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18/10/blog-post.html -- 嘉慶朝的白蓮教亂[上] 清高宗乾隆時期雖然斷斷續續打了戰績不上不下的十全武功,但總體來說當時正值全 盛,給清廷帶來的財政負荷並不大,戰事並未拖累到國勢。戰爭開始成為重擔,最顯著的 指標性事件是嘉慶朝前後拖延長達九年(嘉慶元年至嘉慶九年,1796-1804)、蔓延四川、 湖北、和南、陝西四省的川楚白蓮教亂──乾隆十年(1745)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半世紀 之間,十全武功消耗的戰費總計約一億五千萬兩白銀,而川楚教亂的耗費在九年之間就與 十全武功的戰費總額打平,也是銀一億五千萬兩 ,可見其規模之大、耗費之重,也點明 了對於中原一統的王朝來說,與敵國外患比較起來,農民起義──或者說流民、流寇── 往往才是心腹大患。與前代許多流竄的流民武裝一樣,川楚教亂也是以流動作戰為其特徵 ,以行軍而不是交戰來削弱官兵的戰力;不過,嘉慶朝的白蓮教亂有一點與眾多前後輩的 機動作戰不同──白蓮教起義者,或者清軍所稱呼的「教匪」,他們的流動作戰大部分並 不是施展在平原曠野上,而是川(四川)、楚(湖北)交界處的崇山峻嶺。 因此橫亙整個川楚教亂當中出現過的特點、特徵與特殊現象,可說全是圍繞著山岳作 戰的基礎事實展開的。好比說,為了在高地憑高俯射而不讓子彈從槍口滑出來,清軍特別 強調「滴水砲」 、「滴水銃」: 「命銃手每人多備小草束以塞堂(膛)口,便放滴水銃,不致吐子也。…倘銃手未備草 束,便不能放滴水銃也,各協留心。」 而在白蓮教的起義者這邊,由於其作戰極端強調機動性、不帶輜重,火器、弓箭極少 ,遠程火力的投射靠的通常只是擂木擲石。砸石頭是很古老的戰法,遇先準備大小石塊從 來是守城的金科玉律,但在川楚教亂當中,利用交戰場所的陡斜坡體,除了手拋小石塊之 外,起義者往往推送的是超大滾石: 「該匪等…現將山腰道路處處掘斷,並將石塊堆積山頂,俟我兵進攻,用大石壓下, 為固守之計。」 「山上賊匪見官兵驟如風雨、一擁而來,即於二天門卡內推滾大石、拋擲火彈,拼命 抗拒。…賊人一石滾下,傷我數人,誠有一夫當關之勢。」 「賊匪恃其居高下瞰,拋擲石塊拼命抵拒。…賊人復從山上推滾大石,以致官兵受傷 稍多。…」 「…賊復退回隘口,將大石接連推墜,官兵攩牌多有擊碎者。」 「副督統銜溫春、總管遜多保、色爾滾,首先衝上山頂,所乘馬匹俱被擂石擊倒,復 乘跟役之馬,殺賊甚多。…」 當然,無論是起義者還是清軍,在能夠使用火器的場合還是會使用的,只是這些火器 ,尤其是火砲,必須跟得上山岳間的機動。白蓮教徒所使用的火砲除了鐵砲之外,許多用 的是「木砲」 。而在清軍這邊,除了運送原料現場鑄砲 之外,就得利用各種手段來運送 火砲了,好比說將砲位綁上繩子跩上山巔: 「臣額勒登保復於(嘉慶元年五月)初五日抽調各卡奮勇官兵,從分水嶺背面徑上,岩 壁既陡,菁林又密,綸布春、三音庫等率領兵丁隨處砍伐,攀援挽挈,自辰至未,甫至嶺 巔,臣額勒登保亦即踵上,眼見賊匪往來大[土荒]口口木城,當將砲位用繩繫上,連放數 砲打入木城,賊匪驚慌…」 既然火砲都得牽引而上,人員更是少不了攀爬繩降了,好比說惠齡進攻二天門時,就 是派內應從山後放下繩索,接引清軍伏兵攀爬上山: 「…,仍遣(投降的起義者張添富等)回巢,使其作為內應,並與繩數十條,令其乘夜 上山,潛伏樹林內,撿擇山上大樹拴住,將繩頭垂下山腰,並告以如有官兵上山,即在卡 內放火。張添富等欣然願往。臣密遣妥人於山腰查看,約至夜半,果見繩頭下垂,隨密派 千總鐘慶官、把總程上德率領健捷兵勇數十人,各帶短刃、火彈,手持繩頭,攀援而上, 預伏於樹林之內。俟官兵二天門城卡時從上殺來,俾賊匪促不及防。