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和同盟軍不同,軸心軍的德義兩國的軍事傳統一開始便相差極遠:雖然一戰後共同的死敵 法國讓兩國最終走到一起,但是其過程也是充滿不確定性:直到1939年德國確定放棄南提 洛(South Tyrol, 今北義大利波爾察諾-上阿迪傑自治省)以前,義大利一直將德國視為 可能的假想敵對國之一;即使在兩國達成該區的協議之後,無法完全放心的墨索里尼仍下 令在該區邊界建築軍事防線及要塞。 誠然,雖然兩國陸軍的共同敵人是法國,但是在其他軍種的戰略差別卻很大:德國海軍以 阻斷英法的補給線為主要戰略目標,義大利海軍則是要維持地中海與北非的殖民帝國交通 線;德國空軍以戰術密接支援其陸海軍為重要目標,身為空軍戰略理論發祥地之一的義國 空軍則是追求以攻擊敵國大後方的戰略轟炸為主要思想。 雖然在二戰爆發後義國在海陸空三方面乏善可陳的表現讓其淪為德國的「跟隨者」,但是 其地理位置和現有戰力仍然是德國在戰勝法國規劃下一階段戰爭時的重要盟友;有時甚至 於可以說是過分的高估其戰力:以東線德蘇戰爭為例,雖然德國參謀總部早已清楚義國遠 征軍無論在訓練、裝備、後勤組織上都強烈的不足,但是他們在計算戰鬥力時仍然將義國 步兵師和德國步兵師視為同等並給予明顯過長的防線;這些幾乎等同自我欺瞞的規劃也讓 德國的重要盟友在東線戰爭中傷亡慘重而且分走了原本可以用於北非的重要資源。 然而在北非情況卻不太一樣:德國高層視北非為義大利的勢力範圍因而不願意過分干涉( 這點和義大利高層看法一致),一開始計畫救援北非的德軍其性質也是阻礙部隊( Sperrverband)性質而無代客為主的計劃;然而,隨著德軍的正式涉入北非戰事,和義大 利的合作也隨著戰況有著階段性的變化,在這裡先簡介一下北非德軍在整個德國大戰略中 的起始,再談到和其盟國磨合的經過: 德意志非洲軍的起源和在北非戰事時的地位(1941年2-4月): 德軍涉入北非戰事源於希特勒在1941年2月頒布的第22號戰爭指導,勾勒出北非德軍的任 務範圍和權限:在義大利戰區的德軍部隊將歸於其相關戰區的義大利指揮官作「直接的戰 術」指揮;但,在紀律、人員和補給等方面則由其德軍指揮官作調度。這乍看之下似乎是 直接讓北非德軍直接讓義大利調度的不合理指令卻有其他但書:「…但,如果對德軍部隊 的調動在其指揮官的意見中將導致失敗進而傷害德軍的名聲,他必須在向義軍高層告知後 (經由陸軍高層)尋求我的決斷。」此但書正是隆美爾在前中期得以獲得足夠作戰自由, 以及遇到大部分爭議時得以強渡關山的依據:他有著跳過整個指揮鏈直達「天聽」的特殊 權限。在第三次艾拉敏之役軸心軍最後的敗退前,隆美爾隨時都握著這張王牌,不時加上 迂迴的話術達到其目的。 要注意到的是,此權限在德陸軍指揮體系內也依然適用:在1939年時,德軍派遣專精裝甲 部隊作戰的軍事觀察員評估在非洲作戰的各種需求和限制。其報告中在軍隊規模方面提到 :「有6個裝甲師和機械化部隊即可征服埃及;再其之上補給將會出現困難且不必要。」 。在接到任命且實地飛到非洲作第一手的觀察後,隆美爾本人顯然認為計劃中的2個裝甲 師(也就是非洲軍;此時編制中並無第九十輕裝師)確實不足,因此在情勢稍穩回國回報 情況時他便直接向時任陸軍參謀總長的哈爾德(Franz Halder,1884-1972)提議北非德 軍應該要增加2個軍(也就是增加到報告中的6個師);在哈爾德告知無增兵打算後,(據 他自己的記載)隆美爾同樣向陸軍總司令部和最高統帥部力陳己見,但只得到相同的回答 。但這其實也不意外,畢竟此時攻擊蘇聯的作戰已經決定,德國並無分兵的餘力。 