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aptainprice (普萊斯上尉)》之銘言: : 不是沒價值 其實是很有價值的 但是必須要與戰況做比對 : 同時我們必須秉持"魔鬼藏在細節裡"的精神 把細節裡的魔鬼找出來 : 日軍資料當然有價值 但是為了宣傳 誇大戰果與縮水傷亡都會有的 你的意思是日軍內部的戰鬥詳報是下級單位對上級單位的宣傳文件嗎? : 例如: : http://tinyurl.com/q64zm2b : 日軍的自稱:戦死者が第15軍の主力3個師団で計11400人・戦病死者が7800人・ : 行方不明者1100人以上(計20300人以上) : 然而我們知道參與英帕爾的日軍有近三分之二沒有活著回來 : 日本wiki: : 戦死:26,000 : 戦病:30,000以上 11400戰死,7800人戰病數據來自於 戦史叢書 イラワジ会戦、P.209-212。 嗯,伊洛瓦底江會戰。(1944年12月~1945年3月28日) 英帕爾會戰(1944年3月~1944年7月) 找英帕爾會戰的數據,  不去引戰史叢書的第15冊インパール作戦 ビルマの防衛,  反而引戰史叢書的第25冊イラワジ会戦 ビルマ防衛の破綻。 你都不會覺得很奇怪嗎? : 實際上我是有看您的資料好一陣子啦 只是頭腦要整理需要段時間 : 而我看38D與配屬部隊 傷亡詳報發現到:該師團輜重兵聯隊兵力低到不合常理 : 僅497人 要是此後勤單位數量過低 補充糧彈作業就會出問題 : 估計該輜重兵聯隊多數於新佔領區域防禦並搬運物資至第一線 : 未直接投入第一線戰場  編制裡那一大堆軍馬可不是騎兵座騎還是應急糧食。 : 此外敝人也發現荒木支隊與重砲兵第1聯隊 獨立重砲第2與第3大隊都沒在表上 : 所以該統計表很有可能是特定時間的參戰部隊與傷亡  特定時間,特定單位,哪個死傷統計表不是這樣寫的?  難道第十軍死傷狀況表需要把第七軍的也寫進來嗎? : 8000多人進攻6000多人本身就應該力有未逮 : 特別日軍面對的是六千英軍步兵(還有八千配屬部隊未計入)不是六千國軍步兵 : 這八千多人應該是特定時間投入的兵力 英軍是分散駐守,日軍則是集中兵力攻擊。  分散駐守的英軍最後是被分割包圍而投降。  戰後兩軍的死傷其實都不算很嚴重。  就戰例來說,人數佔優的攻方將人數少的守方分割包圍並不罕見。  而且就新加坡戰役的戰例來看,  就算守方人數比較多,也未必能保證不會被突破。 : 我來做個簡單的推算 拿日軍兩場在華無庸置疑的勝仗:棗宜會戰以及中條山會戰來推 : 滕晰雲先生寫過日軍以一個步兵大隊為基幹的支隊戰鬥群 : 戰力勝過國軍一個兵力五到六千人的師 個人以為為準推論: : 假使日軍的54個步兵大隊滿員率不及60% 兵力相當30個步兵大隊 : 戰力略超過30個國軍師 : 那面對的國軍兵力為:50個師 35萬人 : 那日軍戰力僅僅只有國軍的60%強 那有可能戰線過於延伸被圍攻夾擊而敗戰 : 更別提攻陷並保有宜昌 : 中條山會戰國軍為26個師 18萬人(或許更低) 日軍出動42.5個大隊 : 日文維基說兵力四萬人 應該是指戰鬥兵四萬多人 : 敝人認為日軍戰鬥部隊滿員率約為90% 戰力相當38~40個滿員大隊 : 假使日軍滿員率不及60%相當24個滿員大隊 : 那進攻國軍26個師可能推進遠遠沒有現實順利 : 不會在20日內就攻陷國軍經營三年多的中條山根據地 : 在此表達個人意見 如想繼續討論請私下來信 謝謝! 戰爭不是算人頭就會贏。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240.64.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46711322.A.9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