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也想問 小弟最近開始用小茶壺泡茶 像假日在家裡泡 如果照不中斷的理論 是要一次泡個n次 倒在茶海裡慢慢喝嗎? 若可以中斷 那不知道版上的前輩 建議不要中斷超過多久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238.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457356514.A.059.html
lwei781: 其實有時該讓茶葉休息 03/07 23:37
macher: 一般中斷約3~5分鐘 看茶泡茶 有的茶要中斷30分鐘~300分鐘 03/08 12:57
macher: 茶壺冷掉後要蓋蓋子 避免茶葉晾乾 03/08 12:58
noddio: 前幾泡混還無所謂,超過四泡後不建議 03/08 13:13
noddio: 其實茶葉還在高溫的時候,連續沖,味道會維持在一個程度, 03/08 13:15
noddio: 只要中斷都會掉味道 03/08 13:15
noddio: 理由呢,因為台灣茶很注重水溫,低個一度都差很多,回想 03/08 13:17
noddio: 看看老人家泡茶的流程跟原理吧 03/08 13:17
lwei781: 要溫度可以用煮的 03/08 13:23
macher: 不只溫度吧 茶葉沖泡過程化學變化從沒停過捏 有的非水溶性 03/08 13:29
macher: 芬芳物 是用時間讓他透出葉表 光靠熱水不容易 03/08 13:30
noddio: 沒, 當然不只是溫度, 我的意思是指水溫是很重要的一環 03/08 15:10
noddio: 台灣茶, 除了綠茶跟東方美人以外, 就都是用100度的沸水了, 03/08 15:11
noddio: 盡量達到高溫, 中間差別就只剩下你的過程讓水溫降了幾度, 03/08 15:11
noddio: 根能維持幾度的問題了 03/08 15:11
noddio: 至於斷水的部分, 其實這種東西很容易試得出來的, 第一,二 03/08 15:13
noddio: 泡斷水後可能還不會差異那麼大, 第三泡你斷看看,保證差異 03/08 15:13
noddio: 大到讓你吃驚 03/08 15:13
noddio: 另外一個小訣竅, 萬一斷水有一陣子, 泡之前先聞聞看茶葉, 03/08 15:14
noddio: 就會有心理準備下一泡泡下去的味道是如何了 03/08 15:14
sigwa: 恕我講的直接ㄧ點,樓上的品飲經驗不夠多,遇到的茶不夠強 03/08 16:13
sigwa: ,用的壺不夠適切,不然適度的讓茶休息一下,會比連續熱水 03/08 16:13
sigwa: 沖來的可以觀察ㄧ隻茶的本質,也才說的上是"品"茶,而且中 03/08 16:13
sigwa: 斷泡也常常會出更好的茶湯,不難遇到的經驗 03/08 16:13
noddio: 這不就奇怪了, 如何知道我品飲經驗不夠多呢? XD 因為我的 03/08 20:32
noddio: 論調跟你的論調不一嗎? XD 03/08 20:32
noddio: 茶就是茶是要休息什麼? 又不是人, 所有泡的方式就是所謂 03/08 20:36
noddio: 的萃取的問題, 泡個茶不用過於浮誇, 會到斷泡都是不得已 03/08 20:36
noddio: 的, 斷泡只會讓茶的口感下降, 不會有你說的那種更好的茶 03/08 20:36
noddio: 湯問題, 就像是, 茶葉越泡只有可能口感下降不可能提升, 可 03/08 20:36
noddio: 以的話盡可能不要斷泡, 如果真的斷泡時間不要拖久 03/08 20:36
noddio: 基本這裡討論的就是泡法, 我也只是提供我過去的體驗, 如果 03/08 20:38
noddio: 真的你覺得斷泡比較好, 那就斷泡吧, 至於樓主, 我覺得你就 03/08 20:38
noddio: 是試試看, 空個30分鐘再泡, 如果真的口感提升你就不用擔 03/08 20:38
noddio: 心了, 如果下降你就要注意下次的斷泡時間 03/08 20:38
sigwa: 你已經畫地自限了,祝福你 03/08 20:57
