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omen_Picke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檢舉文章內請附上下列四項資訊   (一)文章代碼(AID)。 1PibKfWD   (二)違規人之ID。 qazieru   (三)違規行為(違規人所發布之推發文)。 作者 qazieru (=w=) 看板 WomenTalk 標題 [新聞] 教科書也搞錯 台灣洋名「福爾摩沙」不是 時間 Fri Sep 8 16:30:31 2017 ─────────────────────────────────────── 教科書也搞錯 台灣洋名「福爾摩沙」不是葡萄牙取的 (UDN)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2689520 2017-09-08 02:48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不管是教科書或文章評論,皆言之鑿鑿指出,16世紀葡萄牙船 員航經台灣海岸時,從海上遠眺,發現高山峻嶺、林木蔥鬱,不禁高呼:Ilha Formosa! Formosa乃葡萄牙語的「美麗」。從此,福爾摩沙成為西方人指稱台灣的專有名詞。 然而,這其實是一場美麗的錯誤,一種沒有根據的說法。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翁佳 音在新書「解碼台灣史」中指出,遍查16到17世紀的外文文獻,根本沒有葡萄牙人驚嘆美 麗之島的證據。 絕大部份葡萄牙文獻指稱台灣本島為Lequeo pequeno(小琉球)。1580年代,西班牙人的 航海誌才出現As Ilhas Fermosas(美麗諸島)一詞,比葡萄牙人更明確地以福爾摩沙來 指稱台灣本島。 翁佳音指出,此一「謠言」應來自1970年代,一部台灣史的專著寫道:「葡萄牙人航經台 灣海峽,遙望台灣,樹木青籠而美麗,乃譽之為美麗之島(Ylhas Formosa),於是台灣 之名,遂廣播於世,而啟歐人覬覦之心矣。」 根據史料,確實有一幅由葡萄牙王室製圖家Lopo Homem於1554年繪製的海圖,將把北回歸 線以北、一個狀如變形蟲的島嶼標名為Fremosa。研究者分析,葡萄牙耶穌會士於1543年 左右到日本,自此之後,葡萄牙船隻陸陸續續從澳門經過台灣海峽前往日本,船長或水手 途中可能看到並紀錄下台灣這座美麗島嶼,Homem參考這些航海紀錄而標誌在地圖上。但 這座島嶼是否為台灣,仍缺乏證據。 亦有論者認為,葡萄牙船員驚喊福爾摩沙的紀錄,可能是16世紀80年代,曾當過充任葡萄 牙船水手的荷蘭人林氏侯登航經台灣海峽時所寫下。 但根據史料,林氏侯登在印度擔任 大主教書記(1583-1588)期間,遊跡並未越過東南亞,他返國後想由北極到東亞,也未 成功。亦即,他根本不曾經過台灣。 倒是林氏侯登,曾於1590年代將葡萄牙、西班牙祕密航海資料譯為荷蘭文,編輯成《東印 度水路誌》。其中第54章是1584年西班牙船長、航海家Francisco Gali在中南美洲、菲律 賓、澳門、日本間的航海誌,提到As Ilhas Fermosas(美麗諸島)位於北緯21¾度。由 緯度來看,這是台灣本島。這也是史料中首次明確將台灣稱為福爾摩沙的記載。 翁佳音認為,「葡萄牙人航經台灣驚嘆美麗之島」,誠屬無中生有,積非成是。此次釐清 誤解,「雖然少去一聲驚嘆,但並無損於吾人共同認知的美麗之島」。 未來若要撰寫教科書,應改成以下說法:1554年,葡萄牙航海家在一幅世界地圖上,畫上 一個像變形蟲的島嶼,標記為Fremosa;1584年西班牙船長航經台灣時,首次在其航海誌 形容這個島嶼為As Ilhas Fermosas,西班牙人後來繪製一幅地圖,將台灣稱做Hermosa( 艾爾摩沙);1624年荷蘭人來台以後,則改稱Formosa──福爾摩沙,從此成為西方世界 對台灣的定稱。 疑疑疑疑疑!!! 居...居然這個傳半世紀的東西是假的... 冏rz 長知識轉女版 不知要講什麼 隨便混到20字... 於轉入新聞。 自行承認,自己的內文心得是隨便混到20字的, 所以是故意湊字數,應該視為無意義湊字數。 (四) 違反板規。 9. 任何轉入文章(不含自己文章及關於本板的站務或組務公告), 新聞及發表新聞等需附20繁體中文字心得(無意義湊字數不算在其中) → 轉入文章內推文有違規事項由轉發者概括承受依板規處分,且形同違反板規9 違反上述條款,未滿20繁體中文字視為故意違規,直接水桶三個月併退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匿名天使的家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_Picket/M.1504933193.A.2C4.html
DenTisGirl: 見#1PitLJYr (Women_Picket) 09/09 13:11