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19/06/blog-post.html -- 牙買加女王的逃奴游擊隊[下] 接受「招安」的馬龍人「報效朝廷」的機會很快就來了,1742年發生的黑奴起義立刻 遭遇上背風馬龍短時間內武裝起來的部隊,經過六個月的戰鬥後被弭平。背風馬龍跟著莊 園主站隊的作為看似「反動」,歷史背景卻比簡化的二分法要複雜得多;那些鼓動莊園奴 隸的起義者本身也是背風馬龍的成員,是反對與殖民者握手言和的一派,在煽動奴隸的同 時也正策劃著推翻背風馬龍現存的秩序與領導者。故而在背風馬龍內部也引起了一場內戰 ,只是最終的勝利者是與莊園主聯手的那些人。這次叛亂的失敗一方面穩固了莊園內的秩 序,另一方面諷刺的是也順帶清除了背風馬龍中的異議者 。此後半世紀牙買加極少發生 大規模的黑奴造反,證明了馬龍人鎮懾奴隸的價值。但在追捕逃奴這方面馬龍人的表現實 在不能令莊園主滿意,倒不是找不回逃奴,而是馬龍人的手段過於殘暴;他們還給莊園主 的往往是頭顱、殘軀斷臂或幾對耳朵,雖然這樣既可以獲得賞金又免去長途輸送活人的麻 煩,奴隸的屍塊對莊園主來說當然毫無用處。要到政府按照運送里程加發獎金的辦法推出 ,殺害逃奴的問題才略為減輕 。 隨著島內治安的改善,莊園的建設與擴張也大為活躍起來。在Westmoreland地區, 1738年僅有443名白人、7,137名黑奴,到了1768年就增加為千餘白人、超過15,000名奴隸 ;在St. James南方山麓一帶,1776年僅有10處屯墾地,才過了14年莊園的數量就擴增六 倍。到了19世紀初,牙買加的黑奴人口膨脹到了300,000人。甘蔗農莊的大量增加替英國 迎來了「蔗糖的白銀盛世」,卻也一面破壞島上的水土保持,一面擠壓馬龍人的生存空間 ,製造馬龍人與莊園主之間的摩擦。然而馬龍人在這類摩擦中卻是漸落下風;一方面狩獵 放牧所須的獵場、牧場被大莊園排擠,原本潛在的戰鬥訓練對馬龍人越來越陌生,甚至連 種植作物的農場也不怎麼能維持。另一方面,由於1739、1740年簽訂的協議,馬龍人必須 開闢道路、維持馬龍社群與殖民當局間的交通連繫;此舉不但令莊園的開拓者更容易深入 開發,也去掉了馬龍社群原本的隱匿性,使得馬龍人更難脫離殖民者的掌握,自治權逐漸 被剝奪,簡直無力造反 。 國際局勢的變化卻逼使部分馬龍人奮力一搏。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革命旋風席 捲而來,法屬聖多明哥也爆發了大規模黑奴起義,最終鑄就了世界上第一個黑人共和國─ ─海地 。聖多明哥島上的起義對牙買加的英國人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而黑奴與逃奴後裔 的馬龍人則成為被懷疑的對象。儘管缺乏證據,殖民當局堅持聖多明哥的黑人間諜已經滲 透了牙買加、即將「解放」牙買加,理直氣壯地將來自該島的自由黑人與有色人種強制拘 禁在監獄船上。另一方面,由於聖多明哥島上的種植園生產遭到革命的破壞,牙買加樂得 搶占蔗糖市場空出來的份額,莊園擴張得更厲害,也加劇了莊園主與馬龍人的矛盾。政府 與莊園主指控馬龍人與法國的叛逆黑奴合作,而牙買加的許多軍官都參與過美國獨立戰爭 ,特別痛恨私通法國的反賊。殖民者腦中充斥著黑奴即將聯合造反的被害妄想,氣氛一觸 即發。 最後是一件意外觸發了起義。1795年,兩名馬龍人射殺了莊園主的豬仔而被判處鞭刑 。這原來不算事,馬龍人對於處罰本無意見,但莊園主卻命令黑奴鞭打倆馬龍人;這黑奴 原本還是被馬龍人解送回去的逃奴,此刻十分享受報復的快感,其他圍觀的黑奴則在一旁 取笑奚落。自從1740年與白人達成和解後,馬龍人就不把自己當黑人看待,自視地位比黑 奴高出一頭,此番卻讓他們在黑人手裡慘遭折辱,令馬龍人怒不可遏;黑奴則挑釁說馬龍 人不過是「國王的黑人」(“the King’s Negros”) 。 馬龍人的抗議換來的卻是殖民當局的高壓鐵腕。此時負責指揮島上英軍的包卡雷斯伯 爵(Alexander Lindsay, 第六任Balcarres伯爵)信心滿滿,認為區區二三百沒受過教育的 馬龍人,不可能是1,200-1,500名英國正規軍、數千名牙買加民兵的對手 ,數度監禁馬龍 人派出的使者屢屢逼戰、以戰逼降,儘管莊園主和馬龍人卻還想和平解決息事寧人。在英 軍的進逼下,馬龍人放火燒掉了自己的村莊,退入西邊的「石灰岩龕之鄉」,開打游擊戰 。 