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 Sher1ocked: 推! 03/06 11:33
推 gs1408: 專業 03/06 11:39
→ gs1408: 貼給蔡英文 03/06 11:39
推 p23j8a4b9z: 科技成才然後怪吸太多 啊怎麼不怪其他廢物企業 嚴家吸 03/06 11:42
→ p23j8a4b9z: 了多少資源還不是一個渣 03/06 11:42
韓國真的發展得比台灣好!
科技樹長出了七顆 ~
※ 編輯: lovepork (140.115.30.19), 03/06/2017 11:48:20
→ a9564208: 與其說把養分吸走 不如說是其他產業太廢 03/06 11:48
科技樹概念非常重要 因為根要種在台灣
人才流動其實反而還好 只要根在就沒關係
美國為什麼能吸全球人才去? 因為他種了非常多的科技樹在美國
根在, 世界人才就會去那邊發展 有了這些養分灌溉 樹木就會長的又高又壯
台灣的隱憂在於 除了那兩顆科技樹 沒有其他種類的科技樹長出來
這樣要吸世界人才過來就變得很困難 因為太侷限
其他國家常有的醫藥生科 汽車業 軟體 到台灣都沒長成科技樹
這是需要被深刻檢討的~~
※ 編輯: lovepork (140.115.30.19), 03/06/2017 11:56:58
推 dasala: 看比例會以為都被電子產業把資源吸走,但看數字會發現台積 03/06 11:57
→ dasala: 投資量跟其他國家大企業也差不多而已 03/06 11:57
→ dasala: 所以到底是台灣窮還是台灣其他產業不像電子產業敢丟錢玩新 03/06 11:57
→ dasala: 技術 03/06 11:57
推 ntucorner: 當然是不敢啊 03/06 12:03
→ ntucorner: 同樣能賺錢幹嘛要新技術 那麼想創新就創業看看 03/06 12:04
我文章重點是台灣的科技樹發展太畸形
醫藥生科, 汽車 軟體 根本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這倒底怎麼回事?
反觀中日韓 汽車 軟體 醫藥生物都有長出科技樹
※ 編輯: lovepork (140.115.30.19), 03/06/2017 12:08:18
推 dasala: 所以我說兩個可能原因啊,台灣窮,玩不起。或其他產業故步 03/06 12:15
→ dasala: 自封啊 03/06 12:15
台灣研發投資總金額約略韓國的1/2 左右
台灣 13975 百萬歐元
韓國 25412 百萬歐元
日本 99925 百萬歐元
中國 49832 百萬歐元 => 比日本還少XD
推 dasala: 所以你覺得是? 03/06 12:27
※ 編輯: lovepork (140.115.30.19), 03/06/2017 12:29:10
→ WenliYang: 眼前沒看見單可以賺錢的 都別想發展 03/06 12:28
推 dasala: 台灣前十個加起來沒韓國一家三星多,我倒是覺得台灣電子業 03/06 12:30
→ dasala: 還投資太少遲早被超車勒 03/06 12:30
推 jesse555: 投資和韓國是成比例的 03/06 12:30
很像是分布問題 韓國按照人口比例是台灣兩倍左右 支出投資比台灣高兩倍很合理
但韓國的科技業會均衡發展
把錢平均分布在 電子製造 軟體 汽車 醫療 工業工程等等
→ jesse555: 因為太專注本業嗎?xd 03/06 12:31
※ 編輯: lovepork (140.115.30.19), 03/06/2017 12:32:42
推 jesse555: 可是日本是韓的4倍.. 03/06 12:34
※ 編輯: lovepork (140.115.30.19), 03/06/2017 12:39:27
推 tn00710191: 不能比吧 韓國這種國家跟企業綁在一起 算是特例 03/06 12:43
推 dasala: 而韓國部份,如果你仔細看,它的投資總額幾乎全被三星(電 03/06 12:45
→ dasala: 子產業)拿光,其他的投資數目都非常小,而右邊的那個分部 03/06 12:45
→ dasala: 圖代表的是公司數目,不是比例或金額。 03/06 12:45
→ dasala: 韓國的投資不平均情況跟台灣其實是差不多的,(人口兩倍公 03/06 12:45
→ dasala: 司總數還小於台灣,又被三星全拿) 03/06 12:45
→ dasala: 所以你不能說韓國有七個科技數 03/06 12:46
推 dasala: 你列出的台灣 韓國 中國 日本,基本上只有日本算平均發展 03/06 12:49
→ dasala: ,其他都是只有特定產業(電子)的投資高 03/06 12:49
推 zard0819: 一個是錢,另外台灣的位置是否能發展那麼多領域也是問號 03/06 12:52
醫藥生科 軟體 汽車 電子業
台 22 433 241 12400 單位百萬歐元
韓 494 206 3684 15320
台灣的軟體業其實也算有發展起來 但公司只有兩家! 和碩和奕力
和碩為啥算是軟體業?
