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圖文版:http://cimonnomis.blogspot.tw/2017/11/blog-post.html -- 圍城戰脈絡中的熱蘭遮圍城 鄭成功以近兩萬人的兵力包圍不過千把人的熱蘭遮城,竟然費了九個月工夫、起碼九 千餘人的損失(請見本文附錄)才拿下,在許多人看來實屬勝之不武,差點就要弗勝為笑 。雖然近來以稜堡為理論支柱之一的軍事革命論逐漸為人所悉,16世紀以降稜堡為西方人 帶來擴張優勢的論點也不再新鮮,但或許是因為欠缺可資比較的實例,稜堡的威力似乎不 足以說服看客們荷蘭人單單只憑建築技術,就擔當得起二十多倍敵軍頓兵堅城下的理由。 這也就是說,要評價國姓指導的熱蘭遮圍城戰,我們應該看看西方人自己是怎麼面對稜堡 的。 首先是守城兵力的比較。熱蘭遮城內最多大約不過一千六百人(原本不足一千,後到 援軍約六百)的荷蘭守軍看起來簡直少得令人跌破眼鏡,但是稜堡防禦究竟需要幾多人呢 ?17世紀初,荷蘭人在自己國界上豎立的防禦據點裡的衛戍兵力才應該是我們參考的重點 。1607年荷蘭邊界的主要防禦據點及其兵力可見下表(請見網誌版) : 上表所列21個據點中,比熱蘭遮城初圍時兵員還多的也就只占一半(11座);而得到增 援後的熱蘭遮城兵力甚至可以排到上表十名內。換言之,即便從荷蘭本土的標準來看,遠 在半個地球外、臺灣島上稜堡裡的守禦人數其實也算綽綽有餘了。1607年的荷蘭並不太平 ──1568-1648年是荷蘭的獨立戰爭時期,這場「八十年戰爭」中間雖有12年休戰期 (1609-1621),1607年的荷蘭與西班牙還在交戰中──但荷蘭人在稜堡加持之下不但沒有 在單一據點中擺放太多部隊,其防禦體系還得到很高的評價;1606年以後的荷蘭防線被認 為是「陸上攻擊幾乎無法突破的」 (“almost impregnable to attack by land”) 。 但這堅不可摧是1606年以後的事。就在1601年到1604年之間,以攻圍城池馳名的西班 牙名將斯賓諾拉(Ambrogio Spinola)就成功的、但代價不菲的攻下了荷蘭堅城Ostend。斯 賓諾拉本身是個讀書種子,不但透過閱讀掌握了軍事工程師的技巧,更常身先士卒,在勞 動與冒險中與第一線的官兵同甘共苦。這場攻防戰在1601年開幕時,西班牙派出了12,000 人馬,而城內的守軍在1602年大約有7,000左右。但接下來的持久戰使雙方消耗了大量的 兵力──透過水路,城內守軍替換傷病員的船舶運輸來回超過了3,000趟;而西班牙人的 兵力損失更是驚人,估計陣亡人數少則12,000,多達80,000人,即便是比較持平的估計也 在40,000人左右。攻方火力之猛,使得掩護城牆的沙坡更像是槍砲子堆疊起來的鉛鐵丘。 死屍之多,使得防禦者堆疊起戰友的骸骨頭顱充當臨時工事;而外科醫生則乘機把死人脂 肪刮下攢足,運到城外出售──據說人脂是種療傷聖藥。圍城戰整整持續了三年、三個月 、三天又三小時,比起攻城戰役(siege)更算得上是一場戰爭(war)了;但在西班牙人自身 的評價中,自從斯賓諾拉接掌攻防戰以來,攻城的速度還算是「飛速進展」(“ progressing very quickly”) 。 或許Ostend打得太過轟轟烈烈。當西、荷之間的十二年休戰到期,荷蘭獨立戰爭進入 第二回合後,斯賓諾拉在圍攻Breda時,採取了斷絕外援、消耗城內糧草的饑餓戰術,只 維持遠距離的交火與封鎖。圍城從1624年8月28日進行到隔年6月2日Breda開城投降,整整 過了9個月,而開城時城中守兵不過3,500人。這場圍城戰看似平淡無奇,但卻足以讓國勢 傾圯中的西班牙人視為黃金時代裡的最後一場軍事大勝利 。名畫家、同時也是斯賓諾拉 之友的委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便將榮耀紀錄在了畫布上: 雖然斯賓諾拉的攻城戰經歷看來已經十分明白的說明稜堡防禦的韌性,然而必須指出 的是,隨著西班牙與荷蘭之間互相攻取城池的經驗不斷增加(舉例來說,斯賓諾拉的勁敵 ,荷蘭的攻城名將拿騷的莫理士[Maruice of Nassau]在他一生當中就攻取38座城鎮與45 座堡壘,還沒算上透過奇襲拿下的5座城鎮和10座堡壘 ),攻取稜堡的方法也逐漸被系統 且科學的探索出來,只要照著套路來便能夠一步步緩慢但穩定的削弱對手。