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Y_Resear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新聞標題 氣候變遷加劇 台灣21世紀初夏季最長增至150天 2021/8/10 15:21(8/11 09:37 更新) (二)新聞內容 https://i.imgur.com/RzjasJX.jpg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0日電)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今天表示,台灣自1910至2020年 平地年均氣溫上升約攝氏1.6度,若在全球高度排放的暖化最劣情境模擬,21世紀末台灣 一年高溫36度以上的天數將增加約48天。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在昨天公布氣候變遷第6次評估報告(IPCC AR6)-第一工作小組報告的最終版草 案(final draft of WGI AR6)。 草案連結: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1/ 報告指出近期地球氣候系統與其各面向的變遷程度,是過去數世紀至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人為氣候變遷已經影響世界各地許多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 依據第6次評估報告所預估,無論哪種排放情境,全球地表將持續增溫至少到本世紀中。 如果無法在未來幾十年內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暖化幅度在21世紀 內將超過攝氏1.5度或2.0度;全球暖化將直接造成氣候系統的改變,包括極端高溫、豪雨 、乾旱發生頻率與強度的增加、強烈熱帶氣旋比例增加等。 因應此報告的公布,中央氣象局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包含科技 部「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 中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以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共同發 布「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科學重點摘錄與臺灣氣候變遷評析更新報告」。 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科學重點摘錄與臺灣氣候變遷評析更新報告-下載連結: https://www.most.gov.tw/most/attachments/8bffc553-a616-447b-845e-975cec30f3ea 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表示,在台灣本地的觀測分析顯示,台灣過去110年(自1910至 2020年)的平地年平均氣溫上升約1.6度,且近50年、近30年增溫有加速的趨勢;年總降 雨量沒有明顯變化,但是在1961至2020年間,少雨年發生次數明顯比1960年以前增加;過 去110年台灣的季節長度變化明顯改變,21世紀初夏季長度增加到約120至150天,近年來 ,冬季更縮短至約20至40天。 未來推估部分,全球高度排放的暖化情境與理想減緩情境相比較,前者對台灣的衝擊程度 將明顯大於後者。例如高溫達36度以上天數,在最劣情境下,21世紀末增加約48天;理想 減緩情境下,增加天數降為6.6天。 此外,年最大1日暴雨強度,在最劣情境下之21世紀末強度增加約41.3%,理想減緩情境下 ,暴雨強度增加幅度約為15.3%。 依據上述國內外科研成果顯示,若全球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將能有效遏阻氣候中 長期變遷並降低未來子孫所受負面衝擊;另一方面,在全球暖化趨勢短期間不容易立即降 低的情況下,極端天氣與氣候發生頻率仍有持續增加的可能,台灣亦應同步持續強化因應 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以緩解災害衝擊。(編輯:陳政偉)1100810 (三)新聞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8100190.aspx (四)其他心得或備註 *其他相關圖卡 https://i.imgur.com/3reqX5b.jpg
https://i.imgur.com/okH88h3.jpg
