來說很有意義----我生日 12/02 00:07
FlyFuta : 好幾年以前就不準了 12/02 02:07
KimomiKai : 可是現在都是節氣到了,自己推延幾天。我是覺得蠻可 12/02 11:36
KimomiKai : 信的 12/02 11:36
Homeparty : 其他地方就沒這麼準,但還是可以參考前後幾天的情形 12/02 12:28
fandy0208 :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二暑連,秋暑露秋寒霜落, 12/02 23:25
fandy0208 : 冬雪雪冬寒寒年-二十四節氣歌,這樣很好背 12/02 23:25
eowynknight : 樓上好酷!! 12/03 07:51
ayabehaori : 我記的是「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12/04 00:39
ayabehaori :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2/04 00:40
bye2007 : 我記得的版本也跟樓上一樣 其實這以氣候來說 12/04 08:59
bye2007 : 在台灣本來就不準了 12/04 08:59
cjcjovup : 我記得版本跟a大一樣 12/04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