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omenTal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外公外婆都是癌症走的,而且是接連, 陪著媽媽走過這一段的時候, 覺得還好媽媽有這些阿姨舅舅一起分擔, 一些重要的決定也有手足能一起商量, 覺得有手足是很幸福的事情 難免想到自己是獨生女, 若是遇到類似的事情, 我有感情好的堂表兄弟姐妹, (年年全世界集合到一個點聚) 也有另一半, 身邊不缺能協助的親近家人, 但是位置不同,考量跟觀點就不一樣, 不是手足,不是自己父母, 一些想法作法就是不一樣... 然後,若父母不在後, 那些屬於家庭裡的記憶就只剩自己知道, 怎麼想都是很寂寞的感受啊… 當初是抱著這樣的想法, 決定孩子要嘛不生,要生就是二個起跳 我自己沒有手足,沒有可以類比的經驗, 就常常問身邊的人跟他們手足的感情, 還會問為什麼感情好或不好, 發現其實不少隔閡是父母造成(?) 我跟先生盡量參考別人的錯誤, 避免重蹈覆轍, 目前孩子還小,看著 哥哥可以為了妹妹自願被吸鼻涕不掙扎, 妹妹可以把喜歡的冰淇淋分大半給哥哥, 希望能一直維持下去… 人生路上,多個內建自己人, 比較不寂寞啊~ ※ 引述《dean1990 (狄恩院長)》之銘言: : 如標題。 : 過去的社會裡, : 由於家庭規模較大, : 且住透天或小規模公寓的比例高, : 以下狀況還算常見: : 1. 家裡有2位以上的小孩。 : 2. 住家附近有親戚,有能一起玩的小孩。 : 3. 鄰居有年齡相近且能互動的小孩。 : 但隨著時代變化,經濟發展,時空收斂, : 家庭的結構跟居住環境也有所改變, : 以本魯的觀察, : 家庭有小孩的,以1至2人居多, : 3人以上相對比較少見。 : 而隨著社區規模擴大, : 生活與工作型態改變, : 住戶與住戶間的互動也慢慢變少, : 小孩會一起玩的頻率感覺也比過往低。 : 從小孩到觀點而言, : 生活的範圍逐漸限縮於小家庭及學校, : 也就是可以互動、依靠、傾訴心事的對象, : 理論上越來越少。 : 本魯很好奇, :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女孩, : 如果是獨生女, : 會不會覺得沒有兄弟姐妹是一大遺憾? : 會希望有個距離近的同輩家人可以互動? : 會這麼問是由於現在許多家庭有獨生女, : 仍在猶豫是否要生第二胎, : 讓小孩間彼此成長的過程中能持續互動, : 年紀大的時候也有伴可以相互照應。 :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45.20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76464095.A.953.html
mopepe5566: 還有一個因素是你無法預知的02/15 21:07
mopepe5566: 小孩嫁娶後,另一伴很重要,很多都是02/15 21:08
mopepe5566: 另一伴在弄,導致不合02/15 21:08
很多未知呀,所以不想太多,盡力就好
SweetLee: 很多到國小國中開始會常常吵架 可是真的上大學以後又會02/15 21:36
SweetLee: 變好02/15 21:36
家族裡的兄弟姐妹都感情不錯, 所以才格外羨慕呢!
lucy1201: 觀察身邊朋友如果是姊妹大多感情好能相互扶持,如果是02/15 22:53
lucy1201: 兄弟/姊弟/兄妹就很難說了02/15 22:53
caramelputin: 人生的路上…就還是往前看吧。02/15 23:20
caramelputin: 是不是自己人也是很難說呢02/15 23:20
keyman616: 手足感情差父母多少也有些責任02/15 23:55
問到的狀況,的確有幾個例子是父母造成 ※ 編輯: anitgirl (220.142.45.206 臺灣), 02/16/2023 00:41:28
srena: 能跟自己用同個角度看待父母的,也只有手足了。前提是價值 02/16 17:57
srena: 觀相近的話啦... 02/16 17:57
hahachiao: 盡人事聽天命,兒孫自有兒孫福 02/17 10:23
hahachiao: 孩子們有孩子們的人生,不管有沒有手足都要學會與自己 02/17 10:25
hahachiao: 相處。縱使是親兄弟姊妹,對同件事也未必有相同記憶及 02/17 10:25
hahachiao: 感受 02/17 10:25
beibeidog: 推樓上 02/18 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