https://i.imgur.com/pZlX2my.jpg
https://i.imgur.com/K3OlOl0.jpg
https://i.imgur.com/GtAKh3q.jpg
https://i.imgur.com/DpMa2QN.jpg
https://i.imgur.com/TAYrPGy.jpg
**臺灣地區未來氣候趨勢推估重點概述 1.臺灣各地氣溫未來推估將持續上升。 2.未來極端高溫事件中,各地高溫36℃以上日數增加。 3.未來推估臺灣的夏季長度從目前約130天增長為155-210天,冬季長度從目前約70天減少 為0-50天。 4.未來推估臺灣年總降雨量有增加的趨勢。 5.臺灣年最大1日暴雨強度有增加趨勢。 6.年最大連續不降雨日數各地有增加的趨勢。 7.21世紀中、末,影響臺灣颱風個數將減少,強颱比例將增加,颱風降雨改變率將增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1.42.1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628746315.A.1B3.html ※ 編輯: fspmlp (125.231.42.182 臺灣), 08/12/2021 13:32:32
aegis43210 : 重點是7,所以未來颱風不來是正常情境QQ 08/12 14:09
aegis43210 : 然後以IPCC報告來看,目前人類還是朝最劣情境發展 08/12 14:11
justdoit : QQ 08/12 14:20
longtimens : 所以要變成平常颱風都不來,一來就賀伯莫拉克嗎 08/12 14:23
chikorita : 意思是颱風在台灣要變成稀有天氣系統了? 08/12 14:51
banbee100 : 年總降雨量增加聽起來好可怕 08/12 15:36
katanakiller: 颱風平常不來但平常有超大豪雨 這樣有差嗎 08/12 16:21
slg525362 : 烤番薯 08/12 16:43
gishileh : 其他點沒問題 就6討論一下 08/12 16:50
gishileh : 北部會不會最後是罕見卻最不想碰到的 08/12 16:51
gishileh : 年降雨量 降雨天數 年暴雨天數全部增加 然後連續不 08/12 16:51
gishileh : 降雨日數逆向減少? 而且年降雨天數不知道會不會哪 08/12 16:51
gishileh : 一年真的超過250天 山區300天以上 08/12 16:51
ccc73123 : 原來台灣夏季只有130天嗎? 我還以為是300天 08/12 16:58
sweetuio379 : 今天北海道・稚內2.6℃,128年來最低溫。 08/12 16:59
justdoit : 哇,不是上週才創高溫紀錄 08/12 17:07
hyscout : 沒有128年吧 測站8月低溫記錄1.5度 2008/08/22 08/12 17:16
hyscout : 剛看新聞 是8月同期128年來最低溫 08/12 17:21
sweetuio379 : 喔喔感謝 08/12 17:21
sweetuio379 : 沒看清楚sorry 08/12 17:22
hyscout : 不過新聞也怪怪的就是 稚內的沼川測站1977年成立 08/12 17:27
hyscout : 怎麼知道是128年來最冷? 稚內測站的確1872年設立 08/12 17:28
hyscout : 新聞的說法很像 台北市文山測站創100年來低溫記錄 08/12 17:30
hyscout : 然後直接套上台北創百年來低溫紀錄的感覺 08/12 17:30
Eeli2008 : 這幾年也沒啥強颱登陸啊 08/12 17:47
aegis43210 : 嗯,以平地測站最大陣風在63m/s為標準的話,近年登 08/12 17:59
aegis43210 : 陸的強颱只有蘇迪勒和杜鵑... 08/12 17:59
snocia : 看了一下稚內市沼川測站的位置,和稚內距離有點遠 08/12 18:11
snocia : 而且是內陸(低溫在清晨……) 08/12 18:12
a26893997 : 當初莫拉克會造成嚴重災情不是因為強度 而是因為路 08/12 18:52
a26893997 : 逕好嗎= = 颱風越強走的越快 理論上台灣反而不怕 08/12 18:53
a26893997 : 怕的是那種不夠強被中央山脈卡成智障死在台灣的 08/12 18:53
cakeGJ : 台灣還是比較怕 雨比風強的颱風 08/12 19:18
enthusiastic: 有半年是夏天:( 08/12 20:13
aegis43210 : 我們能做的最簡單方式就是少吃牛肉,有效且難度低 08/12 20:15
deadee : 要從亞熱帶變成熱帶國家了嗎 08/12 20:18
redbeanbread: 終焉之刻 08/12 21:46
mukuro : 好可怕…除了綠能交通工具,工業排放能控制嗎 08/12 21:57
moike22 : 沒辦法 工業排放不減真的很難 08/12 21:59
