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i-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日期:106.8.17 天氣:晴午後晴時多雲。 路線:綠島~臺東,41.15公里。 騎乘時間:2:21:01 最大速度:37.9公里/小時 平均速度:17.5公里/小時 住宿地點:臺東鬧區國都大旅社202房,雙人房800元。 騎乘路線:1、南寮~綠島燈塔~龜灣~南寮東90鄉道綠島環島公路。 2、南寮~富岡乘交通船。 3、富岡~臺東臺11線花東海岸公路。 4、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臺東市區道路。 路況:1、南寮~綠島燈塔全平路。 2、南寮~龜灣有一些起伏,需要爬短坡。 3、南寮~富岡乘坐綠島交通船,船程約40分鐘,天氣好風浪不大,十分平穩 。 4、富岡~臺東除了上下中華大橋之外,全為平路。 5、臺東舊鐵道自行車道不知為何,馬蘭車站~臺東舊站封閉無法通行,否則 是很好的單車騎乘路線。 每日一句:還是閒適的一日,即使後山歷史不長,也有很多可以深入瞭解之處。 圖文並茂版:https://goo.gl/jdneBG 今天清晨6點就起床,盥洗完後趁著一早街頭寧靜一片,日頭也不烈的時候出門 走走。時間不多,島也已經環了一周,好像沒什麼新的地方好去,決定再次造訪綠島 燈塔,看看藍天白塔綠地混搭的景致。 在這座全為年輕人服務的島上,除了早餐店此時正招呼少數早起的客人外,整個 綠島大多還在睡眠狀態。還沒開放的綠島燈塔只能站在外面遠觀,旁邊的小潟湖烏油 窟倒是有人在戲水,就我的觀察,可能是不想受打擾的情侶特地早起來這裡營造兩人 世界吧!於是我也只在遠處「偷窺」,別破壞他們的興致。 回到南寮街上,找了間已經有不少人用餐的早餐店填飽肚子。來到綠島的旅客們 似乎都很愛惜時間,早起的人們不算少,更有人已經準備好吃完早餐要去浮潛,或許 是怕曬太陽吧!距離開船時間剩下1個小時,用完餐的我估算一下只能在附近跑一下 ,那就去昨天經過時已天黑的龜灣看看。 據說龜灣這段路上常常會出現椰子蟹、寄居蟹等動物逛大街,但可能時間太早, 我沒遇到牠們任何一位,就純粹看看雪白的沙灘與黝黑的礁岩,搭配著湛藍海水與蔚 藍天空,然後……還是覺得太陽有點熱,今年夏天實在不是適合騎車的天氣。 折返回旅館,把行李收拾完畢上車,正準備要退房前往碼頭時,剛好遇到老闆。 「你可以先把行李放在櫃檯,不用帶著走。」「謝謝!可是我要回臺東了,8點半的 船。」其實我也很想晚點再離開綠島,但船班不等我,只能以後有機會再來。在碼頭 可以遇上各式各樣的旅客,包括我昨天一整天都沒見到的車友。 有位跟我一樣獨自帶單車來綠島的大哥,是來自海峽對岸的同好,他來臺灣環島 ,跟我一樣已經環了半圈,我們彼此發現對方是自己以外唯一的同好,於是在碼頭邊 短暫交換騎車心得。付100元把車牽上船固定好以後,可以自由選位子,在碼頭上等 船的人不算少,船上空位卻很多,我選了個窗邊坐下,心情放空,發現開船時間還沒 到就出港了。看來這裡的交通船相當講求效率,只要乘客人數與賣出票數對得上,即 使時間沒到也可以即刻出發,這招倒是不錯,大家都節省時間。 海浪跟我的心情一樣平穩,在周圍一片藍色的包圍之下,也是40分鐘回到富岡漁 港,又是一個新的起點。