雖然隆美爾從陸軍高層方面收到的命令是穩住情勢即可,但是遵循德國傳統,他手上有著 一定程度行動自由的依據:上述的三個上級再三強調,北非德軍的角色並非是「阻礙部隊 」而是「機動的打擊部隊」;的黎波里的防守必須要「機動的防禦」才能成功「…扭轉局 勢」。希特勒在和墨索里尼討論援軍的會議上,(在最高統帥部作戰部長約德爾的強調下 )甚至提到如果義軍僅打算死守的黎波里一帶,他將撤回援軍。因此在一開始,隆美爾便 有了足夠的授權(或者我們可以說是藉口)來讓非洲德軍獨立於義大利指揮體系外獨立行 動;面對義大利(理論上的)上級對他行動的質疑和不同看法,他只要請對方請示(德國 )最上級即可。而在的黎波里危如累卵的節骨眼上,要其上級請示義軍最高統帥部再去和 德方最高層級協商出相關決策顯然是在時間空間上都不可行的。 這些決策文化上的衝突馬上在軸心軍第一次奪回席蘭尼加時發生:1941年3月24日隆美爾 從德國返回非洲途中經過羅馬,並接到了義軍高層包含墨索里尼和利比亞總督加里波底的 指令,說明非洲軍不可越過的黎波里坦尼亞和席蘭尼加交界的艾阿格海拉,但是在同一天 德軍已經超過並推進到其東北方約40公里的梅爾沙艾布里加隘道,隘道外圍的窪地和其南 方的綠洲在輕微的交戰後被德軍佔領。德軍第五輕裝師師長斯圖萊赫(Johannes Streich, 1891 – 1977)請求攻擊隘道的許可,隆美爾隨即批准其自由行動。在經過一 個星期的準備後,德軍於3月31日開始進攻,在短暫的激戰後擊退英軍並進佔該隘道。斯 圖萊赫隨即下令德軍跨過交界往東北追擊,並於4月2日進一步攻下席蘭尼加西南方重鎮阿 吉打比亞(Agedabia)。 到達前線的隆美爾請求義軍前進並鞏固已攻下陣地,但是遭到加里波底的強烈反對,以補 給不足為由要求德軍立即撤回。4月3日德軍高層的命令也來到,看起來似乎是確認義軍高 層的命令:「固守…除非敵軍機動部隊已經毫無疑問的撤離…」;隆美爾可想而知的解釋 為:因為英軍已經全面撤離,因此指揮官「…擁有完全的行動自由」。當晚義軍高層也傳 來更改過的新命令:如果情況許可,「…允許繼續(當前的)作戰」。於是加里波底也不 再反對,並指派義軍機動部隊盡快趕到前線;軸心軍第一次旋風式的重奪席蘭尼加作戰也 正式展開。 這段作戰前夕的高層小插曲我們可以觀察到:首先,北非德軍的指揮官處於兩個指揮體系 下:一個是其(理論上的)直屬長官義軍殖民地總督,另一個則是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和陸 軍總司令部。除了一開始的過渡時期外,任何北非的作戰方案,都必須經過上述部門麾下 參謀群的審核方可執行。再者是德軍給予前線指揮官一定作戰彈性的傳統讓北非德軍指揮 官和參謀本部的參謀群形成一定程度的默契,並得以在大部分情況下繞過義軍高階指揮官 進而掌握前線的指揮權:隆美爾顯然知道上級的意圖是固守該地,但是「…實在是因為機 不可失」。第二是義軍指揮高層使用補給作為限制北非德軍作戰的意圖:雖然義軍官方戰 史記載「…隆美爾和其管轄補給的義大利上級的衝突…」暗示著前者不像後者那樣精於後 方補給行政等重要事務,但是並沒有回答為何義軍最高統帥部一紙允許自由行動的命令便 足以讓其放棄先前的強烈反對轉而讓義軍加入作戰;處於現場的義軍指揮官無疑處於兩難 :他們必然比遠在羅馬的義軍高層瞭解現場情況,但是接到的命令卻又不容他們輕易推翻 ;此外義軍相對低比率的機動化部隊讓他們自然的傾向於能讓一般部隊也發揮戰力的守勢 作戰。隨著雙方合作漸久,這也發展成北非德義兩軍的一種默契:在義軍一般部隊能夠據 守陣地的前提下,讓義軍的機動部隊參與德軍的前線作戰,不僅可以保住國家的顏面,也 可以提供德軍必要的幫助。