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LUDWIN: 推 08/28 17:47
推 frozenmoon: 推 08/28 21:19
推 tucker: 推 08/28 22:03
像像新田、足利也都是因為寄進新田莊、足利莊,被任命為莊官而起
但這時的名字作為家名的性質還很薄弱,只是一種用來區別的稱呼
而朝廷公文書上官位是與氏與諱一起記載的,出身氏族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名字並沒有取代氏,直到苗字必稱令
印像看過一段記述
關東的御家人武士上京,發現京都公家會互稱氏諱,對此大感吃驚
這大概是由於在地方實力至上,苗字比氏更實用
武士反而會避諱,諱只在重要的時候會用,平常都是用各種通稱
由於文化差異,公武雙方出現認知落差
噓 c22748872: 推 08/28 22:30
推 c22748872: 靠邀按錯補推 08/28 22:32
推 nien4009: 我一直以為姓就是指八色之姓 當初用來分別階級的 08/28 22:44
古代カバネ(姓)最初據說有三十多種
天武天皇時才簡化為八色之姓,的確是出於統治目的區分階級
但隨律令體制漸漸瓦解,加上氏族的權力移轉,一些姓名存實亡
像八色之姓最上位的真人本來是專賜皇族的
受真人參與武裝叛亂影響,真人姓反而成為恥辱出現要求改賜姓朝臣
而朝臣最興盛(藤原一族得勢)最後變成大家都是朝臣
可以說到了平安時代八色之姓已沒什麼實際作用,而カバネ幾乎等義朝臣
推 HAHAcomet: 原來"姓"的讀音是卡巴內 08/29 00:52
推 albert820423: 後來一堆像德川哪種假源氏還能當上源氏尊長也是搞笑 08/29 05:45
推 albert820423: 不過像六角跟京極還蠻好玩出身是宇多源氏的佐佐木氏 08/29 06:04
→ albert820423: 六角跟京極正式文書要稱自己源氏還是佐佐木氏呢? 08/29 06:05
推 ui: 讀戰國時期的各種文書、文件,最頭痛的就是人名身份辨識 08/29 09:36
→ ui: 沒看說明,都只能從脈絡去猜誰是誰,一堆當事人才懂得名諱 08/29 09:37
推 jollybighead: 看來日本以前就很重視隱私,不但不想讓人知道本名, 08/29 10:07
→ jollybighead: 還有小帳號,並且開了一堆... 08/29 10:08
推 Landius: 佐佐木是源自佐佐木莊,而且六角本身就主張佐佐木嫡流... 08/29 10:14
→ Landius: 諱有言靈效果基本上不給講,才會有一堆代稱. 08/29 10:16
武家習慣性不加氏或苗字、通常只署名跟花押
源賴朝也是大多只署名花押,除非很正式或重要的書信才會加上氏
但信玄有封寫給小幡三河守殿的書状署名源晴信XD
推 andystupid: 推 08/29 12:26
→ nnbak85551: 請問家康當上征夷大將軍後 頭銜稱號是不是要改啊?還 08/29 21:51
→ nnbak85551: 是照原來的源朝臣四郎三郎家康? 08/29 21:51
源朝臣家康,不加官與位時的官方正式姓名就只有這樣,通名不會加
源朝臣家康
右可從五位下……
從五位上源朝臣家康
右可正五位下……
內大臣源朝臣
……宜為征夷大將軍者
內大臣從一位源朝臣
……宜令轉任右大臣者
故從一位源家康
右可贈正一位……
但實際上的公文書會依狀況添加官、位、諱
像內大臣員額只有一人,所以不加諱也知道是誰(當時的人,但後人傷腦筋)
五位這種滿山滿谷的就一定會寫清楚是誰
掛點了,因為散官只寫從一位也會分不清所以要寫清楚
另,壬生家日記中對家康任將軍寫成下面這樣
……內大臣源朝臣、家康公轉任右大臣、并征夷大將軍、源氏長者、淳和將學
兩院別當、牛車兵仗等之事宣下、……
實際的公文書每件事都拆開獨立寫一份
而征夷大將軍比內大臣、右大臣 Low,所以任命狀頭銜不會用征夷大將軍
推 KrisNYC: 沒讀完 感恩教學 08/29 22:05
→ KrisNYC: 甘露寺這姓氏聽起來...人美胸部大 是我的錯覺嗎 08/29 22:06
嗯,聽起來胃口好
推 albert820423: 家康寫給朝廷的文書都是寫源朝臣家康才對吧 08/29 22:26
推 albert820423: 戰國時代很多時候書信都是用官職代稱吧 08/29 22:33
→ albert820423: 像肥後細川有長時間都是叫長岡,後來直接取代宗家地 08/29 22:36
→ albert820423: 位才用細川也是拳頭大的象徵吧 08/29 22:36
其實公家也是以當時官位最高的人為該氏的氏長者
宗家、嫡流都幾?
