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可以算系列文,但也不算 同樣針對chenglap,請粉絲慎入(另外我怎麼覺得這篇好像跟plamc有關係?) https://tinyurl.com/gusmewy ============================================================================== 原文網址:http://polymerhk.com/articles/2015/04/26/14765/ (一年前看到這篇文章,文中以華盛頓突襲黑森營地一役,作為克服失敗主義一例。表面 看來,這篇文章似乎頭頭是道,還很振奮人心,不過可惜,一邊看一邊查資源,發現文中 正如其作者的其他文章一樣,出現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一年後再看一次,決定修改一下 文句後貼出來了) 1. 華盛頓本人在獨立戰爭中的確經常玩出火,但以常敗將軍稱之,則為過火了。雖然普 遍公認華盛頓的戰術既無開創性,亦無特別且為人稱道之處。但考慮到華盛頓的出身與在 革命戰爭中的位置,則不難發現華盛頓的確是有其過人之處:其一,身為一位民兵出身, 沒有受過良好軍事訓練,但在法國印第安人戰爭中莫農加希拉河戰役(Battle of the Monongahela)面臨災難性軍事失敗之際,仍然能冷靜地組織所部撤退,本身已經是一大 成就。而在獨立戰爭早期的波士頓會戰當中,華盛頓作為總司令,編組民兵,挽留役期將 滿的兵員,並且在該役中佔決定性的重型火炮,正是華盛頓聽從建議,再派亨利‧諾克斯 北上搬運的。從這些戰場表示看來,華盛頓多少是有一定的戰場觸覺的,最起碼撤退從來 不是容易的事。 其二,華盛頓在獨立戰爭中的職位是大陸軍總司令,擔任此職實際上的考量,不過是其南 方顯要的身份,對聯合南北殖民地組成的大陸軍團而言是不二之選。同時,身為一位總司 令,其在戰爭中的職責與其說是親理細務衝鋒陷陣,更大程度上是決定採納其參謀的建議 與否,並且決定軍隊的戰略,以達成最終的政治目標。 在繼續說下去之前,先看看文中所言華盛頓輸得一塌胡塗的長島戰役:從野戰戰術的角度 來看的確最好不要打:1. 長島本身三面環水,對於擁有制海權的英軍來說,可以自由選 擇登陸點對大陸軍側翼進行威脅,大陸軍很容易被英軍正面牽制後從後登陸;2. 大陸軍 在波士頓戰役後可用於紐約的兵力最初不足一萬,其後部分兵力更被大陸議會調向魁北克 方向,而保皇黨人多勢眾令徵兵不利,最終在開戰前夕亦只有兩萬三千人,亦可以預期面 對英軍來襲的兵力捉襟見底。加上英軍海權在手,擁有任意登陸的優勢,令大陸軍不得不 分兵防守狹長的半島,在這情況下,單純的野戰戰術考量的確應該退出紐約,收縮防線。 但正如二戰德軍名將曼斯坦的一句名言:「集團軍司令應該考慮到四到八星期後的戰局」 ,華盛頓在大陸議會沒有明令下仍在紐約一戰,則可知華盛頓的思維的確配得上總司令的 職位:其一,紐約本身地理上位於哈德遜河的出海口,此地一失,英屬魁北克的英軍部隊 即可長驅直進,同時紐約亦能作為英國海軍的重要基地;其二,政治上來說,紐約作為一 個保皇黨與革命黨相半之地,不作一戰而逃對於革命的風向極其不利,才真的會做成失敗 主義。所以實際上地緣戰略的角度而言,紐約不見得守得住,但卻不能不守。 2. 再者,實際上長島會戰的大陸軍部署,並不出自華盛頓本人,而是當時的大陸軍少將 查理斯‧李(Charles Lee)。李的部署,是要透過在長島東西向的山嶺上築堡固守,其意 圖則為重現邦克山戰役美軍堅守陣地以逸待勞,痛擊英軍。華盛頓在是役不過認為曼哈頓 才是英軍重點,因此分兵兩處,僅以四千五百人的小部隊據守長島。而面對佔海權優勢的 英軍,把兵力重注在長島,更可能的情況是英軍見狀,當即抽出兵力,在長島後方登陸將 大陸軍一舉包圍,因此華盛頓的考量不能稱之為錯誤:長島一失,尚有曼哈頓可以一戰, 但曼哈頓一失,英軍基本上已經可以長驅直進矣矣。 3. 