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Y_Resear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模式預報,南亞高壓併入太平洋高壓系統, 天氣越來越涼了,在入冬之前,簡單補談一下南亞高壓。 一、首先, 西風帶系統=>斜壓系統 太平洋高壓=>正壓系統 那,南亞高壓很特別! 夏季的南亞高壓=>偏斜壓系統 冬季的南亞高壓=>偏正壓系統 雖然很怪,但很好理解(其實也不容易誤解的正確說法) 夏季南亞高壓=>因為南亞地形(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太熱了=>溫差斜壓性 冬季南亞高壓=>併入"大"太平洋高壓系統,原則上不稱南亞高壓=>正壓性 因此,用這種"四季南亞高壓"的觀點來看,根據研究 1. 1~3月,南亞高壓主要為正壓性,正斜比重約佔7:3 2. 4月,南亞高壓斜壓性增強,但仍以正壓性為主,正斜比重約佔6:4 3. 5~7月,南亞高壓主要為正壓性,正斜比重約佔3:7 4. 8月,南亞高壓正壓性增強,但仍以斜壓性為主,正斜比重約佔6:4 5. 9~10月以後,南亞高壓斜壓性所佔比重迅速下降,10月就正斜比重就已降回7:3 因此, 4月通常稱"南亞高壓胚胎",10月就不稱"南亞高壓胚胎",直接視為併太平洋高壓系統。 二、從南亞高壓隨季節移動的位置來看, 4月移至中南半島上空,以後斜壓性逐漸增強,最終移至青藏高原上空。 入秋後,斜壓性減弱,"退回中南半島"並"迅速併入太平洋高壓系統"。 因此, 斜壓性增強 =>驅動南亞高壓移往青藏高原。 斜壓性減弱,正壓性增強 =>驅動南亞高壓併入太平洋高壓。 三、從實際的"100hpa流場"來看,更能了解為何南亞高壓加持太平洋高壓 4月 南亞高壓中心:中南半島南部 斜壓性分量反氣旋環流中心:中南半島北部 正壓性分量反氣旋環流中心:菲律賓 5月 南亞高壓中心:中南半島北部 斜壓性分量反氣旋環流中心:青藏高原 正壓性分量反氣旋環流中心:菲律賓/太平洋 6月 南亞高壓中心:青藏高原 斜壓性分量反氣旋環流中心:青藏高原 正壓性分量反氣旋環流中心:太平洋 7月 南亞高壓中心:青藏高原/伊朗高原 斜壓性分量反氣旋環流中心:青藏高原/伊朗高原 正壓性分量反氣旋環流中心:孟加拉灣北部 & 太平洋 8月 南亞高壓中心:青藏高原 斜壓性反氣旋環流分量:青藏高原 正壓性反氣旋環流分量:孟加拉灣北部 & 太平洋 9月 南亞高壓中心:孟加拉灣北部/中南半島北部 斜壓性反氣旋環流分量:印度半島北部 正壓性反氣旋環流分量:中南半島北部 & 太平洋 10月 南亞高壓中心:中南半島北部->太平洋 斜壓性反氣旋環流分量:略(減弱、縮小、南退) 正壓性反氣旋環流分量:中南半島北部 & 太平洋 11月 南亞高壓中心:太平洋 (=>已無南亞高壓) 斜壓性反氣旋環流分量:略 正壓性反氣旋環流分量:菲律賓 (簡單補充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72.2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571197352.A.ACB.html
w92056frps : 推 10/16 12:12
MorrisChang : 推 10/16 12:20
ai5767cs : 推一個 10/16 12:40
waa006 : 推 10/16 12:52
canandmap : 推,已收藏 10/16 13:52
dunking : 想請教幾個問題 有些可能比較複雜: 10/16 14:05
dunking : (底下名稱太長直接縮稱): 10/16 14:08
dunking : 1. 斜反中心普遍比正反中心緯度偏高 除了陸地增溫因 10/16 14:10
dunking : 素之外 是否和緯度曲率因素有關 如同副高的北抬有其 10/16 14:11
dunking : 極限(不考慮南亞高壓加持因素)? 10/16 14:12
這個我不太確定耶, 不過高空斜壓性的阻塞高壓,可深入極地, 所以,如果太陽不是傾斜23.5度,傾斜更多讓夏季火爐往北燒, 斜反中心應該可至更高緯度