這樣的默契將會保持到軸心軍北非敗勢明顯的1943年才改變。 德義兩國對於北非軸心軍指揮權的爭奪及其對前線指揮作戰的影響(1941年4月到6月): 儘管德國高層拒絕了隆美爾的增兵請求,但是隨著4到5月在多布魯克一帶的數次作戰也讓 其了解到北非德軍有必要加強。此時在前2個月的德軍內部指揮系統的小插曲也讓事情朝 當事人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5月中時隆美爾解除了麾下數個重要幕僚和指揮官的職務並 把他們送回國:包含非洲軍參謀長、軍作戰處長、第五輕裝師師長斯圖萊赫、師作戰處長 、裝甲旅旅長、步兵團團長以及其他數名軍官,等於是要求上級替換這些人。陸軍總司令 部可以理解的暴怒並且向最高統帥部抗議,但是並無結果。當時大多參謀本部的參謀群們 的看法是認為隆美爾此舉顯示其難以合作的個性缺陷,而在哈爾德眼中,其受到「最上層 」的青睞因此難以動搖其位置讓他成為手中的燙手山芋。 然而,撰寫相關人物傳記的歷史學家們提出一個問題:為何隆美爾和其下屬在這個時期有 過如此激烈的衝突?他們認為此次衝突可能是源於陸軍總司令部(哈爾德)和最高統帥部 衝突的延伸:隆美爾並不是陸軍一開始選擇的北非德軍指揮官,其任命毫無疑問有受到希 特勒個人偏好影響;但是選擇斯圖萊赫作為第五輕裝師師長也同樣的有爭議:首先,他原 本任第五裝甲師麾下第十五戰車團團長,但是第五裝甲師在法國戰役的表現並不出色,以 至於其直屬長官第十五摩托化軍軍長霍斯(Hermann Hoth, 1885-1971)在作戰進行中便 解除了第五裝甲師師長職務,並將該戰車團歸於其麾下的第七裝甲師指揮(當時師長即是 隆美爾);即使如此,斯圖萊赫卻在1941年1到2月連續升級3階為裝甲師師長(究竟是不 是在知道北非援軍將會擴編成一個裝甲軍而且軍長將會是隆美爾之後接受的晉升則因為時 間點過近而難以確認)。再者,當其歸屬於第七裝甲師麾下指揮時,曾因為渡橋用具的所 屬問題而和其上級隆美爾有過摩擦:根據記載,雖然渡橋工具確實屬於該部隊所有,但是 第十五戰車團動作太慢,而隆美爾因為分秒必爭因而直接命令將其用於第七裝甲師渡橋。 在有過這樣爭議的情況下,其是否適合作為一場長距離機動戰當中重要角色裝甲部隊的指 揮官,且與曾有過爭論的上級共同作戰,是要打上問號的。 很快的,兩人的爭端在軸心軍的追擊時期再度被點燃:根據隆美爾自己的記載,4月3日( 收到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並且解釋為可以全面追擊的當日)時斯圖萊赫向他回報車輛狀態需 要休息整補,他隨即因「機不可失」拒絕;下午時又收到第五輕裝師的報告說需要四天來 運補該師所需的燃油,認為此等效率「駭人聽聞」的他隨即命令該師冒險用所有的車輛回 到後方裝載完一切需要的補給再運回前線來快速解決此問題。這些行動也許在瞬息萬變的 作戰途中是必要的,但是這毫無疑問的無助於兩人之間的關係;根據隆美爾當時一位副官 的回憶,之後隆美爾幾乎可以說是雞蛋裡挑骨頭的開始找斯圖萊赫的麻煩。 5天後的4月8日,軸心軍已經橫跨超過220哩,包圍並攻下了席蘭尼加中部重要據點米奇里 ,並俘獲了英軍席蘭尼加司令部、第二裝甲師以及印度第三步兵旅,並且整補準備下一波 的攻擊。4月10日早上,軸心軍的機動部隊已經追擊到距離多布魯克要塞10哩遠的地區, 並且在要塞防線前暫停了進攻;由於看起來英軍打算放棄所有外圍陣地並固守要塞,隆美 爾隨之命令和義軍交接完防務的第五輕裝師沿著濱海大道前進到要塞以東以完成包圍圈, 並命令義軍的阿里提師前進到要塞東南的艾阿登陣地;雖然受到要塞守軍的砲擊阻礙,此 一行動在11日完成,更多的部隊隨之慢慢趕上並且開始準備對要塞的進攻。