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直以來我都慣用評鑑杯,接開飲機的熱水泡茶。 喜歡的口味是焙火重一點點的茶, 炭焙的包種、金萱、烏龍都有。 最近好朋友送了一支容量「100CC」的「方形」紫砂壺給我, 於是開始了我的困惑……。 首先,該壺是「真假好壞」的紫砂我完全不在意, 因為「壺」對我來說就僅是個泡茶的工具。 只要它能讓我喝到好滋味, 其餘我便沒什麼特別的追求或講究了。 我看了網路上的一些解說文章, 大多都建議壺泡的置茶量是撲滿壺底一層。 但我猜這是針對「正常」的圓形茶壺而言, 而我的方壺如果照作,量可能會太多。 由於我的評鑑杯容量是150CC, 因此在沒有電子秤精準測量的情況下, 我大概拿捏了少於平時1/3的茶葉量開始試泡。 結果……,苦啊! 我改用土法煉鋼的方式, 直接數了10顆大小差不多的茶球再試。 結果……,太淡! 我一邊一顆一顆地加量實驗, 一邊又嚐試調整浸泡的時間。 但不確定是茶壺材質的關係,比較透氣, 還是內部空間太小,散熱速度很快, 時間如果縮得太短,葉子根本泡不太開, 久一點倒出來,茶湯又只剩溫溫的……。 總之,我研究了幾天,始終無法順利駕馭這支小方壺。:p 當然,我完全可以將它束之高閣, 繼續輕鬆地沿用評鑑杯。 但也是覺得好玩吧, 真的很好奇像這樣的茶壺到底應該怎麼泡呢? 懇請前輩們指點迷津! -- 衣不如新,「燈」不如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33.1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560248119.A.D4C.html
lynch9527: 用電子秤…… 06/11 18:59
lynch9527: 從文中來看你應該是用一次性泡法,壺用多次沖泡會比較 06/11 19:02
lynch9527: 好喝 06/11 19:02
magiclamp: 我用評鑑杯浸泡的時間大概是 5, 2, 3, 5(分鐘) 06/11 19:51
magiclamp: 用方壺光第一泡就死掉了~~~ :p 06/11 19:52
isco: 先將壺拉至高溫再泡茶 06/11 19:54
adrian84216: 你的前提就有問題,如果這個壺怎麼泡都很難喝呢? 06/11 20:43
zeep7330: 評鑑杯泡的時間也太久了吧!悶5分鐘的茶!?用壺時要不 06/12 12:40
zeep7330: 要改變時間縮短泡看看,還有可以先用沒有培火的茶試試 06/12 12:40
zeep7330: 看,有時是茶葉的問題 06/12 12:40
lwei781: blame the tea or the pot? that is the question 06/12 16:37
KingChaly: 100cc的茶壺是用來泡功夫茶的 不適合浸泡方式如果非得 06/13 21:14
KingChaly: 已使用浸泡方式的話 茶葉 裝1.5克就可以了 只是茶湯只 06/13 21:14
KingChaly: 有7 80cc你夠喝嗎 06/13 21:14
elpam: 啥? 100cc -> 1.5g。也太少了吧4g~7g吧 06/13 21:55
Radiomir: 1.5g/100cc指的應該是一次性泡法, 多次沖我會放6%(6g) 06/13 22:11
elpam: 啥。這兩帳號都是你喔? 06/13 23:15
lwei781: @@ 06/13 23:16
magiclamp: 所以King大的意思是要用快浸快出的方式沖泡嗎? 我來試 06/14 02:44
另,想請教各位前輩: 使用獨孔壺如何避免茶葉擋到出口, 造成茶湯無法順利流暢地倒出呢? 敬謝答覆!
lwei781: 牙籤 06/14 09:00
magiclamp: L大的意思是把牙籤放在壺嘴裡倒茶嗎? :S 06/14 10:01
magiclamp: 可能因為袋底的茶葉比較細碎 還是會堵 06/14 11:53
adrian84216: 我裡面會放一片的濾網 06/14 16:50
KingChaly: 浸泡方式是指泡3分鐘左右 不是快進快出快進快出屬於功 06/14 21:55
KingChaly: 夫泡法這樣可能要裝5到6克 06/14 21:55
bluemkevin: 先溫潤泡到茶葉展開 06/14 22:02
bluemkevin: 如果溫潤泡完茶葉就沒味道,那可能不要用壺泡比較好 06/14 22:02
今天比較有空嫌, 特別商請有電子秤的鄰居先幫我精準抓出了3G的茶葉, 用浸泡60, 30, 40, 50, 60(秒鐘)的方式實驗了一遍, 發現「味道」出來了! 當然香氣濃淡,口感厚薄還有待調整研究, 不過……至少和我用評鑑杯泡是同個「路樹」了!XD 不像先前自己胡亂摸索, 明明就是同一包茶,結果泡出來卻像是再喝藥, 挫折感很重啊~~~ :P 真心感謝所有推文大大們的不吝指教! 另外,有前輩提到放置5--6G的茶葉來泡, 但我想這支壺那麼迷你,內部空間相當有限, 且還要再算上茶葉展開後的尺寸, 這樣應該就裝不了多少CC的水了吧~~~ 忽然覺得以前泡茶只是為了「想喝」, 現在有點變成「想玩」了!^0^ 至於濾網……,要能用在如此袖珍的壺口, 大概也需再特別花點時間去尋覓了~~~ 喔對!我還有一個奇妙的心得: 之前用評鑑杯泡這款焙火烏龍, 幾泡間的不同差異僅是香味由濃轉淡, 口感從厚到薄;可是今天用小方壺泡, 第三泡開始焙火味銳減, 反而跑出了高山茶的那種清香, 覺得還滿有趣的~~~ :) 是脫下面具露出了真面目嗎?^0^
