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3/09/blog-post.html -- 從神機馬隊到拒馬騎營[上] 一般認為明成祖時期組建的神機營是較早將火器集中使用的專業部隊之一 。比較容 易讓人忽略的是,後來在神機營當中也編組了乘馬火器部隊,可以說是某種早期的「龍騎 兵」(dragoon,17世紀歐陸持火器作戰的乘馬步兵): 「永寧伯譚廣…謚襄毅。廣長身有膂力,奮迹戎伍至總兵,大小百餘戰未嘗敗,所統 神機馬隊精壯,人稱為『譚家馬』」。 從《明實錄》的記載來看,至晚在明成祖第三次親征漠北時(永樂二十年,1422年)已 有「神機馬隊」 的編制,而且也已投入該年的實戰當中: 「(永樂二十年七月)庚午, 上率師至屈裂兒河。虜寇數萬餘驅牛馬車輛西奔,陷山 澤中,遇大寇,倉猝以其眾逆戰。 上麾騎兵為左右翼齊進,寇望官軍勢盛,欲突而走,  上率前鋒衝之,斬首數百級,寇自蹂踐死者相枕籍,餘眾散走。其地背河,前左皆山, 大軍依山而陣。 上乘高望之,見寇稍復聚,乃麾兵繞出其右十餘里,又急分兵渡河斷其 後。寇數百人突而右走,盡獲之。又麾兵繞出其左十餘里,先令甲士持神機、弩伏深林中 ,戒曰:『寇經此,則發』,又命嚴陣山下以待。已而寇盡棄其輜重馳突而左, 上麾御 前騎士與山下兵馳追之,寇驚走,而林間神機、努(弩)競發,寇大潰,死傷不可數。… 」 在這場會戰中明成祖一面與敵相持,一面派出持神機銃的部隊繞出敵左、林間埋伏, 在正面擊潰對手的同時埋伏的銃隊燕過拔毛,銃、弩朝著路過的敵人亂發。這裡提前迂迴 而後埋伏的神機銃隊比較可能是馬隊而非步隊。 其他史料中譚廣神機營的出現則早得多。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卷十七引金幼孜《北 征錄》寫道: 「(永樂八年,1410)六月九日,發飛雲壑,虜列陣以待, 上勑諸將嚴行陣。虜偽乞 降, 上命取招降勑授之。俄而左哨接戰,至為龍口,虜擁眾犯; 御營都督譚廣以神機 營兵直衝其陣,敗之,追奔十餘里。 上親逐虜於山谷間,復大敗之。虜棄輜重彌望,牛 羊狗馬,遍滿山谷。廣,驍將也,每用為前鋒。此北伐之初駕也。」 金幼孜本人隨明成祖一同出征,《北征錄》係當時實錄,從譚廣的神機營既當全軍前 鋒又要追擊的紀錄來看,比較可能是馬隊,也就是說在第一次北伐時神機馬隊就已經出現 了。不過鄧世龍編纂的《國朝典故》所收錄的《北征錄》中同一段落卻沒有譚廣相關的內 容,不知是因為版本不同亦或有脫漏。考慮到明成祖出征漠北,與全為騎兵的蒙古人角逐 ,必然借助馬匹馳騁,那麼從一開始便給神機營配置馬匹,自然在事理之中,或者說是使 火力跟得上機動的先決條件,否則神機銃砲「每矢洞貫二人,復中傍馬,皆立斃 」的威 力也無從發揮。現存與考古發掘的永樂輕便手銃重量一般在2.5公斤以下 ,對單人匹馬來 說確實不算負擔,不過從永樂八年明成祖曾下詔令「軍中所有一應駱駝,將車上神機銅銃 均勻摘減,駝載回還,庶使各軍輕便,易為拖拽」 來看,一方面說明靖難時期(1401年) 已出現的「火車 」(火器戰車)也有參與北征,二方面,當時也已經開始以駱駝駝載較重 大的火器了 。換言之,後來明代北方邊鎮的三大類兵種──純粹的騎射手、以火器作戰 的騎兵,以及基本上以步兵組成、搭載火器的戰車營(戰車營當中其實還可以再分為兩類 :部分搭配騎兵的輕車營 與純用步兵的重車營,不過前者較少見)──在此時已略具雛形 。 三類兵種的劃分反應了明代馬匹不敷應用的現實──相較於「一人恆備三馬、五馬, 多則八、九馬者,纔有一人折馬,眾必以餘馬載之」 的蒙古人,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 宗北征時「選精銳三千人,人挾二騎」 看來已是奢侈的極限。成祖北征時規定「軍士每( 們)務要選練精壯,能廝殺,務要人馬相應,不許將軟弱不堪的插入隊伍;如有人壯馬弱 及馬壯人弱的,將壯馬與好漢騎坐,向前廝殺」 ,並且禁止「無理的人搶奪馬匹騎坐」 ,「臨陣對敵之時,殺敗番寇,務要盡力勦殺,不許搶擄人口馬匹財物,違者治以重罪。 