雖然事後孔明而言,我們可以稱華盛頓的決策完全錯誤,而且沒注意側翼,但實際上 而文中所謂「抄那條小路可以包抄美軍, 皇上還不快快解決這些亂民。 」中的小路,則 是長島山嶺東邊一條業已廢棄,極其狹窄易守難攻的牙買加山道。而即令當時大陸軍的部 署沒有多花心思在此,實際上也派了五名哨兵在此。雖然該小道的發現,的確得益於當地 保皇黨,但到達一地後收集情況,再行修正作戰計劃,本身即是平常不過,一般鄉民豈有 叫英軍走小路包抄大陸軍之智?這樣的說法,是對英軍軍事才能的侮辱。 而面對在正面數倍於己的英軍,大陸軍分兵守一條業已廢棄的小道,不但是事後孔明,對 局勢亦無益處:即令英軍偷襲失利,頂多不過是又一次邦克山式的慘勝。而考慮到偷襲的 部隊已經是據守長島大陸軍之兩倍,加上前膛槍的火力覆蓋度實在有限,並不應該過分高 估據守山道的戰術價值。而實際上,美軍在戰役當日出之際,尚能擋住英軍的各方攻勢, 實際上戰役決定性的一擊,乃是攻擊正面的黑森士兵以刺刀強攻,令沒有刺刀且寡不敵眾 的美軍難以抵擋方告戰敗。 至於文中所謂大陸軍在長島會戰後兵敗如山倒得潰不成軍,則同樣與史實不同。雖然長島 以至其後布魯克林高地外的美軍確因為英軍攻擊而潰退,但實際上大陸軍撤回曼哈頓的行 動事前經軍事會議相議,不但安排盡可能徵用當地可用船隻,同時亦安排了賓夕法尼亞州 步兵在布魯克林殿後。在撤退過程中,華盛頓亦成功令一向紀律不佳的民兵安靜而去。最 後在第二日早上英軍才發現大陸軍已經撤去,失卻全殲大陸軍的良機。雖然是次撤退成功 ,尚有濃霧的掩護,但民兵難得的紀律亦足以顯示出華盛頓作為一軍之帥的帥才。甚至連 英軍亦對美軍的巧妙撤退大加讚賞。由是觀之,美軍在長島一役,何來文中所謂「崩潰, 逃跑, 哭喪, 投降的投降, 潰散的潰散。」? 4. 文中對大陸軍的作戰流程,似乎把大陸軍自列克星頓的第一槍以來,一直連戰連敗到 華盛頓偷襲成功才令士氣一振。不過實際上,長島會戰之前的波士頓一役,卻正正是華盛 頓到任後才令戰局產生變化。至於謂華盛頓在長島一敗後令士兵和軍官都不滿意,本人實 在難以知道當時士兵所想,但對華盛頓不滿的軍官,到底是單純認定華盛頓不行,還是另 有目的,則同樣極具爭議。如前所述,華盛頓的軍事經驗來自英國殖民地軍,但實際上不 少軍官本身卻是專業軍人出身。例如前述的查理斯‧李(Charles Lee)本身是七年戰爭中 英正規軍官,戰後又出賣委任權到波蘭軍任職,在革命戰爭開始時他更一直謀求大陸軍總 司令一職(因為要收錢來彌補在英國失去的財產);至於華盛頓最大的非議者霍雷肖‧萊 德‧蓋茨(Horatio Lloyd Gates)同樣是英國陸軍正規軍官出身,在開戰時任職華盛頓 的副官長,此君在戰爭初期的聲望可與華盛頓比齊,自開戰後更一直私下遊說大陸議會讓 其取華盛頓而代之,更對華盛頓多加貶抑。這樣的情況下,到底華盛頓是否真的很不濟所 以被官兵非議,還是單純不過是軍隊內部的權力鬥爭,本身已經值得相榷。 再者,華盛頓在長島戰役後節節失利,更應該留意的是大陸議會一直對軍隊的戰略和決策 多加非議,令華盛頓往往不得不服從上意。例如長島一敗後,華盛頓一早打算撤出紐約, 但由於大陸議會禁止破壞紐約,加上部下在軍事會議上決議死守,令大陸軍搖擺不定。最 終撤退得以實行,還是因為大陸議會明令可以撤退。而同月的哈林高地戰役中,華盛頓亦 有成功判斷英軍會繼續攻勢,並且利用地型迂迴英軍。而在退向新澤西州時,華盛頓尚能 有條不紊地下令拆橋擋路,滯緩英軍追擊的速度。因此,單單以一場長島之戰,便指華盛 頓是常敗將軍,似乎不太說得通,至於意圖借此指出華盛頓因為戰績不佳,能力不足,而 被人非議,則似乎更無視了當時大陸軍內部的權鬥。 4. 最後,以長島及其後一連串的戰敗稱大陸軍快解體,並稱偷襲黑森軍的翠登之役為解 救失敗主義,實際上只說對了一半。 大陸軍的民兵在波士頓會戰時,便已經發生過一次民兵役期將滿的危機,在撤退的期間, 則同樣面臨第二次役期已滿的危機。這危機在於,如果無法說服士兵延長復役及招募新兵 ,則大陸軍只能任其解散。當時的情勢,相對於擔心士兵不願意延長服役,招兵方面極其 不濟才是重點。