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ch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連結:http://bit.ly/2bbN0pN ﹝韓日德結盟力抗美國無人駕駛車企業﹞ 圖、各國的無人駕駛車研發目標與時程 早期韓國汽車產業藉由政府補貼,以及韓國不斷與美國、歐盟、中國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開放貿易大門,再趁著日圓大升、韓圜走貶之際大舉進入各國汽車市場,因而奠定了韓國 汽車在全球汽車產業的重要地位。然而近年來隨著智慧裝置、物聯網技術的成熟,帶動了 全球無人駕駛車風潮。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HS公布的數據, 全球的無人駕駛車銷售量將從2025年的60萬台,大幅成長到2035年的2,100萬台(如圖一) ,韓國若無法快速跟上無人駕駛車的發展趨勢,未來汽車產業恐將式微。 圖一、全球無人駕駛車銷售展望 無人駕駛車產業目前仍處於發展初期階段,因此尚未出現明顯的市場主導者, 但美國特斯拉(Tesla)極有可能成為市場霸主的認知, 讓韓國、德國以及日本等擁有知名汽車品牌的國家決定結盟, 以共同對抗美國的特斯拉與Google等企業。 據悉,韓國、日本和德國等國打算趁著先前特斯拉的無人駕駛車發生事故的契機, 訂定無人駕駛車的規範,預計相關法令及規範的細項將於2018年無人駕駛車商用 化之前完成,將從啟用無人駕駛模式下可超車的路段、肇事責任歸屬、車輛駕駛的優先順 位,以及預防駕駛人酒後、疲勞駕駛的裝置等四大方向著手。 美國與討論的架構最大差異在於美國的無人駕駛模式在大多數的道路都可以超車 ;而且人工智慧可以作為法定駕駛人, 因此肇事責任將在事故原因確認後才決定究責的對象。 但是日、韓、德傾向無人駕駛僅限在高速公路才能超車; 而且只有人類才是法定駕駛者, 一旦發生事故,所有的肇事責任全都由駕駛人負擔。 其餘對於各種預防裝置與駕駛優先順位的規範也不盡相同, 可以明顯看出韓、日、德政府想要藉由標準建立來抑制無人駕駛領先的美國進入各國市場 ,畢竟特斯拉與Google的技術幾乎領先韓、日、德等國5年之多。 韓國學者更表示,如果美國的技術是100分滿分的話, 那麼其他國家不過只有80到90分之間的程度。 從各國企業的無人駕駛車上市時程印證此技術落差的說法。 因此各國政府不得不創造出非關稅障礙, 好讓自國的無人駕駛產業在穩定成長之前, 能夠避免被美國獨佔。 除了政府的保護措施外,各個企業也在尋求技術突破點, 德國知名車廠BMW就和美國的半導體企業Intel、 以色列的汽車軟體企業Mobileye攜手合作, 希望能加快無人駕駛車的上市時程, 提早進入市場以搶攻市占率。 最終究竟是老牌汽車大廠繼續稱霸無人駕駛車產業, 還是改由IT領導的汽車主導產業,相信很快就有答案。 ─── 這場競賽,,,灣灣在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92.83.171.1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70967682.A.4C1.html
qsub: 台灣又不是什麼產業都必須參一腳...= = 08/12 10:13
rodrigues23: 組裝車殼~ 08/12 10:35
jayppt: 除了半導體外 台灣什麼都沒想法的話 難怪一堆人22k 08/12 10:40
dasala: 就沒人想砸錢玩啊,那麼有想法去貸款開家台灣特斯拉來請人 08/12 10:53
dasala: 做嘛 08/12 10:53
SETL: 台灣的計程車還在抗議Uber 08/12 21:25
odahawk: 一百億的錢砸給裕隆了,然後成果... 08/12 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