這樣程序化的 攻城法甚至能夠精確到以日子為單位來估量進度 。比較起來,鄭成功在毫無西歐軍事工 程素養、進攻稜堡的經驗一點也沒有的情況下,竟然也用九個月拿下城池,實在不科學。 那麼不科學的攻城方在遭遇稜堡時會發生甚麼事呢?我們應該記取1628-29年之間, 爪哇島上的馬塔蘭(Mataram)王國兩度進攻巴達維亞城的教訓。當時統治大半個爪哇島的 蘇丹阿貢(Sultan Agung)勢力如日中天,就只差東爪哇的萬丹和巴達維亞的荷蘭人尚未臣 服。1628年8月,900名馬塔蘭士兵偽裝成貿易船隊突襲巴達維亞──突襲失敗後,荷蘭人 由於兵力不足,撤入巴達維亞城中,城外無力防守的地區則徹底破壞,以免被馬塔蘭人利 用。馬塔蘭士兵很快增加到萬餘人,但除了挖壕鑿塹逼近工事外,簡直拿荷蘭人稜堡內的 砲火沒辦法。圍城僅僅經過兩個月,饑饉和戰鬥造成的傷亡已經使得馬塔蘭人減員僅剩四 千人。到10月末,巴達維亞總督科恩(Jan Pieterszoon Coen。此公首倡在巴達維亞建立 荷屬東印度的中心,可說是荷蘭人殖民東印度的奠基者)組織了三千人進行反攻,當中包 括不少傭兵,尤其日本人最為勇猛。馬塔蘭遭受重創,但幾乎同時援軍五千又再度來到, 將柯恩的部隊一路趕回稜堡城下。新來乍到的馬塔蘭部隊還是沒有攜帶火砲,只能採取截 斷巴達維亞城內水源的伎倆逼降對手;然而,缺糧少砲的馬塔蘭人在飢荒折磨之下頻頻發 動突襲,只有被擊退的份兒,最後只得在12月初撤退──領軍將領無論生還和戰死,其本 人家屬都慘遭屠戮。 蘇丹阿貢不愧一代英主,他馬上就總結下經驗,把下一波攻勢寄託在糧食與火砲的準 備上。但是精明的柯恩捉出了前來探查敵情的間諜,馬塔蘭的戰爭準備被一五一十的說了 出來──在進攻巴達維亞城之前,蘇丹阿貢已事先派遣大批人馬到附近地方屯田開墾,糧 草先行,這下全被柯恩派兵燒成餘燼。在馬塔蘭部隊於1629年8月間軍臨城下時,荷蘭人 老早就堅壁清野,準備好憑堅城用大砲了。荷蘭人張揚敵情,說對手有大兵十萬;馬塔蘭 的動員想來不至於如此浮誇,但這回更多兵員搭配上去年被戰爭破壞、巴達維亞城周遭尚 未回復生產的田野,計畫中準備的糧食又被焚滅,軍隊很快又再陷入饑饉中。馬塔蘭的少 量大砲則顯然不起作用──一部分火砲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上貢的禮品。十月初,鬥志全 失的馬塔蘭人便灰溜溜的撤退了;戰爭期間荷蘭人的最大損失──柯恩的死──還是霍亂 造成的 。 最後,或許我們可以來比較看看,精通稜堡防禦的荷蘭人在東南亞又是怎麼克服對手 的稜堡。1640年6月,荷蘭人開始圍攻已被葡萄牙占據百多年的麻六甲。荷蘭人的柔佛盟 軍開局有眾一千四百~一千五百,而荷蘭人本身投入的兵力比這還多──圍城戰進行到12 月,陣亡病死的荷蘭人就有一千五百人;而麻六甲城中也只剩兩百名歐洲人、混血士兵四 百人駐守。儘管荷蘭人架起來的16門24磅砲已把馬六甲的兩座稜堡各打出個大窟窿,葡萄 牙人也不甘示弱,荷軍駐紮的城鎮街面也在砲火下夷為平地。1641年1月中旬,650名荷蘭 士兵集結,從稜堡的缺口處肉搏強攻,葡萄牙人卻硬是把敵人頂了回去。然而這次突襲也 令葡萄牙人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他們隨後在談判中成功的保住顏面,光榮撤退 。這場圍 城戰歷時也將近七個月,更別說在圍城之前,從1633年開始麻六甲就被荷蘭艦隊斷斷續續 的封鎖了七個年頭 。 另一場更考驗荷蘭人攻城實力的大戰是望加錫戰爭(Makasar War)──在荷蘭人長達 一個世紀、壟斷摩鹿加群島香料供應的努力中,望加錫是他最大也是最後的對手;荷蘭人 對香料貿易的獨佔望加錫並不承認,用他們的話來說,「上帝創造了海與陸,他把陸地分 給眾人,但把海洋開放給所有人」、「難道你(荷蘭人)認為上帝保留這些小島,只是為了 留給你貿易嗎?」 。當時與荷蘭人作對的葡萄牙人與英國人在香料群島上站不住腳,紛 紛來到望加錫分一杯自由貿易的羹。