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talin5814板友您對日方資料可能有些誤解,《日清戰爭實記》是由民間 博文館出版的新聞刊物,記者可能引用官方資料,或採訪了軍方、士兵, 但不會是「等同於日軍的戰報」。相反的,《戰鬥詳報》是日軍在作戰後 第一時間上報的報告書,可以看到許多是用手寫或手抄,筆跡也不一致, 卻被您認為是「乙未戰後修飾過的資料」。 誠然每一種資料都有可能缺漏,以戰鬥詳報而言,大致依照一定的格式, 依序為部隊收到的命令指示、部隊指揮官決策、部隊各單位的戰鬥過程、 地圖、傷亡擄獲表格等等。個人表現不一定會記載在戰鬥詳報,比較多見 於追錄的附記或採訪;友軍部隊、敵軍的戰鬥過程多半也只有片斷;死傷 資料可能不太完整,例如官兵當場受傷、幾日後卻死亡(戰傷死)等等。 雖然有若干不足之處,但戰鬥詳報仍然是最接近第一手的戰史資料,如果 能取得,應當作為比對各方資料異同的基礎。 由於戰鬥詳報一般是軍方收藏,過往研究不太有機會能接觸運用,比較多 是參考《日清戰史》這類經過軍方整理編纂的資料,或是《日清戰爭實記》 這類民間新聞,以及相關人員的記述等等。而日本公文書館把乙未戰爭中, 日本陸軍與海軍的戰鬥詳報、通信報告等等,這些原本需要到檔案館調閱 的資料,在網路上現在都公開了,對於研究這段戰史有著非常大的助益。 [圖]秋津洲巡洋艦的偵察地圖。日本海軍於7月初開始,多次偵察臺灣    中部各港口,尋找合適的中部登陸地點。 https://i.imgur.com/VPeHkii.png
出處:JACAR Ref.C08040580900 (第8頁)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image/C08040580900 我認為戰史研究,首先應該瞭解當時戰場上發生了什麼事?交戰各方為何 會採取這樣的行動?以及火線之外的戰備政略為何?等等問題。大量資料, 尤其是政府檔案,有利我們對於研究的深入,例如沈志華老師對蘇聯檔案 的整理,國史館開放了許多檔案,包含抗戰時期等等,都能讓該研究主題 出現突破性的論述。 我想再次重複四年前與您討論此相同主題時,我提到的個人想法: 「於乙未戰爭捐軀的先民們,無論是參戰的清軍或義軍都是值得尊重的……  但是考查史料以敘述先民的英勇作戰,不宜用極度誇大敵軍傷亡數字  來表彰其犧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17.1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28793343.A.D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