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Voc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附影片、音檔連結),無部落格廣告: https://streetmusic37.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html 明明老師說的我都有聽進去啊?! 每天照三餐跑音階、彈唇(口水還亂噴),但好像永遠看不到成效。 難道我真的沒有天份?該轉換跑道去賣雞排嗎? 千萬別衝動啊,你只是少搭了一座橋而已! - 正文開始 - 基本功重不重要? 如果你認為我是真的在發問,請先去面壁十分鐘。 當然重要囉,但更重要的是 如何讓它跟實戰歌唱接軌 ! 以打羽毛球為例,空揮對於動作的修正一定有正面幫助, 但如果你認為比劃個幾次長球就能馬上打到後場、比賽功力暴增,那就異想天開啦! 因為還有太多中間的步驟被你落掉, 像是實際打到球、練習在不同來球情況下執行正確有效的動作等等。 而歌唱,也是相同的道理! 每個歌唱練習你都該通盤了解它背後的意義與目的, 你才會知道它潛在的功效、使用時機,以及怎麼用進歌唱中。 進步緩慢、做白工事小,要是因而受傷可得不償失呀! 我們就以經典的歌唱輔助練習 『彈唇』 來示範。 部落格的讀者相信都知道彈唇有許多不得了的好處, 它能幫助你暖嗓、控制氣流、建立聲區的連接、穩定喉頭等等, 但輔助畢竟只是輔助,總有一天你得獨當一面上台唱歌。 所以我們得在輔助練習達到目的後慢慢拿掉它,或是說 漸進式地將它移植進歌唱裡 。 先來比較幾項彈唇和實際歌唱間的差異好了: (如表格) 歌唱時的發聲狀態根本就像脫韁野馬啊... 相比起來,彈唇幫助你控制住好多好多不安定要素。 一解開束縛就想直接飛天?除非你是萬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 更安全可靠的方式,是一個一個確保移植後再將這些輔助器拋棄。 譬如說,把協助控制氣息流量的嘴唇拿掉: → 改用閉口的 m 去跑音階,並注意是否有氣息不順或音量忽大忽小的問題 。 又譬如,把特別設計過的音階捨去: → 試著用彈唇把一首歌彈過去,看看狀態能否在更複雜的旋律底下不受干擾 。 再譬如,把咬字放回去: → 從一個純母音開始,慢慢擴張到更複雜的子母音組合、歌詞, 過程中試著維持放鬆與連接 。 如果成功了,很棒,繼續下一個移植; 不幸失敗的話,你也會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該加強什麼。 如此一步一步踏實地從基礎練習邁向實戰歌唱,聲音的進展才會穩健確實。 懂了嗎?不是彈唇彈一彈就直接去唱歌呀! 能無痛完美轉換成功的人不能說沒有,但畢竟是少數。 大部分的人都是誤打誤撞改善一兩個點,沒抓穩它能帶來的所有好處,非常可惜! 另外,我常常聽到人義憤填膺地說 xxx 練習無用, 然而多琢磨一下他的發言或影片便會知道問題根本不在練習本身,而是在他的操作上。 要嘛根本做錯,不然就是沒花心思去做輔助練習和歌唱間的過渡。 深入地了解你在做的每一個練習並開始搭橋吧,魔鬼都藏在細節中! 唯有懂得它們的意義才能讓它們在對的地方有所發揮。 而當一切都撥雲見日,兇猛的進步便再合理也不過。 -- 【偉豪老師的音樂教室】 https://linktr.ee/wayhowstudio7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145.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Vocal/M.1544536404.A.07E.html
villagekids: 推推 12/11 22:02
pika1205: 推~ 12/13 14:27
※ 編輯: streetmusic (114.43.215.111 臺灣), 05/09/2024 16: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