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o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十年前的今天, 道板因為板主失蹤,已經到了存廢邊緣。 VElysian擔心面臨廢板的的情形,所以做了些行動。 感受到他的用心,所以我也接續著這樣的行動去承擔。 近期板上的一些爭論, 於我並沒有想要回應的欲望。 要玩批判,還是作出一些理性而有意義的成績比較理想。 以下拋磚引玉一篇, 希望有志於中哲的朋友,能思考自身的優勢,以及什麼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   看似平靜無波的中哲討論群裡,近年泛起了幾圈漣漪,起因是周詠盛在鳴人堂投書 的兩篇文章: 〈周詠盛/什麼?講仁義也可能是利己主義者?〉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2681982 〈周詠盛/老師虐貓給你看,學生應該怎麼辦?〉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1820686   這些文章激起一些儒佛愛好者的反駁,但其反論大致不脫:『東方思想不適合用西方 的哲學亂套』、『這些東西是什麼,誰說了算?』、『作者對XX有明顯的誤解』。   在某個程度上,這些敘述可能各自皆有其合理之處,但這些出現在中哲討論群的常見 反論,並無益於整體文章辨析能力的進步,也往往會出現訴諸權威的走向,使得本來可以 繼續深入的議題被中斷在老生常談、欠缺條理的口舌回應上,難以對這個群體產生更有建 設性的價值。   開誠佈公的說,對於這兩篇文章的內容,個人仍舊相當反感。反感的部分並非認為周 詠盛在前提之後的邏輯演繹,而在於論證之前提出現了很多乞題和話術的包裝。 (乞題示例:小明認為A班比B班優秀,論證是A班的男生比例比B班高,他的前提是: 男生比女生優秀,所以小明認為這個結論成立。像小明這樣擅自使用這些細究後會發現有 問題或不牢固的前提,我們稱之為乞題。)   就〈講仁義〉一篇來說,故事的主軸是孟子跟王的對話詮釋方向,作者周詠盛希望藉 由這篇改編的思想實驗,讓受眾明白這些不同的思想理論。   以這個目的而言,選擇孟子這樣的對象,真的合適嗎?   個人對此是相當質疑的,為何孟子至今仍未出現以『倫理利已主義者』的解釋方向, 並非昧於儒家權威,不敢把他講得太難聽,而是在定義上,會出現與背景資訊完全不符的 情況。   很多人曾經讀過孟子這段話:『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且按哲學討論的施惠原則(假設孟子所說是真心話),在Ethical egoism(倫理利已主義者)的定義下,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又是倫理利已主義者,又講出這樣 的話。   如果你說這樣『捨生取義』的思考方向僅是顧全孟子本人的最大利益,實際情況用義 務論或效益論來解釋會更為合理。   端看一例:   『即使被殘酷的拷打、用刑,小孟仍然不肯透露自家村莊的情報給敵軍,最後選擇慷 慨赴死』   我們可以用義務論的方向解釋小孟的現象-『我認為洩密害人就是不對』;也可以用 效益論的方向去解釋-『雖然我洩密可以救活我自已,卻會害苦全村同胞』,但用『倫理 利已主義者』套入,就會非常的不恰當,也容易出現許多多餘的假設-『我不告密而情願 去死,因為這樣對我最有幫助。』   在此文,作者特地寫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在此必須先行強調,本文目的不 在於提供一個對於孟子的正確詮釋,但也不是要刻意曲解孟子見梁惠王的背景與脈絡。』 ,然而插圖卻寫著『那個,孟子真不曰利嗎?』,其實非常容易出現焦點的誤導,實際上 ,把這篇拿來分享給筆者的朋友們,也確實把這篇看成『齁~抓到了,孟子其實也是曰利 啊』。   按哲學討論的施惠原則(先假設作者沒有不良動機或錯誤認知),且暫不認定這樣的 誤導是作者刻意為之。但至少能說:『即便網路文章需要搶佔他人眼球,但這類下標跟內 文的誤差,仍然是可以避免的,尤其是哲學思想上的文章,我想值得更精準。』   