11日德軍第一 次對要塞南方陣地發動攻擊,但是在英軍強大的砲火和裝甲部隊反擊面前沒能越雷池一步 。12日席蘭尼加最東邊的港口巴爾地亞被德軍偵察營佔領,同一時間隆美爾從要塞東南方 發動一次試圖攻下要塞的攻擊;由於主攻的德軍對於要塞結構一無所知,攻擊在要塞外圍 反戰車壕前便停滯下來。 更多部隊趕上後,軸心軍在13-14日之間的夜晚對南方陣地發動奇襲:德軍步兵部隊在義 軍砲兵部隊的掩護下跨過反戰車壕並在和守軍激戰之後成功在外圍陣地撕開並守住一道缺 口;德軍裝甲部隊早上從缺口往要塞內部挺進,但是義軍砲兵部隊沒能跟上,隨後在國王 十字路口以南約2-3哩處遭遇守軍的伏擊和反擊,損失了38輛戰車中的17輛並被迫撤出; 根據隆美爾自己的記載,由於裝甲部隊不顧鞏固陣地的步兵部隊擅自撤退並且讓守軍補上 陣地缺口,讓步兵被截斷在要塞防線內。震怒的隆美爾命令第五輕裝師重新突破防線並救 出友軍,但是該師已經無力進攻;隔日彈盡援絕的德軍第八機槍營殘部投降,軸心軍蒙受 了280名死亡或被俘的損失。 要塞守軍在要塞西南方的拉斯艾馬道爾山地佈置了強大的砲兵並且不時威脅到重要的濱海 公路補給線甚至於其西方4哩的艾克羅馬,隆美爾打算用仍可作戰的阿里提師搭配少量的 德軍部隊在17日攻下此山地。然而義軍明顯並無攻堅的戰力,因此在英軍的反擊下反而被 俘了近千人。至此,隆美爾只能承認當前兵力不足以取得有意義的戰果,轉而防守並等待 更多部隊到達。雖然德軍最高統帥部認為進一步的進攻可行,但是陸軍總司令部強力反對 ,指出接下來的對蘇作戰在即,陸軍方面並無餘力派出多餘部隊支援,接下來的一週軸心 軍轉為包圍要塞並鞏固周圍到邊境陣地的策略。 22日時要塞守軍發動了一次最具威脅的反擊:澳洲部隊由拉斯艾馬道爾山地居高臨下發動 攻擊,攻下了其西方約1哩由義軍據守的高地;同一時間另一波澳洲部隊由濱海公路展開 攻擊,往西推進了約2哩並直接威脅到軸心軍的後方補給線。隆美爾急派德軍馳援,但澳 洲部隊滿足於其戰果而主動退回要塞,軸心軍沒能反擊取得戰果。此次奇襲雖然澳軍成果 豐碩,但也提醒了隆美爾要塞西南方高地的危險性,並一定程度的影響了其下一步的攻擊 計劃。 23日時戰火在與埃及的邊境地區再度展開:英軍試圖攻擊巴爾地亞以南的卡普左,但被已 經加強的德軍擊退;但是此攻擊已經威脅到邊境一帶的後方安全,於是隆美爾強化邊境一 帶的德軍部隊,並對邊境區域展開威力偵查。加強了的德軍在26日攻下極具重要戰略位置 的哈法亞隘道;隆美爾留下少量部隊固守,大部分機動部隊撤回要塞一帶擔任反擊預備隊 的角色。 感覺到多布魯克到邊境一帶兵力不足且敵軍增援似乎在增加,陸軍總司令部派出包拉斯為 代表在27日到達前線和隆美爾討論進一步作戰的方案以及交換雙方對於當前情勢的意見。 仍然打算嘗試攻下要塞的隆美爾提議在30日集合已經休整完的第五輕裝師(斯圖萊赫此時 已經被解除職務;該師由另一位指揮官代理指揮)、第十五裝甲師的步兵前導部隊和義軍 的阿里提師,聯合對要塞西南發動一次強大的攻擊。隆美爾回報當前補給情況充足,加上 加里波底於28日批准此攻擊計劃,於是包拉斯在29日也批准了隆美爾的攻擊計劃;但是會 議中他提醒,身為陸軍總司令代表,他有權隨時終止此攻擊行動。 30日夜幕低垂的下午6時15分,攻擊如計劃在空軍和砲兵的一波前導攻擊後發動。擔任攻 擊左翼的第十五裝甲師步兵由於缺乏裝備且對敵方陣地缺乏瞭解,因而陷入苦戰且傷亡慘 重;但是擔任正面攻擊的第五輕裝師戰鬥群成功突破並攻佔山地的外圍陣地,在防線上撕 開一個約2公里的缺口。