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iwan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飛機從起飛到幾千公尺的高空再降落, 需要面臨氣壓的劇烈變化,溫度從幾十度到零下幾十度的變化 一般交通工具設計不需考量的問題,在飛機設計上都要謹慎以待 從航空材質的選擇,輕巧與堅固的平衡等等,以及各種機器與人為操作, 飛機進場離場的流程,都比一般的交通工具複雜千百倍。 但是如今飛機卻是最安全、失事率最低的交通工具,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當飛行事故意外發生後,我們不是把飛機就地掩埋就算了, 我們不是把責任推給開飛機的機長就可以當作沒事了, 在搶救完所有生還者後,飛行安全小組就會介入調查, 蒐集殘骸檢查是否是機械故障、 蒐集儀器紀錄弄清楚飛機當時的狀態、 取得當時的天氣資訊、訪談生還者、檢視比對標準作業程序等, 要找出事故發生的原因,模擬還原當時的狀況, 必須能夠重現錯誤才能知道是哪裡犯了錯, 這樣才能進行「矯正」及「預防」。 在無法重現錯誤之前,所有同型飛機停飛是很正常的事情。 「矯正」指的是修補已存在的錯誤。如果是機械問題,那就召回更換零件與設計; 如果事故是人為因素,那就完善現有標準作業程序。 「預防」指的是避免未來錯誤的再發生,以後的飛機設計準則又增加限制與注意事項、 飛行機械的設計與防呆又更複雜了、飛行各階段的檢查表又更繁瑣了。 這一切「矯正」與「預防」措施,才造就了現今的飛航安全。 把焦點回到與惡劇中的案件,無差別差人案件與其他兇案類型的不同, 在於兇手沒有明顯的犯案動機,不是情殺、仇殺、也不是為了錢。 今天為了平息民怨,不去探究兇手的動機,不去尋找案件的發生的原因 直接把兇手抓去槍斃,難道社會就會因此更安全嗎? 並不會 沒有「矯正」與「預防」措施,社會不會變得更安全。 李曉明殺人案死者就這麼白白的犧牲了,他們的死亡並沒有換來社會的更加安全。 他們的死亡是悲劇,而社會無法因此能變得更安全,則是悲劇中的悲劇。 今天的普悠瑪事故也是這樣,單單把駕駛記過停職,不會帶來鐵路安全 食品安全也是這樣,只隨便小罰兩百萬把負責人抓去關,也不會帶來食品安全 要把犯罪犯錯的動機消除,才能預防事件的再發生 要能從失敗中記取教訓,才是能夠進步的原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128.2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56157604.A.D48.html
waleiganG8 : 這個比喻厲害了 04/25 10:05
end61728 : 這時候只能謝謝先前努力的人 我們才能享受成果 04/25 10:05
CacTus69 : 推 04/25 10:07
loveki1016 : 推推 04/25 10:24
yehmei0102 : 超棒的比喻!讚! 04/25 10:43
vn506695 : 推 04/25 10:49
ljuber : 人性比你形容的複雜太多了 有隱性顯性 有家庭感情 04/25 11:01
ljuber : 朋友 自身的看法等等 要消除犯罪動機 實際上難度? 04/25 11:02
pilirich : 社會投入的資源無法消除所有的不利因素,但如果只把 04/25 11:27
pilirich : 目標放在消除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上,那還會很難 04/25 11:29
pilirich : 嗎?如果有辦法把壓垮那些犯人的重擔減輕一點點,讓 04/25 11:30
pilirich : 他們不會越過那條線去鑄下大錯,會不會是有可能達到 04/25 11:30
pilirich : 的目標? 04/25 11:30
yehmei0102 : 有難度所以可能要畫停損點,取得找原因和懲罰犯罪 04/25 11:32
yehmei0102 : 間的平衡,但不會因為很難就跳過不做吧? 04/25 11:32
ptter : 飛機的製造是規格化和標準化。如果以這個標準去檢視 04/25 11:37
ptter : 這世界上有幾十億個不同的個案啊! 04/25 11:37
ttnakafzcm : 拿空難比合理 但也不合理 飛機是有其標準可循的 04/25 11:38
ttnakafzcm : 但人不是 04/25 11:38
yehmei0102 : 人也有,只是標準更複雜變化更多,精神科(身心科)和 04/25 11:41
yehmei0102 : 心理學努力的主題就是這個。只是這兩門科學相比其他 04/25 11:41
yehmei0102 : 科學更稚嫩更晚發展,不懂的還遠比懂的多多了,但 04/25 11:41
