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之銘言:
: 這一串討論幾乎都搞不太清楚狀況
: 影響分紅金額最主要不是費用化, 而是配股從票面計價改實價計價
: 費用化是指原本員工分紅是先算出獲利, 再從獲利提撥員工分紅
: 費用化之後, 員工分紅則會從獲利中扣除
: 兩者就結果論, 最主要是差在前者帳面獲利會比較好看
: 但台灣科技公司分紅制行之有年, 股東在考慮股票價值時也都知道要把這點考慮進去
: 所以其實沒有甚麼差
: 對員工來講, 其實能分配的分紅都是同一筆錢(分紅前的盈餘)的某個比例
: 大多數公司的分紅總金額不管費不費用化其實都不會差太多
: 真正影響科技業分紅數字的是配股票面計價改實價計價
: 以台積電來講, 十年前大概一股60塊, 假設年度分紅80萬, 半股票半現金
: 以票面計價的話, 實際拿到 40/10 * 60 + 40 = 280萬
: 而現在, 不管公司發股票還是現金, 都只能拿到80萬
: 當年是同時實施了兩項政策, 所以很多人都摻在一起作撒尿牛丸, 稱作分紅費用化
: 但是討論的時候要搞清楚, 其實是實價計價影響了分紅金額, 費用化影響不大
: 廢除費用化, 雖然違反國際會計準則, 我個人認為還有一點點可能
: 但實價計價這一點應該是回不去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7.11.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5527588.A.94A.html
我用手機打,所以只好儘量簡單講。
老版友你將分紅不計入損益的影響,應該是相當避重就輕的帶過。
站在我自己的觀點,個人是覺得用偏門不是長久的手段。
作為一個投資者,當然相當不喜歡這種手法,不知道這個企業的
數據大概藏了多少面紗,帶了多少假話。
然後能吸引人才來超英趕美應該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決策的人還有
模式沒有什麼變化。
站在勞工的角度就如之前所說的,除了造就一批竹科階級外,外資
頂多來炒作,不會有人想認真了解台灣的公司都在作些什麼。
勞工沒錢的問題撇開大環境的問題,不管有沒有費用化都是一樣的
。坐在那邊「認為」人家應該分多少給你,那是永遠都等著被分配
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