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in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房市/市區房價一漲不回頭 台南這區親民移居最多 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各區戶數,台南永康過去1年來,戶數增加1371戶,居全台南市之冠。 專家分析,正台南市區如東區、中西區,生活機能便利,但房價較高;善化、新市等地接 近南科,但生活機能仍有發展空間。相較之下,永康擁有便利交通,來往南科也很方便, 加上生活機能成熟、未來有捷運行經、房價較市中心親民等優勢,更加吸引人口移入。 內政部戶數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永康共有8萬7124戶,是全市戶數最多的行政區 ;過去1年來,永康增加1371戶,從2015年以來,5年則增加了5675戶,數量也都是各區之 冠,可見其磁吸人口的程度。 信義房屋復國店店長李聿旌指出,永康的居住人口原本就多,長年發展之下,商圈發展成 熟,很多人口龐大的里,各自就是一個聚落,如鹽行、復國、成功,近年受到南科、台積 電設廠加持,也吸引不少南科工作族群移入。 李聿旌說明,相較新市、善化等地,雖然距離南科比較近,但更多人喜愛住在靠近市區, 生活機能與學區都比較好的區塊,加上永康有大灣、永康兩座交流道,來往南科也很方便 。至於房價部分,永康近交流道屋齡10年左右透天約1100萬,10至15年約1000萬出頭,這 樣的價格如果要買在正台南市區,大約只能買到屋齡30年以上的透天。換言之,考量生活 機能、房價兩大因素,許多人選擇居住在永康,這也是永康戶數增長數超過台南正市區, 以及南科周邊的主要原因。 此外,永康本身也有許多建設議題支撐房市。李聿旌盤點永康的五大重大建設議題包括, 砲校遷移、推動創意設計園區,未來該區內將有新建的市立總圖與公園等;與東區交界的 平實營區,將設置轉運站、萬坪公園,並有南紡購物中心二期即將開幕;捷運藍線預計沿 永康主要幹道中華路,從大橋行經兵仔市場、平實轉運站等地;鐵路地下化將自大橋火車 站為工程起點,目前已動工;鹽行地區將設置物流及轉運專區,作為永康工業區、亞太工 業區、南科的物流倉儲轉運中心。 https://reurl.cc/MvEQW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226.8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594359476.A.FEE.html
CovacsYeh: 房仲業配? 07/10 14:10
jastdada: 喔 07/10 14:21
chart: 永康親民?房價跟20年前比都翻漲超過一倍、現在還在飆漲咧 07/10 14:23
sumarai: 這新聞不是給台南人看的 07/10 14:34
bkm1: 永康近10年漲了50% 算補漲還不夠就對了 07/10 14:39
valkyriea: 永康市區明明的漲到跟東區一樣了。 07/10 14:41
jeff52: 黑人問號 07/10 14:47
valkyriea: 錯推,噓回來。 07/10 14:55
yauaia: 沒啥建設一直漲 07/10 16:08
ctkp: 永康已經被高房價搞到人口減少了還在炒房 07/10 17:28
hsuhsinjen: 永康交流道10年透天賣1100,裝笑欸 07/10 17:39
babyrock: 之後每坪賣60億好了 現在很便宜快買 07/10 18:25
ha09875978: 有錢人的親民嗎? 07/10 20:29
jeross: 你各位就不是這新聞的目標族群呀 07/10 20:43
jolin311145: 1100可以去官田買2間 07/10 21:55
Olivemew: 東橋隨便問不到30坪含車位都近千了,親民?!是活在平 07/10 22:51
Olivemew: 行世界嗎?!佳*永康一間也有人買1100左右了 07/10 22:51
klsd: 這就是gg蓋廠連動造成房價上升,新竹台中也都是這樣,有什 07/11 01:28
klsd: 麼大驚小怪的,台南這一波可看台積廠房全部蓋完運作到底房 07/11 01:28
klsd: 價漲多少呀 07/11 01:28
caresomes: 就我家老人還在幻想台南房價會跌,目光短淺 07/11 09:49
finianex007: 我租永康大橋這,20年電梯大樓三房含裝潢賣750,我也 07/11 13:02
finianex007: 只能笑笑 07/11 13:02
klsd: 台積三五奈米在台南投資上兆就是最大的建設,帶來一堆人及 07/11 14:30
klsd: 相關產業,另外升六都後也開始有些大型的開發計畫及交通建設 07/11 14:30
klsd: ,而且基期又是六都最低,怎麼會跌?即使要跌也是其他地方先 07/11 14:30
klsd: 吧 07/11 14:30
magicpd1983: 一種水果賣10元,看到你是美國人立刻變100元的概念 07/11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