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泡茶不外乎水接觸茶(乾?)的萃取過程 所以把看的時間點先分成 水接觸茶之前, 接觸的過程 和 第一次接觸之後 先看 水接觸茶之前 想要影響水性質的動作 水本身當然有不同的來源 古人也有非常多論水的的文章和書籍 大觀茶論, 茶經, 煎茶七類, 大明水記, 水辨, 水品, 茶傳, 茶譜(蔡襄), 煮茶泉品, 茶解, etc. 當代對古人論述有作整理的學者也很多 包括一些版友 不少茶館或喫茶處也會把取的水當賣點 現代科學化的 酸鹼值, 水中不同溶解物的分析 也有人會參考 取水之後 靜置 過濾 放竹炭/麥飯石/玉石 混不同氣體(ex: 臭氧) 這些處理也都有人做 不同來源和處理過程的水可以當雞尾酒般調配 來伺 想要淪飲的茶 冷泡的話 冰塊泡現在也常見 皿出的話 茶濃度有時會相當的高 如果不是室溫泡或冷泡的話 在水的加熱上 也有很多變化 燒沸的時間和程度 也是自古有文討論 燒水用的加熱源 不論古今 一些文人當然崇尚炭火 不過現在變化很多 各有變化 基本上能被叫爐的大都可以用 影響方面似乎沒有良好的科學化研究 燒水器算是近年來很多人蠻注重的一個點 也是茶器拍賣場子上的炒作重點之一 不同材質的名家作品或是古董器 常被當作珍品 然後 一個原始來說可能是為了方便或能源效率的動作 用 A 材質 通常比較大的燒水器作前端加熱 然後再注入 B 材質 通常比較好控制出水的燒水器 作注水接觸茶的器具 現在也是當成調整水的性質的方法之一 當然這樣做 花費倍增 也更需要空間 這個當然也可以更多個不同器皿來做 然後看水接觸茶之前 想要影響茶性質的動作 茶的方面 基本的當然是基礎的挑茶 和藏茶 茶器內置茶的方式和量, 也有隨意而為 和講究的先分大小細碎 做好茶胆 的處理 茶胆的形狀, 擺放方法 有歌頌卻比較少分析是比較可惜的 對於可能受潮失味的茶或一些緊壓茶 泡之前的當下有些茶友會用 熘茶 蒸茶 烤茶 這些都是常見的處理法 不過當然也考驗茶本身和執行者的技巧 然後看茶和水交融的時間點 泡茶器的預熱溫度是一點 不過可以當成是泡茶器的性質之一 注水的方式當然千千萬萬種 從最怕物理性破壞茶葉的上投法 某些控制的中投 到控制水柱高低 入水點 和帶入氣體量 和刻意讓茶葉翻滾或盡量不變動的各種手法 有的還需要配合的茶器幾何形態 (這邊根據elpam comment 小修改 放進更多可能) 不同的注水速度 位置 高低 溫度 x 時間的變化 各家有所長 很可惜有做比較好的控制實驗的 多半只有溫度 其他很多手法 主要的驗證還是依賴感官 這邊很主要的變化之一是分次注水 以手沖咖啡的角度來看是很自然的玩法 次數 每次的量 和溫度的控制 可惜多半缺乏討論就是 有台南的前輩精於此道 不過煎茶道變相的有做分次注水 似乎是更早的事 雖然不一定完全是為了茶湯品質 出湯的方面 對於一些茶器 用茶針 或是其他條狀物件 做引水 或是擋下碎葉 現在常見 出水到分茶容器或飲茶容器的動作也是變化很多 也不一定要一次出盡 分次出水 應該算是 「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的修改法之一 然後有些茶一些泡者愛留底, 有些掐頭 and/or 去尾. 可惜一樣缺乏有控制的實驗分析 出水有無過分茶容器和過濾, 高出還是相反, 分配到飲用容器的過程和時間 也有在分茶容器中加水稀釋的 這些也是有些人講究的點 在茶葉第一次接觸水之後的其他的操作至少還有 很直接溫潤泡/洗茶(不一定只有一次) 泡到一半補新的茶, A茶當水衝C茶, 用茶針翻動/調整茶膽, 換到大的茶器續泡, 直火對泡茶器加熱(煮茶) 這些點都還忽略的泡茶器本身的物理性質 那邊更是複雜和變化多端 啃古人文之時也應該要注意作者當下喝的茶的形態 這點會影響見解甚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46.5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475871500.A.A63.html
elpam: "加一個":提高水柱 '卻'刻意'不'讓茶葉翻滾的手法 10/08 09:43
antistupid: 先推博士 10/08 09:51
kitune: 真希望也有人可以整理一篇冷泡的詳盡文 10/08 11:52
famari: 推~ 10/08 12:47
bdragon: 推 (我覺得我都亂泡…) 10/08 13:38
johnkry: 原來喝個茶可以搞這麼複雜 10/10 10:18
※ 編輯: lwei781 (220.136.46.237), 10/10/2016 13: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