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亂亂的列一下 敗家的進程不知道該不該痛哭流涕 (因為根本不敢算). 以下是一些人可能 歷經過的階段, 不確定是否每位道友都這樣 各階段不互斥 : 1. 菜鳥探索期 參考他人文章和經驗列出一個基本清單, 例如 5-10 種常見品項, 因為又嫩又初心, 先找 實體店品牌, 想辦法試喝, 買最小包裝. 2. 擴大踩雷期 對各品牌的說故事主打產品感到好奇, 尤其是那種看似成份特殊, 或自己自家品不出來的 . 開始網購, 甚至與朋友揪國際網/電話購. 3. 版本比較期 買了不同來源的同一類或同一名稱產品.... 試著感受其差異, 也收集不同產地和不同品 種, 有如發燒友. 4. 吃東北風期 買各種品項和周邊花太多錢, 於是找了各個相關團體, 自以為X購價會便宜到, 結果X購價 常常比網購/店家熟客價還高, 為圖行走方便和不撕破臉 常常只好敗了. 5. 國際買辦期 自己到國內外原產地, 想盡辦法造訪上游農家 / 工廠, 直接從生產者手中取得再帶回, 單位價格可能低但量大包裝爛和各種意外和問題. 從原料採收到成品一慣監工才敢確認 東西沒問題. 6. 怪癖收藏期 不知道可以拿來幹嘛的怪品項越囤越多, 包括罕見或是有毒的, 放在家裡不一定會想去碰 , 反正供奉在那也爽爽的. 7. 心如止水期/找空間期 家裡的存貨多到 n 年內用不完. 需要更多更大的空間使用和容納各種新收藏. 所以問很多前輩或同好 "現在" 一年花多少錢買?? 他們常常只能一笑說 : 不多不多啦 ~ ------------------------------------ 聽故事方面 在排除極特殊(常是列管保護)的老叢來源外, 且無法感官試驗成品的情況下, 可以先假設 生態比較優的園子的成品會好些. 在某些系統來說, 生態好些園子的原料才不會產生某些 負面感受. 不過沒有現場觀察的話要清楚廠商拿到的認證或自我敘述是否有公信力. 但敘述或類似認證的產品 如果拿到了實物再來比較, 多半另有高下. 這就 case by case. 所謂好壞, 其實是很抽象的概念. 對香氣味道還有身體其他可能的感受每個人都不相同. 主觀評價上的味道好壞, 就是真正的好壞嗎 ? 有些人主張某產地才是最佳產地, 有些人認為每個產地都各有特色. 有些人喜歡多層次又複雜的氣味. 有些人喜歡乾淨單純又甜的氣味. 有些人講究能量. 最後到嘴裡的每一口就像人類, 個性皆不相同, 少數極端之外通常都能找到賞識他的伯樂 . 各品牌選擇進怎樣的產品, 反映的是老闆的美學. 大多數信譽可靠的品牌, 都有自行生產 or 直接找生產者進貨的能力. 至於同等級品牌間的訂價差異, 往往決定於成本及銷售策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5.246.16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528265036.A.4C2.html
Radiomir: 我的存貨目前到2019/08,現在很少踩地雷了(買斤的而言) 06/06 14:15
Radiomir: 非常信任的才會直接買斤, 其他沒喝過的都4兩先試喝看看, 06/06 14:15
Radiomir: 如果可以先看茶乾和泡出來的湯色, 這種可以篩掉一堆試喝 06/06 14:15
Radiomir: 無法看茶乾和湯色的, 這類試喝10種大概只有1,2種會喜歡, 06/06 14:15
Radiomir: 反之先看茶乾和湯色的, 這類試喝10種大概只有1,2種不合. 06/06 14:16
※ 編輯: lwei781 (112.105.246.167), 06/06/2018 14:19:52 ※ 編輯: lwei781 (112.105.246.167), 06/06/2018 21:40:04
noonee: 跟我的路徑完全不同 06/10 08:47
noonee: 我是喝天仁原片開始找茶喝 先去天仁店裡買了幾種試喝了一 06/10 08:49
noonee: 幾種以後想更進一步 於是上網做功課 看到很多人都說 06/10 08:50
noonee: 每個人口味都不同 去店裡試喝過再買 06/10 08:51
noonee: 於是找到自己家附近一家看起來不錯的店跑去說要試喝 06/10 08:52
noonee: 然後一喝就成主顧 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口味 然後固定跟他買 06/10 08:52
noonee: 中間偶而看到一些新奇好玩的都會買一點試試 06/10 08:52
noonee: 最後卻發現自己的口味還是只喜歡那個類型的 06/10 08:53
noonee: 所以再度印證網友說的 沒試喝過得別買 06/10 08:53
annie06045: 現在還在第2期 哈哈.. 06/11 11:13
joycel: 每年都會買台灣茶,然會注意台灣那年的天氣對茶的影響 06/18 23:54
joycel: 時日尚短,尚未歸納出心得 06/18 23:55
Radiomir: 最近又買了一批, 庫存愈來愈多, 已經可以喝到2020/06 >< 06/20 09:35
lwei781: 喝到死也喝不完很快的啦 06/20 19:41
vipgk2002: 我爸以前喜歡喝茶..現在副業是賣茶XD 不過也不是喝喝很 06/21 19:44
vipgk2002: 貴的茶 06/21 19:44
arthas989: 請問大家存的茶,是中或重發酵茶嗎?有焙火? 07/04 11:10
arthas989: 輕發酵的毛茶,新鮮的茶是不是有最佳的品飲期限呢? 07/04 11:11
arthas989: 到了第7階段找空間期,通常會說喝不完了不買了 07/04 11:14
arthas989: 但......試茶買茶已經成為習慣了 07/04 11:16
lwei781: 一些群集 對輕發酵的存放是有很多論述的 07/04 14:41
arthas989: 是的,在T4U也有討論到,個人經驗是一年內喝完最佳 07/05 11:48
arthas989: 因沒喝過久存的大禹嶺.....並常聽到好茶沒有人在存的 07/05 11:51
arthas989: 想問問各位板友是否有相關的經驗提供分享 07/05 11:52
Radiomir: 我還沒有放那麼久的經驗, 但看討論串後自己的感想, 生茶 07/05 12:33
Radiomir: 盡量不放超過2~3年, 1年內喝完當然最好, 但找茶蠻累的, 07/05 12:33
Radiomir: 犧牲一點巔峰茶質去換找茶過程的時間、辛苦, 我覺得還OK 07/05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