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題,翻看了先前德蘇戰爭戰史,蘇聯補兵能力很強,德軍圍殲了蘇軍X個師, 蘇聯後方又生出2X的師上前線,讓德軍打不勝打。 蘇聯軍工產能姑且不拿來跟中國當時軍工產能比,就只比兩個人口上億的大國的人力。 中國在抗日戰爭時的補兵能力呢?日軍打掉中國軍隊50個師,中國政府就再強制徵兵生出 100個師(因為中國軍工產能不高,多出來的師沒有足夠軍械是另一回事,要嘛學俄國 三個士兵共用一把步槍)?也讓日軍覺得「敵軍人數越殺越多」違反數學原理? 對日抗戰當時中國的補兵能力如何?在對日抗戰的戰史裡有像蘇聯那麼強嗎? (不過中國有好男不當兵的文化,民間對徵兵效果的回應會打折扣也可能,加上中國政府 「控制社會」的程度沒有蘇共那麼貫徹到基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7.6.9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45412903.A.CA1.html
Piin: 直接抓丁怎麼會不高? 後來又因需要高素質兵有十萬青年十萬軍 02/21 11:56
pedro0930: 拜託別再大敵當前當史實, 蘇聯各種兵器產量都德軍好幾 02/21 12:24
pedro0930: 倍, 根本沒有什麼三個人一把槍的事情 02/21 12:24
pedro0930: 這是蘇聯噴最精華工業區和疏散的混亂後的結果 02/21 12:31
pedro0930: 國府1940後就底力用盡, 緬甸公路斷掉後無力大規模行動 02/21 12:32
wittmann4213: 沒有,就像你說的,當時中央政府的戶籍掌握根本沒有 02/21 12:48
wittmann4213: 進入地方基層,所以各山頭既有部隊枯竭後,補兵只能 02/21 12:48
wittmann4213: 用攤派的抓人充數,所以很多人被抓去,都是路上遇到 02/21 12:48
wittmann4213: 隨機的。甚至有被抓了用繩子拉成一串,像犯人一樣押 02/21 12:48
wittmann4213: 解的。以對地方人力物力掌控來說,國民政府完全不能 02/21 12:48
wittmann4213: 跟蘇聯比。 02/21 12:48
ZirconC: 蘇聯整體而言不缺槍,但是史達林格勒戰場很缺槍。在戰爭 02/21 13:53
ZirconC: 中沒有女人的臉就有許多描述,整船的增援新兵一人發兩顆 02/21 13:53
ZirconC: 手榴彈就被送上前線,女性衛生士必須冒死回收武器 02/21 13:53
tony3366211: 你覺得補給爛到,徵兵的兵還沒到單位,在移動中就毀 02/21 14:01
tony3366211: 滅的,是能補到什麼 02/21 14:01
PTTHappy: 抱歉正文處語意混亂~第2段是說蘇聯軍工產能強於中國 02/21 14:15
PTTHappy: 第3段的俄國是指(中國在2戰若像)沙俄在1戰3兵用1槍傳說 02/21 14:17
PTTHappy: -火力確實殘破 但兵力人數就是暴兵給敵人看 拿人海去填~ 02/21 14:19
cht1234: 蘇聯缺坦克,不缺槍,國民黨是連子彈都沒 02/21 14:20
tomhawkreal: 反正會被雅爾達密約出賣 當然是有原因的 02/21 16:15
jimmy5680: 蘇聯好歹有重建帝俄末期的徵兵體制,國府完全欠缺戶籍 02/21 16:21
jimmy5680: 系統,人力資源的掌握完全不是同一個水準 02/21 16:22
kuma660224: 其實不是人口或戶籍的問題 02/21 16:42
kuma660224: 爆兵需要是槍械火炮彈藥工業能力 02/21 16:42
kuma660224: 大敵當前的3人一槍其實是假的 02/21 16:43
kuma660224: 那是一戰沙俄才有限度發生 02/21 16:43
kuma660224: 二戰蘇聯已經工業化 不是農奴國家 02/21 16:44
kuma660224: 開戰立刻衝壓工藝超快速製造波波沙 02/21 16:45
kuma660224: 並且放棄複雜半自動步槍 改作莫辛那干 02/21 16:46
kuma660224: 二戰蘇聯生產2000多萬各式軍用槍械 02/21 16:47
kuma660224: 抗戰8年中國步槍年產只有”數萬把” 02/21 16:48
kuma660224: 你總不能拿清代火繩槍竹槍大刀去爆兵 02/21 16:49
kuma660224: 而且產那幾萬把已是使勁吃奶力氣 02/21 16:49
kuma660224: 蘇聯除了槍械 還噴大量戰甲火炮飛機 02/21 16:51
kuma660224: 你就知道是差距幾個數量級的工業能力 02/21 16:51