morali1587: 可以順便問一下綠茶跟東方美人適合幾度的水去泡呢? 03/08 21:06
noddio: 綠茶建議70度 東方85度, 還有泡茶的時候要連帶你壺的溫度 03/08 21:34
noddio: 要考慮進去, 如果有熱壺就比較沒差, 當然非得要70或85度泡 03/08 21:34
noddio: 嗎?當然不一定, 你可以用100度沖沖看, 你就會了解為什麼大 03/08 21:34
noddio: 家要用70度85度 03/08 21:34
macher: 茶葉越泡只有可能口感下降不可能提升 我有不同的經驗 03/08 21:46
morali1587: 謝謝喔! 03/08 21:48
macher: 泡茶味道轉變 提升的話 也有經驗 泡到涼味道比前面都好 03/08 21:49
macher: n說的也沒錯 那是很普遍的經驗 但不會是唯一啊 03/08 21:53
sigwa: noddio有在量水溫?連壺ㄧ起? 03/08 21:54
noddio: 雖然說是下降, 一般我們的認知就是越泡口感越淡, 茶繭味道 03/08 21:55
noddio: 越重, 說道轉變, 其實我也有過類似的經驗, 前兩三泡,茶味 03/08 21:55
noddio: 還算重, 第四泡後茶葉味道減弱許多, 卻澀味變重, 但該澀 03/08 21:55
noddio: 味卻是好喝的澀味讓舌頭回甘不少, 但該屬茶葉特殊狀況, 就 03/08 21:55
noddio: 一般理論來講應該還是要算越泡越降才是 03/08 21:55
noddio: 怎麼可能真的去量水溫, 這要怎麼講, 你壺是冷的(假設沒有 03/08 21:59
noddio: 熱壺) 熱水下去不就一定會降溫嗎? 所以如果考量到壺是冷 03/08 21:59
noddio: 的, 就水再熱個幾度 03/08 21:59
noddio: 一般泡茶就是盡量達成條件, 其實說真的我拿紅外線感熱槍去 03/08 22:01
noddio: 測過, 實際上講歸講, 實際的溫度都比你想像中的還低很多, 03/08 22:01
noddio: 大多數講的水溫都只是經驗談, 習慣的手感泡出自己合適的 03/08 22:01
noddio: 味道最重要 03/08 22:01
lwei781: 壺可以直接加熱啊 03/08 22:08
sigwa: http://i.imgur.com/ZSfEJbf.jpg 03/08 22:16
sigwa: 這樣? 03/08 22:16
noddio: sigwa, 是的, 但總不可能每次泡每次量, 一開始只是想要如 03/08 23:28
noddio: 何達成最完美的條件, 才去測試的 03/08 23:28
noddio: lwei781, 就是溫壺啊, 總不要說熱水下去還降溫 03/08 23:29
lwei781: 對壺直接加熱就可以維持溫度啊 比下去的熱水還高溫都可以 03/09 00:15
noddio: 沒, 我覺得不管任何手段, 問題是如果一般人不會這樣搞就沒 03/09 01:01
noddio: 有意義了啊, 泡茶就是要輕鬆 03/09 01:01
lwei781: 不鏽鋼壺直接瓦斯爐燒不就好了? 03/09 01:05
elpam: 每一種都"壺"都試一下溫度很正常。請對準壺的脖子~ 03/09 02:20
noddio: 不鏽鋼壺泡茶不好喝啊.... 03/09 02:30
elpam: L的意思是。壺的作用持溫只是一點/陶發茶性才是另一個重點 03/09 02:41
lwei781: 您挑您喜歡的壺 隔水加熱可以讓溫度保持接近100C 的 03/09 02:46
fffink1689: 用瓷壺比較明顯泡出哪些茶需要cd一下 03/09 04:32
fffink1689: 連續出水茶湯輸出也會弱下的 漸弱時休息一下會回穩些 03/09 04:39
noddio: 我過去的經驗是, 假設五泡, 連續沖味道會比較接近, 假設沖 03/09 09:48
noddio: 了2次, 等一會才沖第3次, 第3次就會帶有點茶繭味, 因為對 03/09 09:48
noddio: 那種味道很敏感, 所以有帶點茶繭味我幾乎都不太喝, 當然 03/09 09:48
noddio: 那個所謂的一會至少有20分鐘 03/09 09:48
elpam: 那一種茶? 高山茶? 03/09 10:02