※ 編輯: lovepork (140.115.30.19), 03/06/2017 13:00:43
→ zard0819: 教育也是,學生越來越少,那些發展中還看不到錢景的更沒人 03/06 12:57
→ zard0819: 去念,很多因素下來目前的作法算是安全牌 03/06 12:59
推 uu0309: 推啊 03/06 13:06
推 vm6kj: 台灣有許多企業老闆,不少人都想自己做大,如果能聚集更多 03/06 13:07
→ vm6kj: 研發能量,是不是能促進科技產業的多元發展速度呢 03/06 13:07
推 passTWth: 好文推推推 03/06 13:13
※ 編輯: lovepork (140.115.30.19), 03/06/2017 13:37:55
推 tingiy: 真的不夠平衡 03/06 13:44
推 f83rank: 推 03/06 13:48
推 JoSue: 好文推 03/06 14:04
推 birdman4368: 好文推推推 03/06 14:19
→ litcurler: 種植大樹的必要前提:土壤,水分,肥料,氣候 03/06 14:21
推 cocoyan: 推 03/06 14:21
→ litcurler: 對應人,錢,政策補助,時勢. 原PO該先問台灣島有什麼 03/06 14:22
土壤比較像"政治制度"和法治的健全度
政府決定的發展方向則很像科技樹的種子
水分很像是人才
資金則很像陽光
中國的人才和資金很多 但中國如果沒有好的土壤(政治和好的法律)也養不成科技樹
台灣的優勢在於有不錯的土壤(多謝美日) 和50年前很早就種下的科技種子
但目前資金和人才的短缺是個隱憂
此外,現在的政府對於要種什麼樣的科技種子也裹足不前
→ a9564208: 台灣優勢在政治制度跟法治?是跟中國比嗎XD 03/06 14:48
台灣的政治制度和法治在亞洲我認為算前段班了
※ 編輯: lovepork (140.115.30.19), 03/06/2017 14:49:53
→ a9564208: 人才問題 只能說人才是用養的不是用喊的 03/06 14:50
人才為什麼會外流?
因為台灣培養了人才 但台灣本身沒有形成相關的產業聚落(科技樹)
你要這些人才留在台灣自生自滅嗎?
最明顯的例子 就是醫藥生科 台灣的總研發支出才22百萬歐元
導致台灣培養出來的生科人才變成他國科技樹茁壯的水分來源
另外就是台灣的資工人才也是流出變成他國的碼農
台灣的軟體業其實也頗慘 奕力是做啥的我不清楚
和碩應該是組裝廠吧? 也不能算得上軟體業
扣掉和碩 台灣的軟體業奇慘無比 連幼苗都稱不上
※ 編輯: lovepork (140.115.30.19), 03/06/2017 15:02:06
→ litcurler: 你定義的土壤水分陽光,在台灣都有問題,長什麼都不會好 03/06 15:02
→ litcurler: 扣掉先天不良後天失調氣候失衡,能像現在這樣已是奇蹟 03/06 15:04
→ happyennovy: 汽車... 我有認識一個本來在台灣汽車業, 後來工作幾 03/06 15:07
→ happyennovy: 年來美國念碩班以後留在某日系大廠當RD, 年薪10萬美 03/06 15:08
→ happyennovy: 在中西部算是很好的薪水, 反觀裕隆找碩士去面試開的 03/06 15:08
→ happyennovy: 薪水很ㄎㄎ, 然後HR 又跩個二萬五的, 怎麼可能吸引 03/06 15:08
→ happyennovy: 人才? 03/06 15:08
→ happyennovy: 生科就不用講薪水多差了, 很多都跑去當外商藥廠業務 03/06 15:10
→ happyennovy: 研發很燒錢, 台灣玩不太起, 當藥廠業務穿的漂亮獎金 03/06 15:11
→ happyennovy: 又高, 有辦法去當業務都跑去當業務了 03/06 15:11
→ happyennovy: 台灣需要重工業, 認真說... G8工業國歐洲那幾個重工 03/06 15:12
→ happyennovy: 都很強但是電子業都不怎麼樣XD... 03/06 15:12
推 nikolas: 人才與市場不足以形成一個規模 當然外流找機會阿 不然咧? 03/06 15:36
→ lovepork: 台灣的藥廠不是算很多嗎? 怎麼研發支出那麼低啊?? 03/06 15:46
推 dsct: 推 03/06 16:21
推 gidige: 專業推 03/06 16:38
推 mecca: 唉~~真慘 03/06 18:56
推 LINJUCHEN: 好文推 03/06 19:46
推 bronx0807: 推圖表 03/06 19:48
推 alex0531: 推 專業 03/06 19:50