kuma660224: 別說蘇聯 連日本鋼鐵產量都贏國府幾個數量級 02/21 16:56
kuma660224: 非不為也 實際不能啊 長期後退內陸守勢 02/21 16:56
kuma660224: 有節約彈藥與依靠地形防線的因素 02/21 16:57
kuma660224: 國府想從外部引進鋼鐵加工機也無法 02/21 16:58
kuma660224: 因為一開戰就沿海港口全丟 甚至 02/21 16:59
kuma660224: 越南路線也丟了 很快緬甸路線也丟了 02/21 16:59
jimmy5680: kuma別亂說,國府確實是缺人,否則就算沒足夠軍火 02/21 17:19
jimmy5680: 也不會在後勤方面慘輸給能動員大量民工的中共 02/21 17:20
gary76: 德軍打蘇聯是俘虜加殺死,日本人有多少次成建制殲滅? 02/21 18:01
jetzake: 首先定義什麼叫兵(? 德國的標準很高 蘇聯的標準就比較低 02/21 18:53
jetzake: 而中國的標準... 這很多人說過了啦 反正就這麼回事 02/21 18:53
rommel1: 國府補兵也很強,不過缺裝備.彈藥,戰力只有日軍的1/3左右 02/21 19:26
tomhawkreal: 即使有3倍兵力 日軍退去 國軍一樣不敢追擊 戰力懸殊 02/21 19:44
kuma660224: 前線爆兵跟動員民工運輸不要混為一談 02/21 21:06
kuma660224: 國府在二戰沒多少槍械產能 02/21 21:07
kuma660224: 跟中共沒啥關係 二戰主要對手是日軍 02/21 21:07
EvoLancer: 補兵能力很差阿,沒現代兵役跟戶籍系統,人力素質差文 02/21 21:37
EvoLancer: 盲多,且一堆營養不良 02/21 21:37
want150: 國府那個亂來式的抓壯丁到底成效如何 02/21 22:13
kuma660224: 二戰補兵沒到1年百萬起跳根本算少 02/21 22:15
kuma660224: 但國府更嚴重是步槍機槍產能極低 02/21 22:16
Su22: 1936國府兵役法實施並首次徵兵5萬,當時應該有兵役機關/管區 02/21 22:23
Su22: 不過開戰後不知道這套兵役機關(師管區/團管區)有沒有維持? 02/21 22:24
LUDWIN: 中國的兵可以參考黃仁宇回憶錄,連他作為軍官看了都想哭 02/21 23:10
LUDWIN: 就算有蘇聯等級的美援恐怕也撐不了前線 02/21 23:11
LUDWIN: 是日本人打戰太土法而且人數過少,否則以德國打蘇聯的規格 02/21 23:11
LUDWIN: 恐怕不用松滬會戰,全線就崩到新疆西藏去了XD 02/21 23:12
jimmy5680: 國府就動員不了高價值人力,工人和士兵都是一樣的 02/22 00:54
jimmy5680: 黃仁宇就說過戰爭後期拉伕的士兵都跟白癡一樣 02/22 00:55
SBSB: 日本打中國問題是看不到收益,光治安戰就能把血放光 02/22 01:00
SBSB: 真正打下來有用的是東南亞,資源豐沛 02/22 01:01
SBSB: 日本問題ㄧ直不是打不過,而是打下來沒辦法占領 02/22 01:04
SBSB: 使用偽汪政權,完全詮釋了中國歷代偽政權有多麼低效廢物 02/22 01:05
SBSB: 當年日本稍微有腦的都知道中國唯一有價值的就是東北日本自己 02/22 01:08
SBSB: 投資的 02/22 01:08
SBSB: 然後有腦的都被殺了 02/22 01:08
SBSB: 實際上德國嫌蘇聯路爛,中國是連路都沒有XD 02/22 01:10
HarunoYukino: 東北也是無腦軍官佔領的阿? 02/22 01:29
kingstongyu: 日本不是奪取鐵路進攻嗎?! 02/22 11:14
SBSB: 東北有花錢蓋鐵路,但當時日本情況哪來錢幫全中國鋪路 02/22 12:10
SBSB: 華東那堆鐵路真的蓋給日本人XD,不過公路肯定爛 02/22 12:16
SBSB: 只靠鐵路只能控制大城市的樣子,聽說鄉下都還是自治 02/22 12:17
kuma660224: 與其說沒法佔領 不如說剩下地盤 02/22 18:23
kuma660224: 是不值得太多燒錢去佔領控制 02/22 18:23
kuma660224: 日本不是為了建設中國而發動戰爭 02/22 18:24
kuma660224: 中國很多地方要有效統治還得造橋修路 02/22 18:25
kuma660224: 實質是賠錢貨,只想控制城市才正常 02/22 18:25
kuma660224: 就像你若佔領阿富汗並弄到自食其力 02/22 18:28
kuma660224: 不成為拖油瓶,得投資很多成本下去 02/22 18:28
kuma660224: 不過底下有啥資源 都得先持續賠錢 02/22 18:29
iamoldtwo: 淞滬會戰絞肉機,沒裝備白送死。為了世界輿論☺ 02/23 10:30