而在葡萄牙人與英國人的幫助下,沿著海岸望加錫也 建立了好幾座西式的稜堡(參見上頁圖 )。望、荷雙方在貿易政策上的齟齬,先是讓荷蘭 人感到有必要用武力迫使望加錫退出競爭,既而,望加錫本身的內戰又讓荷蘭人多了一顆 可資利用的棋子──Alung Palakka是島上的武吉斯人(Bugis),因為在與望加錫的戰爭中 落敗,不得不投靠荷蘭東印度公司。1666年11月末,荷蘭人開始動手,20艘艦艇出擊,搭 載士兵、水手共1,870人 。荷蘭人的目標還是相當有限的,巴達維亞總部的訓令只要求在 海岸襲擾對手。但是,率領遠征軍的斯皮爾曼(Cornelis Speelman)卻認為這是一舉拿下 望加錫的大好機會,寶就壓在Alung Palakka身上──此人不負眾望,一回到故國就號召 起好幾支數千人的隊伍,幾乎在全國各地與望加錫戰成一團。 除去較內陸的複雜戰事不談,望、荷兩軍爭奪的焦點是望加錫的大本營、 都城所在的Sombaopu城。1668年4月荷軍艦隊開始砲擊該城,以Alung Palakka為主帥的荷 軍陸師(很大部分是島上投誠的武吉斯人)則在堡壘間與望加錫人展開激戰。但差不多在同 時,傳染病也爆發開來瀰漫於兩軍之間,迫使荷蘭人大部撤退,將戰場交給了Alung Palakka,直到疫疾在7月間和緩下來。戰鬥持續到1669年4月間,荷蘭人終於將Sombaopu 附近肅清,而6月14日下午6時引爆的地雷不僅炸開了Sombaopu的壘牆,也揭起了這場戰爭 的最後一幕。大約2,000名武吉斯人、572名荷蘭在其他島上的土著盟軍,以及94名荷蘭人 接著發起突襲。這波突襲沒有成功。雙方短兵相接陷入膠著,手榴彈、毒鏢、磚石、火槍 子彈似雨如雹,兩下傾洩;單是荷蘭人這廂就燒掉了五六千磅火藥、打掉了三萬發火槍鉛 彈、丟出了兩百個火藥壺和六七十顆手榴彈。荷蘭人最終在隔日凌晨被逼退,而蜂擁而出 追擊而來的望加錫人則被荷蘭人的砲火給制止了。攻勢一時頓挫。然而到了22日傍晚, Alung Palakka的再度突襲終於瓦解了望加錫人的抵抗;Sombaopu陷落的消息使得附近的 望加錫人連同蘇丹皇室四散逃命去了。荷蘭人在城中剿獲了44門火砲,其中33門砲總重達 46,000磅(約20,700公斤,平均每門重627公斤),另外11門總共24,000磅(約10,800公斤, 每門約982公斤)重;其他較小型的火砲還有145門。便是這等火力使得荷蘭人頓兵堅城之 下長達14個月 。大局已定,望加錫俯首稱臣,除去爪哇西邊的萬丹,荷蘭東印度公司在 東印度諸島再無對手。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3.142.1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09692787.A.4C6.html
roseritter: 推 11/03 17:18
YPPF: 推好文。真有意思的資料。 11/03 19:43
YPPF: (上面系統不給推,補) 11/03 19:44
katana89: 20噸重的巨砲 有點難以想像的大 11/03 21:20
呃那應該是總重,改一下… ※ 編輯: Nomic (223.143.78.77), 11/03/2017 21:33:46
Hartmann: 推 11/03 21:40
efleet0714: 推,好精采的敘述 11/03 23:24
moslaa: 推 11/03 23:41
andystupid: 推 11/04 09:36
saltlake: 鄭軍拿下熱蘭遮城之法與歐陸各國鑽研出的方法有何異同? 11/04 10:21
tony3366211: 大炮不用錢的用法? 11/04 14:37
Hannibal8856: 推 11/04 21:26
montmartre: N大,既然你都買了熱城日記4了,就知道在2次砲擊戰中 12/06 00:24
montmartre: 鄭軍都落入下風,而且荷軍損失不大,鄭軍又不肯用地雷 12/06 00:25
montmartre: 爆破,也不肯無腦按A堆人屍,那又有啥好說的呢 12/06 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