為了保證氏族、家的延續,給最有權勢的繼承是合理的
也所以日本養子繼承很常見
推 KrisNYC: 下一題 為什麼五攝家全是藤原氏? 08/29 23:33
政敵都被排洩掉了
選東宮很看母親出身
就像上皇、法皇的院政,是以現任天皇父系尊親的身份代理執政
攝政・關白同樣必需是現任天皇的外公或伯父等母系親屬才能代理執政
BUT 官位&歷練不足是無法代替天皇執政的
就算是攝家出身,也有官位經歷不夠被除外的例子
所以,很合理的排除了外部競爭者,因為攝家外的家格・家柄不足
→ borriss: 清華家也差不多都藤原啦 08/29 23:44
清華家,你得女兒送進宮生出皇子,還要跟其它后妃競爭得寵
兒子被選上才有門票,但這已經很難了
再來還要有大臣以上的經歷,才能代理執政門崁很高
還會得罪既得利益的攝家,這更難
家格・家柄長年來已經固定化,攝家也是經增減變動最後固定化
題外話,[議題] 守護不入 中出現的大宰大弐的女婿藤原公実
傳說在其胞妹之子鳥羽天皇既位時,曾肖想當攝政但被打槍
被虧(家柄)五代之間作為一般公卿出仕者,如今居然想當攝關
由於前前任關白藤原師通還未不惑之年就急逝,攝關空位了幾年
師通之子忠実未而立之年就接關白,太菜
但忠実接不到一年半,鳥羽天皇之父堀川天皇也未及而立就歸西
所以公実才想挑戰大位
鳥羽天皇母系親戚家柄太低無法攝政
所以鳥羽天皇的祖父白河法皇,才得以再次介入朝政開啟白河院政
最終讓平家飛了起來
※ 編輯: Oswyn (114.36.172.72 臺灣), 08/30/2023 02:44:07
推 MerinoSheep: 推 08/30 09:14
推 Wictor: 所以說戰後自民黨的高官們也有很多都有藤原氏的血脈(? 08/30 11:21
推 KrisNYC: 拜讀 08/30 11:36
推 bob81: 大大推! 08/31 09:32
推 kimuta: 推 09/02 07:19
推 yanghp: 推 09/02 20:35
推 Gogoblue: 推 09/03 01:48
推 AStigma: 專業推,好強大的一篇 09/04 13:38
推 silverice: 專業推 09/05 18:28
推 TheoEpstein: 推 09/06 10:41
推 ReganLu: 推 09/07 08:53
推 ocean11: 讚 09/10 14:55
推 obealisk: 大推!以前我只搞得懂苗字跟氏的差異 09/20 13:26
推 FMb: 原來台語的浮浪貢是這麼來的啊~~ 09/25 08:24
※ 編輯: Oswyn (114.36.248.229 臺灣), 10/25/2023 2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