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lisaRein (AlisaR)》之銘言: : 想太多了 : 昭和天皇哪裏沒實權了 : 御前會議天皇做出聖裁沒有人不聽的 : 甚至在對美開戰前還斥責陸軍大臣還誰 : 「你以前也不是說過對中國戰場很快結束嗎?」 : 東條英機在東京大審時的證詞可是 : 「無法想像違逆天皇的狀況」(類似這樣講法) : 哪裏沒實權- -+ 我懶得跟你廢話太多。直接講重點: 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治憲法)下,天皇有任命國務大臣組閣(行政)、法官(司法)的任命權 以及國會對天皇負責,而非對國民負責下,有貴族院議員勅令同意權、解散眾議院權、 以及統帥陸海軍權。但是天皇本身權力的脆弱性,也是來自於該憲法把權限集中於天皇 導致各機關無法互相牽制與制衡。 例如以現在的中華民國憲法來說,總統有三軍統帥權,但總統是全民選舉而當選。 國會能以編列、審核、刪減預算的方式,控制、限制軍隊與國防的擴張規模。 行政權上,總統任命行政院長,行政院長再任命能聽話的國防部長來總括國防政策。 然而國防以外的行政權,軍人並沒有參與跟干預的權限。進而達到軍隊在行政的中立性。 但是明治憲法不一樣。首先一個根本性的差異是,明治憲法是所有人都向天皇負責。 國會對天皇負責,而非人民負責。軍人也對天皇負責,而非對國務大臣或國會負責。 國務大臣的選拔,並不是由國會選出,而是由天皇的意志決定。 那麼大家都只聽命天皇,要怎麼決定國家的國防與軍事政策? 於是有了非官方的御前會議,閣揆跟軍將坐在左右報告、爭論給天皇看,讓天皇定奪 天皇偶爾可以臭嘴。但基於他的意思可以變成最終決定下,他反而不能輕易開口。 御前會議上,天皇大多是一個超然代表國家最終確定權的存在。 然而御前會議也造成軍人逐步參與、侵蝕行政權的干政結果。 而諷刺地是,軍人是從原敬(はら たかし)的暗殺事件中學到 「啊~只要讓大家不敢組閣就行了嘛」。 原敬能當首相組內閣純粹是因為上個寺田內閣一連串的政治錯誤所致。 首先遠因在於日本帝國不斷地快速擴張,例如一戰後獲得山東半島的利益權。 日本可以殖民、置產到中國山東了,隨之殖民地的糧食需求量大增,但日本本島(內地) 的產量跟不上來,於是內閣又以相當低價的徵收價收買市場的米。 米價就暴漲了。在暴漲的同時日本又決定出兵西伯利亞,軍方再一次的徵收大米 成為最後壓垮米價供需的稻草,民眾在1918年暴動了。史稱米騒動。 米暴動根本的問題在於財閥在殖民事業的擴張,以及民眾民生需求的矛盾。 但政府並不站在民眾的一方。於是天皇就想那找個平民當國務大臣不就得了? 原敬就是這個時勢的幸運兒,原敬內閣可說是天皇制衡長年薩長派閥跟財閥的政治分贓 但問題在於保守派因此失勢的憎恨,當然原敬並沒有跟保守派對幹, 例如他在米騷動的對策就是讓殖民地也增加產量運回日本,從而有台灣的嘉南大圳建設。 進而達到民生與墾殖利益的兩全。但很遺憾的保守派右派並沒有認可他的成功。 1921年11月,原敬被右翼青年中岡艮一持刀刺殺。以這個暗殺為首,保守派鼓吹著 年輕人去暗殺其他政敵政黨要人,當時的保守派認為大正的政黨政治才是國家內耗 空轉的元兇,如果沒有這些政黨亂砍預算、在國會亂搞,國家早就強盛了。 一系列的亂殺、暗殺下,日本國會跟政黨在1920年代出現了恐懼與寒蟬效應。 沒有政黨敢再冒著死亡威脅去當國政大臣了。這個政黨政治真空則變成軍方侵蝕機會 事件的導火線就像重演地歷史一樣,是由1929年經濟大蕭條開始的。 大正的戰爭景氣源自於一戰歐洲的戰爭與訂單需求。當戰爭結束歐美訂單不來了 經濟成長停滯。以軍部跟保守派的右翼則大喊擴張出兵,戰爭興業發大財。 並獲得不少民眾的贊同跟支持,這種出兵準備打人發大財的氣氛, 在1931年變成了918事變。關東軍直接出兵滿洲建立了滿洲國與魁儡政權。 滿洲國對於日本是軍事成功,但國際政治與外交是外交自殺。在國際聯盟要求歸還 東三省的壓力下,當時犬養毅本來是想藉由外交途徑和平解決的。 然而軍部卻截獲了犬養毅的和談訊息,其中以海軍最為不滿。海軍從1927年日內瓦會議 後的倫敦海軍條約與艦艇限制下就不滿其國際干預。部分海軍與陸軍青年幹部在1930年 創立了櫻會,這個秘密結社組織是想藉由顛覆目前的日本內閣文人政府,殺死內閣成員 清君側而達到根本的軍人執政。並在1932年爆發了515的流產政變,殺死了犬養毅。 515雖然是流產政變,但眾多愚民盲目替顛覆政府的軍人支持,甚至以送法院11根手指 的血書,表示你要判死就找我們11人頂替死吧。實際上卻是對法院的情感威脅。 最後515政變法院從輕發落,政變11人軍官沒判死,甚至關幾年就出來,人們為此拍手。 接替犬養毅的是海軍大將齋藤實,其齋藤內閣15人大臣只有5人是政黨出身,其他都是 海軍。明治憲法的行政逐漸被軍人所侵蝕與主導,當大贊政翼會出現後,國會也是軍隊 囊中之物。