車友大哥要繼續往北前進,我則是續留臺東一日,碼頭邊不 敬禮解散,或許未來還有遇到的機會。接回臺11線,一位由北而南的女車友在我面前 呼嘯而過,我便跟在她後頭,一起進了臺東市區,「偷偷」與她道別後,來到規模宏 大的臺東天后宮。 臺東天后宮舊稱埤南天后宮,建於光緒17年(1891)。光緒14年(1888)後山發 生大庄事件,卑南廳遭上千民兵圍攻,當時統領張兆連僅率130人死守,水源被截斷 ,情勢危急。張兆連祈求媽祖賜予水源,鑿井成功,支撐到清廷派艦支援始解圍。為 答謝媽祖保佑,事件結束後張兆連捐俸,與地方人士合力建造天后宮,籌建款項募自 全臺。 原先廟址位於今日和平街上的東禪寺,是清代的軍隊駐紮地,昭和5年(1930) 發生大地震損毀,昭和8年(1933)於現址重建。廟內保有張兆連所提「靈助平蠻」 、光緒皇帝親頒「靈昭誠佑」古匾,與天后宮捐建者清單、置產等古碑,甚至還有當 年張兆連所鑿之靈泉井碑,十分具有價值,可惜位於今大同路與福建路口的靈泉井已 被填平,徒留石碑移至天后宮供人憑弔。 讓臺東天后宮誕生的大庄事件,是後山開發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歷史事件,因劉 銘傳清丈土地政策常有不公問題,加上官員常常仗勢欺人,引發人民不滿,進而讓當 地的客家人、平埔族、阿美與卑南族原住民聯合起事,攻至卑南廳署,後山震動,然 而最後還是抵抗不了北洋艦隊親援的力量。事件最大的影響是後山行政區改卑南廳為 臺東直隸州,「臺東」二字正式出現在史籍之中,成為臺東縣名的濫觴。後山因歷史 短,史蹟遺留不多,臺東天后宮是很重要的古蹟,即使僅列為歷史建築,廟本身的沿 革與廟內古物都見證了後山發展。 參觀完這間臺東最重要的廟宇,11點多就先來到大同路上的名店「老東台米台目 」用餐,免得12點之後要跟別人擠。創立於民國44年(1955)的老東台,創立人吳蓮 金原是花蓮人,因參與築路工作來到臺東,正好碰上有人頂讓米苔目攤車而開始賣米 苔目。由於通常在東台戲院旁賣,出名後當地人會說「我們去東台吃米苔目」,日後 賺錢有了店面就叫做老東台。原本的店面在正氣路上,就是現在林家臭豆腐隔壁的老 東台品甜屋,幾年前搬至現址,全新裝潢大店面用餐起來舒適許多,也用了很多老照 片與古文物做裝飾,顯現出老東台歷史悠久的特色。 我點了湯的米苔目,以及豬皮、海蜇皮各一份,在沒有大量消耗體能的今天,已 經很夠吃,也只花了我125元,相當划算。一邊吃著佳餚,一面想著接下來的行程, 吹著冷氣要再出去騎車也是一種折磨,出來混的總是要還,沒辦法。飽餐之後,我決 定下午造訪史前文化博物館,不僅離市區有點距離,我若帶著行李入館也麻煩,先來 解決住宿問題吧! 就在離老東台不遠的福建路上,我看見了一間外表感覺就是便宜住宿的國都大旅 社,問到的價錢也十分公道,就決定是你了!運氣相當不錯,很快搞定今日落腳處, 也能馬上把行李放進房間,相當完美。接下來是該出發前往史前館,但我還是在異常 酷熱的中午又奔老東台品甜屋吃了盤米苔目冰,才養足雄心壯志前往偉大的航路。 沿著吃午餐時規劃好的路線前進史前館,所在地真是偏僻,從市區騎到周遭都是 空地或工廠,從車水馬龍到人煙稀少,總算抵達。我有點冒險的把狂旅停在自行車停 放區,只有把它鎖起來而已,希望在這種富有文化氣息的地方,不會遇到卑劣的偷車 賊,讓我環島行程中斷在此。 