HellFly : 人口爆炸的時代 畜牧業肯定會越發興盛 除非大家都改 08/12 22:12
HellFly : 吃素... 08/12 22:12
borin : 我應該要害怕嗎 08/12 23:10
airua : 吃蟲蟲,救地球 08/12 23:10
aegis43210 : 住在低窪地區的才要害怕,要提前做好淹水備案 08/12 23:13
fspmlp : 義大利西西里島昨天出現歐洲歷史高溫攝氏48.8度 08/12 23:18
sprinklefish: 剛看了一下最近這一週關於熱浪野火的新聞,從北美、 08/12 23:38
sprinklefish: 俄羅斯、南歐、土耳其到北非,真的蠻誇張 08/12 23:38
civil318402 : 這幾年颱風常常接近台灣時就會北偏 08/13 00:45
civil318402 : 不知道跟副高位置偏北有沒有關係... 08/13 00:45
kbty245 : 有 08/13 01:07
kbty245 : 偏北又偏東 08/13 01:07
brabra : 土耳其黑海邊的洪流https://youtu.be/QAFdrbey4eI 08/13 02:10
knml : 看來0颱登陸要繼續維持了 08/13 02:18
Viajamos : 為什麼不降雨的天數增加了,有甚麼可能的原因嗎? 08/13 04:11
WuCH1022 : 樓上 意思就是小雨不下 一下就是下大雨 08/13 09:36
WuCH1022 : 高壓下沉區擴張 低壓下雨區縮小 08/13 09:43
Capital235 : 樓上 19年白鹿有登陸滿州 08/13 10:22
Capital235 : 而且多個機構顯示月中有會有颱風形成 08/13 10:23
Capital235 : 然後可能從南部-巴海這帶通過 08/13 10:24
WuCH1022 : 問題是16W還要先熬過神鬼副高的考驗 樓上不要急 08/13 10:48
freezee : 以後每天都午後雷陣雨 08/13 12:57
Eeli2008 : 熱帶化 變成新加坡 08/13 12:58
gishileh : 每天都午後雷陣雨是個警訊 表示那邊可能會成為氣候 08/13 13:19
gishileh : 難民 08/13 13:19
HellFly : 連續不降雨日數增加 不就是指高壓籠罩時間變長或環 08/13 13:29
HellFly : 境場乾燥嗎 午後陣雨日數是減少吧 08/13 13:30
gishileh : 但會不會也有可能是 暖化後 午後雷陣雨日數增加 而 08/13 14:11
gishileh : 地形 鋒面等降雨天數未減 所以連續不降雨天數在部 08/13 14:11
gishileh : 份地區反向減少? 08/13 14:11
gishileh : 那個只能算是大概的趨勢 但一些地區可能會朝更糟的 08/13 14:12
gishileh : 方向去走 08/13 14:12
scarbywind : 但是這兩年反而是颱風靠近台灣生成 對台灣影響比較 08/13 23:00
scarbywind : 小? 08/13 23:01
agh386690 : 很難說 像今年1月-5月連北部的降雨都偏少 08/14 06:40
agh386690 : 但到了6月之後中南部從乾旱變成水災 08/14 06:41
killseven : 靠近台灣生成的颱風不一定影響較小阿 主要還是看 08/14 06:41
killseven : 路徑阿 盧碧影響一點也不小吧xd 08/14 06:41
killseven : 影響小的幾乎都偏掉的居多 如果直接撞進來不會小 08/14 06:42
agh386690 : 極端下來會變成乾旱非常乾,濕就容易釀災 08/14 06:42
ccfux : 看來要慶幸我應該活不到世紀末? 08/14 12:36
gishileh : 中南部東部可能會變成乾濕季更分明 但北部? 可能成 08/14 15:54
gishileh : 為四季都是大雨 而且沒有太多乾日子的雨林 08/14 15:54
aegis43210 : 重中之重的還是政府必須給CWB添購更好的超級電腦, 08/15 01:53
aegis43210 : 讓CWB在防災預報上有更多資源可以運用 08/15 01:53
aegis43210 : 美日英德及ECMWF都在持續升級超級電腦來應對極端氣 08/15 01:55
aegis43210 : 候的預報,這方面更是要持續投入經費,現在不升級, 08/15 01:55
aegis43210 : 以後就會後悔 08/15 01:55
blockhorse66: 臺南以南早在三級警戒初始(5月中下旬)天天降雨 08/15 10:18
blockhorse66: 並沒有等到6月 08/15 10:19
hinajian : 嘉南高5/29才開始有像樣的雨量紀錄 08/15 18:15
AMADA : 科技越發達,人類就越慘 08/15 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