同時間,華盛頓軍的危機還在於,士兵役期服畢之餘,另一支由查理斯‧ 李帶領的大陸軍卻多次拒絕,致令華盛頓軍數量一直不足以發動任何攻勢。不過這個危機 ,在英軍來到之後便已經解決了不少:由於英軍到當地後即大肆搶掠,加上當地保皇黨借 機報復,實際上英軍一到後,短時間內便爆發了新澤西起義,為革命提供了兵源。而李在 十二月終於出發與華盛頓會合時,因為脫離大隊跑到旅館留宿,令英軍得以將其捕獲。結 果其餘部終於能為華盛頓所用,可以繼續發動攻勢。 值得留意的是,早在翠登一役時,大陸軍的士氣及指揮一早開始得到轉機。首先是大陸議 會終於願意放權予華盛頓自行其是;其次是上述新澤西起義又一次燒起民眾的怒火;同時 間其他州的後勤補給亦開始到達前線。不過成功提升革命士氣至鉅者,卻是當時湯瑪斯‧ 潘恩《危機》一書:該書作者自1776年七月加入大陸軍行伍後,歷經多次戰事,在是年十 一月中大筆一揮寫下該書。該書開首一段便指出部分人見風使舵,見有危機便怯於服務國 家;同時又讚揚堅毅不屈的愛國者的貢獻。這本小書在出版當日已經風行所在軍營,隨後 被多間印刷商刊印後,更是風聞北美,令革命士氣大振。不過值得留意的是,該小書中不 過稱部分愛國者「見風駛舵」--這裏又似乎點出,當時革命士氣低落及連戰連敗,似乎 只能比較肯定令一部分人出現機會主義,是否失敗主義,實在難以一言斷定。 5. 最後,在該文中稱翠登戰役的源起為華盛頓「他知道他需要一次勝利, 那個勝利有沒 有戰略意義都不重要, 總之只要打贏一個戰術性勝利。」這一點實在無視了翠登戰役本 身的戰略考量。實際上翠登戰役的源起是因為華盛頓本人得知當時黑森僱兵為南新澤西民 兵所襲擊,因此認為有機可乘。是役大陸軍決議兵分三路:一路主力部隊二千四百人,由 華盛頓自己率領,在翠登以北渡河;第二路由該州民兵准將詹姆士‧伊榮帶領七百人,在 翠登南岸北渡;第三路為費城民兵部隊一千五百人,由民兵上校約翰‧華拉卡達在翠登以 南的布里斯托過河,以引開博靈登(Bordentown)的英軍注意。同時間,華盛頓更成功靠 亨利‧諾克斯找到了十八門野戰炮,還成功訓練了一大堆炮兵,增加了大陸軍的遠程火力 ,這裏又一次反映出華盛頓最起碼具有對遠近火力協同的觸覺。 另一方面,與一般人認知中當時黑森士兵已經因為節日而疏於防範不同,實際上由於華盛 頓的計劃早被英軍截獲,因此黑森守軍一早奉明要維持三軍團半夜輪班巡哨,更必須時刻 穿上軍裝(真正的枕戈待旦)。結果是黑森士兵早就高度警覺,甚至高度警覺到壓力極大 。加上被襲當日黑森軍團又一次受零星襲擊,令警戒程度更高。美國學者艾夫蘭.卡姆在 其作品《奇襲:受害者的觀點》當中,正正道出了多次不實的警報,會漸漸地減低防守方 對敵方攻擊的觸覺,因而令自己成為奇襲的受害者,而黑森軍團的作為,正正如卡姆所言 一致。因此華盛頓是役並非所謂「趁大家覺得仗快打完了要過節的時候, 帶三千人衝去 特倫碩欺負千多人的英軍」--雖然當晚因為大風雪令黑森部隊取消了沒實際用途的巡哨 ,但華盛頓的確策劃了一個極其有計劃的作戰,去對抗一個早有準備的敵人。 而最終的作戰過程,非但不如該文所謂「執行得還不怎麼樣, 但是還是在這種小戰役中 將英軍打爆了」,相反的是,該役中華盛頓指揮下的美軍部隊展現出高度的戰術機動能力 。在當年12月26日清晨,大陸軍華盛頓轄下的格連及蘇利文部幾乎同時抵達了翠登西、北 兩面,同時間發動攻勢展開奇襲,其中西面的大陸軍新布罕民兵更憑著戰役前夕特訓的刺 刀衝鋒嚇退了黑森哨兵。隨後當其他全副武裝睡覺的黑森軍團在攻擊開始後數分鐘內準備 好作戰的同時,華盛頓亦命令南岸及西、北面的大陸軍以炮火轟擊翠登城,並且下令搶奪 作為制高點的國王街、皇后街以北街口。 隨後黑森軍數次進擊,均為大陸軍的側翼運動所迫退。最終黑森軍因為情報失誤,誤以為 大陸軍只從北面進攻市鎮左右翼,因此指揮官拉爾決定正面進擊大陸軍。結果因為槍枝受 潮無法開火,加上火炮處於劣勢,而被早就獲派新燧石等裝備的大陸軍步兵以火力壓制; 隨後第二次攻擊拉爾本來打算從東北山地側擊大陸軍,但卻被馬里蘭民兵火力擊退。