十分幸運,原本已經準備掏錢買門票,發現今天正是史前館開館15週年紀念日, 入館免費,於是我省了80元全票,走進這個臺灣最具權威與完整性的臺灣史前文化介 紹場域。館內展示廳分為臺灣自然史、人類的演化、臺灣史前史、科學的考古學、臺 灣南島民族、中庭議題區6大部分,循序漸進的介紹臺灣的自然環境與人類發展,進 而展現臺灣原住民的現況,並讓遊客認識考古學,最後拋出各種相關議題,不給予答 案而是更多的討論與想像空間。 有文字記載的時代是為歷史,反之則為史前史,因此臺灣的史前文化可以分為兩 部分,一是深埋地底多年的史前文化遺跡,一是有文字記載之前的原住民文化。以往 臺灣史的教學在史前史部分十分簡略,我曾親聞臺灣考古學權威劉益昌老師說:「臺 灣史其實很長,我們要把史前史算進去,而非從荷西時代才開始介紹。」臺灣擁有很 豐富的史前文化遺址,也有很多元的原住民文化,確實不該只以漢人移墾為中心來展 開臺灣史的研究介紹。 規模宏大且為國家級的史前館,會選擇在臺東設立主要是為了保存卑南文化遺址 。民國69年(1980)南迴鐵路卑南站(今臺東站)大興土木,卻挖到了大規模的史前 文化遺址,被稱為卑南遺址,委請臺大人類系宋文薰教授組成考古團隊進行長期發掘 研究。卑南遺址規模非常大,且是十分具代表性的史前文化遺址,宋教授認為應該就 地成立機構保存,於是史前館籌備處於民國79年(1990)成立,正式於民國91年( 2002)開放營運。雖然不是如當初所提案的原地興建野外博物館,但也在原址成立了 「卑南遺址公園」做保存。 史前館除了展示廳外,還有教學資源中心、國際會議廳、廣大的中庭跟後花園, 也有供遊客消費的餐廳、咖啡廳、紀念品店,甚至還有旅館,是個功能完善的機構。 有個小廳展示了東線鐵路改善工程的願景與成果,目前臺鐵正致力於東部鐵路的改善 與升級,才剛完成了花東線的電氣化,未來還要進行雙軌化,還有南迴鐵路的電氣化 ,讓東部交通更為便捷快速。 看完展示已經下午5點,室外的氣溫逐漸宜人,剛好是到外面花園走走的時間, 果然有許多遊客攜家帶眷漫遊花園,剛好還有水舞表演,吸引大家坐下來觀賞。看著 水柱花式的旋轉變化,加上音樂搭配,還有小朋友衝進水柱中嬉戲,看起來真是消暑 。花園內不僅有大片綠地與樹木,還有許多關於史前文化或原住民的雕像作品,不僅 是景觀公園,更是藝術公園。 西邊的中央山脈高聳入雲,讓後山的太陽比較早下山,我出發回臺東市區,還有 一個預定的景點要去看看。來的時候有看到臺東舊鐵道綠廊自行車道,心想沿著綠廊 走就能回到市區,來體驗一下吧!舊鐵道綠廊是改建自臺東車站至臺東舊站(今臺東 鐵道藝術村、轉運站)鐵路的自行車道,民國81年(1992)南迴鐵路通車,卑南車站 (今臺東車站)到臺東舊站的花東線鐵路成為盲腸線,而在民國90年(2001)停止營 運,就此改為自行車道。 就都市發展的觀點,這段鐵路該成為臺東市區居民到卑南轉乘列車的短程通勤線 ,結果卻在政治因素主導下廢除,讓臺東市區商業活動沒落,旅客也無法透過火車進 入臺東市區,造成交通不便。再看到現在的臺東車站附近,人口外流與缺乏產業發展 不起來,想炒地皮的政客們一點便宜也沒討到,大家都成了受害者。花蓮舊站在北迴 鐵路通車後,與臺東舊站一樣有被廢站的遭遇,雖然我覺得這也是個有問題的決策, 但現在的花蓮車站有足夠觀光人口與產業支撐,尚能有一些發展,臺東就真的有夠悲 劇。 