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 引述《uniski (夢想航海的水瓶)》之銘言: : : 二戰期間空對艦的攻擊有炸彈和魚雷兩種,而二戰後因為飛彈科技的發展現在空對艦的 : 主 : 魚雷不是這麼好玩的 : 對於空射魚雷來說,它的射角跟速度都是非常嚴格要求的,如果不對,魚雷就沒用 :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時候,空射魚雷才剛研發完畢...狀況其實也不好(西方國家也是) 空投魚雷的開發之前就已經有了, 珍珠港的是淺水用的特別款。 : 魚雷的速度限制四百多公理 : 入射角要越平越好 重點還是在魚雷入水時的姿態必須穩定(雷體先著水會導致魚雷失效), 至於飛機速度快慢的限制主要還是看魚雷的設計。 日本是沒太大的問題, 因為速度限制比魚雷機的飛行速度還高。 美國的話就很有口皆呸,110節速度跟15m高度限制是怎樣? 而且這種條件下的可靠度還是其爛無比: 戰前演習測試的魚雷投下後正常航行機率只有十分之一, 開戰兩年後的1943年中,在一次大規模的投放測試的分析結果中,出現以下的數字: 投放總數105條 36%:Cold run(魚雷未啟動) 20%:沉入水中 20%:魚雷航路偏移 18%:定深錯誤 2%:跑到海面上 31%:正常走行 (總數超過100%的原因是有些魚雷同時出現兩種以上的問題) : 還要低空射,還要飛往軍艦預估方向(因為魚雷要時間游過去) : 等1941年之後,飛機的速度都起碼五百起跳 攻擊機的話還沒這麼快, 美國的艦上魚雷機在整個二戰時期都沒到達這個水準, 日軍的流星出來也已經沒機會上船了。 : 另外炸彈的戰術更靈活,例如高空平射、低空用俯衝轟炸或是跳彈 別鬧了,高空對航行中艦艇投彈的命中率根本不能看。 太平洋戰場請不要考慮滑翔炸彈之類的特殊場合,謝謝。 : 所以其實珍珠港之後就...比較沒用了.(至少我自己的認知是這樣,錯了跟我說) 錯得很離譜。 : 另外更靈活的是潛射魚雷,戰績豐厚 : 日本的艦射魚雷就算了,那個打沉自己的可能都還比較多 ....你真的有熟這一塊嗎?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01.43.105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65317328.A.647.html : 推 leptoneta: 把船打幾個洞,找俯衝轟炸機;把船擊沉,找魚雷攻擊機 06/08 00:43 : 推 BUMAS: 日方的空射魚雷還是取得不少戰果阿,只是損失也很大,日本 06/08 00:45 : → BUMAS: 有一套必中投雷法,不過拿命去拼就是了 06/08 00:45 日本俯轟早期的特高命中率,除了飛行員的經驗之外, 也是靠三機一組依序進入、且極低高度才投彈的戰術才能達成的。 這對防空火力不足的敵艦很有用, 但是對機槍火力大幅強化的美國軍艦,就算攻擊成功往往也損失慘重。 : 推 colin1120: 二戰要確實擊沉 魚雷還是比較可靠 06/08 00:47 : → eszerfrm: 日本是非主流啦,歐美拿命拼不值得 06/08 00:47 : → colin1120: 潛射魚雷戰果豐厚 美國的卻也惡名昭彰 06/08 00:47 : → eszerfrm: 一般還是靠潛艦 06/08 00:48 : → eszerfrm: 美國的馬克魚雷 回馬槍XD 06/08 00:49 : 推 BUMAS: 美國的邏輯跟日本不一樣啊,日本會這麼看中魚雷很大一部分 06/08 00:50 : → BUMAS: 是因為九段作戰,艦載機的目的是要幹對方的戰艦的,必須要 06/08 00:50 : → BUMAS: 靠魚雷 06/08 00:50 : 推 leptoneta: 美國後來的空射魚雷就改進缺失了 大和就是魚雷擊沉 06/08 00:50 雖然說改進後的魚雷分發到前線也是1944年下半的事情了, 不過改進後的魚雷性能的確有很大的進步, 450 kt / 730 m的條件要合理多了。 : 推 kira925: 日本那個是漸減作戰產物 實際上氧氣魚雷是真的有不錯戰果 06/08 00:51 : → kira925: 只是沒有空優以後就是炸自己居多了... 06/08 00:51 : 推 BUMAS: 美國比較有制空的想法,航艦的主要目標是對方的航艦,所以 06/08 00:51 : → BUMAS: 以制空跟快速癱瘓對方甲板為主 06/08 00:51 : 推 colin1120: 呃... 空投型氧氣魚雷當時並沒有進入量產階段 06/08 00:52 : → BUMAS: 大和那情況,不出魚雷把你上層炸爛一樣可以 06/08 00:53 : → colin1120: 直到最後 日本的空射魚雷都還是以空氣魚雷為主 06/08 00:53 是的。日本的航空魚雷一直都是以增加炸藥量為改進目的, 魚雷本身的航速則一直維持在41-42kt左右的水準,當然也都是空氣魚雷。 : → BUMAS: 其實看艦載機的配置就可以看出雙方的差異 06/08 00:53 : → colin1120: 氧氣魚雷當時幾乎只有艦艇用九三式跟潛水艦用九五式 06/08 00:54 : → BUMAS: 美國人就是想這搶到制空後慢慢玩死你,日本的想法就是拼一 06/08 00:54 : → BUMAS: 波 06/08 00:54 : 推 leptoneta: 美國也是後來才改的 當時航艦主流就是一波流 06/08 00:56 : 推 ggeneration: 請愛用格魯曼鐵工廠製品 謝謝 06/08 00:57 : 推 leptoneta: 引擎夠力 冰箱也會飛上天 謝謝 06/08 00:59 : 推 BUMAS: 日本那個必中投雷法,就算格魯曼系列也受不了 06/08 00:59 : 推 nanshinner: 日本不是不注重空優,是空軍力量損失慘重無法兼顧吧 06/08 01:01 另一個原因是在九段作戰中可以這樣搞: 因為在九段作戰中,只奪得決戰戰場水域附近的制空權、 避免敵軍的艦上機前來干擾決戰,其實就算是達成目的了。 但是進入1942年的雙方機動部隊對戰之後, 艦上戰鬥機的任務就更加吃重,需求數量也比原本想像的多。 : 推 BUMAS: 不是喔,你看日本航艦的艦載機配置,就是盡量裝大量的艦攻 06/08 01:04 : → BUMAS: ,美國最多的是艦戰,其次是俯衝轟炸機,魚雷機超少,根本 06/08 01:04 : → BUMAS: 的邏輯就有差 06/08 01:04 日本正確來說是比較少艦戰,相對重視艦爆與艦攻; 到了1944年也警覺到這樣的問題, 不過由於日本沒有F6F或F4U這種適合戰轟機任務的重型艦上戰鬥機, 因此是把部分零戰掛上250kg炸彈變成爆戰。 美國一開始也是比較重視俯轟 (因為同時要執行偵查與俯衝攻擊任務), 一開始甚至有期待SBD可以兼差當雙座戰鬥機用,拿來補助防空能力。 大概在中途島前不久才開始增加戰鬥機的比重, 而戰鬥機擴充到36架則是在中途島以後的事情, 擴充到過半則是在F6F開始大量服役以後的事情了。 (同時也因為F6F與F4U本身的武裝掛載能力也夠, 用來對地攻擊也相當堪用, 因此可以少載一點俯轟或攻擊機) : 推 BUMAS: 其實我覺得日本在中途島會出事,很大的程度跟戰鬥機不夠有 06/08 01:05 : → BUMAS: 關,都拿去盡量增加攻擊機了 06/08 01:05 : 推 colin1120: 中途島當時的作戰跟目的就是那樣 換別人上去要多帶艦戰 06/08 01:24 : → colin1120: 大概也沒幾個敢點頭 06/08 01:25 : 推 leptoneta: 事實上護衛航艦只裝艦戰和艦攻 不帶俯衝轟炸機的 06/08 01:44 這點美國的CVL與CVE也一樣, 原因並不是任務問題,而是俯轟的降落特性不太適合在輕空母上操作。 : 推 jetzake: 要擊沉大型船隻還是要靠魚雷啦 畢竟只有魚雷能攻擊水線下 06/08 01:46 : → jetzake: 美國到後期攻擊小型船艦還會用一種五吋口徑的火箭彈 06/08 01:46 : → jetzake: 更進一步 如果只是要癱瘓敵艦防空火力 也會直接用機槍掃 06/08 01:47 : → jetzake: 日本的中小型船艦防空火力大多不怎麼樣 魚雷又特別大顆 06/08 01:48 : → jetzake: 要是運氣好引爆魚雷 光用機槍也可以打沉萬噸級的大船 06/08 01:49 鈴谷表示: : 推 durant1224: 珍珠港後沒在用魚雷 那擊沉大和武藏是用什麼 嘴砲嗎 06/08 06:23 : 推 wl3532: 如月表示 06/08 07:56 : → srx00000: 人肉導引+1000磅/2000磅,人家還不一定打的到你, 06/08 08:10 : → srx00000: 用魚雷機幹嘛? 06/08 08:10 : 推 Galm: 現在戰機都是丟反艦飛彈了 06/08 08:35 : 推 lljjfrdr1: 魚雷機沒有那麼少見,以ijn海航來說,珍珠港後還有珊 06/08 09:25 : → lljjfrdr1: 瑚海海戰 中途島 東所羅門海戰都有魚雷機戰例 06/08 09:25 : → lljjfrdr1: 歐洲還有英國箭魚斷腿傳說嘞..... 06/08 09:26 : 推 lljjfrdr1: 光航母對決也不會純艦爆 SBD了,更不用說戰列艦這種把 06/08 09:35 : → lljjfrdr1: 甲板 炮塔加厚防禦的艦種,更不可能光靠航彈擊沉 06/08 09:35 : 推 M1004218: 玩過wows空母,只能說這哪牌魚雷機… 06/08 11:23 : 推 M1004218: 不用低飛低速又零距離丟雷,魚雷還能即時拉正深度… 06/08 11:24 : 推 yenyen0403: 瓜島戰日本不是好幾艘驅逐艦/運輸艦被B17的水平轟炸 06/08 11:46 : → yenyen0403: 給擊沈,是好運還是技術好XD 06/08 11:46 : 推 yenyen0403: 還有稍後的一次大規模運補艦隊被美軍跳彈給幾乎全滅, 06/08 11:48 : → yenyen0403: 效果那麼好,後來就很少聽到有在用 06/08 11:48 : 推 g3sg1: 其實SBD也能帶魚雷 不過似乎阻力會很大 06/08 13:07 : → g3sg1: 跳彈好像也跟丟魚雷一樣很吃投彈飛機的高度/速度 06/08 13:08 : → g3sg1: 俾斯麥海那次戰果風速是因為沒啥護航 06/08 13:08 : → g3sg1: IJN:IJA的船? 我才不護航(言吳) 06/08 13:09 錯誤。 事實上是日本海軍的護航艦艇也一樣在美軍的跳彈攻擊下損失慘重。 : 推 reich3: 俾斯麥海海戰根本是米國各型轟炸機的快樂打魚日~ 06/08 15:55 : 推 chienjr: 看wiki似乎是有瑞鳳的零戰隊掩護吧,不過指揮失當的感覺 06/08 16:36 : 推 Archerfish: SBD不能帶魚雷,後繼的SB2C倒是有實測過,在戰後一小 06/08 16:40 : → Archerfish: 段時間取代了TBF的位置 06/08 16:40 : 推 Archerfish: 跳彈轟炸在之後也有在用,所以甚至出現機頭裝備75mm 06/08 16:45 : → Archerfish: 的B25,可以配合壓制日艦防空火力 06/08 16:45 : 推 bluwoo: 因為反艦飛彈出現了....傳產只剩下明星臉能賺了...時代!茶 06/08 17:07 : 推 yakifone: F4U有試驗過掛兩顆魚雷還能飛,夠悍 06/08 17:12 能飛歸能飛,適不適合幹這一行就不一定了。 德國的Fw190也有可以掛魚雷的改型, 然而會造成飛機重心位置改變,飛起來相當危險。 : → yenyen0403: 俾斯麥海戰 凌零戰直掩隊按照慣例在中低空等美轟炸機 06/08 17:25 : → kira925: 75mm也不小管了... 