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認為美濃好走的請先說一下中山道當時的狀況? 關原的時候能走大軍團是因為之前已經大整頓了一次過 不然中山道就是鳥腸小路 就只是可以走過去的那種而已 大軍團的補給怎走? 打下了東美濃之後怎樣守? 紀州雜賀靠著山路就可以擋住織田的兵力 中山道的凶險不會低於紀州雜賀 在武田時代中山道是不用考慮的選項的 武田唯一的出路真的就只有駿河了 如果能走中山道信玄不會放著不走的 武田該做的不是武力併吞今川 而是應該用外交手段聯合三國同盟借道今川一起上洛 名義上用幫今川義元復仇 實際上是邀請北條一起瓜分今川 信玄吃駿河的吃相太難看引發北條的反對是最大的問題 其他來說 戰略層面指向駿河是沒有錯誤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9.59.2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ringState/M.1463727158.A.27E.html
Enrik: 可惜北條拒否武田分今川的提案,要再幫今川往外打也難.... 05/20 15:23
Enrik: 不過中山道在信玄時代是山間蜿蜒道路大軍不好走是真的 05/20 15:25
Enrik: 但個人以為主要問題還是卡在木曾谷,不然萬人軍勢勉強能過 05/20 15:26
airmike: 同意 問題在於打今川時引發北条反彈或恐慌 或許北条認為 05/20 15:53
airmike: 今日打今川 明日就是我北条倒楣 導致武田盟友盡失 搞爛 05/20 15:53
airmike: 外交佈局 05/20 15:53
TheoEpstein: 信忠表示:原來我當時五萬大軍是開路讓未來秀忠走的 05/20 16:00
borriss: 難怪一堆武將都在修路 (是說沒玩過天道 好修嗎(喂 05/20 16:13
TheoEpstein: 天道那邊要修好久,飛驒預設還是不相通得修路才通呢 05/20 16:17
Enrik: 信忠如果不是武田諸將一路逃亡高遠才守,恐怕也打得很辛苦 05/20 16:30
Enrik: 而且伊那道路就是信玄整備了才能用來西上,之後也因此被打 05/20 16:32
eli5816459: 而且武田信玄也沒想到會連敗在北條手裡兩次 05/20 18:12
eli5816459: 後來才反敗為勝 05/20 18:13
eli5816459: 還好北條氏康病情轉重 05/20 18:14
eli5816459: 然後又歸西 05/20 18:14
tucker: 信忠攻信濃時的織田國力跟10年前差多少?他可以投入比10年 05/20 20:42
tucker: 前武田出信濃還多的人力物力,這個差距不能不考慮吧..... 05/20 20:43
ocean11: 信忠就是用濃尾二國的力量攻武田吧,其他地方有其他軍團 05/20 21:39
tucker: 至少理論上背後都是自家領國,跟武田北有上杉東有北條不同 05/20 21:49
tucker: 可傾2國之力跟還需留兵留物資防其他方向敵人的武田相比 05/20 21:50
tucker: 1582年信忠攻信濃跟1572年武田攻美濃的難度就差在這裡了 05/20 21:51
tucker: 雙方能夠應對所謂中山道的能力差距可想而知 05/20 21:52
orontia: 信忠攻武田時人力物力雖多,但路還是那兩條路啊 05/20 22:08
tucker: 應對艱困地形,優勢人力物力還是佔上風啊 05/20 22:11
obov: 今川跟北條的淵源比較複雜 05/21 00:01
obov: 要說服北條一起瓜分今川 作不做得到很難說 05/21 00:02
obov: 以三國同盟時婚姻關係來看 氏康的女兒嫁給氏真 05/21 00:05
obov: 北條犯不著去吃今川 因為基本上年輕的氏真就是先往北条靠 05/21 00:06
Enrik: 濃尾兩國之力就已經遠勝甲信駿了,何況還有德川.... 05/21 00:28
Enrik: 另外伊那街道是武田整備過的,不然信忠可沒辦法大舉入侵 05/21 00:29
wanters: 即使到今天長野-岐阜坐巴士也會坐到得吃暈車藥的 05/21 00:43
Oswyn: 打不下、上杉G真心硬,且信玄不出意外還是會比上杉G早死y 05/21 14:50
Oswyn: shoot 拉到 cache XD 幫刪 plz 05/21 14:51
Oswyn: 1574(天正2)年勝頼就拉了1萬5打美濃明知城 05/21 14:51
Oswyn: 要說早幾年或沒吃駿河就做不到不是很奇怪 05/21 14:52
cindy3589: 所以勝賴打美濃 上杉就去西上野放火了 如果沒西上野 06/15 04:07
cindy3589: 上杉不就直接插東信濃可能連回甲斐後路都斷了 06/15 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