包卡雷斯伯爵的好戰態度並非基於謎之自信。畢竟參與「叛亂」的馬龍人,只有屬於 背風馬龍的翠羅尼馬龍(Trelawny Marrons)這一分支,不但向風馬龍維持中立兩不相幫, 背風馬龍中的Accompong馬龍這一支還協助英國人清剿翠羅尼馬龍。相較於英國人的數千 大軍(動用五千以上英軍的行動足足有20次 ),翠羅尼馬龍僅有655人,其中精壯才133人 ,其餘都是婦孺(婦女201名,兒童321名)。面對數量如此懸殊的劣勢,翠羅尼馬龍卻徹底 發揮游擊戰的威力痛擊敵軍。僅僅是在交戰開始後的頭兩周,英軍就被擊殺了65人;而到 交戰的第二個月結束之前馬龍人毫髮無損,簡直連個鬼影子都沒見到。在一次較重大的行 動中英軍一口氣被擊殺67人、擊傷23人,卻連一個馬龍人都沒殺到 。在持續九個月的戰 鬥中,英軍自認20次交戰總共只擊殺不到32個馬龍人,而根據學者Michael Siva的精算, 英軍的戰果可能只有區區16人 。 除去英軍的盲目自信與馬龍人的神出鬼沒等因素,英軍的敗因還在於食古不化,沒跟 著游擊戰的環境因地制宜。行軍時英軍總是擊鼓吹笛齊步走,等於是提前告知馬龍人大軍 殺到,正好讓馬龍人事先躲避、或者預先安排下伏擊兵力。而英軍的緋紅色制服則標定出 再好不過的活靶,想打不中都難。儘管有如此明白的荒唐,包卡雷斯伯爵卻不思改進,只 把失敗歸咎於部屬的無能。 然而英軍卻有一著著實奏效,那就是焦土戰略。英軍的入侵不但一路焚毀馬龍人的莊 稼,也斷絕了馬龍人的水源,而水在「石灰岩龕之鄉」十分珍貴。多虧了馬龍人對周遭植 被、植物相的了解,才勉強撐過缺水危機──馬龍人求助於葉子富含水分的野生鳳梨、以 及藤蔓中儲藏汁液猶如淡水的野生葡萄渡過難關 。但最難解決的補給問題在於彈藥: 1740年以前,與殖民者作戰的馬龍人有自己的彈藥來源;那之後馬龍人被殖民者收編,槍 械彈藥全由政府提供,一但與政府為敵,彈藥便難以為繼。又饑又渴的翠羅尼馬龍堅持了 九個月,在即將赤手空拳對敵的情況下終於接受失敗,開始同英軍談判。這九個月的戰鬥 也就是所謂的第二次馬龍戰爭。 談判中英軍承諾讓翠羅尼馬龍人回歸故居。然而一但談判成功,包卡雷斯伯爵卻自食 其言,將馬龍人強押上船,全體流放到加拿大的新斯科夏(Nova Scotia)。此舉令負責談 判的軍官十分氣惱,憤而拒絕牙買加議會贈予他的寶劍與榮譽。然而種植園主們是一片叫 好,說包卡雷斯伯爵的現身是這島上能經驗到最快樂的事件之一。翠羅尼馬龍人在新斯科 夏艱難生存,日後又在1880年遷移到了西非的獅子山,憑藉他們的游擊戰術在當地贏得了 公民權 。 而島上其餘的馬龍人則繼續他們壓制黑奴的社會角色與任務,再度撲滅了1831-32年 、造反黑奴多達兩萬人的大起義 。不過,馬龍人的特殊地位與奴隸制也走到了盡頭。 1830年代,英國通過了一連串廢奴法案,牙買加當局也不再支付賞金給追捕逃奴的馬龍人 。1842年又立法廢除了1739、1740年維持馬龍人自治的條款 ;由於第二次馬龍戰爭的勝 利,殖民者對剩下的馬龍人也不再客氣。這些舉措不但使得馬龍人日趨貧困,遏止了馬龍 社群的發展──少了割黑奴耳朵賺錢的機會──還迫使馬龍人接受與周遭解放的黑奴一樣 的社會地位。然而,憑藉1739年以來向當權者的生活方式看齊的各種模仿──採用英國人 的文化、風俗、宗教、英語名字等等 ,牙買加的馬龍社群仍能拒絕被周遭的黑人「同化 」,艱難地維持自我,直到今天。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7.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60619001.A.13A.html
detonator: 好文推推 06/16 12:06
b160160: 推 06/16 12:20
andystupid: 推 06/16 14:07
a5365389: 推 06/16 17:56
a5365389: 幫對方幹盡壞事 也永遠不會被當自己人 06/16 17:57
tony3366211: 說自己人只是用來迷惑人的口號,利害關係才是長久之 06/16 18:08
tony3366211: 道 06/16 18:08
articlebear: 推 那時代真是悲慘 06/17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