06/08 17:25 : → yenyen0403: 爬高進行常規轟炸時攔截 沒想到這次卻是超低空的跳彈 06/08 17:26 : → yenyen0403: 轟炸... 目送轟炸機炸完離去 有種被陰到的味道 06/08 17:27 : 推 makoto888: 超低空不是反而容易被船上的防空砲打到? 06/08 19:25 如果目標的防空火力不夠的話,那還是很有可能成功。 -- 二戰前在歐洲流傳的笑話之一: "Mussolini, Hitler, Chamberlain, Daladier, which wins?" 答案:請將上句所有單字的第三個字母再排列一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128.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65390312.A.49D.html
BUMAS: 出現了! 06/08 20:57
colin1120: 有口皆呸 XD 06/08 20:58
kira925: IJN有試著研究空射氧氣魚雷 沒有成功就放棄了 06/08 20:59
colin1120: 而且比例最高的竟然是Cold run? 這甚麼鳥東西w 06/08 20:59
kira925: TBF一直都有口皆呸阿... 06/08 20:59
TBD?
makoto888: 這該怪魚雷還是怪魚雷機... 06/08 21:15
魚雷。(一秒) 不過這也跟美國國會在戰間期大砍NTS預算有關, 因為這導致他們根本沒錢做大量樣本的可靠度測試。 ※ 編輯: keins (36.234.128.30), 06/08/2016 21:18:58
darksnow: TBF技術只有1930年代中期標準,在1940年初戰爭打起來時 06/08 21:18
darksnow: 記錯代號,應該是TBD. 06/08 21:20
BUMAS: 從15m進步到730m..已經不是進不很大而已了,根本砍掉重練 06/08 21:21
kira925: 我以為TBF評價也不太好? 06/08 21:26
TBF的評價算是很不錯, 後來原本由SBD執行的偵察任務也交給TBF執行了。 不過因為當時空用魚雷的可靠性實在太爛, 因此魚雷機的數量自然也壓在比較低的水準。
darksnow: 問題嚴重的是SB2C 06/08 21:28
kira925: SB2C很爛名聞遐邇.... 06/08 21:40
Hartmann: 推 06/08 22:14
swatteam: 所謂的二級狗娘養SB2C 06/08 22:25
然後從SB2C後,Curtiss就再也沒拿過海軍艦載機的訂單。
jetzake: TBF組員生還率頗高 光這點就值得好評了 06/08 22:26
jetzake: TBD曾經被人家整隊掃光 TBF至少耐打得多 06/08 22:27
※ 編輯: keins (36.234.128.30), 06/08/2016 23:00:05
fetoyeh: TBF後來還掛雷達 能算是預警機的祖先嗎? 06/08 23:05
沒錯。 不過這時的機上用雷達預警功能其實還很陽春, 跟之後的專職預警機是兩回事了。
kira925: 我是有印象日本飛行員戰後飛TBF表示這東西好笨重... 06/08 23:17
因為日本系的魚雷機為了在低空閃避對空砲火, 對運動性其實是有比較高的要求的。 (這點除了艦上機以外,對陸攻機也一樣如此) 不過,現實上耐彈防護能力還是比較靠譜。
beiowolf0615: TBF的優點就是耐打又"穩重"。 06/09 00:09
kagerobis: 不過TBF中途島初次上陣六架也只有一架回來就是... 06/09 00:19
kagerobis: 回來那架一人機上陣亡兩人重傷 06/09 00:19
hazel0093: 日本航母不是到後來都不裝魚雷? 06/09 00:23
誰說的啊....
