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ugusta (賤民有賤民的選擇....)》之銘言: : 所謂的「社會契約」與「自然狀態」並不是歷史事實, : 而是種思想推理上的命題, : 這一點其實洛克還盧梭早就有澄清過。 : (出自哪裡我忘了,不是《政府論次講》就是《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 現代版的社會契約論最有名的要屬羅爾斯的正義論, : 他的「無知之幕」的概念試圖指出一個絕對理性的主體, : 在完全抽離社會背景脈絡後(或者說在添入主體個性前), : 會如何替即將揭幕的共同體訂下一套絕對正義的規範理念。 : 對於理性人的定義,我們縱使不採最狹義的利己概念, : 如果我們承認人性中的自我犧牲是種美德,自殺不具可非難性, : 亦即生命並非絕對或神聖的,那麼在揭開無知之幕後, : 死刑具正當性仍然可能是成立的,反之亦然。 : 簡言之, : 社會契約式的倫理學論述並不當然會與死刑相扞格, : 兩者在邏輯上並無正或負的相關性。 : 從而, : 拿漢摩拉比法典真實存在的應報刑與社會契約論相互驗證, : 不管說發生應報刑的歷史時代是種「自然狀態」或「社會契約成立前」, : 都是謬誤。 我覺得用無知之幕不一定會得出死刑正當的結論, 因為羅爾斯認為在無知之幕中的每個人會對弱勢族群好一點, 我舉個例子吧,100個人分100塊,在不知道誰會拿到錢的情況下, 假設有兩個方案,A是一個人拿100塊,B是100個人每人各拿1塊, 只用數學思考的話會覺得兩個方案拿到錢的期望值一樣是1, 但羅爾斯會採用B方案。 現在假設社會上最弱勢的族群的人會犯在中華民國刑法中會被判死刑的罪的比例較高, (我覺得這個假設幾乎是真的) 這樣子在無知之幕中〝簽訂〞社會契約的人, 會不會覺得自己可能就是那個被環境所逼而犯死罪的人呢? 如果他們會擔心自己是犯罪的那個人,就會把司法制度設計得讓自己有機會悔過, 有機會出社會重新做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228.2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Philosophy/M.1434248770.A.2F4.html
kuopohung: "不特定某人在揭開無知之幕後" 06/14 17:38
kuopohung: 從這句來看就可知原原PO根本對羅爾斯不熟 06/14 17:39
kuopohung: 無知之幕是蓋上去的,而不是掀開的,他當作是海德格 06/14 17:39
kuopohung: 真理開顯論嗎? XDDDDDD 06/14 17:39
sopare: 依照這種說法 不弱勢的人就可以判死刑? 06/14 17:40
uka123ily: 不是是大家都不會遇到死刑 06/14 18:09
Augusta: 一樓是羅爾斯肚裡的蛔蟲,對正義論滾瓜爛熟,可以吧?XDD 06/14 22:27
Lenserote: 掀開、揭開、撕開、打開什麼的,跟是否理解無知之幕沒 06/15 00:41
Lenserote: 什麼關係,只是用詞而已。以此主張別人不熟羅爾斯實在 06/15 00:41
Lenserote: 奇怪。謝世民自己在課堂上也用過掀開、揭開這一類詞, 06/15 00:41
Lenserote: 難道他也不熟羅爾斯? 06/15 00:41
kuopohung: 無知之幕好比布幕是拿來蓋所有人的,怎麼是掀開? 06/15 01:07
kuopohung: 假若是掀開那還幹嘛拿? 06/15 01:07
roockie: 樓上沒有看過《正義論》吧?Rawls 自己就說「掀開」 06/15 01:32
kuopohung: 大學時看的 06/15 01:32
roockie: 可以拿書出來翻一下 06/15 01:34
Lenserote: 我明白問題在哪裡了,K的意思是「無知之幕不是用來揭開 06/15 02:04
Lenserote: 的」,所以當A說到揭開無知之幕時,K才會主張A不熟羅 06/15 02:04
Lenserote: 爾斯。但是A說到揭開無知之幕的時機應該是指在我們決定 06/15 02:04
Lenserote: 原則之後。你們在這部分應該沒有衝突,只是K有點誤會A 06/15 02:04
Lenserote: 的意思,這也使得我誤會K的意思。 06/15 02:04
Augusta: 他看正義論根本有看沒懂,否則不會在「掀開」還「蓋上」 07/04 00:27
Augusta: 作文章......XDD 07/04 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