隆美爾這次顯然保守穩重的多:在前線監看整個攻擊行動的他命 令已經深入防線3公里的部份第五輕裝師戰鬥群轉為守勢,並命令其中一個裝甲部隊在隔 日早上8時往東北協助左翼步兵的進攻;同時另外一股裝甲部隊則是前往協助右翼同樣無 法突破外圍陣地的阿里提師。這讓整個防線的缺口得以擴大為約4公里寬3公里深,並且佔 領了整個山地的陣地;但這同時也分散了進攻的兵力並且失去了一開始的奇襲效果。 包拉斯認為需要更多兵力才能突破重重阻礙的港口要塞,隆美爾也隨之在下午命令部隊固 守佔領陣地,基本上等於放棄整個攻擊計劃。要塞守軍在1日晚上到3日數次發動反攻試圖 奪回山地陣地,但是都遭到擊退。此時德軍彈藥開始吃緊,於是包拉斯在和非洲軍軍需處 長及義大利高層討論後回報陸軍總司令部,說明非洲德軍的補給組織需要強化,軸心軍第 一次對席蘭尼加的反擊作戰也到此告一段落。 整場作戰是德義兩國第一次的合作,可以理解的問題多多:在現場指揮方面,隆美爾理所 當然的運用手中資源和話柄來無視理論上的義大利上級,但其上級也很清楚作戰成功與否 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補給情況是否能夠維持,而補給在高層制定北非整體戰略時便已經定 調為由義大利提供(甚至於提供德國士兵並不習慣的食物),因此義大利方面也隨時有可 以制肘的後勤王牌;雖然戰史學家對於隆美爾初期對於多布魯克要塞躁進的進攻以及對於 義大利軍隊過份的高估多有合理的批判,但是這裡也要注意的是這場戰鬥是兩國陸軍第一 次合作,雙方對於彼此的訓練、教範、武器甚至於通訊等等都有許多磨合的空間;此外如 果看同時間德軍最高統帥部和陸軍總司令部對於對蘇作戰的規劃,我們可以發現另外一條 平行線:同樣的理解到義軍缺失卻同時高估其戰力、給予超出其能力界限的作戰目標,以 及在補給達到極限時訂立超出極限的作戰計劃(颱風作戰,其實這樣比較不太公平,因為 隆美爾最後成功的封鎖住要塞守軍);諷刺的是,造成1941年冬天時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之 一正是在5個月前狂批隆美爾的哈爾德。我們由1942年的戰事可以看到,德軍高層並沒有 學到太多教訓,仍然維持著近乎一廂情願的作戰計劃;相對的,北非德軍理解到兩國在北 非的處境,在與義軍高層溝通之後強化了義軍機動部隊,較成功的將其運用於作戰當中。 德義雙方的磨合不止在陸軍方面,海空軍方面亦同:1941年1月北非戰線崩潰在即的緊急 時刻,德國緊急指派了空軍第十軍到西西里島並對英國海軍和運補馬爾他島的補給船隊展 開攻擊。雖然其結果只有重傷一艘戰列艦和輕巡洋艦(後者被迫自沉),但是其宣示著戰 爭初期對英國海軍相對安全的地中海區域已經過去,接下來的每次運補都必須格外小心軸 心軍的海空軍襲擊(一開始相對安全是因為義大利空軍開戰之時並無設計專門攻擊船艦的 飛機)。但是由於義大利空軍各方面的問題,德國空軍需要涵蓋多重的任務:除了支援北 非德軍外,還需要保持地中海東西部的警戒或攻擊、保護利比亞航線船隊的安全、偵察或 攻擊英軍大後方的埃及以及護航義大利海軍的行動,不可避免的分散了其兵力而無法兼顧 每一方面:北非德軍反攻席蘭尼加時,其空軍直到4月30日攻擊多布魯克時才得以提供較 強力的空襲支援即為一例。 隨著3月英國開始將重點轉移到希臘時,來自德國方面壓迫義軍海軍出擊的壓力也越來越 大;德國海軍參謀本部甚至荒謬的提議說德國應該派出參謀軍官直接參與前線的船艦指揮 ,以讓義國海軍能夠更有效的對抗英國地中海艦隊。然而,即使德國空軍已經承諾支援並 派出聯絡官登艦協調行動,3月27到29日的馬塔潘角海戰仍然是義大利海軍的一場災難性 挫敗;缺乏航空母艦的義大利海軍在協調空軍方面是無法勝過有航空母艦在場的英國海軍 的。