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o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時至今日、成仙者以屍解仙為主流。 ……慧是心用,用多則心勞,初得少慧,悅而多辯,神氣洩漏,無靈潤身,遂至早終, 道故難備,經云屍解,此之謂也………… 上古有人非屍解的,比較少而已。古時候有人不經歷屍解就成仙。 著名的八仙中韓湘子也是屍解仙。其實屍解不是很差的意思。 一般、屍解仙死法是註定的。 凡人一生未註生就先註死。 修屍解定然先算定死法。死時到了、也就定然要走。 兵解、水解、火解方法不一。韓湘子據說是爬樹摔死的。 也有無疾而終的,比較少。死的時候平平常常。 修屍解仙,要先算定自己的條件。比屍解更不如的,例如鬼仙,可以日後投胎奪舍去了。 ……雖久學定心,身無五時、七候者,促齡穢質,色謝歸空,自云慧覺,復稱成道, 求諸通理,實所未然,可謂謬矣………… 佛教上只要是非聖人都有輪迴可計算。道教內、嚴格規定死的過程,可說沒死透的一律沒 輪迴。那是仙術可以逆天奪算。 佛教上有普渡的理想眾生成佛,道教斷無人人可以成仙的。 成仙是窄門。完全自力。 ------------------------ 以上、坐忘論「得道七」「樞翼」講完。 以後隨緣打字吧。文長了。再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25.2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oism/M.1681479361.A.E10.html *我認為現在人提倡國學,學術上不能橫空出世截斷根源,必須扎實學習古文辭。 讀書用意,一字值千金。 現在人到了要發展文化的時刻,傳承上面不可能不從事古學,必須要從古學中汲取養分。 這是近代中國人的責任跟時代使命。 *老子我有一些收藏的版本,自己主要是讀王弼版的老子,最是通行。其他有些帛書 版的,沒有特別研究就也不知道優劣。 *老莊易是魏晉中人說是"三玄"的。易經和春秋是群經之首,最是號稱難讀內容博大。 *禮經修養我全缺,我是完全不知道門徑的,完全沒讀過。 古學中的經學、主要讀春秋穀梁傳跟易經。 也喜歡四書。都是入手恍然,有如夙習。春秋左傳跟春秋公羊傳就沒有那麼愛好熟悉。 *子書中特別對於"呂氏春秋","墨子"有愛好。另外文集上我會讀古文觀止跟文選。 還有東萊博議。 可以學作文。 *三教一貫是宋代以來讀書人就從事的。趨向上學術漸漸趨同一貫,各自發明創造以及 對話。 *有些乩童手筆是扶乩得來的經書,文字也很好。 *漢朝有緯書配合經學的,我一直想要得到古書想要一看究竟。卻始終沒有看到全本過。 *現在有CBETA電子版的大正藏,我可以讀到古印度的佛經。免費!感謝網友貢獻! 道藏五千多卷。我家附近的中央大學圖書館有藏書。我自己有小道藏雲笈七籤一百多卷 是我會拿來讀的。 ※ 編輯: BASICA (114.37.29.16 臺灣), 10/16/2023 22:16:50
BASICA: 有些書,感覺上輩子就讀過,拿來翻看就會 114.37.29.16 10/16 22:34
BASICA: 有共鳴,可以懂。中國人要有承擔,要從古 114.37.29.16 10/16 22:34
BASICA: 書上讀出新意思配合新思想有個回應細思。 114.37.29.16 10/16 22:34
