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iwan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好讀版:http://glenna1106.blogspot.tw/2015/01/blog-post.html 我出徵婚啟事這本書,不是為了獵取故事, 而是想要挖掘都會男女他們的困惑還有迷惘, 我想把他們在面對婚姻或是愛情的那種掙扎跟渴望都很真實的呈現出來, 因為我不相信婚姻,所以我才更需要找到答案。 做為2015年第一部看完的電視劇, 我很開心這部戲貫徹了它的初衷,走出了台劇的新格局。 它捨棄了聚焦在男女主角身上的傳統拍法, 大膽的以單元劇的方式,每集用一個徵婚者帶出一種愛情/婚姻觀, 不去評斷其中的對錯,甚至是讓主角直接唇槍舌戰,去為各自的價值觀辯護。 而這些,都圍繞著一個看似老梗,卻又是如此讓都會男女煩惱的問題: 為什麼想結婚?結婚,真的好嗎? 透過婚姻及愛情觀的角度來看人, 看似狹隘,其實卻像是萬花筒般, 基本的幾個圖案折射組合出絢爛的景緻。 例如在徵婚理由中最老梗的傳宗接代, 在第八集卻以徵婚者Rocky的角度,帶出了不同於以往的刻板觀點。 傳宗接代其實可以擴大解釋成人生在世的種種義務跟責任, Rocky想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作最後一次的放手一搏, 於是在人生中,他想為了一直支持自己的家人,履行自己的責任。 「責任比愛更重要,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是Rocky徵婚的理由,也是他面對人生的態度, 這樣的決心,也影響了海寧,讓她開始更認真的去面對「徵婚啟事」這本書。 我從來不知道人是這麼有趣的東西耶! 我以前一直覺得人生下來,既然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 中間幹嘛跟那麼多人攪和在一起, 那不就很像去吃麻辣鍋,然後隔天通通把它拉出來嗎? 人與人的交流,有些儘管只是這樣的幾面之緣, 都可能會影響你做下一個決定,尤其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 當你的心打開,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是這麼的有意思, 再討厭的人都能從中找出值得學習的優點,再無聊的人都能因為某個行為而讓你不禁莞爾。 海寧從本來的不耐煩到後來開始跟一些徵婚者們如朋友般交心, 可以說這本書也讓她的愛情和人生觀都有所成長跟拓展。 但改變最大的,其實是貝貝, 而我最喜歡的一集,就是她代打海寧去徵婚的第十三集。 小時候因為家庭因素而習慣獨處, 認為所愛的人終有一天會離開她,所以她變得不再與人建立深刻的關係, 因為徵婚,因為遇到這個有著自閉症兒子的母親, 她開始用不同的態度去面對這些形形色色的人, 她沒有海寧的驕傲自信,這使她更能夠用心傾聽這些古怪的人背後的故事, 我甚至好想看貝貝會如何去書寫這本書。 熟男或者鮮肉?尊重才是王道。 對我來說,李海寧、何仲文、倫哲明的三角關係, 其實只是編導為了留住觀眾而不得不寫的主線劇情, 它就好像是海寧為了讓國民雜誌得已復刊而出版那些暢銷書一樣, 這樣的兩男選擇對了主流觀眾的胃口, 其實不只是這部戲,日本最近也很流行這樣熟男vs弟弟的選擇, 而很有趣的是,目前看到的戲劇,女主角都選擇了姐弟戀, 這或許代表了女性意識的崛起, 當她們有了自己能獨當一面的工作後, 反而更需要能夠尊重她、給她空間的另一半, 這是傳統大男人所無法給予的。 