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V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Oculus不斷降價,微軟急起直追以更好的顯示、更簡單的設定、更便宜的價格來搶市 雖然微軟盔手把定位差了些,但CP值比vive高出不少 加上後面有個評價還不錯的高規小派8K追趕,預計明年年初就會出貨 腹背受敵下,HTC玩VR還能領先多久呢? 資源拿去做vive focus,卻不見得打得過高階手機+gearVR 個人覺得HTC如果要開發vive 2.0,有這些規格的話蠻有賣點 - 單眼4K@90HZ AMOLED面板,不比小派差但也不用太好,因顯卡還追不上 - FOV大概150~160度就好,配上4K可大大消除SDE - 改成inside-out追蹤,就像微軟盔,不再需要外部燈塔 - 頭帶左右加上廣角攝影機,用來追蹤手把,手把定位較不會有死角 - 兩用型,不接PC可以變成一體機,一體機模式時用一體機可以負擔的效能來跑應用 (就變為vive focus 2.0啦),接PC時可以利用PC效能,頭盔單純顯示與定位 (此為kuma大的點子) - 遊戲/應用有支援的話,可以在單機與一體機共用進度,一體時跑簡易模式 - 模組化,支援配件(像小派) - 其他細節別砸鍋,例如舒適度、耀光、殘影、延遲....等等 身為台灣人還是希望台灣廠商繼續No.1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208.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VR/M.1513762243.A.C33.html
kuma660224: 你說的硬體比較像未來的MR2.0..... 12/20 18:03
kuma660224: Vive如果不用燈塔,相容性可能有問題 12/20 18:03
kuma660224: 鏡頭定位短期內無法比Vive1準而穩。 12/20 18:04
kuma660224: Vive2應該會改用降成本的基站2.0 12/20 18:08
kuma660224: 但基站2.0無定位led,跟目前Vive不相容。 12/20 18:08
我個人意見是,vive 2.0不見得要相容1.0 能相容當然好,但為了相容綁手綁腳的話我認為不是個好主意
kuma660224: 所以得等HTC高價庫存清完....才能換產品 12/20 18:08
kuma660224: 小派的雙4K@90hz不知是否真能量產 12/20 18:10
kuma660224: 看起來規格蠻夢幻。就怕跳票.... 12/20 18:11
小派之前有能力出貨幾千台4K(雙2K)版本,我是覺得ok
kuma660224: 對HTC較簡單的小改版,可考慮換用 12/20 18:18
kuma660224: MR那1440x1440螢幕, 各廠都能叫到貨 12/20 18:18
kuma660224: HTC沒理由買不到,先改款Vive1.5? 12/20 18:18
kuma660224: 可沿用既有燈塔手把與頭盔料件。 12/20 18:19
kuma660224: 目前Pentile Oled的Vive單眼259萬次畫素 12/20 18:20
kuma660224: 而MR那RGB面板單眼是622萬次畫素。 12/20 18:20
vive 1.5,螢幕升級,價格又差不多的話(意思是賣現在1.0的價格,1.0降價), 我覺得這時間點也還ok,因為vive1.0的SDE真的蠻明顯
biostrike: 近期只要加個無線模組+標配頭戴耳機就能當1.5賣了 12/20 18:56
biostrike: 解析度fov提升+無線當2.0才有意義,只是現在出的話無法 12/20 18:56
biostrike: 想像會多貴,反正價格是第一門檻,能多便宜才是重點 12/20 18:57
我覺得無線可以當成配件賣,所以沒列入2.0建議,但2.0需設計為模組化支援這些配件
leafland: HTC自己也想不出來,才會去做Vive focus 12/20 19:20
iceyeman: 開規格只有第一代會開,接下來就是把消費者當羊宰時代 12/20 19:30
壟斷市場才能慢慢宰羊,一堆競爭者的話還慢慢宰就宰不到多少,都被別人宰光了...