Radiomir: 紫砂壺有類似影像柔焦的效果, 最終結果是向平均數回歸 06/15 00:06
Radiomir: 就是頂級茶泡出來會比瓷壺差一點, 普通茶則變好喝一點 06/15 00:07
elpam: 實在是...又是好茶不要用紫砂論~ 06/15 03:25
bluemkevin: 100 cc 還沒有很袖珍,濾網應該可以自己剪 06/15 15:24
lwei781: 100cc 算標準大小 06/16 18:02
lwei781: 有些水仙沒上壺才是糟蹋 06/16 18:03
今天才發現我的這支方壺, 氣孔做在壺鈕上,而非一般做在壺蓋上。 請教各位前輩: 此二者僅是工藝設計不同? 還是功能上有其實際的優劣差異呢? 另,下午去了附近的茶行和生活百貨, 問到的濾網不是咖啡用的那種濾杯, 就是放在茶海上的陶瓷or不鏽鋼濾器。 請教Blue大說的濾網,大概長什麼樣子? 是什麼材質的?哪裡有售呢? 不好意思!問題越問越多了~~~ :p 謝謝大大們的耐心指點! ※ 編輯: magiclamp (220.136.25.4 臺灣), 06/16/2019 20:48:56
donkilling: 自己用不鏽鋼濾網剪一小片放在壺內往出水口的地方 06/16 22:53
bluemkevin: 樓上已解答 XD 06/16 22:57
bluemkevin: 然後用可以固定濾網的夾子扣住 06/16 22:58
bluemkevin: https://reurl.cc/gjzeQ 類似這種濾嘴的夾子 06/16 23:02
magiclamp: 感謝解惑! 06/17 05:42
bdragon: 不裝濾網也沒關係,倒茶的角度抓好,出水慢一點就可以 06/17 12:26
bluemkevin: 不加濾網+1 06/17 13:21
lwei781: 不加濾網 +1 06/17 14:31
magiclamp: 哈 大大們都熟能生巧了 我看沒茶留出 晃一下... 06/17 15:40
magiclamp: 還滿重的 打開壺蓋...還有1/2 06/17 15:43
magiclamp: 結果都是茶葉把壺壁上的孔堵住了~~~ 06/17 15:45
magiclamp: 用牙籤 茶葉也會蓋在牙籤和壁孔的隙縫處 06/17 15:48
magiclamp: 看來還要再摸索一下角度 多多練習~~~ 06/17 15:50
cholear00: 我有朋友是100cc壺,茶葉放6-8克,壺是有保溫的狀態下 06/18 17:06
cholear00: ,10-20秒就倒出茶湯,他這樣泡滋味就很夠 06/18 17:06
magiclamp: 置茶量大 真的要分秒必爭 否則差之毫釐 06/21 22:53
magiclamp: 失之千里啊~~~ 06/21 22:54
SHR4587: 氣孔做在壺鈕滿常見的吧?然後苦澀淡濃不外乎就是茶葉量 06/30 17:52
SHR4587: 跟水量的比例,外加水溫去控制的。多試幾次比較清楚自己 06/30 17:52
SHR4587: 的喜好。知道壺有100ml就很好控制了吧! 06/30 17:52
SHR4587: 然後我是用茶匙控制茶葉量的,但一樓說的用咖啡秤去控制 06/30 17:53
SHR4587: 我比較推薦。 06/30 17:53
SHR4587: 我自己是覺的壺的保溫效果有出來味道應該不會差太多啦, 06/30 17:55
SHR4587: 我是喝不太出來...... 06/30 17:55
magiclamp: 有幾次倒茶 茶湯竟從壺紐孔滴出來~~~ 07/01 02:42
magiclamp: 技術尚待加強啊我~~~ :$ 07/01 02:43
lwei781: 有後繼心得嗎? 07/11 22:03
謝謝Lwei大的關心! 目前測出來比較適合自己口味的泡法大概是: 3G茶葉,浸泡 180, 40, 40, 60, 120......(秒鐘)。 然後因為好奇,有跟同事借他的段泥西施來玩了一下, 據說容量大約是 110CC。 和我的方壺相較, 兩者壺壁厚薄差不多, 但輕輕敲擊,西施聲音沉悶,方壺清脆。 以導熱來說,西施慢,方壺快, 或者這是和保溫效果有關嗎? 浸泡同樣的時間,方壺明顯比西施燙手很多, 幾乎無法直接觸摸壺身。 用相同的泡法泡同一支茶, 感覺西施的茶湯比方壺的更香更厚實。 尤其在開蓋的那一瞬間, 方壺的茶香像是「飄」出來的, 而西施的茶香則像是「噴」出來的……。:) 第一次體會到不同紫砂間的大異其趣, 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機緣摸摸不同的壺。 關於濾網的部分,應該是我手拙吧, 一直無法順利將固定夾推入壺壁上的出水孔, 所以……最終……就放棄使用濾網了。:p 覺得如果日後有足夠的資金自己買壺, 一定要選像同事那款西施有作網孔的, 比較適合我這種無腦人~~~ ^0^ ※ 編輯: magiclamp (59.115.128.142 臺灣), 07/13/2019 13:10:15
lwei781: 網孔反側卡的茶垢很噁心 07/13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