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jimmy5680 (未必會飛的企鵝)》之銘言: : 這是我這串回的最後一篇了,明天還有要事沒時間浪費。 : ※ 引述《hgt (hgt)》之銘言: : : 奇怪 你自己也找了劉鴻亮的文章 卻不看他 反而去找一些奇奇怪怪 : : 席諾普海戰 美國海軍等等跟英軍跟鴉片戰爭不相干的東西說一堆要幹嘛? : 引那篇文章是因為文中有引用時人文獻,我並不是很信任裡面的論述, : 此外,所有英文資料都指向同樣的論述, : 那就是shell-gun直到1853年才被證實效果非凡,而鴉片戰爭年份在那之前, : 這明顯不符合你愛提的英軍運用新式榴彈而大獲全勝的論點! : : http://tw.hjwzw.com/Book/Read/2753,777798 : : 1839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中英雙方火炮炮彈的比較研究 : : 劉鴻亮孫淑云 : : (北京科技大學科學技術與文明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 : " 此時英軍的火炮以引信或燧石擊發器擊發,少量的火炮還采用了雷汞底火,以撞針擊發。 : : 從類型上講,可分為:1、長管加農炮。特點是身管長,初速高,射程遠和彈道低伸。2、 : : 榴彈炮。此類火炮是皇家炮兵的標準裝備,有24磅、12磅、9磅、6磅等幾個不同口徑。該 : : ------------------------------------------------------------------------------ : : 炮發射爆炸彈是榴彈炮區別于其他火炮的主要特征之一。3、臼炮,分戰艦和陸軍用的兩 : : ------------------------------------------------- : : It was regarded as a special-purpose weapon, secondary to solid-shot ordnance. : : ---------------- : : 類臼炮。戰艦用臼炮主要指的是短管鐵炮型的艦炮——卡隆炮。英軍于1779年開始在艦隊 : : 中使用,發射空心澆注的爆炸彈或葡萄彈等。4、艦載火炮。" : : " 二、英軍炮彈的分類及其性能 : : .........江蘇候補知府黃冕云:“伏查夷變以來,歷見各省章奏,虎門、廈門、寶山, : : 皆為夷船飛炮所潰。其炮彈所到,復行炸裂飛擊,火光四射,我軍士多望風膽裂。其實夷 : : 船亦不盡飛炮,大抵攻堅城,沉敵船,則用實心之彈。驚敵陣,潰敵眾,則用空心之炸彈 : : 。” : : "...爆炸彈,分為內裝緩燃藥和信管的生鐵爆炸彈、內裝縱火藥劑的燃燒彈以及康格里夫 : : 火箭發射的爆炸彈三種。內裝緩燃藥信管的爆炸彈在艦炮發射中的比重。今英人云:“在 : : 19世紀上半葉,海軍火力系統也進行了一場深層次的革命。這場革命從1822年開始,…… : : 一位名叫亨利·佩克漢斯的法國炮術技師發表了一篇論文,探討了如何不通過大規模造艦 : : -------------------------------------------------- : : 計劃就可以獲取與對手之間的力量均勢的問題。……(英法)兩國海軍幾乎在同一時刻開 : : ------------------------------ : : 始使用爆炸彈,法國于1824年下令其55磅型火炮使用新型炮彈,僅僅兩年后,英國也開始 : : ------------------------------------------------------------------------------ : : 對其性能優良的68磅型火炮配備這種新型炮彈。與此同時,英法雙方海軍繼續使用實心炮 : : ----------------------------------------- : : 彈。然而,由于加農炮具備射程遠、射擊精度高等優點,因此,到了19世紀30年代末期, : : ---------------------------- : : 大部分的三層甲板戰艦均配置了60%的實心彈加農炮和40%的空心爆炸彈火炮。 : : -------------------------------------------------------------------- : :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欽差大臣耆英奏報:“其炮子嵌設艙板之上,大者 : : 七十斤,小亦二十四斤,另有炸子,系以一子包孕,遇火開裂,即能飛出,實屬奇巧可惡 : : ,非尋常火器可比。” : : 照你所說 英軍戰船只有長加農(gun) 短加農(carronade) 只有一艘砲船 : : 有兩門臼砲 那清軍見到那麼多飛砲炸子 是外星人打出來的????? : 英軍於鴉片戰爭投入數十艘船,我引的資料不過九艘, : 其中三艘三級戰列和復仇女神號都寫了,那剩下的都是什麼船呢? : 至於文中所提戰列艦彈藥比例─顯然該文作者並不是很了解。 : : 長加農不能射爆炸彈 短加農除了實心彈 還能射葡萄彈 , canister shot : : 你不會以為這叫"開花彈"吧 這是給火砲用的近距離霰彈 懂嗎??  : :   劉鴻亮已經說1826年英軍開始配備派克桑砲 你還在凹甚麼凹??? : 1.把shell-gun都全都當作paixhans gun是不恰當的,不過你想當作代稱就算了 看到你這句 我真的大笑三聲XD 我早預料到你要說這個 因為我之前就說 你沒搞懂"派克桑砲"它的重點特點在哪裡 你是不是認為明明是換砲彈 為什麼我會說他是派克桑砲?? 因為"派克桑砲"最大的特點不是他的砲體 而是"砲彈" 呵呵 你自己再慢慢研究吧 : 2.所有資料都指出基於技術以及理論的不完善,shell-gun一開始主要被用於岸防, : 僅少數用於實驗或裝備於戰艦來測試, : 這也是為何投入遠東的這些較舊的船─三艘戰列都是1810年代下水─並未裝備, : 而即使是全面翻修後的地中海艦隊主力艦也只有使用個位數的八吋炮! : 因為有實驗中的前衛武裝就認為是次要戰區的獲勝主因, : 那我是不是可以說美軍是靠磁軌炮打贏伊拉克? : 話說回來,你引的東西和我說的毫無衝突,只不過你解讀有問題。 