編劇寫了一個堪稱各種偶像劇模板的總裁男角, 但卻又在劇本中處處調侃這種類型的腳色, 大國民出版社長期出版的總裁系列就是最大的諷刺, 當一個本來只存在於書中的夢幻角色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的確會帶來短暫的暈船迷幻, 但隨著時間拉長,相處加深,彼此性格的稜角就開始磨出齟齬了。 李海寧不是涉世未深的小妹妹, 她單戀過偶像般的存在最後幻滅,她也深深愛過付出過最後被背叛, 她看過太多美好的感情走向窮途末路, 所以面對愛情她變得猶疑不前, 對於這個越是完美耀眼的倫總裁,她的防備也就越重,檢視的目光也格外銳利。 老實說,海寧在備胎事件之後,還能把倫哲明當成交往對象來考慮, 就已經讓我很吃驚了,畢竟曾經經歷方成皓的偷吃事件, 她理應對這樣的行為相當感冒。 海寧雖然看似不相信命運跟一見鍾情, 但骨子裡其實難以抗拒「命中注定」這樣的浪漫, 這或許是因為她太難對人感到心動了, 正因為倫哲明讓她感受到久違的悸動, 所以她才會在那樣的重逢後,漸漸地再次接受他的追求。 然而,怦然心動也許能讓你順其自然的開啟一段關係, 可是卻不一定能給予你耐性去經營一段關係, 在與徐磊的爭論中就可以窺見海寧的想法, 因為一個怦然心動的瞬間而就此跟某個人的人生綁在一起, 這其實不是幸運,反而可能是不幸的開始。 她的理性往往會讓她在應該感性的享受時,聽到警鈴大作的刺耳聲響。 與倫哲明在價值觀上的種種不適合, 形成了那樣難以挑明說清,卻又揮之不去的疙瘩。 海寧不是沒有經過磨合就直接攤牌, 她穿上不習慣的華服與高跟鞋, 只因為她知道倫哲明想看見這樣的她(否則又何必送她那樣的衣服呢), 心裡的疙瘩影響到了身體,變成扭傷的腳踝具體了起來, 那樣厭惡身體被支配到連健康檢查也不願意去的海寧, 面對倫哲明沒有事先通知就塞了一個醫生過來的舉動, 自然又讓海寧在心裡默默打了一個叉。 而我以為, 當李海寧氣急敗壞的指控倫哲明褻瀆了她的工作時, 此時的她雖然憤怒,但也還在與他溝通自己的想法, 是倫哲明那句「我希望我們結婚以後妳不要再工作了」, 讓兩人的關係徹底破局,沒有重圓的可能。 倫哲明把爭吵的原因怪罪到海寧的工作上, 但其實真正的問題點在於, 李海寧根本不是那種會為了家庭而放棄工作的女人, 你想豢養一個不會甘於被圈養的人, 到底是為了征服的虛榮心還是純粹愛錯人? 不管是哪一個,這都不是靠「磨合」就能解決的不適合, 所以李海寧決裂的丟下「我根本沒說過要嫁給你」, 就代表她已徹底從這場幻夢中醒了過來。 因為海寧在乎的不只是做自己, 而是自己所在乎的事情,自己所信仰的價值,有沒有被尊重。 她需要的是一個舞台,可以發揮她專長的舞台,而不是一個困住她的城堡。 當何仲文說得出這樣的話時, 就代表他早已把海寧的需要跟個性看得比倫哲明還要通透。 其實要不是成皓偷吃,他真的是最了解海寧,也最適合她的選擇, 體貼浪漫,又能夠給海寧施展的舞台空間, 他根本是仲文跟哲明兩個人優點的綜合體啊(難怪要給他一個成為女性公敵的缺點XD)。 海寧從來不在乎金錢, 所以她可以從一個大出版社跳槽到大國民這個小出版社,只因為她對國民雜誌的憧憬, 所以她對於日本社長一擲千金的要求感到憤怒不已。 她雖然不是絕對的理想主義(仍然會為了業績而做不喜歡的暢銷書), 但她也有不能被踐踏的原則跟自尊心。 仲文也許無法百分之百的了解她的想法跟野心, 但他懂得尊重她的事業,因為他將海寧對於工作的熱情與專注,全都看在眼裡, 甚至可以說,他愛上的,就是這樣的海寧。 