→ snorlax49: 不過為什麼有的公司和一般認知的產業類別對不太起來? 03/06 20:58
→ lovepork: 日本不容小覷他的研發支出是中國兩倍比德國英國還高不少 03/06 21:31
→ lovepork: 日本人起步得早 加上天分和後天努力 日本科技樹真的很多 03/06 21:32
→ lovepork: 世界目前只輸美國 03/06 21:35
→ lovepork: 另外 新加坡的研發支出沒想像中高 只有1284百萬歐元而已 03/06 21:38
※ 編輯: lovepork (61.228.78.207), 03/06/2017 21:39:58
推 waterwhale: 推好文 03/06 21:48
推 lammin: 03/06 21:59
推 gmoz: GOOD 03/06 22:01
推 sandragon: 好文推推 長知識 03/06 22:10
推 colin50620: 推 03/06 22:40
推 hotinmuei: 推好文。 03/06 22:56
推 MATTANDLOLI: 生科活該拔,在台灣除了造假,炒股還會做啥? 自己不 03/06 22:57
→ MATTANDLOLI: 爭氣還怪科技業 03/06 22:57
推 hotinmuei: 有點想問,我們化學部份真沒長出來嗎?台塑 長春 奇美 03/06 22:59
→ hotinmuei: 、、、等。 03/06 22:59
推 mysteriousGE: 好文給推~!! 03/06 23:02
噓 hune: 紅明顯 台灣的生技樹被政治惡鬥搞到枯萎..沒救了 03/06 23:52
→ hune: 汽車樹則是押錯寶壓在某個蠻無能的江浙血統財團身上 03/06 23:54
推 icanbe: 奕力剛才查是ic設計跟LCD 驅動程式,頂多算韌體吧? 03/07 01:43
推 BalloonBa: 推 03/07 02:13
推 MoneyDay5566: 優文! 03/07 03:29
推 zhuzii: 推 03/07 08:42
推 nova06091: 幫高調 03/07 09:02
推 jesse555: 要有生科 先有化學化工材料撐住 跟政治惡鬥關聯很少的 03/07 09:03
推 jesse555: 我們化學應該是製造類 沒有研發的能力 03/07 09:11
→ lovepork: 如果要解決人才外流問題 政府應該要想辦法讓其他科技樹 03/07 10:14
→ lovepork: 也長出來 至少要有一顆樹的樣子出來 研發支出是高薪來源 03/07 10:15
→ lovepork: 老闆會花大錢就是在研發人員或是高階主管 03/07 10:16
→ lovepork: 沒有其他產業的科技樹 台灣就沒有辦法留住各領域的頂尖 03/07 10:17
→ lovepork: 人才, 特別是醫藥生科 台灣其實很強 但沒相關產業讓他們 03/07 10:18
→ lovepork: 能發揮也沒用 台灣的醫藥生技研發支出真的是低的誇張 03/07 10:19
→ lovepork: 才2千萬歐元 換算才七億台幣 可能連梅西的薪水還不到! 03/07 10:22
推 biochemistry: 專業推,數據王推 03/07 11:07
推 ljsnonocat2: 推 03/07 11:54
推 damm: 整個台灣風氣不務實,理盲、濫情、淺碟,是要什麼科技樹?! 03/07 12:26
推 getbacker: 台灣的汽車產業不就是靠吸血跟關稅壁壘在苟延殘喘嗎? 03/07 15:30
推 obitop2012: 台灣有科技樹?不是代工樹嗎.... 03/07 19:32
推 alysont: 好文 03/07 22:51
推 brightwish: 好文! 03/08 00:10
推 japanmuta: good 03/08 08:15
推 symeng: 推 03/08 12:27
推 engnsu: 好文推 03/08 15:28
→ ama: 台灣汽車工業自接加間接也吸收了超多養分啊。只是長不大 03/08 16:05
→ ama: 關稅保護下,台灣車廠每年有數千億的營收,還長不出來.... 03/08 16:32
推 Bookdaily: 好文。推。 03/09 02:21
推 daiourl: 專業推 03/09 08:50
推 doranako: 有數據給推,台灣兩棵樹再不久會被隔壁吸光枯萎 03/09 09:40
推 LaPass: 請問有美國跟歐盟的圖表化嗎? 03/09 09:46
→ LaPass: 喔,推文有連結 03/09 09:46
推 hook227: 推 03/10 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