最後 黑森軍本擬撤出翠登,卻執意奪回城鎮中心的兩門火炮,最終在大陸軍步兵衝鋒及炮兵火 力下,黑森軍不少官兵包括拉爾在內失去戰鬥力,最終因指揮崩潰而投降。是役在十多日 內傳遍十三州,不久後又傳到英國。之後因為飢寒交迫,不少大陸軍在戰役後因而死亡, 總體來說損失可還比黑森士兵為多。因此華盛頓在得知友軍兵力未能成功渡河,便退回賓 夕法尼亞州。至於被俘的黑森士兵,相對來說在美國過得不錯,後來換俘前夕還有不少逃 走在美國定居,開始了美國作為民族大融爐的歷史。 5. 因此,實際上翠登一戰並沒有「侮辱了英軍」,反而是真真正正在戰場上擊敗了英軍 ,並且向英國展示出其對獨立軍已達崩潰邊緣的過分樂觀與事實不符,終結了英方一直自 以為的勝利病,使得英軍將領間更開始互相推卸責任,無意間令英軍內部產生不和。至於 對美軍來說,是役更令華盛頓本人聲威大振,士兵招募亦再不成問題。不過假設認為士兵 不願延期服役便是失敗主義的體現的話,則本役的勝利其實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戰後普 遍士兵仍然不願意延長役期,在長島一役開始立下赫赫戰功的馬波赫海員更直接表示打算 從事回報更豐厚的海盜。最終問題解決,單純是華盛頓再一次發揮其個人感召還有額外的 服役金,才勸服了其他士兵延役。 6. 總結來說,怎樣戰勝失敗主義?要介定失敗主義本身已經是一個很笨的問題:部隊士 氣低落很容易察覺,但部隊士氣高低與失敗主義卻不一定能掛勾:在一隊節節勝利的軍隊 和國家中,亦不能排除會因為覺得這場戰爭不值得打、不可能贏而成為失敗主義者,越戰 中的美軍,正正是這樣的一個「軍事上勝利但民意上根本不想打」的典型例子。克勞塞維 茨把政權、軍隊及民眾視為戰爭的三位一體,只要讓民眾或部隊覺得自己還可以獲勝,或 者令他們覺得戰敗比起拼死抵抗還糟糕,自然會讓大部分人的失敗主義一掃而空--後者 正是納粹德軍在盟軍要求無條件投降後用的手段:宣傅部籍著聲稱盟軍要完全摧毀德國來 激勵德國人背水一戰。不過言歸正傳,華盛頓本身並不是常敗將軍,而且大陸軍的戰績也 不是很糟糕,而翠登一役與其說是戰勝了失敗主義,倒不如說是戰役令華盛頓得到足夠的 威望(和資源)去挽留士兵,並且令英國的戰爭部署大亂,使得英軍終結獨立戰爭的如意 算盤落空。 不過這篇文章還有一個正面作用,便是點出了一般業餘軍事史愛好者最大的毛病:戰爭不是 單方面的孤立行為,背後更往往是政治、經濟等各層面的交織,憑著一己的主觀意願去讀軍 事史,結果便是誤人誤己的混淆史事,得出完全站不住腳的解讀的下場了。 --     Believe, believe, there's magic here tonight... Believe, believe!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89154411.A.484.html ※ 編輯: hazel0093 (114.45.160.190), 03/10/2017 22:00:45
JustinTW: 推 03/10 23:18
defenser: 紅字多餘,其他推 03/10 23:54
nickro1990: 推 03/11 02:42
gaplife: 最後一句超多餘 03/11 11:53
nanshinner: 為什麼紅字多餘,我覺得紅字說的很正確啊。 03/11 12:58
e9089: 紅字多餘,不要下手那麼重 03/11 14:28
hgt: 這篇跟chenglap和plamc甚麼關係??? 對應哪篇文?? 03/11 18:36
GilGalad: 我覺得 大腦跟眼睛都是很好的器官 每個人都該好好利用 03/11 19:08
violing613: 那兩篇都很投合某族群胃口啊 製造了東西才能吃跟拉 03/12 01:36
moslaa: 用心大作 03/12 05:37
cheng399: 推文兩位大師都是八卦板文風… 不喜 03/13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