BUMAS: 沒有吧,直到最後都還在開發新的艦攻阿 06/09 00:37
kira925: IJN最後是艦攻艦爆系統合一 作成流星了 06/09 01:08
ginmokusei: 那為什麼隔壁棚的流星沒有爆裝(X 06/09 01:18
kira925: 幹你田中阿XD 06/09 01:22
c22748872: 幹你田中XDDDD 06/09 05:23
wittmann4213: SB2C沒有珍珠港事變,應該就被砍掉了,測試一堆包 06/09 08:29
makoto888: 幹你田中是甚麼梗啊XD 06/09 08:36
iwinlottery: 艦娘 06/09 10:09
Oswyn: 二戰後後期日本沒了空優,美國又有了VT引信真的沒什搞頭 06/09 12:06
VT信管其實還比較次要,遠程警戒雷達加上戰鬥機指揮系統才是最關鍵的。 日本在馬里亞納損失的艦上機之中, 絕大多數(75%左右)都是在外圍就被戰鬥機攔截掉的。
kira925: Homare引擎因為工業力差距做不出來影響巨大 06/09 12:12
做是做得出來,但是進入大量生產之後問題就出來了, 加上航空汽油等等的基礎工業底子不夠,這才是真正的重傷害。 後來美國人對譽引擎的評價就滿不錯的。
QuentinHu: push 06/09 13:12
M1004218: 所以什麼時候要nerf魚雷機(誤) 06/09 14:10
colin1120: 都絕種了還NERF 又不是Nerf IRE 06/09 15:00
tpakiller: 簽名檔頗有深度.... 06/09 15:02
※ 編輯: keins (61.223.119.125), 06/09/2016 23:35:03
kira925: Homare我看了些討論是說設計很先進但是工業底子不夠 06/10 00:14
kira925: 煉金與鑄造等等能力都有差 1942設計完成到1944才放量 06/10 00:15
katana89: 推 "你真的熟這塊"嗎 06/10 06:12
g3sg1: 艦攻艦爆合一是後來的潮流嗎? 美國A-1當初設計也是這樣 06/10 14:37
BUMAS: 飛機技術夠了,能力夠強就可以這樣搞阿 06/10 19:44
BUMAS: 現在的艦載機都是艦攻+艦戰啦 06/10 19:45
kira925: 為了突穿防空 艦攻速度越來越快 艦爆要裝的炸彈越來越大 06/10 20:08
kira925: 最後就是兩者合一拉 wiki的流星開發簡介有說 06/10 20:08
defenser: 發動機夠強,要作出艦攻爆戰合一也不是問題(美帝限定) 06/12 02:39
kira925: 也沒有美帝限定拉....Homare熟成太慢了 還是氣動優先問題 06/12 10:14
jetzake: 艦戰艦攻艦爆合一的其實都有 好不好用是另一回是... 06/12 15:13
jetzake: 現代出現的F35看起來很威 海軍空軍還是一堆毛 06/12 15:14
kira925: 以都是攻擊機來說還能理解 三者合一就亂來了 06/12 16:14
kira925: F35實際上還是分不同構型 而且毛多的像毛球一樣 06/12 16:15
yenyen0403: 反艦飛彈問世 就是另一個時代了 魚雷/鐵殼炸彈都得讓 06/12 18:53
defenser: 反艦飛彈早期要實用化也沒那麼容易,小一點的射程短、大 06/12 21:54
defenser: 一點的射程長、卻必須要笨重的大飛機才能載 06/12 21:55
defenser: 在魚叉出現前,美帝海航是先用百舌鳥打敵艦雷達、再扔鐵 06/12 21:56
defenser: 殼炸彈攻擊敵艦本體的 06/12 21:56
LostRanger: 推有口皆呸 06/15 02:52
eszerfrm: 魚雷機很吃空優,美國前期魚雷機編隊損失比例超極高, 08/14 23:44
eszerfrm: 中期改去南洋群島跟菲律賓打雜,直到有空優之後才重新 08/14 23:44
eszerfrm: 重用...... 08/14 23:44
kuma660224: 那是人類總體戰的時代,資源無限時專用機較好 09/21 22:53
kuma660224: 但敵人在元老院的時代,錢要花的泛用多工 09/21 22:55
kuma660224: 多用途才能在money限制下兼顧數量與戰力。 09/21 22:55
kuma660224: 防空時全部都是空優機,攻擊時也每架都是戰轟。 09/21 22:56
eszerfrm: 所以我提出的論點是合理的,因為沒有空優時都是用戰轟 10/27 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