yehmei0102 : 其他科學也是這樣一步步從未知到部分了解,慢慢發展 04/25 11:41
yehmei0102 : 起來的。 04/25 11:41
ptter : 像李曉明的家庭,有個李大芝來對照。劇中沒看出有特 04/25 11:42
ptter : 別重男輕女或什麼不同,所以家庭因素應該不是主因, 04/25 11:42
yehmei0102 : 人很多種類也很複雜,但其實也沒很多人想像的那麼 04/25 11:43
yehmei0102 : 不同和範圍廣,有很多不同的人的行為還是有很多重 04/25 11:43
yehmei0102 : 複和相似之處,這也是為什麼常有人說歷史會讓我們 04/25 11:43
yehmei0102 : 學到教訓,這也是為什麼一部戲劇常能感動眾多的不同 04/25 11:43
yehmei0102 : 的人。 04/25 11:43
ptter : 然再去看檢查學校,社會,一路下來,每個環節幾乎都 04/25 11:44
ptter : 可以找到反證,這要說檢查一個人,來調整社會制度, 04/25 11:44
ptter : 然後調整完後,又出現這種人,再調整,再出現,再改 04/25 11:45
ptter : 感覺像在寫科幻小說了! 04/25 11:46
yehmei0102 : 李曉明的家庭因素其實有些暗示,像李父母提到當初 04/25 11:50
yehmei0102 : 曉明想唸機械但父母認為商穩定而要他唸商,父母也 04/25 11:50
yehmei0102 : 表示自己當初開麵店忙碌,給小孩陪伴其實很少。當然 04/25 11:50
yehmei0102 : 家庭絕不是唯一因素,學校或社會也是,就像癌症很多 04/25 11:50
yehmei0102 : 都是多因子觸發,基本上我猜想起來,可能也是從所 04/25 11:50
yehmei0102 : 有可能因素裡初步判定影響機率高的,一步一步預防, 04/25 11:50
yehmei0102 : 像校園霸凌、毒品、高風險家庭、家暴等等,其實現在 04/25 11:50
yehmei0102 : 都有在做。大家集思廣益找更多可以預防和切入的角 04/25 11:50
yehmei0102 : 度。像之前有網友提到「社會邊緣人」(但非遊民或中 04/25 11:50
yehmei0102 : 低收入戶、也非孤兒),就是個很好的議題。 04/25 11:50
yehmei0102 : 歷史上很多事的確是這樣一步步,邊做邊改,改了有 04/25 11:53
yehmei0102 : 問題再改啊!像各種法律制度、政策、醫療方式、道 04/25 11:53
yehmei0102 : 路設計、科學理論、甚至是手機功能等等,很多時候真 04/25 11:53
yehmei0102 : 的是亡羊補牢,發現錯了再改,發現漏洞再補。無法一 04/25 11:53
yehmei0102 : 次到位真的會讓人感到焦慮無力,但回頭看看很多事 04/25 11:53
yehmei0102 : 物真的是這樣越修越好,也相對不會太絕望了! 04/25 11:53
ljuber : 主要是無法量化到底修補好了嗎 不否認努力去做 04/25 11:58
ljuber : 不過從這邊我得到就是 只要發生就會一直檢討 04/25 11:58
ljuber : 但是有沒有其實已經降低發生概率了?但媒體卻去檢討 04/25 11:59
ljuber : 一堆 是否對已經做很多的人產生不公平待遇? 04/25 11:59
在設計所有安全標準的時候,目的不是消除所有不利因素, 而是「將所有不利因素控制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因為不利因素永遠不會消失,只能做出可接受的妥協。 舉例來說: 我們無法阻止金屬疲勞的發生,所以我們制訂了飛機與車輛的報廢年限 我們無法阻止電腦硬碟不會壞掉,但是我們規劃了各種備援系統與定期停機維修制度, 讓系統可服務時間盡可能最大化。 我們無法阻止食品材料中不包含有害物質,但是我們考量了人體排毒的能力制定了 各種物質允許被驗出的容許範圍。 那麼我們在社會安全機制設計上可以做出什麼妥協呢? 我們或許無法阻止所有搶劫案發生,但是我們能不能做到即使在晚上都敢出門上街呢? (遺憾的在現今很多國家,晚上出門仍然是有高風險的) 我們或許無法阻止感情糾紛導致情殺,但我們是否能規劃出一套制度, 讓人們在面臨感情問題時可以提供諮詢,可以給予及時的安慰與情緒宣洩的出口? 我們是否可以透過教育與宣導,讓人們知道在面對各種挫折時, 讓他們知道他們沒有因此被社會遺棄,還是有各種社福管道可以幫得上忙呢? 這些社會問題都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我們能做的就是妥協, 能做的就是想辦法降低這些憾事發生的頻率 我們沒辦法做到一百分,但我們在駱駝被稻草壓垮前扶牠一把, 這至少是可以努力的目標吧?