用程又青的說法就是, 倫哲明像香檳,何仲文像白開水, 年輕的時候你會為香檳而迷醉,但是香檳不可能每天喝, 每天喝的結果就是帶來宿醉的後遺症, 而水,雖然平淡,卻才是生活最不可或缺的。 何仲文的存在,沒有浪漫驚喜,但卻是悄悄地滲入到生活的細節中, 以致於當他突然從海寧的生活中消失後,海寧才感受到對他的存在對自己的意義有多大。 當倫哲明要海寧不再徵婚的時候,海寧沒有欺騙的不安,也沒有就此中止計劃, 甚至在徵婚的時候也不曾想起倫哲明。 但是當仲文消失以後,海寧看著徵婚者,卻都幻想成仲文的樣貌, 那如影隨形的思念,說明他在海寧心中,已經有了特殊的位子。 當仲文要求跟海寧徵婚的時候,她第一次徘徊在該為了寫書欺騙還是坦誠相對的兩難, 因為她在乎仲文的想法,害怕他因此而受傷、或者說對她失望, 所以她才會猶豫,也因為仲文的一席話,讓她回頭去徵詢每個徵婚者的同意。 因此,對我來說,這個結局雖稱不上讓人意猶未盡, 但確實是意料之中的收尾, 如果海寧最後誰也不選擇,那麼不就表示她在愛情上仍未走出情傷陰影, 她仍然沒有重新開始的勇氣,這個主角反而就變成沒有成長了。 跟何仲文在一起,不一定能白頭偕老, 但若是沒有接受失敗跟結束的勇氣,又如何能夠相信有遇見真愛的可能? 不過,在所有徵婚者當中, 我覺得與海寧最相襯,也最能理解彼此靈魂的, 其實是王陽明所飾演的小馬。 同樣為了寫作而進行田野調查(小馬為了論文下海當牛郎,海寧為了出書而開始徵婚), 同樣有著出色的外表讓人懷疑徵婚的動機跟需要, 同樣那麼聰明、敏銳又自信。 很喜歡那一集中,兩人的互動有著初識的猜疑,也有漸漸卸下心防的了解。 那些像是為了誆騙對方而編織的藉口, 最後在海寧跟小馬妹妹在走廊上擦身而過的那一刻翻轉成事實, 這樣的收尾拍得相當有韻味,彷彿這兩個人還有故事可以繼續述說下去般。 說來也有趣, 因為「我可能不會愛你」的關係, 我對王陽明一直抱持著略為反感的印象, 但是這個腳色卻讓我對他徹底改觀, 可見一個腳色對演員的影響力有多大(笑)。 當然,王陽明的演技比起當年也是進步了不少, 對於他能把那種壞男人的氣息給收斂成暖男的氣質, 也讓我很印象深刻,期待他的下一部主演作品。 不知道這部戲,是不是讓人對台灣的男演員有了更大的信心了呢? 不管那個年齡層,哪種氣質的男生任君挑選啊XD 二十代的有王陽明、張書豪、鍾承翰、丁春誠、蔡昌憲等, 三十代的有黃志瑋、吳慷仁、高英軒、Duncan、張少懷等, 四十代的有柯叔元、李銘順、吳朋奉等, 女生們也有瑤瑤、方靖這兩個讓人很驚艷的演出, 真心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樣的單元劇, 讓台灣各年齡層的演員都有如此精緻的劇本可以表演。 除了劇本跟演員, 拍攝手法的創新也是值得稱讚的地方, 印象深刻的是交代過去的經歷時, 有時用繪本的方式,有時則用定格的照片,有時更像是一個迷你話劇, 豐富生動的編輯,讓單純的回憶戲變得不再這麼沈悶, 反而讓人期待這次會用什麼樣的手法來表現。 其他像是演員直接跟觀眾對話, 這樣的手法雖然在美劇已看過,沒那麼新鮮, 但在台劇也可以算是創舉了。 而配樂啟用了多首老歌, 除了老歌悅耳以外,歌詞更是貼近當集的內容。 張艾嘉的「最愛」,讓海寧跟成皓的愛情增添了一絲浪漫,又預言了離別的結局; 張震嶽的「愛我別走」,表達出路西法渴望愛情、又害怕去愛的矛盾; 莫文蔚的「忽然之間」,是海寧想起仲文的點滴付出後,重新審視兩人關係的最佳配樂; 萬芳的「從前」,搭配著海寧跟學長的過往,讓一個年少輕狂的錯過多了懊悔的色彩; 其他像陳昇的「不再讓你孤單」、杜德偉的「天真」、周華健的「有故事的人」也都是很好聽跟經典的情歌。 