dunking : 2. 駛流場畢竟幾層不同高度的疊加 那斜反和正反中心 10/16 14:15
IMpcFox : 推 10/16 14:17
dunking : 該看的高度氣壓範圍在哪? 有些機構顯示例如GFS的 10/16 14:17
dunking : 250hpa高度場中出現南高+副高疊加的反氣旋中心 又是 10/16 14:18
dunking : 屬於哪一種中心? 10/16 14:18
南亞高壓氣象觀測通常是看看100hpa流場,所以把"駛流"改成流場。
dunking : 3. 南亞高壓中心出現的位置 可以大致類比為斜反和正 10/16 14:19
dunking : 反中心加權平均出來的位置嗎? 10/16 14:20
正壓流場=>垂直 斜壓流場=>水平 因此,把100hpa的南亞高壓中心環流場=正壓反氣旋流場分量+斜壓反氣旋流場分量, 計算方式一定就是加權平均唷。(因為有權重)
dunking : 4. 大概是最複雜的問題 梅雨季期間南亞高壓在東西振 10/16 14:21
dunking : 盪的過程 斜反和正反中心的位置會如何改變? 10/16 14:23
dunking : "發問結束" 10/16 14:24
這一題我也想過, 梅雨季5~6月, 南亞高壓中心從中南半島移往青藏高原/印度半島北側 拆解出 正反 和 斜反 兩分量, 斜反在青藏高原 正反在菲律賓/太平洋 ;斜反增強,正反減弱 也就是 斜反向西增強 正反向東減弱 那麼, 南亞高壓環流場的東西震盪 是否和 正斜反拉鋸有關 結論,應該有關吧 XD ※ 編輯: daron (114.136.72.233 臺灣), 10/16/2019 14:52:50
sfw2579 : 推 10/16 15:35
starwish07 : cwb預報桃園以北未來一週幾乎都是濕涼的下雨天 10/16 17:18
eupa1973 : 推 10/16 18:43
arcticircle : 推 10/16 21:58
starwish07 : https://imgur.com/kX9rUl8 如果真的是9度線的話 10/16 22:59
starwish07 : 真的就如同daron大說得愈來愈涼了 10/16 23:02
jack82822005: 那個...我也想問...其實一直不太懂正壓性斜壓性到底 10/17 00:26
jack82822005: 是一種甚麼樣的性質,我目前只知道熱帶氣旋、太平洋 10/17 00:26
jack82822005: 高壓是正壓,溫帶氣旋、西方帶是斜壓,沒想到南亞高 10/17 00:27
jack82822005: 壓也帶有斜壓性... 10/17 00:27
jack82822005: 但還是搞不懂這兩個性質的差異,以及是在描述甚麼樣 10/17 00:28
jack82822005: 的性質,希望大大能幫我解惑 感謝 >< 10/17 00:29
正斜壓特性不難理解啊 取一個等壓面,例如500百帕高度場A,B兩點, 若A,B兩點之間若大氣密度不同,也就是大氣溫度不同, 那麼,A,B兩點之間就是斜壓大氣 => 等壓面 和 等溫面 (或者說等密度面) 不重合 反之,A,B兩點之間就是正壓大氣 => 等壓面 和 等溫面 (或者說等密度面) 重合 若A,B兩點之間是斜壓大氣,那麼表示A,B兩點之間氣流場會存在水平的斜壓動力, 若A,B兩點之間是正壓大氣,那麼表示A,B兩點之間氣流場只存在垂直的正壓動力。 因此,對於一個環境的氣流場, 可以把它拆成 斜壓性的水平分量氣流場 和 正壓性的垂直分量氣流場。 ※ 編輯: daron (123.192.148.122 臺灣), 10/17/2019 16:51:54
dunking : 我用白話大概類比,不曉得這樣的說法行不行得通 10/17 16:57
dunking : 完全不考慮緯度、海陸等因素,假設台北和高雄地面 10/17 17:05
dunking : 測站的等壓,但卻溫度不同(台北18度、高雄27度), 10/17 17:05
dunking : 那麼可視為台北和高雄之間有斜壓大氣 10/17 17:05
dunking : 反之,假設台北和高雄之間溫差極小或相等(台北27度 10/17 17:09
dunking : 、高雄也是26度),代表兩地之間為正壓大氣 10/17 17:09
