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ch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美國晶片和科學法案刺激美國半導體製造投資 但未來呢? https://bit.ly/3C3baxL 多年來,美國兩黨為投資美國創新所做的努力最終以拜登總統簽署 "晶片與科學法案" (CHIPs and Science Acts) 告終。然而,這項歷史性的法律只能初步確保美國在半導體 製造的產量上不再跌落更多市佔率,如果要真正帶領全球,美國必須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 半導體供應鏈。 根據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研究,在美國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半 導體供應鏈將耗資3500億至4200億美元。 由於半導體供應鏈屬於資本密集型產業,在亞洲,幾乎所有國家都有政策輔助半導體公司 的先進製程晶圓廠,因此,美國這一筆527億美元的激勵措施,的確有其必要性。根據BCG 預估,建立一座先進的邏輯晶圓廠耗資約300至400億美元,其預估到2030年,美國如果新 建5到6座先進製程晶圓廠,每月生產35,000片晶圓,也僅能滿足美國消費的25%。 美國商務部長希望這一晶片法案可以帶動多達4000億美元的投資。如今除了英特爾在俄亥 俄州將投資1,000億美元之外,美光將投資400億美元用於記憶體晶片製造, GlobalFoundries則將斥資42億美元在紐約建造處理器工廠,再配合台積電和三星正在美 國建立的新晶圓廠,似乎仍未達到這一目標。一般預計,還會有其他投資陸續進駐。 例如:Nantero是一家試圖使用一種叫做碳奈米管NRAM(Nano-RAM)來超越當今記憶體晶 片的新創公司,也希望通過晶片法案的資金能夠讓它在美國找到一家晶圓廠生產。 即使如此,人們不應該期望美國能夠立即從晶片法案中得到產能的緩解。一方面,建造一 座新晶圓廠需要數年時間,因此新產能不會馬上到來。另一方面,許多產品仍採用較舊且 不太先進的晶片,這一領域晶片法案不能協助太多。不過,讓少數晶圓廠大幅降低成本仍 可幫助美國製造業復甦,但要建立已在亞洲盛行的豐富的供應鏈網絡,甚至提供切割成晶 片晶圓的巨型多晶矽晶錠等材料,再進行所有測試、封裝和組裝的工作,這仍有很長的路 要走。 Fusion Worldwide預計,該法案的資金真正發揮作用還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現在最重要 的是,美國商務部必須迅速批准晶片法案的申請,以便資金能夠盡速流動。因為根據以往 經驗,法案若沒有即時將資金撥出去,也是枉然。 根據對2007年和2010年美國競爭法案的審查發現,該措施中的28個新項目中只有一個得到 了實際實施和資助,因為其必須獲得國會審查。 即使537億美元被標記為緊急支出,這意味著這筆資金已經得到充分保障,無須國會批准 。然而,該法案的大部分其他條款,仍需要國會批准。這對於長期確保美國科學創新仍有 很大變數在。因此,簡單來說,晶片與科學法案只是一個開端,未來挑戰仍非常艱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60553917.A.844.html
fancydick501: 沒屁用 08/15 17:56
somefatguy : 一直刺激一直爽 08/15 18:01
hsiliang : ……現在是美國爸爸要硬幹是吧。美國爸爸不先好好處 08/15 18:08
hsiliang : 理那不照計畫的縮表速度嗎?達不到預計縮表速度要 08/15 18:08
hsiliang : 承認啊 08/15 18:08
venomsoul : 找亞洲任去輪班啊 08/15 18:45
tpegioe : 半導體製造紅海化,毛利降,變成下個面板產業,傷的 08/15 20:48
tpegioe : 是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區域 08/15 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