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indows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華碩Windows 10 ARM筆電跑分曝光:高通835,記憶體4GB 消息來源:https://www.ithome.com/html/win10/335420.htm IT之家11月21日消息 根據此前報導,微軟將聯合OEM廠商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搭載驍龍835處理器的Windows10 ARM筆記本新品,現在PC製造商華碩的新款Windows 10 ARM筆記本設備已經現身跑分網站。 這款代號為「ASUS TP370QL」設備出現在Geekbench跑分網站上,內置4GB記憶體和八核SoC,後者應該就是高通驍龍835處理器。 其中單核跑分為818分,多核跑分為3174分。 不過測試平臺顯示為Windows 10 Pro 32位。 https://postimg.org/image/wgmr3rmkh/ 和此前的惠普Windows10 ARM設備相比,在處理器和記憶體方面兩者的配置幾乎一樣,惠普驍龍835筆記本還配置了128GB或256GB UFS存儲。 根據最新消息,預計微軟將聯合OEM廠商在CES 2018或MWC 2018上參展多款Win10 ARM筆記本新品,主打更好的續航和即時網路連接,性能上也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支援運行Win32和UWP應用程式。 --------------------------- 真不知道會不會有64位元&8GB記憶體的配置的說,不過話說回來,蘋果正打算把A系列處理器加到Mac系列的說,但至少不會移除intel處理器就是了http://3c.ltn.com.tw/news/32033 ,如果移除intel而用上A10處理器的話,就跟Windows RT下場一樣,我身邊的朋友這樣跟我說的,不過如果是高通835的話弄到Win10 ARM裝置下,就不會跟WinRT的下場一樣的說,無論如何,我還是非常期待Win10 ARM的裝置能夠有怎樣的出色表現的說 -- Sent from my Window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9.251.2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indowsPhone/M.1511309443.A.6C1.html
zxvc: 這跑分跟Atom Z8350差不多(單核約750),使用體驗上略為勉強 11/22 09:48
zxvc: 若是定位為二合一平板或NB,還滿懷疑能吸引多少使用者。不然 11/22 09:49
zxvc: 的話Atom Cherry Trail早該大賣了。 11/22 09:49
zxvc: 我覺得W10 on SD835相對於Atom的效能優勢要等apps都被編成 11/22 09:52
zxvc: ARM指令集才會出現。現在模擬x86的效能只有差不多打平Atom。 11/22 09:53
zxvc: 就我自己用Z8350的經驗,Edge開啟FB要10秒,桌機Core i7第7 11/22 09:56
zxvc: 代2秒。這種效能體驗不能與兩者開PTT相提並論。 11/22 09:57
zxvc: 不過我個人還是希望這種定位輕便的2合1產品能繼續發展下去, 11/22 10:01
zxvc: 不然以後就買不到了。只不過目前看來,我不覺得會大賣。 11/22 10:02
BenShiuan: Win RT 不能跑桌面程式,Win10 ARM 可以 11/22 10:08
BenShiuan: 不過用起來效果如何就很難說... 11/22 10:08
zxvc: 對,這是Win RT跟Win 10 ARM一大差別,但以差不多效能的Atom 11/22 10:12
zxvc: 來看,作NB用,似乎大多數人還是傾向Core i的NB。 11/22 10:15
zxvc: 我是從最近的Core i NB與Atom 2合1平板種類去比認為的,後者 11/22 10:20
zxvc: 好像快絕跡的樣子。 11/22 10:21
JSFS: 這跟yogabook加一個高通x16有什麼差別嗎? 11/22 11:01
JSFS: 一樣低耗電全時聯網還少了軟體更動的負擔 11/22 11:03
rockmanx52: Atom會絕跡不是因為intel放棄嗎? 11/22 13:22
Lsamia: 有喔 Yogabook好歹還是真正的x86 11/22 13:29
Lsamia: 上面跑的也是真正的Win10 11/22 13:29
zxvc: r大,我覺得那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應該是Atom 2合1沒 11/22 13:51
zxvc: 賣很好。 11/22 13:52
zxvc: 應該說Intel放棄是結果。原因很多,Atom 2合1沒賣很好是之一 11/22 13:55
