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2. 道德距離- 目標是神聖的, 怎會有罪? 關於這個部分我認為應該討論一個美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 威廉.特庫姆塞.薛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他是南北戰爭時的北軍將軍,一般以格蘭特將軍的副手為人所知。 但他有個著名的戰略行動「向大海進軍(Sherman's March to the Sea)」, 沿路徹底破壞南方邦聯的民眾財產,火燒城鎮、農田。 https://goo.gl/g76oKP 薛曼向大海進軍 薛曼跟比較情緒化的格蘭特與其他在當時的美國為人稱道的著名猛將不同, 是個理論派跟頭腦派的軍事理論學者。 他進行的這種破壞行為可說是後來的總體戰與戰略轟炸理論的起源,就是基於民主理論 如果當民眾支持戰爭,那戰爭自然也要對付民眾,好讓他們付出代價, 不再支持戰爭,或無力支持戰爭。因此破壞敵國基礎建設與經濟,成為合理的戰爭手段。 破壞敵國經濟的行為在戰史中所在多有,例如以前常在秋收時期出兵,好劫掠 敵國農田的糧食收穫。並在離去時砸毀敵人的田地,對水井下毒等等。但 將其近代軍事理論化,並與近代民主政治思想掛勾,薛曼算是第一人。 薛曼的戰略攻擊成效卓著,他藉由沿路徵收糧食與破壞經濟的手段,從西部戰線 深入了南方邦聯的心臟地帶,在逼迫南方邦聯投降上成果卓越。但也因此導致 南方人數個世代都非常痛恨薛曼,甚至在二戰期間有戰場傳說,表示南方出身 的美軍士兵拒絕乘坐被冠上薛曼名稱的M4戰車。 薛曼的中間名特庫姆賽取自一位印地安勇士,但他在南北戰爭之後還投入了 掃蕩印地安人的戰爭,大舉進行了對印地安人的屠殺。他對此留有一段宣言, 大意是:今年多殺一點印地安人,明年就可以少殺一點,否則我們(美國政府) 就要必須(付出更多成本)養活這些貧民。 如同他宣言的,美軍大舉屠殺驅趕北美印地安人,讓他們死的死逃的逃, 倖存者只能居住在後來成立的印地安保留地中,美國聯邦政府控制的領土 一口氣向西擴張了,國力獲得增強。 最值得一提的是,薛曼並不是一個喜歡燒殺擄掠爭奪戰功的勇將 (例如後來的海爾賽或巴頓),而是一個具有反戰思想的人物。 他最著名關於戰爭的格言「戰爭就是地獄(War is Hell)」,至今仍常被用以 詮釋戰爭的悲慘。 薛曼本人是個理論派又很神經質的人,幾次因為精神衰弱病倒。就個人詮釋, 他應該是一個具有既然戰爭不可避免,則「殺一人救十人」,用越恐怖的手段 越早結束戰爭越好類型思想的人物。 因為薛曼作為軍事理論家,對於美國軍事教育也頗多建樹,他的思想 至今仍多少影響美國軍事思想。因此美軍在後來的戰爭中採取了許多次 類似的戰略攻擊行動,可以說是薛曼思想的傳承。 (當然還受到歐陸總體戰思想的影響) 但這類試圖以激烈手段短期結束戰爭的手段, 襲擊民間目標所造成的龐大破壞與傷亡,以及隨之產生可能延續數個世代 甚至千百年的仇恨,則恐怕遠超過薛曼原先的設想。反而顯得有些得不償失。 固然可能短期拯救了許多人命,但長期來說變成血債子孫還。 雖然如此,必須承認一點,就是在短期戰爭中,這種燒殺擄掠手段 非常、非常地有效。用某知名三國漫畫的術語,就是暗黑兵法。 甚至更極端一點,在改變人口組成,達成半永久佔領領土的政策上, 尤其有效。 只是若說人類有什麼進步,在攝影技術的出現與網路情報流通快的現代, 這類嚴重違反和平社會人道常識的行為,會比較快受到國際譴責。 (有沒有實質懲罰是另一回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22.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06054087.A.EFA.html ※ 編輯: NKN (203.222.8.6), 09/22/2017 12:30:44
Kowdan: 第一次聽過M4雪曼由來的雪曼事蹟,算滿殘酷,不過很正確 09/22 12:29
Kowdan: 的說法吧 09/22 12:29
seaEPC: 民眾支持戰爭,那戰爭自然也要對付民眾 <- 恐攻算嗎? 09/22 12:31
NKN: 其實客觀現在的跨國恐攻就是人肉版的V2飛彈 09/22 12:32
NKN: 算是一種報復兵器 只是威脅小得多 但是低成本 09/22 12:32
NKN: 但考慮到防範困難與心理影響很大 也確實是高明的手法 09/22 12:36
dustlike: 切嗣 是你?? 09/22 12:40
mattc123456c: 應該說陸上版櫻花才對 09/22 14:30
NKN: 考慮到櫻花的攻擊目標限於軍艦 V2飛彈應該還是合適點 09/22 14:31
NKN: 無差別隨機報復兵器的性質比較雷同 09/22 14:32
roy0204758: 但隨機的恐攻 我看到的只是讓當地人 09/22 15:38
roy0204758: 更團結 更排外 更支持政府的報復行動 09/22 15:38
wittmann4213: 換個考量的方向,恐攻攻擊的一方常常是大到不會因為 09/22 16:25
wittmann4213: 恐攻而倒,但只要持續發動恐攻,恐怖分子的基地區就 09/22 16:26
wittmann4213: 能夠得到民眾的支持,所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才不至於 09/22 16:26
wittmann4213: 被以色列消滅。 09/22 16:27
wittmann4213: *被攻擊的一方 09/22 16:27
Stabberlol: 我一直覺得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問題,沒有國際假惺惺 09/23 01:41
Stabberlol: 的干涉早就結束了,至少殺戮在一代就終結了 09/23 01:41
makoto888: 殺一人救十人.....火鳳的黑暗兵法? 09/23 08:13
jetzake: 所以M3叫Lee M4叫Sherman也是美國戰南北的政治考量? 09/23 16:02
jetzake: 查了一下 好像也不太對... M3同時有Lee和Grant兩種型號 09/23 16:05
jetzake: 剛好一南一北 09/23 16:05
NKN: 當時包含戰車在內的美援武器綽號是"英軍"取的 美軍內部的正 09/23 17:44
NKN: 式名稱是M3跟M4 英軍為何總愛用綽號而非番號替武器命名 09/23 17:44
NKN: 據說是方便士兵記憶 不過命名規則的基準不一 09/23 17:45
NKN: 也找不到明確資料為何英軍用南北戰爭時的名將替美援戰車命名 09/23 17:47
NKN: 英軍對各型P-40戰鬥機的綽號命名則是只要有hawk就好 09/23 17:48
NKN: 但這些英軍使用的名稱也流傳到美軍中 因此美軍士兵也這樣稱呼 09/23 17:49
SCLPAL: 2種M3分別取名李跟格蘭特的原因有對應到戰車不同處嘛? 09/25 10:39
M3的兩個名稱主要是對應車長觀測塔的有無。 英軍早期採購的M3沒有車長觀測塔,被稱為格蘭特式。 美軍使用的型號有觀測塔,這一型被英軍稱為李式。 但兩者在美軍內部正式名稱都只是M3。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2/M-3Grants-E_014053.2.jpg
M3李式(右) 格蘭特式(左) ※ 編輯: NKN (203.222.8.6), 09/28/2017 18:03:53
SCLPAL: 先謝謝,我是好奇為何有塔取李/沒塔取格XDDDDD 09/29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