…」 除了這類特攻作戰之外,平時清軍在山嶺間「攀藤附葛」 、「攀崖援磴」 、「攀樹 附藤」 、「用木梯、繩索接遞密上」 、「密挑能上山弁兵、鄉勇等五六十人,令其各帶 刀斧、火彈、繩梯,令於夜間不拘時候,攀援而上」、「飭備攻剿之兵,置有蜈蚣梯、繩 梯、撓鉤等器具」 、「令兵勇於大小埡口、左右懸崖之上先行繫掛軟梯、繩索等件」 等 等紀錄正復不少,突顯出山中行軍攻戰時克服地形的難處。給清軍行軍造成困難的不僅僅 是地形本身,山區原本可通行的道路就少,再被白蓮教眾、避兵自衛的鄉民有意識地加以 破壞,清軍也就不得不一面追襲、一面修路搭橋前進: 「賊匪等蜂囤蟻聚,據守險隘。聞官軍赴剿,又將道路挖斷,為抗拒計。」 「前山兩路總口已經賊匪刨斷,安設木石鐵砲,日夜防守。」 「…等處,皆山腳陡削,高逾百仞。不特我兵難以登陟,即賊人亦難偷下。其餘三面 雖亦險峻,上有路可循,第賊匪均已挖斷,…」 「看得光頭山左右有小山包二處,高與賊寨相埒,若由山後覓路而上,佔此二山,用 砲轟擊,方能得勢。臣柯藩隨帶領土人跴明路徑,親往布置。因十四日以後大雪五日,積 深數尺,路陡冰滑,砲身重大,難以運往。至十八日,天色稍霽,即派署同知葉文麟等趕 緊開修路徑,運砲至山。」 「賊人每於緊要山路掘斷,官兵等隨搭偏橋前進。」 「逆賊恐官兵追及,縣北一帶稻田盡放深水,刨斷道路,馬步俱不能前進。」 「連日追賊之所,俱係深山疊嶺、荒僻之處;而界嶺上下六十餘里,山勢更屬陡險, 雖向有羊腸一徑,又經民人刨挖,步行官兵攀援已過,而馬隊官兵及鍋帳等項實難行走。 臣(額勒登保)等即派兵攜帶鍬鋤,隨處開修前進,以期速擒首逆。」 「查佛入崖至黃家坪本係小路,該處居民恐賊匪竄擾,早經挖斷道路。該匪等砍伐樹 木、接搭渡過後,仍復拆毀。…臣(富成)當即一面撥兵四百名,飭令各擲斧鐝,先行砍修 道路。」 「番境凡懸崖峭壁無路處,所向用木植支搭偏橋,只容一人一騎。賊匪因我兵追躡甚 緊,每遇偏橋,即行拆斷。我兵另須跴道搭橋,以至數日不能趕上接仗,實深焦急。」 如此類的路況與地勢,對於騎兵自然是很不利的,僅管清軍從叛軍當中探聽來的情報 不是說「官兵馬箭不能抵敵,祉可覓險山躲避,俟官兵馬匹缺少,方可打仗」 ,就是說 「(清軍的)索倫馬兵利害,必得由山僻小路逃走,馬力不能施展」 、「索倫馬箭利害」 。走山險的清軍馬匹也就損耗得很厲害: 「此一帶山高路險,馬匹易於倒斃。現有之兵所騎馬匹,幾經更換;用兵各省馬匹俱 已短少。」 「坡陡路滑,我兵馬匹亦多有跌傷」 。 「此次剿辦教匪,惟馬兵最為得力;然為時既久,山程險阻,輾轉兜剿,馬匹疲乏殘 廢甚多。若徒步遄行,不足展其所長。楚省現有東三省馬隊一千名,步行者竟有十之四五 。…」 因而清軍也就傾向於採買善走山路的川、滇、黔馬來代步: 「馬隊最為得力,賊之所懼者亦在馬隊。…惟吉林、索倫官兵所乘之馬,每日或行八 九十里,或百數十里,日久並無停息,既易倒斃,而時遇懸崖陡坎,滾跌損傷者亦復不少 。節經調撥添補,並各官有自行添買者,有得自賊人者,隨時添補騎用,仍屬短絀。當此 剿賊萬綮之時,實有不得不用之勢。此一帶山高嶺大,甘省之馬不甚得力,必須四川雲貴 所產之馬,方能合用。…」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7.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39029412.A.4D6.html
jimmy5680: nomic大最近發文的時間都很微妙呢 10/09 04:12
Nomic: 就熬夜啊,大半夜才有精神 10/09 04:21
andystupid: 推 10/09 12:28
higger: 皇城之外不是一堆什麼豐台大營、西山銳健營、九門提督 10/10 13:40
higger: 怎麼會有打皇城這種事... 10/10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