總之錯誤已經造成,我也不能改變什麼,當了自行車道就來騎騎吧!跟其他由鐵 道改築而成的自行車道相較大同小異,也有不少居民當做清晨傍晚的散步好去處。正 當我經過舊馬蘭車站,要繼續往鯉魚山挺進時,居然被圍籬擋住了,也沒任何告示牌 說明前方為何不通,只能悻悻然掉頭,從舊馬蘭車站切回一般道路繼續前進。 沿著鯉魚山腳,來到今天最後一站--臺東忠烈祠。忠烈祠是一種政府用來營造 愛國與民族精神的單位,以祭祀為國家犧牲的先烈,培養國民盡忠報國情操,而臺灣 各地的忠烈祠,前身往往是在日治時期有類似作用的神社,臺東也不例外。一看見那 筆直的參拜道格局,前身是明治44年(1911)鎮座的臺東神社身分不證自明。被改成 牌樓的鳥居、石燈籠遺跡、忠烈祠本體,都漆上了顯眼的紅、藍、黃、白等顏色,跟 周遭環境很不協調,為人詬病的「中華民國美學」在這裡淋漓盡致的發揮。 除了忠烈祠之外,旁邊還有胡鐵花、陳振宗、鄭品聰3人的紀念碑,他們都是對 臺東有貢獻的政治人物。胡傳(字鐵花,1841~1895)是安徽績溪人,知名文人胡適 的父親,曾任臺東直隸州知州,民國42年(1953)臺東縣文獻會將日人遺留的忠魂碑 改為胡鐵花紀念碑。陳振宗(1892~1951)是臺東人,曾任臺灣省參議員、第一屆臺 東縣長,民國43年(1954)臺東縣民感念他的貢獻,在此立紀念碑並請臺灣省文獻會 主任黃純青撰碑文。鄭品聰(1902~1971)是福建龍巖人,大正8年(1919)移居臺 東,曾任臺灣省參議員、制憲國大代表、立法委員,戰後爭取許多地方建設,民國63 年(1974)臺東縣民為他立銅像與紀念碑,並由當時的立法院長倪文亞撰碑文。 這3位地方先賢被立碑在此紀念,增加了忠烈祠旁的人文深度,又以胡鐵花最為 人所知。雖然他只在臺東待了2年,但勇於任事加上兒子是大名鼎鼎的胡適,又跟武 俠小說人物同名,成為知名度很高的臺東歷史人物,不僅在鯉魚山上有紀念碑紀念胡 鐵花,臺東舊站旁的鐵花路也是為了紀念他而命名的。《臺灣日記與稟啟》是胡鐵花 在臺灣任官時所寫的著作,研究所時代研究與東臺灣有關的我,也多少有點瞭解。 從剛剛的自行車道到現在的臺東忠烈祠,我認為臺東縣政府對觀光景點維護出了 問題。忠烈祠旁的步道雜草叢生,高到人都快被淹沒,看來起碼有1個月沒整理,靠 觀光吃飯的地方,景點環境如此糟糕,觀光發展不振也怪不了別人。時間有限,沒能 沿著鯉魚山步道往上走,看看更多的風景,本著天黑後不再騎車的原則(雖然好像沒 被實行過),到正氣路上的臺東觀光夜市找晚餐,又到3年前環島也吃過的寶桑湯圓 繼續吃涼食,再回旅館好好休息。 這兩天的輕鬆行程,讓身體獲得充分休息,前面5天累積的疲勞一掃而空。想到 明天要開始爬坡被太陽烤,心裡還是起了雞皮疙瘩,至少距離沒有在西部這麼長,我 想一切都會漸入佳境。 單車環島苦行錄的下半場,敲響喪鐘……不對!是要華麗的展開。沒錯!「華麗 」的展開(哭也沒有用)。 -- 「踏入球場,對抗壓力就是我的天職。」 -----鈴木一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88.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travel/M.1520557931.A.4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