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AOKAOKAO (鬼斗)》之銘言: : 各位板友大家好 小弟只有讀過蘇菲的世界這種哲普 : 說不上是熱愛哲學 也不是說對許多基本問題很有興趣 : 只是身為一個想要做好事情又會想東想西的人 : 曾與虛無主義的心魔對抗一陣子 然後發現讀卡謬很有幫助 : 自那之後我就認為哲學是一種思想工程 而我受益甚深 : ==================================== : 之所以會想要找「真實」或是「改革」相關的哲學 原因無他 : 也是因為思想上有所需求之故 明確來講最近小弟常常面臨下列問題 : * 我現在的作為是正確的嗎? : 的確正確與否在不同的場合、脈絡底下都有所不同 : 但這裡仍然列出這個問題作為第一個是因為 : 就算我特別嫻熟某個特殊場合 : 我卻仍然常常會有這個疑問冒出 : 但是卻苦於缺乏一套管用的思考 SOP 來跨越這個自我質問的柵欄 : * 為求正確理據,我已盡了查找資料作為論述、行動的根本。 : 但我怎麼確定我沒有受到確認偏誤的影響? : 或已經盡可能脫離了確認偏誤? : * 如果我已經知道有確認偏誤這種心理效應, : 我如何還能夠肯定我閱讀了任何資料之後而形成的信心? : 除了數理邏輯之外,是否有任何信心可以完全不來自於信仰? : 這個問題尤其是痛中之痛 實務上我總是抱持著某些信仰在行動 : 這些信仰未必是傳統宗教的那種教條信仰 容小弟後述 : 再來是「改革」的部分 這些問題也都奠基在「真實」系列的問題之上 : 因為我或者我之所為如果沒有真實作為依靠 : 那麼我對於現有事象的評判就很可能有誤 : 並且我所欲完成的改良、改進方案、評判方法可能也都有問題 : 自然不具備改革的正當性 : 假定我對於自己的真實性已經具有足夠的信心 : 那麼關於改革有以下問題 : * 如果人們一直以來都處在不滿意但可忍受、且已習慣的狀態, : 一個人該憑什麼決定發起改革的行動? : * 改革都會面臨陣痛期,陣痛期若是大到無法承受, : 那麼所有行動都將只是破壞。 : 改革者是否必須能夠保證成為破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他的行動才有正當性? : * 承上,如果破壞是可以容許的,又是誰來決定可接受的受損程度? : * 一般來說,改革行動過程中有三種腳色:維護舊有秩序者、改革者、 : 不聞問者。不聞問者可能從改革行為當中獲利, : 但改革者若是事先知會,不聞問者可能反而成為阻力。 : 這樣一來,為了成功而向部分不聞問者隱瞞自己的行動是否不道德? : 這些問題都有適用的地方 比方說政治場域、公民運動 : 或者如小弟自己面對的例子 公司內部的一些集體事務 : 因為問題很多 而且也不那麼像是「根本」的哲學問題 : 所以也不是上來求解答 只是想諮詢看看板友 : 是否有什麼關鍵字能夠找到相關的哲學的書或是資料? : 感謝各位 一、真實性 原PO提到窮盡可行的方法來確認自身觀點是謹慎的做法,但如此可以保證其為真? 我認為窮盡只是一個「理念型」面對問題的態度,實際上不可能有人真的能辦到。 因為這種方式在實行上有它的難處,簡述如下: 其一,嘗試想要窮盡所有可能方法往往只是「想的到」的辦法, 然而這可能只占所有辦法的一小部分,其餘的辦法則超出現有想像、認知能力的範疇; 其二,什麼樣的觀點能被定義為客觀?是盡可能排除個人主見而嘗試以較「理性、科學」 的方式或工具來看待、描述、解釋嗎?然而該使用哪些工具或方式, 不也是一種主觀的取捨嗎?每個時代都有其典範,而這也決定這時代所謂的「客觀」。 二、改革 原PO提到不滿意但可以忍受,且已習慣的生活,我想這在思考與情感方面, 不太可能會有推動大改革的動能。 一般人會起身投入改革甚至革命事業,往往是親身經歷的苦痛已超出忍受限度, 足以讓人們拋下熟悉、安全的生活方式,走入一個辛苦、不確定、不安全的狀態中, 或許偶然的事件也會讓人參與,但沒有足夠的動能是沒有辦法長久維持 或是採取比較激烈有效的方式。 再來原PO提到正當性之建立,我想應該不是建立在陣痛期所造成的傷害多寡, 而是變革者有沒有辦法讓人們相信他的故事, 例如朝代變革者往往會有許多神話故事來告訴大家他就是那個萬中選一的特別存在, 甚至他的子孫也是具有這樣的格位,許多傳統行權威之正當性就是賴此建立; 又或是訴諸大義,自由就是很常被拿來用的口號; 又或是編織許多美好的願景,讓人們願意為了這個願景犧牲奉獻。 當人們相信這些故事後,陣痛期所造成的種種不適是可以被合理化的, 簡單來說,會不會包裝自己,會不會說故事, 才是一個變革推動者成功所必須具備的要件。 -- Sent from my Window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6.81.1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Philosophy/M.1539591005.A.EDC.html ※ 編輯: Sociology56 (117.56.81.121), 10/15/2018 16:17:33
KAOKAOKAO: 感謝 S 大 看到「往往是親身經歷的苦痛已超出忍受 10/18 20:01
KAOKAOKAO: 幾乎要流下淚來般的感動 10/18 20:01
KAOKAOKAO: 但是每個人的標準不一 在我的職場環境 多數人漠視 10/18 20:02
KAOKAOKAO: 我想要改革的對象又有相當龐大的勢力 10/18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