Lsamia: 其實寫詳細一點應該要說Intel大補貼後還是賣不好 11/22 14:11
JSFS: 我當年補貼時期買過一台台電的3736F的平板,目前還在跑W10 i 11/22 14:23
JSFS: nsider。但是現在淘寶上面Atom家族不說,便宜的m3都弄到1500 11/22 14:23
JSFS: 0以下了。Atom產品沒做成像yogabook這種差異化產品實在很難 11/22 14:23
JSFS: 競爭 11/22 14:23
zxvc: 剛才研究了一下台電的產品,看來在重量上Atom與Core m還是存 11/22 15:01
zxvc: 在差距,但效能上也是存在差距XD 11/22 15:02
zxvc: 不知未來有沒有Atom效能兩倍、耗電一倍的CPU出現...(無論x86 11/22 15:04
zxvc: or ARM) 11/22 15:04
friedpig: Intel一直都很想放棄ATOM 到Core I壓到快差不多 11/22 16:54
friedpig: 而且之前又賠的超慘 當然順理成章讓他去了 11/22 16:54
friedpig: 當初Atom最後的掙扎手機 賠的數字很刺激 完全沒救 11/22 16:55
JSFS: to zxvc, 效能兩倍一個軟體改版就吃光光了 XD 11/22 17:40
JSFS: 大部分人做的事情(BBS,網路,office)你用XP配2003配火狐都能 11/22 17:41
JSFS: XP給atom跑還不飛天了, 但是....XD 11/22 17:41
zxvc: J大,軟體不見得愈改愈笨重。例如Win Vista -> Win 7。 11/22 17:59
zxvc: 你說遊戲的演進會愈改愈吃效能,那現在的確如此,因為畫面還 11/22 18:00
zxvc: 會再進步。但像連BBS這種東西現在就沒有什麼效能問題。 11/22 18:01
zxvc: 我是認為網頁的效能負重演進應該不會像遊戲那麼大!?所以如果 11/22 19:15
zxvc: Atom效能能變兩倍,開FB變5秒,應該就很接近Core i7的體驗。 11/22 19:16
zxvc: 只不過這時代這要求是不太可能,Atom效能兩倍的Pentium平板 11/22 19:18
zxvc: 重量很多都700 g起跳,那還不如去買Core i平板。 11/22 19:19
zxvc: 我剛才研究一下一些Pentium/Celeron平板,發現有些居然比SP3 11/22 19:21
zxvc: 還重!這或許可以看出微軟的硬體設計(某些方面)真不賴。 11/22 19:22
Lsamia: 我覺得就算A10x都還餵不飽fb 11/22 19:30
ksng1092: 瀏覽器不見得會愈改愈笨重,但是網站會愈寫愈笨重XD 11/22 20:54
commandoEX: atom跑xp也不會表現多好,光是io就救不回來,多核心管 11/23 14:14
commandoEX: 理也是慘兮兮,只有ram用量偏少比較ok罷了 11/23 14:14
JSFS: XP當年用Athlon/P4跑你有很慘烈感覺嗎? Atom再爛也沒輸當年 11/23 14:48
JSFS: 的硬體, UX跟拿來帶Win8/10怎麼相比? 11/23 14:48
JSFS: 還不說現在的平板硬碟都固態化了 11/23 14:50
zxvc: 剛才查了一下Athlon XP的geekbench效能大約輸Atom Z8350約 11/23 15:56
zxvc: 100分。若說CPU花了14年的演進,才做出Atom輕平板。所以再14 11/23 16:00
zxvc: 年就可以把Core i做成輕平板!?XD囧 11/23 16:00
zxvc: (開玩笑的,這是很粗糙的估計) 11/23 16:07
rockmanx52: Surface 3用的那顆Atom X7全效可以跑到跟末代C2D差不 11/23 16:36
rockmanx52: 多不是嗎? 但很奇怪除了Surface 3之外其他廠商用同樣 11/23 16:37
rockmanx52: SoC跑Win10都頗慘... 11/23 16:37
zxvc: 剛才查了一下,X7比C2D T5500 (2006年)的geekbench單核效能 11/23 16:51
zxvc: 約多100分。Z8350跟X7 (Z8700)還是有差距的。 11/23 16:52
zxvc: 大約相差2、3百分。 11/23 16:53
zxvc: C2D P8600 (2008年)的效能就有Z8350的兩倍,約1600。我覺得 11/23 17:03
zxvc: 1600或許是這時代還滿有代表性的低階效能!?若推估Edge開FB只 11/23 17:04
zxvc: 要5秒,人類的感覺應該不會差Core i7的2秒太多。 11/23 17:05
zxvc: 秒數低於一種程度,使用體驗差距就不大了。例如:0.1秒連上 11/23 17:07
zxvc: PTT,跟0.5秒連上PTT,使用體驗沒什麼差。 11/23 17:07
ksng1092: 使用體驗並不是只在"把軟體打開"而已啊XD 11/23 20:56
zxvc: 看FB有些會切來切去到一些頁面,這切換的時間與開一新分頁瀏 11/23 21:39
zxvc: 覽FB差不多。 11/23 21:41