總之,真的很開心能與這部戲相遇, 也希望這麼好的工作團隊,能不只是拍電影,可以多拍點電視劇啊! -- 孤讀者的航行: http://glenna1106.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202.1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421505701.A.394.html
ianqoo2000: 頭推 01/17 22:47
pommpomm: 推glenna大! 好細膩的角色頗析,我也覺得小馬是 徵婚者 01/17 23:48
pommpomm: 中外表內在最為合稱的,同樣聰明但卻溫暖,不至於因為太 01/17 23:50
n16482003: 演Rocky的黃尚禾是好演員啊…可惜幾乎都沒在台灣發展 01/17 23:50
pommpomm: 過敏銳而針鋒相對,而後來他們也真的成為了好朋友,只可 01/17 23:50
pommpomm: 惜沒能在一起 XD 01/17 23:51
pommpomm: (二十代那排只有張書豪是貨真價實的,其他都30了XD) 01/17 23:53
剛滿30的我也算在20代啦XDD
n16482003: 小馬的故事可以拍sp了田野調查XDXDXD 01/17 23:54
ianqoo2000: 希望可以發展從小馬出發的男性徵婚關點 01/17 23:54
lbc: 如果有sp可以讓海寧和仲文分手之後和小馬在一起嗎? 超搭的!!! 01/17 23:55
n16482003: 這部男演員幾乎都是三.四十代…現在二十代上檯面真的 01/17 23:59
n16482003: 不多欸 01/17 23:59
lbc: 二十代走偶像戲劇路線的目前只想到劉以豪,而且他也快三十了 01/18 00:06
lbc: 電影掛的倒是有一些,像張書豪/王柏傑/鳳小岳都滿年輕的 01/18 00:07
n16482003: 對了對了.幹麻漏掉蔡昌憲.也是二十代啊XDXDXD 01/18 00:12
lbc: 我剛只有想到漏了黃河XD 蔡昌憲應該算是二十代的綠葉代表XD 01/18 00:14
20代還有巫建河跟黃遠,不過這兩個真的比較常演電影。
eyes7728: 徵婚文必推!!!!!有歡樂有淚水有感動的一部戲,看了真的 01/18 08:00
eyes7728: 好過癮! 01/18 08:00
igundam: 好棒的文!分析到位又細膩! 01/18 13:49
pattda: 寫的好棒! 01/18 18:08
juyi7: 怎麼沒有張少懷XD 01/18 21:27
Latin: 推~ 01/19 03:06
asaharonkaao: 推 01/19 19:06
蔡昌憲跟張少懷因為是常駐角色,一時漏掉XD ※ 編輯: glenna9305 (114.46.68.11), 01/19/2015 19:54:00
jack0403: 推!!! 01/21 14:00
moodinsunny: 現在才看到這篇,寫的內容完全是我的心聲啊太棒了! 01/28 21:05
moodinsunny: 看來我不用寫了! 01/28 21:05
polyphony: 推~這部劇選角很不錯! 01/30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