做學問,有時候是先有結論跟假設在心,之後是找證據支持結論,如果不能有證據就要 轉頭修正起初提出的假設跟結論。 反反覆覆不惜回到原點那樣地做。 另外就是、讀書不要有功利心。要無所為而為,單純只是喜歡學術,要學為自己不為 他人。 另外就是:特別教書與持論,態度上要卑卑然無高論。 就是說、不要好作高論。 另外就是科學的方法研究國故,是近人提倡的。卡在「科學的」是什麼意思? 姑且說是有系統有方法帶有目的,的來整理圖書。 中國人多讀古書,可以得到古人的營養。不至於思緒橫空截斷學無所歸。 連我在內,少年時代讀最多讀最熟的書就是參考書。深受聯考制度荼毒,為了考試 花很多心思氣力。 現在,也多數課文都不記得了。 我一生中讀最熟反覆讀的書不超過二十本。而且不包括教科書。教育的實質是我都忘記 課文之後「在人生中」還「剩下什麼」?書文都會忘記,我已經不記得。 我每年都會排書單,計畫來年讀什麼。我有約兩百本藏書,還常常去圖書館借書。 另外就是讀書讀多少才夠用?我的長輩多數是文盲。民初十分之一百分之六以內的人 識字。 現在台灣現況普遍大家讀過大學,都受高等教育這真正很反常。 大概中國有歷史以來沒有過。 另外就是養小孩,以前大家生很多都可以養大成人,現在生一個兩個都很計較說是養 不起。 另外就是「惜字」。古人認為有寫字的紙張很神聖,不可以亂丟和髒污。現在普遍印書 印很多,還隨手亂丟。 ※ 編輯: BASICA (114.37.29.16 臺灣), 10/17/2023 13:54:15 讀過許多書,在學校修學分的感覺是:我覺得自己不需要讀那些書也沒關係。 忘記十之六七了。 就是因為讀過書修過有些學分學位,我感覺我自己早早自修就好了,不上課也可以。 我得到三民出版的,470頁的吳怡「老子解義」。 未來會隨緣分享與摘要。 我會認字讀書,這很重要。 ※ 編輯: BASICA (114.37.29.16 臺灣), 10/17/2023 14:06:57 我講的是常識面應該讀過什麼書,例如四書、老莊列子,史記(四史)和有些小說 (三國演義、紅樓夢)。 中國人隨手舉來的,看作是常識的。稱為不朽的,只是中國人的常識。 另外,佛經、道經、.....各有宗旨。探究那些真理人生裡價值上是不朽的。 讀古書可以通曉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內容與題目是互相發明的。 中國的善惡觀價值觀論述上是去列舉哪些事情哪些功德是好的應該做的。 也就是我們談道德議題是舉例子來討論,西方人是談道德理論卻是談應該怎麼的.... 那些是為人處世應該有的美德。例如"關聖帝君"的經文,考究其出處雖然是後人 杜撰的,總是對智識面道德面上很補益。 書架上有列子,八篇,是魏晉手筆。 我最喜歡魏晉文章。佛經魏晉舊譯文字很好,例如增一阿含。文選內有些文字很好。 近人梁啟超有新民體,自成一家,他自稱學習魏晉手筆。 我看入版網頁探討宗旨,我這是讀書心得,跟中國哲學有相關。暫時貼這裡。 ※ 編輯: BASICA (114.37.29.16 臺灣), 10/18/2023 15:28:49
BASICA: 楞嚴經有十種仙開出仙趣的,其實他的成仙 114.37.3.46 10/20 15:13
BASICA: 理論怪怪的,一般理路都是練精化氣,練氣 114.37.3.46 10/20 15:13
BASICA: 化神,練神還虛,楞嚴經中說是「人中別得 114.37.3.46 10/20 15:13
BASICA: 生理」「壽千萬歲」,應該壽千萬劫還差不 114.37.3.46 10/20 15:13
BASICA: 多… 114.37.3.46 10/20 15:13
BASICA: 陳攖寧提倡仙學,我感覺很好,不依附在任 114.37.3.46 10/20 15:39
BASICA: 何背景中,成仙之事自古有之,只是成仙須 114.37.3.46 10/20 15:39
BASICA: 有思想背景,還是必須學三教以此為基礎出 114.37.3.46 10/20 15:39
BASICA: 發 114.37.3.46 10/20 15:39