yehmei0102 : 很有道理!檢討之餘也要肯定已有做到和進步的部分。 04/25 12:23
yehmei0102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發現各民間組織和政府各單位都 04/25 12:23
yehmei0102 : 變得必須試著宣傳自己的努力成果了! 04/25 12:23
※ 編輯: pilirich (125.227.128.229), 04/25/2019 12:25:50
ljuber : 目前有在做 因為我在政府單位就有提共這類諮詢 04/25 12:59
ljuber : 但是更難的是 有些人不敢去埋在心中...Orz 04/25 12:59
ljuber : 前陣子就有公務員憂鬱症跳樓自殺 04/25 12:59
chdc : 飛機的標準也是一步步建立起來的啊 04/25 19:58
gakuto : 這篇太棒了下面的討論也很棒 04/25 22:46
mystage : 推這個比喻 04/25 23:30
LZzzz : 推 04/25 23:51
osmanthusjo : 推 04/25 23:59
phHAR : 常看空中浩劫吼XD 04/26 01:17
ttnakafzcm : 講到ACI 我又要被Cue出來了 04/26 01:18
ZE553KL : 推 04/26 14:09
Infinti0623 : 推 04/26 15:40
yang1265 : 推 尤其是回文很棒 04/26 18:14
jennya : 推原Po和yeimei 04/27 12:35
jennya : 也謝謝ptter的發問辯證、和yehmei的討論。雖然ptter 04/27 12:43
jennya : 提出的論點也蠻有道理,不過按照我的個人經驗,還是 04/27 12:43
jennya : 會比較贊同yehmei的說法。我認為家庭真的影響一個人 04/27 12:43
jennya : 的未來很大,就像癌症一樣,你平常愛吃烤肉,未必將 04/27 12:43
jennya : 來一定得癌症,但是愛吃烤肉的確是一個誘發因子、的 04/27 12:43
jennya : 確提高得癌症的機會,以李曉明來說,他的誘發因子或 04/27 12:43
jennya : 許有:家庭因素、遺傳因素、工作環境高壓因素、身為 04/27 12:43
jennya : 男性,一些人就算有了這些因素也未必發症、可是有這 04/27 12:43
jennya : 些誘發因子的人就是機率比較高。 04/27 12:43
blackcoffeee: 推 04/27 18:07
iamhemry : 推 04/27 21:46
cinnamonmeow: 推 很有深度的多方探討 04/27 22:17
louis11811 : 推 04/28 00:04
anita632 : 推你 04/28 00:05
Dayton : 推 各種災害預防也是同理 能防的不防 能避的不避 只 04/28 18:16
Dayton : 會造成更多悲劇 04/28 18:16
xiaohao : 推 04/28 20:21
mobi76 : 推!!完全表達我心中所想 04/30 23:08
mra2284 : 推 05/02 20:19
vendee : 舉例得當,原PO是檢驗或品管相關人士? 05/04 23:08
vingfing : 這樣的推文討論太有意義啦~ 05/06 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