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inings (minings)》之銘言: : 最近在找可信賴的茶農, : 或是認識的朋友, : 要找台灣採,台灣製的茶。 : 剛好一個蠻聊的來的朋友, : 他在松柏嶺有三分地自己種的茶, : 喝過後, : 我覺得的缺點只有澀, : 其他的優點蠻多的, : 比如我沖泡量是平常的兩倍, : 我喝了心臟不會痛,不會亢奮, : 腸胃沒事, : 會回甘生津,還能稍微化痰, : 茶葉大小跟鹿谷比賽茶差不多大小。 : 很好奇的想探討, : 在製茶的幾個環節裡: : 採茶,製茶過程, : 避免了哪些環節,可以盡量減少澀感呢, : 謝謝。 : 版上各種不同角度的分析,我都很喜歡。 : 如果剛好有舊台中市區的茶葉專業, : 能否稍微喊聲一下, : 謝謝。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U-1u. Hi 又是我,希望我半途出師近10年的經驗能幫助您,如果小弟論述有誤也拜託鞭小力一 點。 首先要先對澀感做一個簡單認知: 1.茶會有澀感主要來自茶多酚。 2.茶多酚會因為茶葉成熟度增加而遞減。 3.茶多酚會因為氧化程度增加而遞減。 4.茶多酚釋出與水溫溫度有正相關。 一般客人不會有這種認知,也不會去記這些東西,所以我們高山茶的部分只能盡量找採摘 不要太嫩,發酵度做足一點或萎凋做足一點的茶,然後請客人自己泡不要泡太高溫,只是 很難就是了。 至於在製程中哪些環節,我的看法是: 1.採摘不要太嫩(但機採要如何界定我就不知道了) 2.萎凋做足,水走透一點。 3.發酵度做足,如果本來走生路的,試試看走生酵的方式。 以上簡單的粗略論述,如有說錯還請指教。 小弟茶行在台北,如果您要台中不錯的茶行私訊我,我可以介紹給您。 補:還有季節氣候溫度也會影響茶多酚,我猜會有人說,我就不說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64.9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601006243.A.CED.html ※ 編輯: chuan780920 (220.136.64.97 臺灣), 09/25/2020 12:02:18
adrian84216: 帥哥你用詞越來越精準了耶XD09/25 12:48
adrian84216: 即使機採也是一樣啊,嫩芽/嫩葉比上成熟葉的比例09/25 12:49
adrian84216: 種植環境氣溫越高、日照時間越長,多酚比例會下降09/25 12:50
adrian84216: 啊 是上升XD打錯 09/25 13:24
來這邊看文章可以把以前學的丟出來複習,還可以補足缺陷,多好。 ※ 編輯: chuan780920 (220.136.64.97 臺灣), 09/25/2020 13:33:50
LieFang: 結果還是說了(?09/25 16:33
king13723: 很有條理,讚09/26 00:31
king13723: 134無誤,2有相關Paper可供參考嗎,最近剛好在研究這個09/26 00:32
king13723: ,謝09/26 00:32
adrian84216: ==樓上沒上茶葉生物化學嗎?09/26 01:21
bluejames: 襪尻 博學多聞的剩文竟然當乞丐了09/26 01:31
bluejames: 問問兩岸各大教授是在開玩笑?09/26 01:32
要吵架滾去別地方吵,這麼不爽不會約出來嗎?還是要我幫你們出高鐵錢來我店裡好好喬 一下?煩不煩啊,給大家一個簡單輕鬆討論茶的環境是有多難? ※ 編輯: chuan780920 (223.137.112.40 臺灣), 09/26/2020 11:33:25
louis31684: 回k,你可以參考這篇看看,雖然我也是上谷歌隨便找到09/26 12:11
louis31684: 的,但結果看起來茶多酚確實是隨葉齡增加而降低,且與09/26 12:11
louis31684: 呼吸作用速率、可溶醣含量有特別顯著的負相關。http:/09/26 12:11
louis31684: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819409/26 12:11
louis31684: 281630248009/26 12:11
louis31684: 不過這個研究材料選擇夏秋摘的龍井43,可能冬天或春天09/26 12:13
louis31684: 又有不一樣的結果也說不定 09/26 12:13
kasegawa: 推認知~但採摘太嫩有時候連手採也不容易控管,畢竟採 09/26 12:28
kasegawa: 茶工以量計價,還有可能採摘到太老的,現在移工還會挑 09/26 12:28
kasegawa: 茶園,真的是不容易控管且要多點經驗去看了~ 09/26 12:28
bluemkevin: 錢給的跟他們採大量的一樣就可以要求嫰度09/26 12:32
bluemkevin: 但採嫰需要練習就是09/26 12:33
bluejames: 採嫩跟嫩採 應該是不太一樣的概念 09/26 13:20
bluejames: 像a大說的用平均成熟度去看應比較符合普遍實務 09/26 13:22
kasegawa: 是呀可以要求,但移工都還是會有偷雞心態,所以都要旁 09/26 13:59
kasegawa: 邊盯著看,但大量倒下去時也要眼睛夠利去抓~ 09/26 13:59
king13723: 回12樓,謝謝提供 09/26 21:11
king13723: 回24,對兩者不同意思 09/26 21:12
king13723: 嫩採,冬>春,還沒長開就採;通常用於綠茶居多。 09/26 21:16
king13723: 特別明前龍井,為了搶早,常見魚葉(春茶新梢基部)明顯 09/26 21:19
king13723: 而採嫩,一般指的是採比較嫩(比如:一心三vs一心二)09/26 21:20
king13723: 就茶論茶,相互交流;Bluejames就來鬧的我看清了。09/26 21:24
king13723: 不理他就好。09/26 21:24
不要引戰,希望兩位看待彼此就像只是遇到不合口味的茶,平常心看待或用心欣賞其中的 好,如果喝茶論茶要這樣火爆,那真的讓人覺得好笑。
king13723: 另外補充:1.溫度(正)和海拔(反)對多酚也有顯著影響09/26 21:29
king13723: 2.品種也有顯著影響,特別大小葉種 09/26 21:31
king13723: 一般來說小葉種會比大葉種含量來得少(同樣製程之下) 09/26 21:32
king13723: 不同品種來說,像是紫牙山茶,就是多酚、花青素特多種 09/26 21:34
king13723: 正因如此,大多紫牙山茶都做紅茶。 09/26 21:35
※ 編輯: chuan780920 (223.137.112.40 臺灣), 09/26/2020 22:52:02
purplemind: 給文主按讚,愛茶的人應是典雅的(自誇一下 09/27 12:45
bluemkevin: 愛茶的人都很機車難搞 09/27 13:21
lwei781: 推 41樓 09/27 14:09
joyfulfox: 以我製茶的經驗,也是跟文主一樣的想法,還有就是採茶 09/30 00:35
joyfulfox: 製茶的一個重點 均勻 09/30 00:35
beyonder: Zzzzzzz 11/15 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