zxvc: 我指的切換頁面比如說FB首頁,點連結切到某個FB粉絲頁,這樣 11/23 21:45
zxvc: 會整個頁面重載。 11/23 21:45
ksng1092: 在同一個頁面裡做不同的事都會讓cpu負載有變化了啊,舉 11/23 22:07
ksng1092: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網頁捲軸上下拉,CPU負載就會增加 11/23 22:08
ksng1092: 要是一些嵌入了亂七八糟物件的網頁,效能對使用體驗的影 11/23 22:10
ksng1092: 響就更大了,縱使每次動作都只有0.1秒的差距,但同一個 11/23 22:11
ksng1092: 頁面裡面都有可能在十幾個,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動作上出現 11/23 22:11
ksng1092: 差異,整個累積下來不是開啟、切換分頁可以比較的XD 11/23 22:12
zxvc: 我指的不是單純切瀏覽器的分頁,而是我計算出的10秒是完整 11/23 22:14
zxvc: 載入FB所需的時間 11/23 22:15
zxvc: 又我們可能還會常點選FB中的連結切到別的FB頁面,所需時間應 11/23 22:16
zxvc: 該也接近相同秒數。所以整體使用體驗用一個"完整載入FB頁面 11/23 22:17
zxvc: 所需秒數"應該滿具有指標性。 11/23 22:17
zxvc: 若FB載入後,只是往上滑讀取新news feed,不需10秒。 11/23 22:25
ksng1092: 所以我說"使用體驗"應該是包含"完整載入一個FB頁面之後" 11/23 22:35
ksng1092: 的很多事啊XD 11/23 22:35
ksng1092: 而且什麼叫"完整載入"也是很微妙的,有些網頁是停在同一 11/23 22:37
ksng1092: 個頁面裡都會不時在載入的 11/23 22:37
zxvc: 對,你說的也沒錯。只是我前面想強調的是"主要"的使用體驗 11/23 22:38
ksng1092: 瀏覽網頁的"主要體驗"絕對都發生在載入了之後XD 11/23 22:40
zxvc: 在於"完整載入的秒數",而不是不太重要的差異,例如用Core 11/23 22:40
zxvc: i7連PTT跟Atom連PTT的體驗差異這樣。 11/23 22:40
ksng1092: 難道說網頁載入完你就不看了嗎XD 11/23 22:42
zxvc: "載入後"可能就有一點因人而異,如果看FB一直快速往上滑那的 11/23 22:43
zxvc: 確可以分得出Core i7與Atom的差異。 11/23 22:43
ksng1092: 真要說個人差異其實重視頁面載入時間或是頁面滑動流暢也 11/23 22:46
ksng1092: 都是個人差異XD 11/23 22:46
ksng1092: 所以一開始只看載入時間當作使用體驗就是很微妙的事了 11/23 22:47
zxvc: 那就我個人使用Atom經驗來講,Edge只有開頁面會卡10秒,滑動 11/23 22:52
zxvc: 幾乎不是問題很順暢。 11/23 22:52
zxvc: 所以我覺得拿開頁面時間來講很有指標性。 11/23 22:53
zxvc: (不過換Chrome的滑動就不順暢...) 11/23 22:53
zxvc: 如果覺得我說得不凖,那可能各位親自試過才知道XD 11/23 22:57
zxvc: (我沒說我講得一定正確,雖然我個人認為應該還算準確) 11/23 23:00
zxvc: 提供一下我的測試環境:ASUS T102HA + Win 10 x64 ver 1709 11/23 23:08
zxvc: build 16299.64 + Edge 41。 11/23 23:08
zxvc: 我剛才錄了一段T102HA的測試: 11/24 00:01
zxvc: 應該看得出來滑動頗順暢。大部分卡的時間都是"載入頁面",包 11/24 00:03
zxvc: 括FB載入後,要載入新的news feed會卡。 11/24 00:04
zxvc: 但載完後就幾乎不會卡。 11/24 00:04
charlie20083: 我用Miix 2 8跟Acer One S1003的時候腦袋好像會自己 11/24 13:14
charlie20083: 切到"我可以等一下"的模式 反正那兩台機器我都不會 11/24 13:14
charlie20083: 拿來做粗重的工作 粗重的東西還有Surface Pro 1可以 11/24 13:15
charlie20083: 用 11/24 13:15
charlie20083: 但1709的觸控中文輸入法在Atom上面真的頓到哭... 11/24 13:15
zxvc: 1709的觸控鍵盤被改壞了,1703不會頓。 11/24 13:39
kira925: 1709的觸控鍵盤很多bug 像是Enter/Backspace沒有反應、 11/24 17:36
kira925: 輸入Lag、中文可用切換英文卻不可用等等... 11/24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