我很喜歡"性命圭旨",三民書局有出版。 這本書圖文並茂,很耐讀!他分成元亨利貞四集,有很多口訣,便利初學啟導久習。 傳說是"尹真人"所傳,這個尹真人是誰現在已經不知道了....? 但是他學過很多禪宗法要,很可能是禪宗佛弟子。他引用很多佛教佛經和語錄。 所談儒釋道他是三教合一的。 儒教他談很多宋朝理學,像是太極無極陰陽五行。摘錄許多書經、易經、論語孟子、散 落在四書五經的。有沒有斷章取義可以討論,但是他很活潑很開容是好事情。 佛教他除了談禪,還談六字大明咒跟佛教八識以及行住坐臥四種禪修姿態,並且有附圖。 比較不好的....?他談儒教他引書經易經,路數真正談的太高了,『子罕言利, 與命與仁』。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教人活活潑潑,因人施教,不會談高高的。 到底聖人有沒有那個意思可以討論的。 似乎,聖人教育初學也一般不談『義理天性』。這方面有失焦點流於偏頗。 另外,我認為他路數上其實可以跟王陽明理學互相發明。都很有類似禪的意味。 很可惜他都不討論。很可惜! 不慮而知、不學而能,就是良知良能。 為學要致我天良知,求學之道在求放心。誠哉斯言,詠賦再三。 ※ 編輯: BASICA (114.37.18.70 臺灣), 10/29/2023 18:25:41 另外:列子很好讀,文字很好。他跟莊子一樣也是寓言體。 寓言體是假借故事跟人物,用短短的故事跟對話放在歷史背景來講解道理寓義的。 古人說聖賢的意思有一個是『會聽人講話』的叫做聖。 言為心聲,懂人的話就是懂人性。 有困擾的是:那本列子有些錯簡,有些話少了有些話增加了。 很有些,聖賢的原義就不見了。 ※ 編輯: BASICA (114.37.18.70 臺灣), 10/29/2023 18:36:53 手邊有一本王震南編寫的「五經」讀本,他是統一用比淺文言稍稍淺易的文字轉寫原文 的。 ..... 被轉寫過後的五經原文不存其文字韻味全失? 我其實讀了很不舒服。 這牽涉到讀經文可不可以一致轉寫。 我偶然在圖書館看見整篇翻譯史記成為白話文三冊頁的。那文字確實淺白了可是語味 全失。太史公的文筆高低就不見了。 讀古書,讀白文過去稍知大意就好了,不要強求通順強作解人。 柏楊有資治通鑑白話本,我年輕的時候讀過幾冊頁。體例文章,誠實講還是優點超過 缺點。 現在我有原文本的資治通鑑,每當讀不懂的時候就想起柏楊本資治通鑑的好處。 現在人寫文章不寫文言文,可是讀古書每每需要用到文言文。 仿作古文字有樂趣。每一時代其實文字風貌就會不同。 ※ 編輯: BASICA (114.37.1.146 臺灣), 11/15/2023 18:51:36 我讀尚書、詩經、....,往往跟讀天書一樣,多數不懂。 但是讀佛經、道經、三國志、史記、春秋穀梁傳、四書都是懂超過不懂。 只好說古文還是有分今古。 我手邊有魏晉翻譯的古文增一阿含經,懂得的跟白話文一樣。 我跟自己約定:假如可以讀懂"尚書"就不怕讀不懂任何古文書。 現在我先讀尚書的白話文翻譯才讀正文。 ※ 編輯: BASICA (114.37.60.143 臺灣), 12/01/2023 21:03:29 人生都有一死是歸納法,雖然自古誰都有死,但是道教徒依然相信有神仙不死。 歸納法跟"日出東方落於西方"一樣,是自古都有日出入沒歸納出來的。 我在道教中也會是"旁門"有參雜的,信受"三教合一"的。 "性命雙修間、性必先於命"。 同樣師門,口訣傳授卻是"性命雙修間,命必先於性"。 我們師門有自己擺不平的爭議。 修道,有自己的東西最重要了! ※ 編輯: BASICA (114.37.37.110 臺灣), 02/20/2024 15:45:35 我很喜歡讀"坐忘論"、"陰符經"、"老子",陸陸續續看許多遍了。 總之咀嚼起來有意思。 神仙思想與期許,從我小時候就有了。 我們相信成仙"有命有業",一個人會成仙是有仙命的! 有些人主張人人可以成仙?我們不是很相信就是了。 所以我們會算命,算出有仙格會求道性向出世的人方才收入門下。 ※ 編輯: BASICA (114.37.37.110 臺灣), 02/20/2024 15:56:51 我對屍解大概知道步驟,可是沒試過就沒有必成的把握。 臨死之時,善終最重要。自古都有仙,沒試過就不知道。 ※ 編輯: BASICA (114.37.37.110 臺灣), 02/20/2024 16: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