daron : 沒錯,但要注意前提 台北高雄在 同一等壓面上 10/17 17:11
dunking : 所以說地面天氣圖上為何太平洋高壓等壓線很稀疏, 10/17 17:30
dunking : 冷高壓的等壓線這麼密,就是正斜壓系統的道理? 10/17 17:30
usaul56 : 也就是一個天氣系統形成的機制是否和南北向(等壓面) 10/17 17:31
usaul56 : 上的溫度梯度有相關性,相關性越大,斜壓性越大 10/17 17:33
daron : 樓上大大應該是指季風,冬季季風和夏季季風 斜壓性 10/17 17:39
daron : 季風的觀點的確是很大相關唷 10/17 17:40
dunking : 颱風被稱為正壓系統也是如此,在天氣圖上雖然是氣 10/17 17:41
dunking : 壓由暴風圈外往內極速遞減,但是在850百帕高度場中 10/17 17:41
dunking : 暴風圈內外幾乎視為等溫 10/17 17:42
颱風是相當正壓,顧名思義就是,雖然不是真正的正壓,但相當於正壓 颱風氣壓梯度 和 溫度梯度相反, 颱風氣壓越往中心越低,溫度越往中心越高 斜壓大氣系統會出現熱成風,風向隨高度變化有所不同 正壓大氣系統不出現熱成風,風向隨高度變化保持不變 颱風雖然有溫差,但是風向隨高度變化保持不變,所以颱風是"相當正壓" ※ 編輯: daron (123.192.148.122 臺灣), 10/17/2019 18:07:27
jasonccr : 考慮暖心的話颱風還是會有熱力風 主要在中心附近 10/17 18:18
teng1970 : 推 10/17 18:24
dunking : 再請教一下 西南季風低壓是屬於斜壓的嗎? 依照海陸 10/17 21:45
dunking : 比熱不同造成兩地的溫差 這樣兩地之間是否也具有斜 10/17 21:47
dunking : 壓性? 10/17 21:47
dunking : 畢竟西南季風的形成和海陸比熱的差異形成的高低壓差 10/17 21:50
dunking : 也有關... 10/17 21:50
daron : 季風低壓是斜壓結構 但可轉成相當正壓的颱風 10/17 22:01
daron : 因為季風低壓高低層風向不同唷 10/17 22:05
daron : 例如700百帕封閉氣旋 低層 和 中層 還沒有出現 10/17 22:07
daron : 不過如果發展完整的季風低壓 700百帕 地面層可見 10/17 22:08
daron : 封閉氣旋,那麼斜壓結構不明顯 反而偏"相當正壓" 10/17 22:09
daron : 海陸比熱不同出現的溫差 那麼之間就會有斜壓大氣 10/17 22:12
daron : 特性分量 10/17 22:13
dunking : 所以說緯度差異不大的北京和東京 在等壓的情況下溫 10/17 22:17
dunking : 度因為海陸差異造成大不同 同樣也視為有斜壓大氣? 10/17 22:18
用個很簡單可以體會的方式來看,就不會搞混。 其實要看大氣環境的正斜性,就看水平和垂直氣流場 如果大氣環境 呈現很強的水平流場=>斜壓性強 如果大氣環境 呈現很強的垂直流場=>正壓性強 例如 北京的水平風 強烈的 吹向 東京 那麼兩地之間大氣斜壓性強 反之 兩地之間沒有明顯的水平氣流場 那麼兩地之間大氣正壓性強 因此, 來看夏季系統-季風槽,ITCZ,太平洋高壓 => 垂直流場,正壓性強 另外,特別的是: 1.季風低壓 中心與周圍有溫差,水平流場發展,有斜壓結構, 但發展後轉"相當正壓" 2.颱風也是 中心與周圍有溫差,相當正壓 3.冷心低壓 中心與周圍有溫差 => 斜壓 轉成的相當正壓 (和季風低壓類似) 3.夏季南亞高壓=> 斜壓性強 因為高空大氣溫度高,很強的水平流場 ※ 編輯: daron (123.192.148.122 臺灣), 10/17/2019 22:39:15
dunking : 感謝解釋,辛苦了 10/17 22:51
jack82822005: 感謝大大們解釋,我再消化一下 >< 10/18 00:54
canandmap : 推精闢解說! 10/18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