peterlee97: 淞滬到武漢沒有到沒裝備 是後續才慘 而且國府軍工廠 02/23 15:13
peterlee97: 至少有中正式步槍 沒那麼誇張 02/23 15:13
peterlee97: 然後國府淞滬戰前是191個師 戰後到350師 最高到500萬 02/23 15:17
peterlee97: 兵力 200萬民兵 02/23 15:17
peterlee97: 1937淞滬前 170萬 1939武漢會戰 260萬 02/23 15:17
overno: 淞滬會戰時,還有國械德盔師,但戰役失敗,裝備丟光,後 02/23 15:55
overno: 面才會有人沒裝備 02/23 15:55
pedro0930: 痾...工業化戰爭帶個德盔也沒用,看看一個師有多少火炮 02/23 17:39
pedro0930: 一個連有多少機關槍卡實在 02/23 17:40
pedro0930: 中正式步槍根本就一戰科技, 做個幾十萬把要怎麼裝備百 02/23 17:40
pedro0930: 萬人的軍隊 02/23 17:41
rommel1: 日本的中國派遣軍只有一百多萬...戰力差很多.... 02/23 17:52
rommel1: 國府還是防守方~~~ 02/23 17:53
peterlee97: 中正式6-70萬 漢陽八八式百萬 加上外援外購各種雜牌 02/23 17:58
peterlee97: 甚至撿來的日本槍 其實應該步槍是夠啦 真正缺的是重 02/23 17:58
peterlee97: 武器跟子彈... 然後再當時國府有步槍已經算是很好了 02/23 17:58
peterlee97: 不然要大刀隊嗎... 對陣的日本兵也沒鋼盔啊== 02/23 17:58
peterlee97: 中正式也不算一戰槍啦 至少德軍用到1935欸 不過工藝 02/23 17:59
peterlee97: 水準可能讓他變成一戰等級就是了 02/23 17:59
peterlee97: 而且中正式摸著摸著都熬到越戰了 應該說他算是不錯啦 02/23 18:01
kuma660224: 淞滬大批赴死的很多是有德械裝備的 02/23 18:12
kuma660224: 只是在沿海江口作戰,遇上艦炮與艦爆 02/23 18:13
kuma660224: 那下場跟你士兵用甚麼槍砲無關了 02/23 18:13
kuma660224: 重工業國家的海權火力已經不是同時代 02/23 18:15
overno: 有進口的德國火炮(丟光了),還不如將錢用來擴建 迫擊砲 02/23 18:15
overno: 產線,zb26產線,彈藥產線 02/23 18:15
kuma660224: 淞滬第15集團軍開赴南岸原擬灘頭痛擊 02/23 18:16
kuma660224: 但日軍轟炸岸轟讓陣地成焦土 有去無回 02/23 18:16
kuma660224: 國府步槍仍不夠 戰前各式步槍上百萬把 02/23 18:18
kuma660224: 但在二戰東線那只是一場戰役的規模 02/23 18:18
kuma660224: 國府戰時外援斷絕 槍械年產能只剩幾萬把 02/23 18:19
kuma660224: 所以兵力要後退防禦 而不是衝去消耗戰 02/23 18:20
kuma660224: 學不了德蘇那種年耗幾百萬 再生幾百萬 02/23 18:20
SBSB: 最缺的是火砲和坦克,蘇聯多中國太多了 02/23 21:52
SBSB: 更不用說沒空軍你進攻都別想打 02/23 21:53
castlewind: 產線開在大沽跟鞏縣也沒救啊 開戰第一年就陷敵得後撤 02/24 03:09
SBSB: 先花錢產線在重慶ㄧ樣得挨炸,沒空軍太慘了 02/24 09:09
kuma660224: 這個其實去查一下各國槍械產能 02/24 23:33
kuma660224: 原po就不會任何絲毫疑問了 02/24 23:33
kuma660224: 不夠的話再查一下二戰鋼鐵產能 02/24 23:34
kuma660224: 就知道中國為什麼不能年年爆兵 02/24 23:34
kuma660224: 在外援路線打開前 軍火供應超悲劇 02/24 23:35
userlance: 中國的兵有的是械鬥一半被國府抓兵,不是很愛打,找日 02/25 19:00
userlance: 本人打去的概念 02/25 19:00
userlance: 中國主要兵工廠在東北武漢,這兩個地方淪陷後就只能靠 02/25 19:01
userlance: 外部的壓力補充了 02/25 19:01
nanpolend: 中國當時工業化程度不能跟蘇聯比,蘇聯能生出鋼鐵洪流 03/12 13:38
nanpolend: 反推德國,但是中國大部分農業社會怎樣生? 03/12 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