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翻了一下家裡的 圖解戰鬥機事典 (河野嘉之著 張詠翔譯), https://i.imgur.com/dTyWif3.jpg
雖然說關於這款戰鬥機的資料,網路上應該就有更詳細的了... 以下段落摘自書中寄生戰鬥機的篇章: 寄生戰鬥機的構想出現的相當早,在1910年代末期到20年代時, 英國與美國就有持續在進行把複翼機裝到飛船上面去的實驗。 30年代時,美國還有短暫編成以2艘飛船搭載寇蒂斯F9C的部隊。 想出大型轟炸機上搭載數架戰鬥機這種天馬行空計畫的, 是蘇聯的Vakhmistrov。 他從1931年開始就以各式各樣的機體來做組合試驗, 還做出了在4發轟炸機的圖波列夫TB-3的主翼上下面 各搭載I-15戰鬥機2架與I-16戰鬥機2架, 在機身下面還有1架I-Z戰鬥機的Zveno-6。 而在1941年,則有搭載2架戰鬥機的機型投入實戰當中。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為了要護衛續航距離達到12,000km以上的康維爾B-36轟炸機, 就有各式各樣的寄生機計畫被提了出來。 在1947年完成的麥克唐納XF-85小妖怪式 (Goblin) 是一款全寬6.4m、全長4.5m的小型戰鬥機, 可以把主翼收折之後掛載於B-36的炸彈艙裡面, 並計畫要從空中放飛、回收。 其測試飛行是由B-29來執行, 不過因為藉由一種稱為高空鞦韆 (Tapeze) 的吊放裝置所進行的回收作業無法順利進行, 所以後來計畫就終止了。 之後,在1950年代中期, 還有出現過在B-36的機體內收容RF-84偵察機的FICON計畫, 以及在主翼端連結RF-84的計畫,不過這些都沒有正式付諸實行。 而在空中加油實用化之後,這些構想本身就已經不再具有意義了。 https://i.imgur.com/rIU6bwG.jpg
重點大概就是最後面的, 有了空中加油技術後就沒必要開發寄生戰鬥機了。 其實在轟炸機裡面塞戰鬥機護航, 這做法應該有點本末倒置了吧? 轟炸機載的戰鬥機越多,防空能力越完善, 轟炸機自己能載的炸彈相對就越少不是嗎? 想到之前看過介紹NASA為了運輸太空梭改裝的747, 載著太空梭時雖然是能飛, 但實際效能當然會比原本的747差很多, 巡航速度由0.9馬赫降到0.6馬赫, 飛行距離從一萬公里以上降到1850公里。 就算還沒有空中加油技術好了, 也許想辦法靠副油箱稍微解決戰機航程的問題, 用更好的戰鬥機護航,讓轟炸機能載滿炸彈, 還是會比用寄生機來得實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18.2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76695690.A.1DC.html
katana89: 寄生戰機能實用的話 一個轟炸編隊裡 大概會有幾架就 12/19 06:27
katana89: 不掛彈 全帶護航機保護全隊了吧 12/19 06:28
BITMajo: 我在發這篇文前還沒去看原文影片,看影片後發現一個問題 12/19 07:07
BITMajo: 感覺哥布林從B-36被放下來後就會往下掉,大概要飛一下 12/19 07:08
BITMajo: 才能正常飛行,這時如果轟炸機正要遭受敵機攻擊,那那台 12/19 07:08
BITMajo: 感覺很脆弱的小哥布林還要加足動力往上推進才能追到來襲 12/19 07:09
BITMajo: 的敵機吧?坦白說蠻懷疑他到底有多少實戰能力 12/19 07:10
hsinhanchu: 哥布林返航的時候要是受損、沒油或飛官手滑不就連宿主 12/19 08:15
hsinhanchu: 一起下去 12/19 08:15
BITMajo: https://youtu.be/JIX9BsbtiTA?t=160 12/19 08:18
BITMajo: 這邊哥布林返航時撞了起落架,宿主因為夠大隻,看起來是 12/19 08:18
BITMajo: 沒太大影響,不過哥布林就掉下去了,如果沒拉回來就只能 12/19 08:19
BITMajo: 跳傘了吧 12/19 08:19
BITMajo: FICON計畫裡面把兩台戰機連接到宿主翅膀末端可能比較危險 12/19 08:20
wanters: 宿主在大口徑機砲和飛彈發展出來之前在天上跟堡壘一樣阿 12/19 08:44
wanters: 但是看影片他的機動性有點虛 用途應該就真的是干擾 12/19 08:45