如是所騎馬乏,許將拿番寇馬匹換騎,向前追勦」。如是戰馬充足,自然不用交換馬匹, 軍士也無須搶馬、也不必禁止軍士擅自騎坐陣上擄獲的敵人戰馬。沒有備用沒得換乘的戰 馬未遇敵時自然也得省著騎,成祖便規定「征進戰馬,務要十分愛惜,不許擅自騎坐,遇 有賊對敵,方許騎坐,若無事騎坐者治罪」 ;他還抱怨「如今征勦番寇,全憑馬匹腳力 ,有等無知之徒,故意偷盜馬驢宰殺,事欲滅朝廷氣力」,如此可惱,下令凡有偷盜馬騾 的「犯人凌遲處死」 。 因此中晚明以後,北方九邊的邊防除了有餘力可供應馬匹編組的騎兵之外,無馬可乘 的步兵則大多編派到車營之中 ,兩者時相協同車騎合營,由車營保護騎兵禦敵、以火器 削弱敵人後騎兵開壁追擊的戰術漸次成形。然而此種戰術在戰略上的弱點也很明顯──騎 兵若要發揮其機動力,便得脫離戰車的保護;而緩慢行進的車營又跟不上全軍騎兵的蒙古 人。隆慶三年(1569年)邊鎮議定「事緩,則騎兵晝夜須行一百二十里,車步八十里;事急 ,則騎兵晝夜行一百五十哩,車步一百里」 ,戰略上部隊應敵行軍時,車步騎必然脫節 ,意味著實際上騎兵也必須有臨時布防應敵的方法。郭造卿記述道: 「但薊鎮邊長兵散,虜或倏忽聚攻,內迂外直,一時相機馳應,或馬兵先馳,車營暫 離於馬,未免到有先後;馬既離車,則必別為壁壘之具,近制似菱拒馬,體輕便利,緩急 可為營衛以代壕塹,去住便於收放,以免自阱,以下營之具,呼吸可成。」 也就是說,在車騎兩種極端之外,另有一類騎兵隨帶防具行動(通常是拒馬,兼用挨 牌);而這類騎兵既然本身可快速設防,利於使用火器,其戰術定位與車營其實差不多, 機動力更佳,只是費用較昂貴──明代北方馬匹的售價一般在十兩至二十兩之間 ,而明 代一輛戰車的售價大約也不過如此,甚至更加便宜 ,但匹馬只供單兵騎乘,一輛車則可 庇護數人至十數人;騎兵通常有披甲,而車兵倚車為屏障,不須披甲,盔甲的錢又可以省 下來;騎兵須有馬草餵養,在無草的地方後勤壓力大,車兵則否。所以譚綸才說車營「省 費甚鉅 」。 1449年土木之變後,明朝北疆已基本放棄主動進行戰略進攻,車騎既已分化,為彌合 車騎兩者間戰略機動上的齟齬、最低限度令騎兵保有機動力又不失防禦力,15世紀初已裝 備火器的馬隊於是又馱上拒馬隨營作戰。1500年(弘治十三年),馬文升奏請造拒馬二千 架 ,其後又吐槽了戰車如何不適用: 「近來各邊製造小戰車,上安神鎗銃砲,觀其規模似有可取,施之戰陣多不濟用。葢 兵欲制人而不制于人,此車之造,軍被虜圍,以為自守之計,非臨陣可以敗賊之術。况邊 方之地,非山澗則沙磧,必用人以行;倉卒之間,豈能隨馬。莫如拒馬鹿角、攢竹長牌, 馬上可以帶之隨軍而行,一則可以拒戰馬之衝突,一則可以遮胡矢之亂發,禦虜急務,莫 先于此。」 而余子俊在成化二十年(1484年)所設置的馬隊其實已開拒馬騎營先聲。余子俊《余肅 敏公奏議》總督類〈走回人口事〉當中便規定: 「一。大同宣府馬隊,每隊圓牌五面、神鎗五把、砲二箇,包定火藥及隨鎗砲火線、 馬子、送子、狼頭、剪兒、錐兒等物。鹿角柞連繩五副,鉄鍬二把,钁二把,斧一把,鑼 鍋五箇,…」 上引文中的馬隊(應與步隊一樣)每隊10人,火器有神鎗五把、砲兩具,此外還隨帶鹿 角柞以拒馬,並攜帶鐵鍬鐵钁以便進一步掘壕施工。此後使用拒馬的馬營,戚繼光手訂的 編制或許最為著名。《練兵實紀雜集》卷六〈馬營解〉當中規定馬營每隊12人,使用火器 的有鳥銃手2名、快槍手2名、以及兼放火箭的鈀手2名;每營216隊,攜帶虎蹲砲60門、拒 馬648副。 戚繼光的馬營總計官兵近三千人(2,988員名),是比較大的編制;而萬曆年間馮瑗所 輯《開原圖說》〈正兵火器營圖〉所描述的正兵營僅四百人,分為16隊、每隊25人,各隊 當中三眼鎗手20人、砲手4人,每隊攜帶拒馬20架,「行則帶於鎗手馬上,駐則以鐵索環 之」。與前述的拒馬騎營冷熱兵器兼用不同 ,馮瑗所描述的遼東騎營全用火器。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4.1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95026214.A.577.html
