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nni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athleenc (cathleen)》之銘言: : ※ 引述《limphead (帥哥愷)》之銘言: : 澳 : 大 : 把? : 很 : 麼 : 位 : : 費神時期 : : 費爸的正拍無疑是史上最強沒有之一 : : 既可以打出暴力正手 : : 也不怕跟納豆外的任何選手多拍來回 : : 怎麼打怎麼有 : : 費爸的正拍始終主導者對手 游刃有餘 : : 現在的費爸 : : 正手耐抽度大不如前 : : 體能也大幅下滑 : : 為了讓腳步的移動減到最少 : : 並且極力避免多拍來回 : : 費爸選擇非常極端的幾乎用第一時間擊球處理所有球 : : 甚至用半截擊的推擋來處理底線球 : : 這種打法極需要手感和瞬間反應 : : 難免會因為準備不及導致揮拍動作跑掉甚至離譜拖拍 : : 難免會因為準備不及導致揮拍動作跑掉甚至離譜拖拍 : : 這是你感覺費爸正拍動作沒以前瀟灑的主因 : 小妹有在網球訓練 : 這是我的觀點 未必正確 : 版上有很多資深網球選手 : 還請多指教 : Federer's forehand 與其他現役選手主要差別是 : eastern forehand grip + long streaching arm : 因為年紀較大 : 為了能夠達成一樣力量 : 你會看到他擊球時候 : 手臂愈伸愈長 : 再加上他要更具攻擊性 : 擊球點 on the rise : 如果當天讀球預測不好 : 導致準備延遲 ( 可能年紀大也有關係 ?!) : 如同你觀察 : 有可能擊球時候很像是去 reach 而不是 on the spot : 這樣有個缺點 : 因為他的grip 是比較少top spin : 錯誤容忍較低 : 應該不是為了加大回球角度 : 因為網球控制方向不太會手腕 : 因為網球控制方向不太會手腕 : 而elbow 和身體的空間是為了創造更多力量 : 希望以上有回達到問題 : 題外話 : 如果大家昨天有看 Cincy : 對於 Rublev 猛烈攻擊 : Federer 許多時候反應不及 : 加上他的擊球方式 UE 就會很高 : 現在反而覺得 Roger 比較不擔心那些喜歡打top spin 選手 : 因為反應時間相對較長 回原po推文 :Top spin指的是上升氣流小於下面的氣流(白努力定律?),有點像排球殺球。所以top spin下降速度會比不旋轉快,back spin是最慢的(切球往往會飄比較久的原因),所以不管是什麼spin都可以打平的,只是上旋更有本錢打比較高,因為下降快,比較容易in。kick serve也是同樣道理。 第二點:你要看落下的軌跡球是否像是拋物線(自由落體)才能判定旋轉強度,不是路線高度,平的上旋擊出角度小於五度看起來很像平擊但會提早落地,落地後的衝力很大(摩擦力)不太好抓準時間,這也是很多新網球觀眾會疑問選手為什麼這球不打出角度其中一個原因。 另外你說的spin&power trade off的部分是部分正確的,這取決於球拍彈力、來球速率還有旋轉。 有疑問的點是球速很大一部分是靠「對手來球速度+拍子力量+球拍接觸點」. 因此回擊球速較高的球加上多一點旋轉自然而然球質就很高,有個例子就是當職業選手回擊球速慢又高的球通常都不容易打出又快又旋。當然一般打球的朋友要對付公園老人球又要打出又旋又快的球要消耗的能量更高。 同理,靜止不動的球要打出上旋+速度兼具就要更多力量是兩者相抵是沒錯的。 第五點:從Fed來說,2017後的正拍配置有明顯不同,增加了許多cross court的高拋物線型上旋的配置(正反拍皆是,2018溫布頓更是經典),可以看出高拋物線型的Cross court落地後的彈跳可以把對手帶得更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落地後的彈跳高,迫使對手判斷時會取更後面的擊球點(舒適高度),現今網壇選手站位都偏後面,所以只要彈跳一高,選手要擊球時會離場地更遠,這也是Fed半截擊的優勢。 例如簡單的1 2 punch的配置來看,Fed擊出Cross court 高上旋球,配上下一顆平一點不必繞頭的inside out 上旋……這就是我對於這兩年Fed的進化感想,他利用球旋轉落地後的不同特性,配上對手的習慣創造機會。 如果你常打網球的話,你也能感覺只要彈跳高低不停變化的球需要對腳步思考比較多,其實每一次的擊球都是針對不同問題去做解決,因此Fed想要創造更多不同以往的問題給對手的方式,SABR還有繞頭就是一種方式,誰知道接下來Fed還會配上什麼招數呢~ 另外Nadal的戰術也是旋轉搭配高度變化創造機會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32.235.63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nnis/M.1566027848.A.A98.html
FabriRomeo : https://i.imgur.com/a6S0FHe.jpg 08/17 16:12
jonathan8809: 當我來這學物理 08/17 21:39
jyo1229 : 高拋物線的抽球跟費爸蠻搭的 讓下一拍平擊或上網都 08/17 22:52
jyo1229 : 更有優勢 08/17 22:52
cathleenc : 謝謝你的解釋 08/18 07:15
enjoy : 推,說明的很好 08/18 12:58
boyutsai : 推科學 08/18 14:48
dannyexpress: 感謝分享! 08/18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