BITMajo: 怕是他連干擾都做不到,好不容易爬升後母艦被擊墜,敵人 12/19 14:22
BITMajo: 老早就閃人了,哥布林只能自己墜地 12/19 14:23
kuma660224: 子機已有有母機的高度速度為基礎 12/19 14:28
kuma660224: 應該不大幅爬升,而是類似重轟的浮游砲台 12/19 14:28
BITMajo: 是不用爬升太高,可是看測試影片,起飛的時候掉下去 12/19 14:30
BITMajo: 感覺速度一開始還是不太夠? 12/19 14:31
BITMajo: 另外加上發現敵機、起飛的時間,應該蠻趕的吧 12/19 14:31
kuma660224: 掉下去只是1種能量轉換 離母機遠一點再加速 12/19 14:36
kuma660224: 以B36高度,敵機大概也是很慢往上爬 12/19 14:36
BITMajo: 原來如此,轟炸機的高度,我倒是沒想過 12/19 14:37
leo10: https://i.imgur.com/8mXf9Rk.jpg 12/19 15:01
leo10: 這玩意兒概念跟這很像 12/19 15:01
BITMajo: 這台看起來頗有人體魚雷之風 12/19 16:00
patentshit: 戰略打擊方式轉向中長程飛彈之後,轟炸機需要深入敵 12/19 18:28
patentshit: 境投彈的可能性就變少了,長程護航的需求逐漸消失 12/19 18:28
patentshit: 美軍這幾年的戰術打擊,戰機都部署在接近前線的地方, 12/19 18:30
patentshit: 大型轟炸機從半個地球外飛過來後,戰機(特別是電戰機) 12/19 18:30
patentshit: 再過去接應就好 12/19 18:30
saltlake: 無人載具技術日益發達之後,就算還要有專業"飛行員" 12/19 19:57
saltlake: 恐怕也是坐在基地像打電動一樣操作遠端無人機 12/19 19:58
kuma660224: 軍事無人AI更成熟,半導體就變成戰略產業 12/19 19:59
kuma660224: 基地打電動的發展有限,因為頻寬問題 12/19 19:59
kuma660224: 大國衝突會更依賴AI直接反應 人類偶爾介入 12/19 20:00
kuma660224: 結果單位功耗 製程影響算力直接影響戰力 12/19 20:01
kuma660224: 不過那還蠻久的,天網還沒這麼快 12/19 20:02
kuma660224: 人類還有幾集可以逃 12/19 20:02
CGT: 說不定未來戰機會搭載小型無人機,像浮游炮一樣輔助攻擊 12/19 22:01
kuma660224: 轟炸機帶浮游砲應該會比較早 12/19 22:13
kuma660224: 有空間多1個控台與人力去操作無人子機 12/19 22:14
BITMajo: 不知道這樣有多大效益,雖然應該是做得到... 12/19 23:58
BITMajo: 帶著會發射飛彈的無人機→要不要直接發射飛彈? 12/19 23:59
BITMajo: 帶著會發射雷射的無人機→要不要直接發射雷射? 12/19 23:59
kuma660224: 大概就飛彈有NEZ+雷射有衰減 出去打,較強 12/20 08:25
kisaraki1976: RF-84記得有做出實驗機,摔了之後才中止。 12/20 12:57
BITMajo: 有,可以搜尋FICON project,維基百科有一個條目 12/20 13:04
fragmentwing: 帶飛彈的飛機是追求更多還有快速部署的發射位置(相 12/20 13:11
fragmentwing: 對地面來說),還是有其意義在的 12/20 13:11
BITMajo: 那樣的話,不知道我的理解有沒有錯,宿主機本身就要有 12/20 13:54
BITMajo: 很強的偵測能力了,不然會在視距外就被攻擊 12/20 13:55
BITMajo: 結果越加的東西越多,感覺越來越像航空母艦 12/20 13:55
fragmentwing: 現在的多用途戰機確實是往作戰平台發展 12/20 14:49
fragmentwing: 把飛彈想成回天或櫻花那種一次性的自殺攻擊機 12/20 14:50
fragmentwing: 真的差不多 12/20 14:50
fragmentwing: 還真的差不多 12/20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