bluemkevin: 壺的發茶性有時真的要放一下 不過也要看茶 03/09 11:46
noddio: 高山茶也是, 包種茶也是啊 03/09 12:25
noddio: 話說回來什麼是發茶性? 03/09 12:26
enigma979: 我不是很懂,不過剛剛想到一個可能性。中斷假如比較好 03/09 13:55
enigma979: 喝,會不會只是因為水溫降了一些,而不是讓茶「休息」? 03/09 13:56
enigma979: 一般都說第一泡要用滾水把茶沖開,但之後繼續用這麼高 03/09 13:56
enigma979: 溫的水下去泡,得到的會是最好的萃取效果嗎? 03/09 13:56
sigwa: 原理應該沒人說的準,不過茶乾如果含水率低足夠乾,是很穩 03/09 14:07
sigwa: 定變化很慢的。可是你讓茶乾吸了水,簡單的講是萃取,但水 03/09 14:07
sigwa: 要進去物質要出來,葉面的角質、葉肉、細胞間、細胞內這些 03/09 14:07
sigwa: 質傳速率都一樣? 03/09 14:07
noddio: 基本上水溫要高, 不是單純萃取的問題, 其實可以注意一下, 03/09 14:09
noddio: 水溫高低會影響茶葉本身香氣的濃郁度, 所以台灣茶在泡的 03/09 14:09
noddio: 時候, 都傾向越高溫越好, 也越能把香氣發揮出來, 反之, 冷 03/09 14:09
noddio: 泡茶, 口感順, 不苦不澀, 但香氣也弱了不少, 但泡法的問題 03/09 14:09
noddio: 本來就是因人而異, 有人說我就是喜歡低溫一點泡, 行不行, 03/09 14:09
noddio: 當然行, 喜歡最重要 03/09 14:09
sigwa: 撐不過5泡的茶就不講了,我可以沖個10泡的茶連續熱水一直 03/09 14:10
sigwa: 操,喝的很盲&表現也不會好到哪去 03/09 14:10
noddio: 回歸主題, 斷水行不行?好不好? 在下也只是把過去的體驗經 03/09 14:15
noddio: 驗分享罷了, 至於如果你說我中斷個2個小時泡出來依舊覺得 03/09 14:15
noddio: 好喝, 那就這樣辦吧. 本來喝茶這種都是因人而異 03/09 14:15
noddio: 能沖幾泡這種也是因人而異, 早期來說我也都至少喝到5,6次, 03/09 14:17
noddio: 隨著口感越來越挑, 只要稍稍有我不喜歡的味道參雜其中, 03/09 14:17
noddio: 就不喝了, 你還沒有遇過那種只喝兩泡的人哩, 才叫誇張 03/09 14:17
bluemkevin: 芽茶系的應該就不能高溫泡了… 03/09 14:21
sigwa: 最後你還是講回經驗談了,我還是得語重心長的說一次,你的 03/09 14:28
sigwa: 品飲經驗不夠多、遇到的茶不夠強、用的壺不夠適切、而且還 03/09 14:28
sigwa: 要再多一點的專注跟細心 03/09 14:28
elpam: 多討論 是好事 ~ 03/09 15:06
lwei781: 基本課本上只是三相圖, 不過這邊光香氣也是一堆不同東西 03/09 15:08
lwei781: 的分壓 03/09 15:08
lwei781: 只喝兩三泡的看過很多次啊 號稱開門的東西 一隻都不對歐 03/09 15:10
noddio: 回到經驗談, 是因為不想跟你去辯解那種你硬要凹的東西, 沒 03/09 16:19
noddio: 完沒了, 又喜歡給人扣上品飲經驗不夠的帽子 03/09 16:19
sigwa: 幾位茶友也都有觀察到你還沒體會出來的現象,所以我才勸你 03/09 16:40
sigwa: 勿畫地自限跟多多體會,我都不曉得我硬凹了啥。至於扣帽子 03/09 16:40
sigwa: ,我承認我認定你對茶的認識,不若我跟幾位茶友來的深,真 03/09 16:40
sigwa: 的多喝多學習吧 03/09 16:40
noddio: 真的茶葉, 沒有你講那種複雜, 很多東西本來就是自由心證 03/09 17:24
noddio: 的問題, 如果有人拿茶葉不是用泡的用煮的, 然後他說好喝你 03/09 17:24
noddio: 硬要說他不對嗎? 或者說她品飲的方式有誤? 這種斷不斷水, 03/09 17:24