你引那些跟英軍 跟鴉片戰爭關連都不大 我根本不想浪費時間去看 你自己去慢慢比對 慢慢腦補 我不奉陪 : :   唯一有錯的地方是劉鴻亮說短加農能射空心爆炸彈 這是不對的   : :   他大概也把canister shot當成空心爆炸彈xd  : 你也知道這點,上面文中的彈藥比例顯然有問題。 : :   還是好好去充實自己吧  刪推文只會讓人看笑話 呵呵 笑死!! : 刪推文是因為有人不認錯在底下一直亂,容易造成閱讀障礙! 因為心虛站不住腳才刪推文 這才是真的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9.1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31006374.A.E02.html
lbjg: 能請大大把派克桑砲的部分解釋清楚嗎?這不就是爭議所在? 05/07 21:49
我用維基條目的資料比較快: Paixhans developed a delaying mechanism which, for the first time, allowed -------------------------------------------------------------------------- shells to be fired safely in high-powered flat-trajectory guns. The effect of ----------------------------------------------------------------------------- explosive shells lodging into wooden hulls and then detonating, was ------------------------------------------------------------------- potentially devastating. This was first demonstrated by Henri-Joseph Paixhans ----------------------------------------------------------------------------- in trials against the two-decker Pacificateur in 1824, in which he ------------------------------------------------------ 這段是說派克桑發展一種機制 讓開花彈能安全地從加農砲發射 怎麼做呢?? 很簡單 把砲彈放在一個"砲座"(sabot)上 把這兩部分緊緊綁好 然後再發射就可以 當然 砲彈也要有信管才行 而信管是由發射藥來點燃 也就是說 發射的瞬間 同時點燃砲彈 然後射出 為何加個砲座 開花彈就能從加農砲安全發射??? 也很簡單 因為沒有砲座 開花彈放進加農砲時 因為砲彈的滾動 很可能信管 是面向發射藥的 這時點燃發射藥 很可能會因為發射藥的爆炸 使得開花彈瞬時爆炸 所以很危險 使用砲座 可以使信管穩穩朝向砲口 而非發射藥 信管則利用砲管壁縫 所冒出之火花來點燃就行 非常安全 所以 派克桑是發明一種"機制" 所以之後美國人後來發明的達爾格崙砲(Dahlgren gun) 其實也只是改進派克桑砲 在我眼裡 我還是會把它看做是派克桑砲的一種 successfully broke up the ship.[2] Two prototype Paixhans guns had been founded in 1823 and 1824 for this test. Paixhans reported the results in Experiences faites sur une arme nouvelle.[3] The shells were equipped with a fuse which ignit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gun was fired. The shell would then lodge itself in the wooden hull of the target, before exploding a moment later:
jimmy5680: 你喜歡跳針就繼續吧,連我引的資料都沒看完... 05/07 21:53
※ 編輯: hgt (123.195.9.191), 05/07/2015 22:10:30
jimmy5680: 只會提派克桑就好像把後膛槍都說成德雷賽撞針一樣 05/07 21:55
hgt: 對不起 當時就只有派克桑發明了這機制 所以當時不管誰用了 05/07 22:15
hgt: 就能叫派克桑砲 至少也是使用"派克桑砲彈" 05/07 22:15
hgt: 因為派克桑對砲體沒做啥特別改進阿 他重點就是放在這機制 05/07 22:16
capitalofz: hgt還在這邊喔.... 05/08 02:37
HuaBa: 繼57mm砲之後,又一力作 O7 05/08 04:22
wolfpeter: Hgt大 我愛您 05/08 08:13
lbjg: 感謝分享 05/08 10:16
jimmy5680: 沒看資料就別亂講話,最好只有派克桑發明shell-gun... 05/09 14:50
hgt: 派克桑到底發明了甚麼 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你繼續當方唐鏡 05/09 17:44
hgt: 隨你 我不干涉 05/09 17:45
jimmy5680: 相信美軍的Colonel Bomford對你的說法會備感遺憾 05/10 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