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1.英軍表現很差: : 印度總督魏菲爾爵士一開始就不打算在緬甸跟日本人打硬戰 : 他吩咐英軍總司令亞歷山大說 在緬甸的軍事行動以保護印度為主旨 : 意思就是緬甸日本人要就拿去好了 不必太認真打 守住印度才是最重要的 : 因此大部份英軍主力早就準備撤軍回印緬交界的英帕爾 : 在緬甸和日軍交戰的英軍大多是一觸即潰 : 然後日軍從英軍原駐守地段長趨直入 從後面包國軍餃子 : 2.將帥失和 上級指揮失當: : 指揮系統疊床架屋 羅卓英 史迪威 杜聿明 還有林蔚的軍事委員會參謀團 : 連英軍的印緬軍軍長Slim也不時插上一腳 這到底是要聽誰的? : 然後這幾個豬頭又亂調動部隊 尤其是史迪威想反擊日軍追擊部隊 : 胡亂指揮 結果害的連臘戍這個重要據點都丟了 後路已經被抄 : 遠征軍只好各自逃命 各尋生路 : 老實講第一次遠征軍出擊緬甸 就算沒有上述原因 個人也認為不會贏 : 但是至少不會敗得如此狼狽不堪 入緬的第五 第六 第六十六三個軍損失慘重 : 還犧牲了一名不錯的將領兩百師師長戴安瀾...... 用中國遠征軍老兵的角度來回原文 時任: 新編22師 少尉文書幹事 基於個人隱私不公開 還原當時的情景 --- (進入臘戍) 唉啊,那時候真落後啊我的天啊,汽車開到山連動力都沒有 真的很慢啊,到了那裡後(臘戍)什麼車站我忘了 反正在臘戍,臘戍那場面真大啊,一進站第一排,全部是小學生 有中國,有英國的,有緬甸的, 第二排全部都是女童軍,有英國的,有中國,有華僑,緬甸的 第三排全部都是男的, 那個標語有多長,那個車站有多長,那標語就有多長, 我也不認識英文,我也不認是緬甸文,中文我認識了,歡迎中國遠征軍。 那車站一停,什麼毛巾啊,有好多東西,還有水果,用的吃的東西, 餅乾什麼都有,牛奶啊,沙丁魚啊,都是日用品。 --- (前進曼德勒) 回到了車廂以後,我們就按車廂人口分配(日用品),不久,加好了水(火車), 火車又出發,當時就講了三個事情,第一個,奉著師長的命令, 你不們不能侵犯友方的一草一木,誰有違反就按軍紀處理, 第二個怎麼說呢,明天我們什麼時候到到曼德勒,沿途一路都停但不能下車, 第三個怎麼說呢,出國的這個盧幣津貼,在守車室,派代表去領, 接著就到了曼德勒,那時候是緬甸的首都。 --- (夜審緬奸) 晚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的李國良(戰友)打開地圖一看, 他說這個地方叫做葉達西,我一看什麼也沒有,靠站(火車), 只好下來了,下來以後,等一回兒, 就有穿華僑裝備的,那兩個人,前面是兩個緬甸人,就一路走走走, 我們跟著後頭去看幹什麼,跑到小屋裡面,我們通過華僑的翻譯, 這兩個緬甸人是在草叢裡面抓來的,就審問他們,他們說他們是來逃難的, 那個軍法官姓吳,他就帶著華僑翻譯審問,說他們是騙子就處置了他們。 --- (大撤退) 第二天日本就開始猛攻了,那飛機,砲兵不停, 但是師部那時晚上沒有辦法防禦,就下達了一個命令 撤退!,因為這地形不行就撤退。 在仁安羌,那英國人一直從緬甸仰光撤退到仁安羌, 我們200師是做我們前鋒,那時候右邊是英國的駐守隊, 我們在中間,西邊是原來的第6軍,他們防止日本人在那邊進入雲南, 換句話說他們比我們還先出國。 --- 誰知道那英國人就一路退到仁安羌,仁安羌是我們新22師的後面 解圍(仁安腔)是新38師的部隊,我還記得那個團長,劉放吾。 仁安羌他們(英軍)不但守不住,反而要求,中國的新38師應付他們退卻。 那就很危險啦,那我們(新22師)就進入了日本人的口袋裡了, 所以連夜接到駐緬參謀團的命令趕快撤退。 --- 我們新22師負責掩護國內的部隊退出,200師就往喜馬拉雅山, 96師從野人山,日本人從臘戍成立了一個緬甸的奸細,叫泰國的僕從軍, 他們都在路線上,就切斷了我們的歸路, 他們的快速部隊,就佔領了,我們的回國的路。 我們新22師呢就往野人山退, 唉這以後的事情呢,到野人山啊,只有七天就斷了糧。 --- 由此可知英軍不戰畏縮退卻害的國軍在緬甸戰場白白犧牲了不少部隊, 看來廖曜湘要恨得應該不是只有蔣介石。 -- 廢文!無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9.1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73637020.A.D40.html
tony3366211: 典型英國人 11/13 20:17
AaronWang: 推 11/14 08:26
kuma660224: 但也許英國才是最早認清現實的 11/14 08:49
birdy590: 某方面來講英國的戰略判斷正確, 所以後來才釣的到牟田口 11/14 09:24
birdy590: 跟著去印度的部隊也沒什麼壞處, 回來的時候還升級了 11/14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