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onarchist (ドン・キホーテちゃん)》之銘言: : 按:本文討論了中日雙方歷史記憶和戰史研究的不同(不是指史觀不同),個人 : 覺得頗值一讀,供大家參考。 : ==== : 為何抗戰老兵記性不靠譜 : 文 | 黃章晉 : 今天,陷入感動疲勞的中國人,或許只有老兵能贏得最廣泛的感動。但令人遺憾的 : 是,近年被廣泛傳播報導的老兵水分也不少,譬如曾登上《解放軍畫報》封面的 : 池炳文,就有人分析認為,他掛滿前胸的各式證、章,不少應該是從淘寶買來的。 : 即使貨真價實的抗戰老兵,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被媒體爭相採訪時,往往也會讓 : 人陷入兩難困境:一方面,確實需要他們講述親身經歷喚起社會關注,但令人尷尬 : 的事實是,他們的回憶大都非常不靠譜。 : 被稱為「松山戰役研究第一人」的余戈先生曾這樣評價中國老兵和日本老兵回憶: : 「日本老兵撰述或口述,基本上時間地點準確,記不清的地方可以參考公刊戰史修 : 訂,也可以在戰友會的交流活動中彼此互證,因此可以做史料引用;中國老兵的口 : 述或撰述,基本上是蒙太奇片段,其間偶有莫言筆法,因此更適合寫小說或做電視 : 劇。」文化與回憶 : 除了手撕鬼子略顯誇張外,橫店抗日神劇並不離奇,很多抗戰老兵的經歷比橫店 : 還傳奇: : 魏X樓老先生13歲參加八路,半年後就用炸藥包炸毀一列軍火專列,宋X才老先生 : 16歲參加八路,第一仗就在拼刺刀時刺殺了三名日軍,譚X老先生甚至在11歲參 : 加遊擊隊的第三天就參加伏擊戰救出了6名盟軍飛行員。 : 人們在傳播某些資訊時,為引起聽者的注意和重視,往往會有意無意強化其數 : 量和程度,通常災難事故發生時,人們會不自覺傾向於採信更嚴重的版本。老 : 兵今天才得社會重視,本能會為增加自己的重要性添枝加葉。 是為了引起聽者更加注意或者是為了讓最初那批聽者饒自己一命?! :P 這差很多唷 : 對缺少文化的老人來說,離奇的誇張是常見現象。中國「長壽之鄉」多在貧困 : 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不是因為老壽星們的家鄉環境優良生活方式健康,而是 : 因為他們多不識字搞不清自己的年齡,並且地方官員有挖掘宣傳本地老壽星的 : 優良傳統。一個120多歲的老太太卻有六十來歲的兒子,這種情形只會在少數 : 地方反覆出現。 這和日本長壽老人家常常為了贊助子女而隱居,隱居到各種 虛無飄渺處是一樣的道理.... : 資訊污染也讓老兵們的回憶看上去特別離奇。別處聽來的、看到的,甚至是腦補 : 想像出來的,很容易會植入記憶。能清楚分清自己腦子裡的東西,哪些是事實, : 哪些只是想像,哪些只是自己希望的「事實」,或對這種區分特別在意,是特殊 : 文化薰陶的結果,中國似乎並無這樣的傳統。 傳統是要建立的。 剛要新生活,就又打回了粗鄙意懂容易記的山歌文化, 那群支持的知識份子早被槍決,一點也不過分。 : 抗戰期間的中國軍隊,連排以下多為文盲,他們很難區分事實、傳聞、想像。不 : 可靠的回憶,一旦反覆敘述,尤其是對媒體吹噓自己的經歷,很容易快速反覆迭 : 代升級,上次捅死一個鬼子,下次就變成兩個。說多了自己甚至都會信,並且會 : 不斷鞏固。 所以小時後的保防教育課本,就會出現拿一隻雞比人的耳朵的課文 不過也沒人看,許多人現也把它當洗腦就是了.... : 而當時的日軍,士兵普遍完成小學教育,基層軍官均受過中學教育,尤其是日軍整 : 體上都接受了充分的現代軍事教育,不但會養成嚴格、準確的行為習慣,還培養出 : 理性、縝密的思維方式。另外,日軍不但多有日記習慣,很多並非參謀出身的人, : 也能繪製較準確的地圖。 到此為止,其實還要算上一份:日本在兵敗後,國內社會沒有清算這些人 的大規模政治運動。 共產政權興起後,大搞各種反右、政治運動。連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法令都可作廢! 抗日國軍? 別開玩笑了! 為了求生,只好誇大功績,把可能過往部隊虛報戰功的東西補完,以求免死。 為了融入,只好只看顏色,不講真實。唯唯諾諾。 像有清算的場合--比方日軍南京兩個百人斬,報紙上大喇喇的登出來 在遇上國府審判時,所說的辯詞是: "沒有啦....