noddio: 我講的不過就是我的體驗, 當然如果你硬要說茶葉要休息後 03/09 17:24
noddio: 會更好喝等等說法, 我尊重, 但不代表我得要去認同你的說法 03/09 17:24
noddio: , 總不能說我不認同你的說詞就說我對茶葉的認識沒有你來 03/09 17:24
noddio: 的深吧 03/09 17:24
noddio: 就像我剛剛也講過了, 樓主就試試看, 如果的確是有像幾位 03/09 17:27
noddio: 版友講的, 斷水反而更好喝, 那你就可以把它成為你泡茶的 03/09 17:27
noddio: 方式之一, 如果你覺得沒有更好喝, 那下次就近可能性不要斷 03/09 17:27
noddio: 水過久 03/09 17:27
bluemkevin: 應該說有些茶斷水會更好 03/09 17:37
sigwa: 你吃了ㄧ輩子的白米、醬油,你對這兩者的認識深嗎?食物、 03/09 17:48
sigwa: 茶、咖啡、酒都一樣,雖然好壞會有主觀認定,但是有興趣而 03/09 17:48
sigwa: 且深入了解的玩家,從彼此的交談就可以知道深淺,不是不認 03/09 17:48
sigwa: 同你的看法,是你還沒走過那個階段。 03/09 17:48
noddio: 我不太認同, 我認為喝法跟喜好口感應該依人而異, 只能說 03/09 17:55
noddio: 有些人跟你想法相同, 但並非每個人都如此, 而你的深淺也只 03/09 17:55
noddio: 是在跟你有相同想法人之間, 而非所有人之間 03/09 17:55
bluemkevin: 不是喜好的問題 而是茶的表現正是如此 03/09 18:00
noddio: 好吧, 我尊重你的想法, 反正是茶葉交流而不應該是辯論 03/09 18:02
bluemkevin: 可以找找三四泡後 柑橘味漸顯的青心烏龍試試 03/09 18:03
noddio: 其實我也很好奇, 到底什麼是柑橘味, 我喝茶喝那麼多年, 烏 03/09 18:22
noddio: 龍就是那種味道, 怎麼會有個柑橘味 03/09 18:22
fffink1689: 泡茶連續出水會不會把茶葉泡“熟 ” 茶湯會不會收到影 03/09 19:09
fffink1689: 響? 03/09 19:09
fffink1689: 讓茶葉休息有時候有其必要性 同一款茶你測試看看 03/09 19:11
noddio: 應該不會有這種說詞啦, 又不是煮菜, 其實這種東西可以跟 03/09 19:14
noddio: 老一輩的討論看看, 他們泡個茶除了溫壺, 還拼命澆熱水, 就 03/09 19:14
noddio: 是擔心水不夠熱, 泡茶是沒有聽說過會有煮熟這回事 03/09 19:14
noddio: 那休息是要休息多久? 我自己泡茶只有擔心茶葉不夠熱, 所以 03/09 19:20
noddio: 都會趁著茶葉還熱的時候在加水繼續沖泡, 而且之前有斷水過 03/09 19:20
noddio: 的經驗,口感下降, 也跟茶農討論過, 他們也是不建議隔太久 03/09 19:20
noddio: 再沖, 所以我不太會考慮所謂的休息 03/09 19:20
bluemkevin: 澆壺只是一種泡法 03/09 19:21
noddio: 澆壺不過是讓壺維持熱度的一個手段吧, 稱不上什麼泡法 03/09 19:24
bluemkevin: 不是每次都需要維持溫度 03/09 19:27
fffink1689: 1出水完就注重散熱啦 一直加熱不如直接煮茶比較快 03/09 19:33
noddio: 不是維持溫度, 澆熱水幹麼? 03/09 19:35
bluemkevin: 泡茶又不一定要維持溫度 03/09 19:37
fffink1689: 看茶葉 兩到三泡 休息20s~3min 5min 不一定是這比例 03/09 19:37
noddio: 煮茶也可以萃取, 但是容易萃取過頭, 導致茶繭過早釋出, 03/09 19:38
noddio: 但我曾經遇過某個日本人, 他泡烏龍茶, 他是用煮的, 我也 03/09 19:38
noddio: 曾經問過他好不好喝, 他說好喝, 所以我覺得他只要照著他 03/09 19:38