分散的德國空軍兵力在護航利比亞船隊上同樣出現窘境:1月時空軍第十軍成功壓制 馬爾他島並迫使英國空軍暫時撤離其轟炸機隊;然而,隨著空軍兵力分散到希臘和其他地 區再加上英軍高層決心強化馬爾他島,不論補給總量或是德軍分到的量都開始下降: 德軍 德軍 軸心軍 軸心軍 (單位:噸) (自義大利出發) (到達北非) (自義大利出發) (到達北非) 1941年2月 25,276 24,102 80,352 79,183 1941年3月 43,424 41,149 101,800 92,753 1941年4月 33,808 28,504 88,597 81,472 1941年5月 24,294 24,294 75,367 69,331 1941年6月 37,848 37,848 133,331 125,076 雖然就百分比來看超過8成成功卸載(資料來源的義大利海軍官方戰史也持此看法,其他 戰史學家也有據此數據認為整個北非航運戰義大利軍是勝利的看法),但是只看成功率卻 不能了解全面的問題和軸心軍在北非的運補處境:舉1941年5月為例,該月德軍第十五裝 甲師經由班加西到達北非並前往前線,理應增加的德軍噸數卻不增反降,理所當然的當月 也是德軍補給最吃緊的時刻。其背後的原因自然和軸心軍在地中海地區活動的海空軍有關 :在戰事開始升溫後,義大利海空軍終於認識到彼此以及和德空軍合作的必要性,尤其是 後者對於馬爾他島以及英國海軍的壓制更是運航船隊得以安全到達的重要前提;在德空軍 分兵希臘等地後,小心為上的義國海軍自然不願意在沒有空軍護航的情況下輕易冒險組織 船團運補,其結果便是和支援兵力不成比例的補給總量下降,以及前線部隊補給彈藥出現 捉襟見肘的窘境了。 1941年2到5月雙方一連串在北非和地中海的衝突,就軸心國來看問題很明顯:文化差異過 大和信任度仍然有待加強的雙方仍有許多需要協調磨合的,而這也是接下來雙方軍政高層 協商的重點項目,只是一如往常的,其結果通常也都是折衷且充滿妥協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20.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20396468.A.195.html ※ 編輯: puremonk (1.169.20.20 臺灣), 05/07/2021 22:17:47 ※ 編輯: puremonk (1.169.20.20 臺灣), 05/07/2021 22:19:48
roseritter: push 05/07 22:19
windpeter: 記得之前有看過德義高層還不希望雙方基層太親近 05/08 01:27
ajqk: 推 05/08 01:41
articlebear: 推 05/08 03:54
saberr33: 推 05/08 11:40
a420360: 推 05/08 16:45
hanfstangel: 推 英美和盟國好歹還有最高統帥部化解爭歧協同戰略 05/08 22:23
hanfstangel: 軸心國能扮演類似艾森豪角色的宅希每次造訪羅馬 05/08 22:25
hanfstangel: 幾乎都在法西斯總部大談特談他獨到的地緣戰略見解 05/08 22:26
hanfstangel: 義方自墨索里尼以下也沒人敢打斷他的興致要求談公事 05/08 22:27
chewie: 推 05/10 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