而在226政變後,天皇決定以特設軍法會議來審判叛變陸軍官員。 司法也在軍方主導下利用天皇權限把司法架空了。 當行政內閣、國會、司法都是軍方控制的場域時。縱使天皇仍然有自己命令變成立法權 御前會議最終決定權,但御前會議都是軍方的人,天皇的意思在國務大臣附命時就會被 洩漏給軍方時,這樣的天皇能否隻身抵抗整個國家機器嗎?答案是幾近不可能的。 甚至在1945年終戰時,裕仁天皇還必須要用技術性地播放玉音方式,才能阻止再度 架空天皇的流產政變。 明治憲法可以說用整個國家的覆滅,跟你說了國家憲法制衡的重要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75.1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66311118.A.A31.html ※ 編輯: midas82539 (220.132.75.145 臺灣), 08/20/2019 22:33:26
yeh67: 台灣拜大甲媽祖的地方派系 政壇上爭權奪利依然不會金盆洗手 08/20 22:39
yeh67: 天皇說的是神的教誨 08/20 22:39
yeh67: 首相以下聽不聽又是另一回事 08/20 22:40
LI40: 推詳細解說 08/20 22:40
yeh67: 天皇從小的人格養成就是儒家私塾那套倫理道德觀念會多壞? 08/20 22:42
yeh67: 孫中山流亡日本也受到明治天皇政治庇護與資助反清革命 08/20 22:44
yeh67: 因為他們都是帶天命渡世的天子要改變中日兩國現代化價值觀 08/20 22:45
kuma660224: 這篇真的不得不推 08/20 23:00
kuma660224: 資訊量滿滿. 08/20 23:01
ab4daa: 推 08/21 00:10
QuentinHu: 推 08/21 00:49
chewie: 推 蠻重要的因素 08/21 00:58
GTHO: 推 08/21 06:55
sayuri4ever: 推 08/21 07:24
willywasd: 推 08/21 07:32
p16771: 推 08/21 08:01
sanae0307: 日本的例子說明了,一群不學無術的土包子官政治真的是 08/21 08:43
sanae0307: 災難 08/21 08:43
sanae0307: 不是每個國家都像西班牙土耳其埃及那樣有優秀聰明的軍 08/21 08:44
sanae0307: 頭執政 08/21 08:44
kira925: 推 08/21 10:44
pilgrimangus: 儒家私塾的倫理觀念,再吹下去還真以為歷屆都沒實權 08/21 11:08
kira925: 大正天皇的時候就因為健康因素開始被架空 08/21 11:09
kira925: 這一部份當然也有影響 內閣架空了天皇實權 然後軍部也找 08/21 11:09
kira925: 到方法把內閣也架空掉 變成為了軍部服務 08/21 11:09
kira925: 至於戰後...戰後的天皇就是宮內廳玩具............... 08/21 11:10
我不知道你是從哪裡看的農場文給你這種誤解,大正天皇因為精神失常 導致裕仁天皇提前攝政,大正隱居養病到病逝。並沒有使內閣能架空天皇權力。 裕仁天皇仍然有內閣各大臣的任命權,國務大臣有權組閣,但其閣員必須要天皇同意。 因為內閣仍然要對天皇負責。天皇他當然有實權,只是看他要不要作為而已。 裕仁天皇跟內閣國務大臣的關係,相當於君主立憲國家元首任命委任首相行政關係。 但元首本身依舊有外交例如締約權,難道你會認為蔡英文任命蘇貞昌為行政院長, 等同於蘇貞昌「架空」了蔡英文權力嗎?不對吧?這是基本的憲法分權常識呀。 況且天皇的權限在明治憲法還比英德皇還要多。跟立憲國的虛位元首不同, 明治憲法下的天皇是國家意志的本身,天皇自己就是整個國家的其中一機關。 他想阻止、參與行政、立法權,在憲法是可以輕易做到的。 那麼他為啥不想去做?因為裕仁他相信君主立憲的分權體制才是國家統治的正道。 裕仁他並不相信,也不想去搞君權神授的這一套,的確他在1946年的人間宣言 沒有否認他先前歷代天皇的神格性,以及儀式的神聖性,然而終戰後他終於可以 講自己的意志:「朕與爾等國民之間之樞紐,始終由相互信賴與敬愛所結成」 (朕ト爾等国民トノ間ノ紐帯ハ、終始相互ノ信頼ト敬愛トニ依リテ結バレ) 而不是天皇是神、或比人類優越從而統治你們。當天皇是人、而不是全能的神 統治與決定國家的未來,就不能單靠自身的意志,而是靠眾人的信賴與合作。 他自身才自我架上了君主憲政的枷鎖。然而問題在於說當時的日本政治情況 已經跟他爸大正完全不同了,這個國家走向經濟停滯,財閥與平民貧富差距大。 國民又相信強兵侵略才能再現大戰景氣,他並沒有足夠的信心跟勇氣抵抗整個氣氛 你可以說天皇當然有責任,但綜而觀之,當時的日本誰沒有責任呢? 