noddio: 的泡法,弄出他覺得好喝的茶就可以了 03/09 19:38
noddio: 這種說法怪怪的, 那每一泡都讓他休息5min 不是更好? 03/09 19:39
fffink1689: 不是 是茶葉輸出到一個程度會開始掉 同一款茶一直泡 03/09 19:41
fffink1689: 比較能抓到感覺出來 03/09 19:41
bluemkevin: 當然我相信大部分是斷水就不行的茶 但那種斷水後表現 03/09 19:42
bluemkevin: 更好的茶也遇過 尤其同時有許多人泡同一款茶 這種差 03/09 19:42
bluemkevin: 異很好發覺 03/09 19:42
fffink1689: 這時適時休息一下會有回饋感 就只是不會掉這麼快而已 03/09 19:42
noddio: 好吧, 那可能是我沒有遇到過, 斷水後卻能表現出更好的茶 03/09 19:53
noddio: 葉, 的確是神奇, 目前我遇到的只有迅速沖泡才能讓味道掉 03/09 19:53
noddio: 的不太快, 一旦斷水後都會掉得比較嚴重 03/09 19:53
fffink1689: 耐泡度高的茶越能感覺出來 不耐泡三泡泡完的快速出水 03/09 20:20
fffink1689: 根本沒差多少XD 雖然這跟投茶量與茶壺大小也有關就是 03/09 20:21
kamichu: 這蠻有趣的,這麼多人認真討論這個問題,我的個人經驗是 03/12 20:20
kamichu: ,這取決於第一沖的茶溫,這款茶葉搭配的第一沖茶溫決定 03/12 20:20
kamichu: 後續的表現,第一沖失敗後面就救不回來了 03/12 20:20
bluejames: 樓上這種說法我也有經驗! 另請問西瓜大,這些斷水後 03/14 16:54
bluejames: 表現更佳的多是哪種茶類? 另外您所說5泡以內的茶, 03/14 16:57
bluejames: 這些茶沖泡的條件如茶水比是如何? 不方便可站內信謝謝 03/14 16:58
sigwa: 樓上的問題要認真回答應該會寫很多,先說置茶量好了,台茶 03/14 22:27
sigwa: 除了東方美人不會投滿外,其他的我置茶量是讓葉子舒展後剛 03/14 22:27
sigwa: 好可以充滿茶壺,當然可能失手投多或投少。 http://i.imgur 03/14 22:27
sigwa: .com/IZ9rcaZ.jpg 手邊正在喝的拍一下 03/14 22:27
sigwa: http://i.imgur.com/BySufY0.jpg 03/14 22:29
sigwa: 需要休息不要連續熱水一直操的茶類型蠻廣的,重發酵佛手、 03/14 22:50
sigwa: 烏龍冬片、半野放包種...挺多的。基本上中斷後變質了的茶, 03/14 22:50
sigwa: 我會先觀察是不是茶的問題,再來有些壺放了茶會容易餿,這 03/14 23:03
sigwa: 樣的壺我就會汰換掉。至於撐不過5泡的茶也多,慣行、為了 03/14 23:03
sigwa: 衝產量、地力養不出物質豐富的葉子的茶,比耐泡的多太多了 03/14 23:03
lwei781: 不只要寫很多 真的要cover 大部分case 的話 是一篇文章 03/14 23:38
bluejames: 這樣才學的多啊XD 受教了 03/15 13:02
bluejames: 另請問單次浸泡時間呢?5泡後的浸泡時間又是約多久? 03/15 13:03
lwei781: 上面應該都是看茶 03/15 13:47
bluejames: 若您願意分享。應可舉些實例 03/22 14:46
sigwa: 以我手上可以有8到10沖實力的佛手來講,又佛手的特性前幾沖 03/22 17:36
sigwa: 釋放味道的速度快,沖泡時間自己的習慣依序如下,1min、15s 03/22 17:36
sigwa: 、15s、20s、30s、45s、1min、2min、浸、浸,這不是公式, 03/22 17:36
sigwa: 每一沖其實是根據前一沖表現判斷,然後我也會聞蓋香決定要 03/22 17:36
sigwa: 不要出湯 03/22 17:36
bluejames: 謝謝分享 03/29 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