那是為了希望戰後能夠順利把到馬仔,為了展現雄風所虛報的數字 其實只有三五人..." 而某甲級戰犯,對於中日戰爭還說成是: "兄弟鬩牆,哥哥為了管教弟弟手段粗暴了點..." (好年輕的哥哥與年老的弟弟) 而二二八也是相同 在過往開始可以暢所欲言時,有人坦承自己只是看熱鬧,跟著人家進入已被打砸燒 的警署後來牽連被抓。 但在現在某些狀況下 同樣這情節,要如何修正才能顯示出當道的昏庸與反叛者的勇猛或者更加無辜? 別說啥相隔30年50年的事情。 有的家庭糾紛案例中,對於同一件事情,有的人的記憶就與另人不同,扭曲至極 ...相隔不過約十年。 : 當年紅軍什麼裝束?50歲以下的中年人描述的紅軍更像電影中的紅軍——服裝整齊 : ,都戴八角帽,上有紅五星、70歲左右的老人都說紅軍是灰布衣服、服裝不整齊, : 80歲以上則說紅軍穿的是青布衣服,有些老人說是純粹的黑色,而不是綠色或藍色。 : 但當時發生在附近青槓坡的戰鬥,雖然土城鎮人無一親歷,但描述卻出奇的一致: : 「許多老人隨時都能夾敘夾議地講出一大串,尤其是說道紅軍為什麼會失利時,各 : 個都像是軍事分析家,有些老人還會挪用桌上物品當沙盤進行講解。」 一個喜歡編造故事、讓人望之不敢回嘴聽命而行的權威體 怪底下的人因他的壓力而對過去陳述失真、記憶錯誤.... 這還真是有意思........... 這傳統似乎距今沒有一個世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11.193.1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40015997.A.844.html
MOONRAKER: 雞比人耳朵是什麼 小時候保防教育頂多看到「山村魅影」 08/20 04:49
就是一個耳中雞拔....拔雞毛的故事 說某個傢伙有次去理髮廳,理完之餘進行過往的鋼刀剃鬍與棉棒清耳 清一清,唷,雞絨~ ! 大家就傳開了,一傳三,變整根羽毛,三傳五,變雞翅,五傳八,變成小雞, 八傳十,變成大雞.... 有個昨晚雞不見的人恍然大悟:我家的雞不見了,原來就是他幹的! 然後一堆人起義....起哄 攘攘著要這人再次讓大家見證奇雞/讓雞露面說說在耳中有啥感覺/死傢伙還我雞之餘.... 就有小姐很見義勇為的,拿隻大雞在這人耳朵旁邊比,說:這是耳中能掏出來的嗎?! 大家見勢,遂一哄而散 ....其實挺伊索寓言的.... 若是文革,可能會變成拿雞硬塞,要展現這傢伙資本右派的貪婪與壓榨吧.... "他媽的偷我們的雞時就能藏,我們送你時就塞不進去,是瞧不起我們廣大勞動 人民的熱情,不配送你雞是不? 狼心狗肺....抵抗是吧? 這有毛主席的言論, 我倒是要塞往你這反動份子的腦海中,讓你牢牢記住....!" 慘事與奇蹟發生了......
tony3366211: 看以前飛駝峰的飛行員被腦障礙經理扯去投共 後來被 08/20 09:07
tony3366211: 批鬥那慘況 哀 為何當時會有那麼幻覺呢 08/20 09:07
wolfpeter: 慘阿 08/20 09:14
yuriaki: 松井石根的說詞個人以為正確表現當時日本本瘋狂背後的想 08/20 09:27
yuriaki: 法 08/20 09:28
EvoLancer: 人的記憶本來就不靠譜,就像有人記得一星期前的今天 08/20 09:50
EvoLancer: 晚餐吃啥?回憶錄這檔事就是純參用的 08/20 09:50
g36: 再說當媒體成為宣傳工具時,報紙上的資訊還是得判斷有多少真 08/20 10:15
g36: 實性在裡面 08/20 10:16
※ 編輯: unclefucka (124.11.193.189), 08/20/2015 11:43:43
Kavis: 雞:干我屁事 08/20 12:11
Inkthink: 那時候鳥類階級可以起來革命? 08/20 13:35
wayaba: 推 08/20 15:42
tim1112: 把馬子那段真有趣 所以處男就是愛唬爛 08/20 19:29
AGIknight: 可是有很多口述歷史的老兵根本是住台灣啊= = 08/20 22:01
AGIknight: 恩 原文是中國的 08/20 22:03
hizuki: 那個保防課文太搞笑了,不知道哪裡有掃描本 08/21 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