saltlake: 蒙古和後金的騎兵野戰房玉和明軍者何異? 09/18 18:08
cobrasgo: dragoon我用小狗淹死 09/18 19:08
ja23072008: 推。想請教一個問題,記得明代馬政衰弱跟奪門之變後清 09/18 20:49
ja23072008: 洗韃官、僵化體制跟官僚作風導致財政馬政混亂,以及人 09/18 20:49
ja23072008: 口和耕地需求持續擴張,縮小牧地草地等因素相關。那 09/18 20:49
ja23072008: 麼明代中晚期馬政改善的原因是張居正改革嗎?文中所述 09/18 20:49
ja23072008: 是張居正改革到薩爾滸之戰的隆慶萬曆年間的發展情況? 09/18 20:49
ja23072008: 而馬政數量上的改善,是否有戰馬挽馬的品種區分,導致 09/18 20:49
ja23072008: 車兵增加較騎兵易? 09/18 20:49
好地,這篇有涉及到馬政相關的問題, 其實應該順便寫一下,不過我沒有把問題想 得很透,這裡只先概略言之,不完全對,僅 供參考。 明代馬政取得馬的流程大概是這樣: 1.民間有專門養種馬的馬戶,一般每五戶或十 戶一單位,每單位每年上繳太僕寺一匹馬。 2.太僕寺收到馬後轉發給京營或邊鎮,如果 軍事上已滿足,多餘的馬由太僕寺牧養。 3.太僕寺養不下的話,則發給京師周遭的州 縣寄養(發給州縣的民戶),稱為備用馬。 這是馬越來越多的情況,也就是從第一 個池子(編戶養馬)供應第二個池子(太僕寺) ,第二個池子滿了以後便外溢到第三個池子 (備用馬)。這其實是比較令人滿意的情況。 明代的馬政問題,有些其實是因為馬太多了 ,負責養多餘備用馬的民戶不勝其苦所致。 但也有相反的情況。一但軍情緊急,第 一先抽光備用馬的池子,第二抽光太僕寺的 池子;太僕寺也沒了怎辦?那就把養種馬的 池子也抽過來,另外再發銀子給這些馬戶補 齊種馬。 也就是說實際上有第四個池子--民間 的牧馬業與馬匹交易。第四個池子因為是民 間,沒有官方資料可以知其詳細,所以說詳 細情況還要再發掘。 但第四個池子的存在其實也等於架空了 官方機構--實際上政府直接和民間買馬即 可;官方機構存在的前提是民間馬匹牧養不 發達,所以官方強制民間牧養。第四個池子 的主要問題是,他可能相當一部分是與蒙古 人的牧馬業連在一起的,或者說蒙古的馬其 實可以看作第五個池子,既然如此,那在北 方開設馬市是更直接的方式。 因此在萬歷二十二年乾脆將種馬全部變 賣掉了,馬戶改徵銀;養備用馬的民戶也不 徵馬改徵銀,於是去掉兩個池子。這樣做自 然是比較沒疊床架屋,壞處是少掉兩個可以 直接取得馬匹的池子,少了緩衝,而市場上 一時未必能供應那麼多活馬。 關於馬的品種,蒙古馬與中原牧養的馬 確實有區別,一般來說蒙古馬較適應戰陣、 也比較耐寒、適應北方嚴酷的環境。但蒙古 人並不排斥中原的馬,侵入內地後照樣掠奪 馬匹,只是這些馬如遭遇酷寒氣候沒撐過牧 草缺乏冬季,很容易死亡大半。 關於馬的功能分別,其實主要是邊鎮自 己按照取得的馬匹去甄別,沒有為此劃分品 種。以下引楊一清《楊石淙文集》"著演陣行 兵事宜"(《明經世文編》卷一百十八 ): 「將所部馬隊官軍騎坐馬匹逐一慎選, 精別等第。身力高大、馳驟迅疾者,選作第 一等。身力雖小,頗能馳驟者,作第二等。 身力雖大,行步遲鈍者,作第三等。若身首 短小又不善行,及瘡瘠老瘦者,作第四等。 一等二等,專備騎征。三等以備雜差,四等 責令易換。」 ※ 編輯: Nomic (150.116.194.187 臺灣), 09/19/2023 00:02:25
ja23072008: 感謝N大回覆。我前頭有個地方說錯了,韃官牽連受清洗 09/19 18:06
ja23072008: 是曹石之變,而非奪門之變。 09/19 18:06
Gogoblue: 推 09/24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