kougousei: 想太多 單眼4K你電腦也跑不動= =.... 12/20 20:52
可以類似小派作法用1440P進去再升成4K阿,用4K面板是為了降低SDE 且日後PC跑得動時可以跑真4K,頭盔不用改變硬體
Victory2: 對我來說,只要規格比照Pimax那台,我就買單! 12/20 22:05
有小派在前,vive2.0要繼續稱霸沒退路只能比他好或一樣好
hygen: 單眼4k,90hz,現在最強消費型顯卡nv 1080ti也很難順跑吧? 12/20 23:59
沒錯,跑不動,所以有其他做法,不是面板4K就一定要畫4K傳輸4K給頭盔
kuma660224: 其實也不用開規格就能實質解析度進化。 12/21 09:20
kuma660224: 把pentile oled換成rgb排列的面板 12/21 09:21
kuma660224: 就算維持1080x1200也能跟rift拉開差距 12/21 09:21
這算vive1.1? 就稱為vive+好了,這應該是硬體更動最少的升級,只要換面板其他都一樣 短期先出vive+,賣和現在vive同價,vive1.0降價三千 然後再出vive pro,用1440x1600面板,賣同價,同時vive+與vive1.0同步降三千 長期再出vive2.0 這樣有救嗎? XD ※ 編輯: zebb (220.132.208.60), 12/21/2017 09:59:24
kuma660224: VR行動+PC家用的設計,去年Pico neo 12/21 09:46
kuma660224: 有展示過,可外接PC的行動VR。 12/21 09:46
kuma660224: 只是當時技術水準限制, 定位是用 12/21 09:46
kuma660224: 外置安裝,導致行動不夠行動,不算成熟 12/21 09:46
kuma660224: 現在Focus用inside out方案當行動很ok 12/21 09:46
kuma660224: 但卻不兼容PC, 就可惜了。 12/21 09:46
kuma660224: neo的奇特做法是分題式一體機。 12/21 09:49
kuma660224: S820與電池外接,頭盔就能很輕小。 12/21 09:49
kuma660224: 用TypeC連到頭顯,更奇葩是它把這 12/21 09:49
kuma660224: 外接運算裝置順便做成game pad 12/21 09:49
kuma660224: 這gamepad本身等於一台安卓遊戲機 12/21 09:50
kuma660224: 用TypeC輸出畫面到顯示裝置。 12/21 09:50
kuma660224: 這方案HTC可以參考一下。 12/21 09:51
kuma660224: 這樣一機可以兩賣。不買分體運算就接PC 12/21 09:52
kuma660224: 分體行動VR也易升級,S835->S845 12/21 09:54
kuma660224: 每年出新版分體運算的gamepad 12/21 09:55
kuma660224: 若讓game pad在pc能模擬Xbox手把 12/21 09:56
kuma660224: 應該硬體也只要再多個usb頭 12/21 09:56
william456: 單4k,1080ti就很喘了,雙4k只能看片或不玩3A吧 12/21 09:57
不是真的要畫4K,主要是為了降低紗窗
kuma660224: Focus2.0就很完美,行動+PC通吃 12/21 09:57
kuma660224: 然後外接盒的TypeC理論上也可接Vive 12/21 09:59
kuma660224: 把Vive拉進Focus打造的行動VR生態圈 12/21 10:01
kuma660224: 減少產品路線分歧。 12/21 10:01
這pico neo還真有趣,但心得文好少
kuma660224: 單4K主要應是解決紗窗感提升視角用 12/21 10:05
kuma660224: 即使不輸入原生4K,還是會更細緻。 12/21 10:05
kuma660224: 因為面板本身顆粒感減少很多 12/21 10:05
kuma660224: 無線我覺得當配件比較好。因為那個 12/21 10:11
kuma660224: 成本太高,Vive主要是價格戰吃虧。 12/21 10:11
kuma660224: 再搞內置無線,市佔只會被打的更慘。 12/21 10:11
kuma660224: 光是Tpcast那堪用方案就299鎂 12/21 10:14
kuma660224: 都快比直逼降價後的某些PCVR方案了 12/21 10:14
kuma660224: 太貴的東西能外接就不要內建。 12/21 10:15
kuma660224: 這樣比較有彈性 12/21 10:15
我看過很多人認為有線就夠了,也有體質敏感的人用過無線仍覺得延遲更大而轉回有線 所以說,另外當配件賣真的比較好,降低售價才是重要的沒錯 ※ 編輯: zebb (220.132.208.60), 12/21/2017 13: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