綜上所述,用一個理據上根本無法成為『倫理利已主義者』的孟子,去表達『論仁義 者或配合論仁義者』其實有可能是『倫理利已主義者』的狀況,不那麼合適-無怪乎作者 如此說:『至於倫理學利己主義,其實很難找到其他文獻支持,只能算是本文的一種想像 。』   或許作者本人沒有偷換指涉標的的意思,但『倫理利已主義者』的標籤,從國王、大 臣跑到孟子身上,難免是多數受眾閱讀上的誤解所在。   在〈虐貓〉一篇,我認為作者後面的論述架構,係建立在對『趙州頂鞋係表達過頭之 意』的前提上,就此公案言,檯面上有能解釋得更圓融與合理的方向。如果使用一個不怎 麼合理、也不太有人用的解釋,作為後續論證的前提,這就不免予人乞題之感。   不合理之處在哪呢?   南泉在斬貓後,跟趙州的對話『汝適來若在,即救得貓兒也。』,應當足以顯示-『 南泉仍然在乎貓的生命,斬貓一事對南泉而言有一定的心理門檻』。   就此處而言,實在難以想像會僅僅為了『和尚搶貓過頭』去產生『斬貓的過頭行為』 。   這好比是魔獸獵人花了五個星期收集材料,製作最精良的武器(心理門檻),然後只 為了砍一隻小鳥怪。(所欲批判的行為)   更遑論建立在此一前提之上,延伸的『礙於自身權威面子,所以小貓必須死』的解讀 了。   以佛教公案的討論來說,它們有一定的前提是隱藏、不明顯的,例如『人身難得』的 概念。這些前提往往被納入後後續討論才能明朗。   趙州頂鞋的現象,若我們用更常用的『顛倒』來詮釋,可以這樣看- 『你們花了好幾世的努力才能於今世轉得人身,又花了好長好長好長的時間,才有機會在 人身時習得佛法,然後你們卻在這隻貓上表現出忘我的貪愛?實在是本末倒置!』   這實在會比『你們搶當貓奴搶得太過頭囉,我丟問題你們也答不出來,那我礙於面子 只好殺牠!』合理得多。   這樣的解釋方式並非『合理化南泉的斬貓行為』,我完全支持探討這個公案,只是並 不支持完全忘了施惠原則,用一個很偏門的解釋做前提,把南泉弱智化、情緒化後的輿論 塑造。   這樣的輿論塑造企圖將這個故事帶入師生權力關係不對等的架構,並強調這個權力關 係如何應當批判,然而這個做法是否仍然帶出了不少誤解?   南泉當時拜馬祖為師時,嗆他老師說:『哩己咧老番顛恬恬,哩供三蕭威?』,怎麼 換他當老師時,就如此重視權威形象呢?   就這個故事的解讀看,個人認為採取『過頭』以及『礙於權威』的前提,進行後續的 論證,實際上是乞題了(也是過頭了)。採取這兩個前提時所花的功夫並不足構成良好的 說服力。   然而,跟周詠盛二文造成的個人反感相比,我想中哲圈更需要處理的是對於這些文章 的態度-   如果你們覺得用西哲名詞解讀中國思想不合適,那為何不批判『當時率先強調儒家、 孔孟就是西方所謂XXX』的那群人?   學派內部出了這樣的論調,後人套入覺得不搭,被旁觀者點出了問題,無力回應相關 議題差池之處也罷,但倘若真不合適,該優先解決處理的絕不該是提出問題的那個人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9.5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oism/M.1535079874.A.C57.html
cocolin5420: 有差嗎? 廢不廢來說~ 114.36.214.127 08/25 10:59
yeh67: 阿修羅,勤修道,心如佛,羅漢果,利己利他 114.39.206.141 08/25 21:44
yeh67: ,認真之善皆喜樂,生活的態度決定高度。 114.39.206.141 08/25 21:44
yeh67: 施小利,心如湖,施大利,心如海,仁者樂湖 114.39.206.141 08/25 22:16
yeh67: ,義者樂海。 114.39.206.141 08/25 22:16
yeh67: 成仁是羅漢果,取義是菩薩道。 114.39.206.141 08/25 22:20
yeh67: 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114.39.206.141 08/25 22:24
yeh67: 萬法圓通,隨喜功德。 114.39.206.141 08/25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