如果我們不單看天皇在二戰的責任,日本後來走向軍政府的兩個致命轉折, 其一來自於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的復辟。軍人可以利用「武官大臣必須任命現役軍人」 而技術性地獲得原本憲法原本沒給軍人的倒閣權,簡單說就是軍人都不出任海陸大臣 文人內閣就組不出來,內閣跟軍人的主從關係就顛倒了。 這個問題法案是搞垮西園寺內閣跟民間第一次民權運動的開端,軍人第一次倒閣 在當時是被大眾反感與謾罵,並導致其法案的廢止。但當大正到犬養毅的暴力刺殺 政黨已經沒有人想冒著會死的威脅反對了。這使得軍跟內閣的關係永久性的顛倒。 在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復辟後,1937年對華戰爭,中國戰區開啟後, 近衛文麿內閣只能接受軍部制定「國家總動員法」,建制派將國家機器轉變為戰爭機器 國家委任給軍方,讓軍方統籌控制國民的生活與生產後, 這個戰時法才叫做架空明治憲法跟內閣政府。如果有人還想問為啥近衛不反抗的話? 你不妨用一下腦袋看看文章,想一下在現役武官制復辟後,近衛反對後除了倒閣還有 什麼後果?他早就沒有其他路了。 而這就是一個國家失去制衡後失控的結果。
LUDWIN: 推 08/21 11:29
chungrew: 推 08/21 11:47
LI40: “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 這個226事件的延伸產物就是較常被忽 08/21 12:07
LI40: 略的史實日本軍國主義化重要因素 08/21 12:07
LI40: 明治憲法即類似於德意志帝國的二元君主制 08/21 12:09
chewie: 推 08/21 14:44
kuma660224: 近衛後來反抗的方式是辭職.... 08/21 15:01
kuma660224: 官僚在那種環境只有當傀儡或放棄的選擇 08/21 15:02
kuma660224: 體制上沒有人能制衡了. 08/21 15:02
kuma660224: 近衛辭職的理由,就說不願當軍部的傀儡 08/21 15:03
kuma660224: 即使近衛本身也是法西斯強國信徒 08/21 15:04
kuma660224: 但問題不在各派系信什麼,而是制衡避免暴走 08/21 15:04
kuma660224: 失去制衡又沒有腦袋好有遠見的人帶領 08/21 15:05
kuma660224: 代價就是基層暴走,高層也加碼,推向死路 08/21 15:05
a435007: 推這篇 補完了細節 08/21 15:08
articlebear: 推 08/21 15:43
Y1309: 226應該不算從輕發落吧? 08/21 16:47
226叛亂總共有21軍官、2準尉官、89士官、總計有1,558人參與刺殺跟佔領皇居的事件 但光是從事件的對策處理,你就可以看到天皇在軍人干政下的無力。 首先以裕仁天皇的要求鎮壓,但同情226叛亂的皇道派荒木貞夫將軍卻想把議題說成 「請願」,天皇的鎮壓與陸軍想要私了的意志是相左的,這導致了鎮壓命令推遲 以及陸軍大老私下與叛變少壯派的斡旋,反而以部分軍官自殺「謝罪」奏請天皇了事。 結果叛軍認為你不過把我當棄子,私下談判破局,陸軍才貫徹了鎮壓總攻擊命令。 最後軍法審判更是只有起訴19名軍官、73名士官、19名士兵,也就是說只有7%的人 才被軍事審判起訴。124名起訴後只有24名判處有罪,最後只有17名軍官判處死刑。 你真的相信整個226事件只有24人有罪要為此負責? 以皇道派來說,226事件後的確是重創沒錯,但226不論是審判自家人的規模、 到後來偷渡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復辟,軍人干政的程度都並未因為此醜聞傷害減少 最後還變成統制派藉機肅清皇道派以掌權的機會。 ※ 編輯: midas82539 (220.132.75.145 臺灣), 08/21/2019 17:51:49
EvoLancer: 從輕發落的是515 226統制派基本是借題發揮甚至還牽拖厝 08/21 17:12
EvoLancer: 邊 把沒參與事件的北一輝送軍事法庭甚至不給上訴究宰了 08/21 17:13
F04E: 推 08/21 20:18
Galm: 推 08/21 22:52
kuma660224: 226東條英機在滿洲甚至趁機大量剷除皇道派 08/22 00:05
kuma660224: 儘管他們跟226根本無關 08/22 00:06
nomorefoggy: 哎唷不錯喔!很能講 08/25 08:54
JPGstar: 推 08/26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