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Y_Resear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s://www.cwb.gov.tw/Data/climate/Watch/eawn/eawn-monitor_2019.pdf 今年梅雨季CWB的氣候監測報告一個月前出爐,關於夏季風肇始日和出梅日, CWB的認定上和我們所想的不同: 1. 2019年臺灣梅雨期於5月第4候(5/16~20)達到肇始標準,惟此時大尺度水氣輸送帶 尚未完整建立。 https://imgur.com/YXaQwG6.jpg
過去板上討論5月第2候(5/7)南海西南季風爆發搭配鋒面南下可視為入梅,但雨量 不算大,加上西南強風軸偏南和北方鋒面搭配不佳,CWB認定為南方雲系加上鋒面 抑或是華南雲雨區東移影響,因此判定未達入梅標準。 反倒是5/17當天200hpa高空有西風急流輻散,低空有西南季風造成新竹暴雨,還 有隔天5/18強西南風造成中南部山區暴雨,但滯留鋒面並沒有南壓到台灣的狀況 ,CWB依照2012年發表的論文,判定入梅達標。 2. 5月下旬另1波季內震盪從非洲東岸開始發展,6月上旬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再度增強且 深入中南半島,季風環流隨著季內震盪東傳逐漸增強,6月第3候副高減弱退出南海 ,大尺度水氣輸送帶完整建立,臺灣全島顯著性降雨。 https://imgur.com/kdwAWCu.jpg
不意外,典型的滯留梅雨鋒面影響。 3. 7月上旬鋒面位置逐漸由華南及臺灣附近北抬至華中長江口附近,臺灣梅雨期宣告結 束。 https://imgur.com/DC8LL2S.jpg
原先以為6月底就出梅了,想不到CWB的事後認定比想像中來的晚,一直到7月初200hpa 南亞高壓北跳至印度北部到青藏高原一帶,南側的熱帶東風吹進台灣時才宣告出梅。 之後的結果大家都感受到了,7月偏南的梅雨槽和副高導致沒有像樣的季風槽產生出像 樣的颱風,中南部的梅雨季仿佛拖到7月中旬才結束。 4. 臺灣今年梅雨季各地天氣變化快,總計受到5道鋒面及1道滯留鋒面影響。 移動性的鋒面偏多,僅有一道滯留鋒面影響,加上西南季風爆發的還算溫馴,雨下得 平均,除了5/17的新竹和5/18中南部山區出現致災性暴雨外,其餘時間並沒有出現類 似單日400~500mm以上的豪雨,大體來說算是很正常且風調雨順的梅雨季。 結論: 入梅時間正常,出梅時間偏晚,印象中很少碰過7月上旬才出梅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87.2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569001394.A.FAD.html
aegis43210 : 出梅偏晚,南亞高壓東移的時間點也可能偏晚 09/21 02:35
dunking : 這麼一來10月南亞高壓偏強也並非不可能 09/21 02:55
dunking : 加上MJO進入乾區,10月副高也可能偏強,至少上旬有 09/21 02:59
dunking : 偏強訊號出現 09/21 02:59
Laincast : 推 09/21 13:08
tomsawyer : 南部6月底左右下了一個禮拜 快發霉了 09/21 17:25
canandmap : 推 09/21 19:50
brabra : 對我來說,印象最深的是五月那場,爬山流太恐怖 09/22 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